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們該以什麼態度對待提姆 凱樂?

我們該以什麼態度對待提姆?凱樂?

縛來賓

來源:《微時代改革宗教會》平台

「我們在信仰上的態度是:凡是聖經中的真理,我們都接受,都持守;聖經中所沒有的東西,我們完全拒絕。」??王明道

提姆?凱樂(Timothy Keller或譯「提摩太?凱樂」)雖然有許多基督徒不知他為何人,但在最近在知識分子的團契里卻比較火,成為很多人的傾慕對象。

我是在別人的推薦下,在網上聽了一點他的講道,也讀了他的一些作品。他的語言和表述風格與傳統傳道人是不大相同的,有時雖艱深晦澀難懂,確有一些洞見和獨到見解;除此,也略略有奇異,卻也難以言述。在找到林慈信牧師的專題講座《揮霍的福音、揮霍的信仰-當代改革宗的福音危機-評提摩太凱勒》後,以思心聽,窗扉洞開。

本文是在歸納和總結林慈信牧師的講座的基礎上,間或也加上一些自己的見解和評論。

一、誰是提姆?凱樂?

提姆?凱樂何許人也,能如此大的影響?據林牧師介紹,提姆?凱樂出生於1950年,他是紐約市的救贖主長老會的主任牧師,在賓州伯克勞大學讀完他的本科, 1970年在波頓神學院獲得道學碩士,1981年在費城的《威敏斯特神學院》完成了他的教牧學博士,1970年代末凱勒被按立為美國是改革宗長老會PCA的牧師,1989年PCA的領袖們請凱勒在紐約市的曼哈頓開始一個教會,在凱勒的領導下,名為救贖主的教會增長到列在差不多5000會友。凱勒著有一些最暢銷的書也是一些最受歡迎的講章,他著作了至少八本書,也拍了好幾套的音像系列。

從他的神學院來看,提姆?凱樂畢業的威敏斯特神學院在當時還是現在是一個新自由派神學的溫床,比如,威敏斯特神學院一些頗有影響的舊約學者們前兩年合著的《21世紀舊約導論》(台北校園出版社出版)裡面,我們可以明顯看見,福音派以經解經的傳統在漸漸式微,裡面公開說解釋聖經不僅要考慮其歷史性,還要考慮其文學性。什麼是文學性?也就是聖經有一部分不是實時性而是文學性描述,所以,有虛構的可能。

在介紹提姆?凱樂的背景 中,林慈信牧師解讀的弗.埃廉特文章還說到,凱勒常常把文章發表在美國一個認同「神導進化論」浸信會(bible logos)網站上的。什麼是「神導進化論」?有必要簡單說明一下。「神導進化論」就是相信自然界包括人不是經過上帝直接的創造,而是經過上帝的主導演化而來。這個理論與達爾文的「進化論」區別在哪裡呢?「神導進化論」肯定宇宙世界是上帝創造的,但自然界和人不是,除此,沒有區別。這個理論實際是在說明,上帝為自然界設定了運動法則後,便功成身退了。這個理論是妥協的結果,但它跟進化論性質是一樣的,同樣是在否定上帝。

根據在bible logos的網站的對提姆?凱樂的生平介紹,他在宇宙萬物的起源方面是沒有定論的,也即他從來沒有公開表明,宇宙萬物是上帝創造的。實際上有證據表明凱勒是非常認同「神導進化論」的。特別是2009年凱勒簽署了一份跨宗教的《曼哈頓宣言》。我在網上讀過這宣言,這是社會福音派人士、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人士簽署的所謂福音宣言。據拒絕簽署該宣言的美國福音派學者麥克阿瑟(John MacArthur)說,「宣言從一開始它就假定所有的簽署者都是主內的弟兄,唯一的分歧是他們的『宗派背景』,其用詞嚴重地模糊了純正的聖經信仰與各樣異端邪說的絕對分野,…《宣言》果效是:為了抗議一些道德與政治上的腐敗,竟輕乎了福音的重要性,更妥協了福音信息的本質」。宣言最明顯的與最致命的問題是:根本沒有表達清楚:唯有上帝的「福音」才是人類所有道德弊病的真正的、終極的答案。而它高高舉起的旗幟卻是「社會公義和重新的佔有、領取文化(就是文化的更新)」。而這個旗幟就是提摩太?凱樂在世界各地包括在中國「恩典城市」中所灌輸的所謂福音。

二、提姆?凱樂福音的核心是什麼?他是不是在傳另一個福音?

