古代禮儀:房門對於座次安排的重要性

關於鴻門宴的座次安排,《史記》上是這麼寫的:「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項羽跟他的叔叔項伯坐在西席,謀士范增坐在北席,劉邦坐南席,張良坐東席。

  當年學這段課文的時候,老師解釋說,按照古代禮儀,最尊貴的是西席,其次是南席,其次是北席,其次是東席。項羽自己坐西席,讓客人劉邦坐在相對低賤的南席,說明他狂妄自大,目中無人,不懂待客之道。

  這樣解釋對不對?我覺得後面對,前面不對。您可以翻翻《儀禮》、《周禮》和《禮記》,翻翻歷代正史的《禮志》,絕對找不到西席尊貴、東席低賤的記載。其實古人安排座次只有一條鐵律:正對房門的座位是首席,背對房門的座位是末座,在有客人在場的情況下,首席右邊的座位會比左邊稍微尊貴一些。這個規矩我們以前已經說過,今天再提一遍。從「張良西向侍」可以看出,鴻門宴的東席屬於末座,所以這頓宴席一定是在坐西向東的房間里進行的,房門一定在東邊。房門在東,正對房門的西席自然是首席,西席的左邊為北,右邊為南,根據首席左邊比右邊尊貴的原則,北席自然比南席尊貴。那天項羽坐了西席,范增坐了北席,而讓劉邦和張良分別坐南席和東席,說明項羽確實狂妄自大,目中無人。但是我們千萬可別覺得西席一定是首席,東席一定是末座,關鍵還得看房門在哪個方向,房門一變,東西南北座次的等級就會跟著變。

  為了說明房門對於座次安排的重要性,我們不妨再看一個宋朝的例子。

  宋仁宗嘉祐元年,蘇東坡的爸爸蘇洵在鄭州一家酒樓設宴,給即將升任財政部長(三司使)的張方平接風。那家酒樓坐北朝南,可是蘇洵訂的包間卻坐南朝北,故此蘇洵安排座位的時候,特意讓張方平坐在南邊,自己坐在北邊相陪。他為什麼這樣安排?正是因為南邊的座位正對房門,是首席,應該讓張方平那樣的大領導坐。

  假如蘇洵不懂得房門決定座次的規矩,生搬硬套地認為西席一定尊貴,從而讓張方平坐在西邊的座位,自己卻像鴻門宴里的張良一樣坐在東座「西向侍」,我猜張方平會把他當成不懂禮儀的糊塗蛋,然後拂袖而去。(作者:李開周)

推薦閱讀:

羅貫中的特意安排:呂布拜董卓為乾爹
秦曉:中國模式是過渡性制度安排
糖友每天怎麼吃?算好每日總熱量,一日三餐巧安排
如何安排客人就座
緣分的安排,讓我走進紅塵畫卷【情感美文】

TAG:禮儀 | 古代 | 重要性 | 安排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