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的主要動機是什麼?

自歐盟成立以來,還沒有國家脫離過歐盟,現在英國只是說要就脫離歐盟舉行全民公決,因為作為島國,英國長期奉行「光輝獨立」,身處歐洲,卻不認為自己屬於歐洲。如果英國「離開」歐盟,經濟上,英國的經貿安排將不必受制於歐盟,還可幫英國省去每年接近100億英鎊(約合144億美元)的歐盟預算「攤派」費;政治上,英國脫離歐盟後不必繼續參與歐洲政治一體化進程,無需繼續向歐盟「讓渡」主權和立法權.但另一方面,英國有近一半的貿易進出口有賴歐盟,數百萬個就業崗位與歐盟息息相關。同時脫離歐盟,英國將喪失參與歐盟內部事務決策的權利,英國的國際地位也將受到影響。此外,蘇格蘭地區一直有「親歐」傾向,英國脫離歐盟或將激發新一輪蘇格蘭獨立思潮。所以英國執政黨保守黨、自由民主黨和工黨均傾向於英國留在歐盟,只有英國獨立黨公開支持脫離歐盟。而英國以次的脫歐公投,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逼迫歐盟變革,讓英國留在一個「改革後的歐盟」,這樣英國可以同時享有「英歐兩個世界的最佳機遇」。

由於歷史與地理原因,自19世紀晚期以來,英國一直奉行著對於歐洲大陸事務不干預的政策,被稱為 「光榮的孤立」。  英國並非歐元區國家,雖然可以發行自己獨立的貨幣,對其保持出口競爭力有利,也可以擁有自主的財政政策。但是,這也使得英國卻很難真正的加入歐洲大陸的事務處理。尤其是今年歐債危機的關鍵時期,由於各種利益分歧明顯,這一傳統強國正在逐步喪失其在歐盟中的地位與參與權。  英國對歐盟的猜忌和不信任一直存在,英國保守黨內部也有歐洲懷疑派。不僅如此,他們還認為歐盟內部的政策對於歐盟有負面作用,未來一些政策趨勢也可能損害到英國的利益。而歐債危機的蔓延,不僅使英國的疑歐之心快速發酵,也加快了脫歐腳步。  與英國民眾日益濃厚的疑歐、退歐情緒相對應,歐盟其他國家民眾對英國的「不可靠」也日漸不滿,認為英國作為歐盟的一員,在融入歐盟的過程中卻表現消極,一直扮演著拖後腿的角色:它不僅否決歐元,不參加歐盟的危機救助方案,不為緩解危機出力,還反對一切金融監管政策,因此英國 「出局」對歐盟的發展來說反而是好事,其他成員國在整合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會更小。雙方的相互信任已經降到歷史低點。  而民調顯示,英國保守黨的支持度一蹶不振,卡梅倫的「脫歐公投」言論或有助於其重新獲得部分流向支持脫歐的獨立黨的選票。卡梅倫亦希望以此作籌碼與歐盟談判,獲得對英國更為有利的成員國條件,意圖在歐盟內分得更大一杯羹。


推薦閱讀:

睡前消息【18-03-14】老對手來了
2018年移民那個國家比較好?移民新關鍵詞——-英國移民
好消息!倫敦即將推出「倫敦工作簽證」來促進倫敦經濟發展!
對英國的對華友好保持警惕
《至暗時刻》:豆瓣給了這個「油膩」英國老男人8.6分!

TAG:英國 | 英國脫歐 | 動機 | 脫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