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強經濟學」下,中國要以短痛換效益

李克強一周內兩次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指出宏觀調控「下限」是穩增長、保就業,「上限」是防通脹2013年7月17日

7月16日,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聽取專家和企業負責人的看法和建議。圖/新華社綜合新華社電7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聽取專家和企業負責人的看法和建議。這是新一屆政府組成後,第二次邀請經濟專家和企業界人士到中南海共同把脈中國經濟。也是繼7月9日在廣西主持召開部分省區經濟形勢座談會以來,李克強一周內主持召開的第二次經濟形勢座談會。穩增長、保就業,防範通貨膨脹在7月16日的座談會上,來自研究機構、高校的專家對當前國內經濟運行及世界經濟形勢談了看法,來自機械、家電、節能、金融等行業的企業負責人反映了生產經營狀況、存在的問題和建議。大家認為,當前我國經濟總體平穩,轉型升級有新的進展,但也面臨一些難題和風險。李克強仔細傾聽,不時插話,與大家交換看法。李克強說,從國內外實踐看,經濟運行出現一定波動,有客觀必然性。宏觀調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經濟大起大落,使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其「下限」就是穩增長、保就業,「上限」就是防範通貨膨脹。李克強說,我國經濟已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必須更加註重依靠轉型升級。在這種情況下,使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不僅要繼續用好已有的行之有效的辦法,還要適應新形勢,創新思路運用新舉措,統籌考慮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形成科學的宏觀政策框架,給市場以穩定預期,為發展營造良好環境。調結構、促改革,推動轉型升級在7月9日的座談會上,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主席陳武和湖南省省長杜家毫、廣東省省長朱小丹、貴州省省長陳敏爾、陝西省省長婁勤儉彙報了本地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並就做好下半年工作提出了建議。在聽取大家發言後,李克強說,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上保持平穩,主要指標仍處於年度預期的合理區間,經濟結構調整穩中有進,轉型升級穩中提質。但經濟環境更加錯綜複雜,有利條件與不利因素並存,經濟既有增長動力,也有下行壓力。李克強強調,我國正處於必須依靠經濟轉型升級才能持續健康發展的階段,統籌推動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十分重要。宏觀調控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使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在這樣一個合理區間內,要著力調結構、促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解碼「李克強經濟學」「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是中國政府定的調」今年6月份爆發的「錢荒」中,中國政府採取鐵腕治理,不像往常一樣給商業銀行提供資金以緩解短缺的做法,把「李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一詞推上了歷史的舞台。「李克強經濟學」一詞是巴克萊資本公司給李克強推行的政策取的綽號,這一新詞正在成為全球解讀中國新一輪經濟政策中的熱詞。其核心內容包括:政府不推出刺激經濟的措施、在結構性改革中實行去槓桿化和以短痛換取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潛力。背景:中國經濟發展放緩趨勢7月15日,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成績單」出爐。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我國經濟增速為7.5%,既低於上季度的7.7%,也較去年同期放緩。7月10日,中國海關公布的進出口數據超乎預期,呈現出罕見的「雙降」趨勢。路透社援引中國海關總署報道稱,境外需求疲軟、勞資上漲和人民幣繼續走強讓企業失去信心。「為什麼中國經濟會減速?因為前30年的模式不能支撐未來的發展了,必須調整前30年的模式。中國現在就面臨著一個改革的十字路口。」國務院發展改革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說,經濟減速中央政府有壓力,地方政府有壓力,企業有壓力,市場有壓力,銀行也有壓力,但有壓力才能轉型,沒有壓力是不可能轉型的。對策:轉向更加可持續的增長「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高速增長,已經到了一個要邁過一道坎的階段。」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說。在過去30多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躍升至全球第二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國和工業品製造國;但與此同時,信貸擴張、過度投資、地方債風險、出口依賴、生態破壞,以及政府的過度干預導致資源配置的不公與低效,也成為了經濟高速增長的沉重代價。波蘭前副總理科勒德克認為,在這個轉型期,中國經濟必須從出口和投資驅動的模式轉到以消費為驅動的模式上來。「因為中國的消費比起世界上其他國家太弱了,甚至比起新興經濟體如巴西、俄羅斯,中國的消費總體上也處於非常疲軟的狀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坦言:「我們的經濟最終要逐步轉向內需為主的增長模式。然而,這種轉型需要漫長的時間,恐怕5年不一定能完成。」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道,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國政府定的調,政府努力使經濟擺脫過時的發展方式,而轉向更有效益、更加可持續的增長。近幾個月,中國決策者的一系列講話越來越清楚地表明,為換取更長遠的利益,新領導層能夠容忍經濟增長明顯減緩。
推薦閱讀:

中非製造業合作現狀以及重點領域分析
上海的學區房為什麼這麼貴
美國非同尋常的經濟賭博:財政政策正在增加需求,甚至當經濟持續走強
學術會議上,如何吸引聽眾提問?
我只有半罐水,還在知乎寫財經類評論,為什麼?

TAG:經濟學 | 中國 | 經濟 | 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