林慈信牧師的專題講座,引述的弗.埃廉特的《提摩太凱勒危險的具有影響力》文字較多(鏈接附在拙文後邊),但中心的主題只有一個,既提姆?凱樂在「傳另一個福音」。如果他在《揮霍的上帝》(The Prodigal God中文譯《一擲千金的上帝》)一書里,在解經上若向他的用泵者認為的屬於「一般性錯誤」的化,那麼,他的關於神論、人論和教會論上,跟二十世紀的自由派沒有什麼兩樣了。

1、否定聖靈的大能

凱勒常常強調我們需要一個所謂的福音運動,但是他所講的福音是什麼東西?核心有什麼概念呢?在讀了弗.埃廉特對凱樂的批判文章後,我也找到了2010年凱勒於洛桑大會的演講《為主贏得城市》一文,他說,若要使人類文明被耶穌基督所塑造,教會就要為主贏得每個城市。在城市裡面,教會能有機會接觸到下一代,因為普遍年青的成年人都喜歡住在城市。他還說,城市教會有很多來自不同文化的人,所以教會要有心理準備會遇到有人指責教會對文化差異不夠敏銳,而且要耐心地學習。常常為改變作好準備;以有力的佈道為中心但同時要關心社會公義;在人文藝術上承擔義務;與其它宗派及信仰群體合作。

還有凱樂的《教會與文化》一文中,凱樂更進一步說,在當代福音派里,最容易引起分裂的問題就是基督徒應如何處理他們與文化的關係。傳統上講,美國福音派大多對文化持冷漠的態度,他們認為這個世界終將灰飛煙滅,所以最要緊的是挽救更多的靈魂。如果我們能救更多的靈魂,社會就會「每天進步一點點」。

上面我們會看到,身為在改革宗的神學院里受過訓練的,也特別是一位身為改革宗宗派里的領袖,他的人觀、神觀是大有問題的。

什麼叫「人類文明被耶穌基督所塑造」?還有「教會要有心理準備會遇到有人指責教會對文化差異不夠敏銳」 「最容易引起分裂的問題就是基督徒應如何處理他們與文化的關係「這些字眼在聖經里是統統找不到的,聖經里沒有、也絕沒有這樣的邏輯觀點。

弗.埃廉特為此指出,凱樂錯誤的福音觀的基礎是:人對福音的抗拒本質上是文化性的抗拒,因此上帝來的宗旨就是要改變人類的文化觀,從罪的文化在上帝的引導下成為義的文化;由於人的改變,在與他的文化觀的改變,因此福音信息也該改變。

文化有沒有可能成為人信耶穌的束縛的可能?答案是可能的;剝開表象,敵基督的外在表現有可能是文化,而內在的仍然是人內心的罪,這是聖經里清清楚楚告訴我們的。主耶穌來不是要建立一個基督教文化,而是要建立一個「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的」天國。我們從歷史上看,即使基督教為國教的羅馬時代的文化,也絕非是基督教文化,那裡的主流文化仍然是敵基督的人文文化。

你看凱勒一開始就建立一個不合乎聖經基礎的「福音」。凱勒是從文化的角度來看人,也是從人的角度來看福音的。凱樂認為基督徒跟教會的當務之急,是必須要處理人對基督教反對的理由,好叫他們願意相信。

凱樂要表達的是:人是權威,能信與否在與人的工作。在這個旗幟下,聖靈的大能沒有了,重生不需要了,人可以靠著道德的提升和文化的更新來改變自己。弗.埃廉特繼續說,於是乎,人成了凱樂福音的中心,沒有重生得救的人成了他所謂的福音的中心。

弗.埃廉特為此指出,基督徒講道者人怎麼接受神的話,不是你的責任,是神的責任;你的責任就是要傳講神的道,給人吃到生命之糧;真正的基督教的講道不是考慮到人的需要,不是關於罪人的如何認識這個世界;真正的傳講神的道不是要建立在罪中的人的自我形像,或者自尊心;真正基督教的傳講神的道不是要人想聽什麼,人不想聽什麼來驅使的;真正基督教的講道是由聖經驅使的講道。就如保羅在提摩太後書里對提摩太的勸勉:「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4:2)

2、否定人的完全墮落

耶穌在馬太福音13章的信息是什麼?弗.埃廉特指出是人心的問題,人的心必須改變;人的問題不是文化,人不可能靠自己改變他的心,不可能在文化的層次與上帝相遇,唯有上帝能夠改變人的心。人的問題是他全然地墮落;人的問題是不相信,自從人類墮落以來,所有的文化都是墮落的,人的文化從本質上都是與聖靈交戰的;人的問題是這個世界上的撒旦弄瞎了人的眼睛,弄瞎了他的心;人的靈是死的,人必須由聖靈來重生他;這個就是弗2章,羅1-2章,哥前1-2章的信息。從這點來說,在巴西的原始人與滿腹經綸的大學教授沒什麼兩樣;耶穌說,聽到神的話,不是靠人的理性,不是在文化上處境化,而是因為聖靈光照、重生一個人所導致的。除非人在聖靈的光照下先跪下來悔改信靠神,否則,神就不會處理人反對或者懷疑他的理由的。

蘋果肌

離婚女人徵婚網

有效的豐胸

女富婆網上徵婚

越南女孩徵婚網

農村做什麼生意

附近交友

瀏陽徵婚

在《揮霍的上帝》一書中,凱勒說:雖然上帝失去了我們,他決定要迎娶我們回來,透過耶穌基督進入歷史,為了要處理我們與?的破壞的關係,所有的原因和後果;耶穌基督透過?的一生的犧牲和死,?做了我們必須要活出的生活的榜樣,耶穌也救我們脫離到目前為止我們的生活;耶穌基督透過了?的復活?證明了?是誰??也為我們指向未來,在這個未來我們會有新的身體,而且有一個完全新的恢復正常的新天新地,在這個新天新地里世界會恢復到完全的喜樂、公義、和平和榮耀的。

無論是英文還是翻譯過來的中文,這段話都是比較晦澀的。

凱勒宣稱上帝失去了我們,弗.埃廉特認為,凱勒完全扭曲了新約聖經里「失喪(lost)」這個字的含義。「失喪」原來最重要的意思並不是上帝失去了我們,完全不是!這個字是關於某一些事或者人的死亡毀壞或者是拆毀,在聖經里就是說屬靈的死;這個字的意思是上帝以他的主權,宣告人、審判人是失喪的,被釘罪的。

凱勒說上帝決定要把我們迎娶回來,就暗示著充滿著罪的人、背逆的人還是掌握著他自己的命運;他掌握著自己的意志,人來決定上帝能不能在這個事情上成功。一個自稱是改革宗的人這樣來講話,是非常地奇怪的;這樣講表面一看就是否認了上帝在救恩上的主權。凱勒講到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大工的時候,他也恢復了一個歷史悠久的異端。

凱勒說,「耶穌基督透過?的一生的犧牲和死,?做了我們必須要活出的生活的榜樣,也搭救我們脫離我們以前的生活。」凱勒在這裡重新講述了歷史悠久的「道德救贖論」。弗.埃廉特所說的「道德影響論」指的是主耶穌上來到人間,靠著十字架的死,靠著他的完全的道德生活,他的完全的情操來影響我們,好讓我們像他一樣能過上聖潔的生活。這是徹頭徹尾的異端學說,在教會史上存在有數百年了;這完全與聖經所講的耶穌為什麼上十字架的原因完全是相反的。耶穌為什麼上十字架?是為要代罪受懲罰,為了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就是平息神的憤怒,滿足上帝的公義,就是承擔了因我們的罪所受的懲罰。凱勒的這種的思想就導致一種錯誤的救贖觀,認為救贖是神與人合作的工作;從歷史神學的角度來看,這個是被稱為泛伯拉糾主義;這個就是真正的阿米念主義,就是天助自助者進入天國。

3、他的教會論

關於他的教會論,我認為提姆?凱樂與他的神論、罪論、人論一樣是成問題的。

「我們要建立什麼樣的教會?」凱樂直言不諱地說,「是從他的異象中,來回答這個根本性問題。「他的異象是什麼?就是他不斷鼓吹的「植堂」(開設新的教會)。他說:「根據創世紀一章,人是按照神的形象而創造的,比世上任何的萬物更能顯出神的榮耀。」……「比世上任何地方,城市裡的每個平方寸都可看到更多神的形象??因此神看重數字」。(《獲得植堂異象:聖經基本原理》提摩太凱勒)

「新約中所有對於傳福音的偉大挑戰,從根本上來說,都是植堂的呼召,而不僅僅是與人分享信仰。植堂的目標不僅僅是「邊緣地區」或是「異教徒」國家。一個基督教國家若想持守住信仰,必需不斷地進行強有力的、廣泛的植堂。」看看,這些可都是提摩太?凱樂教會論的觀點。

傳福音的目的是什麼,是植堂的呼召?還是讓人悔改歸給神?無論是從聖經里,還是教會的歷史中,神看中數字嗎?

從這些充滿著錯誤的開始,凱勒就是始終在用人的方法論稀釋、淡化和妥聖經話語的重要性。而事實上,我們得救是本乎恩上帝的恩典,只有清楚地委身於聖經教訓才能持守住信仰,只有在信心上有好行為的教會,才對非信徒有真正的吸引力;榮耀上帝是教會的最終目標;當我們企圖使教會增長時,我們要看所做的是否符合「榮耀上帝」這個最終的目的。

我們用人的方法的確能夠建立起很多教會,但不可能有屬天性質;我們也可以用人的方法創造許多信徒,但創造不了一個基督徒。基督是教會的盤石,因為上帝要把?的教會建立在基督身上。「教會是建造在信徒與先知的根基上,有主耶穌自己為房角石。」(弗2:20)所以說,教會的創立是出於上帝的真理,教會的成立是在乎聖靈的工作。

誰能作神的謀士?誰能知道神的腳蹤?提摩太?凱樂的教會觀的核心就是要把上帝的主權,上帝的能力和權柄全部除去。

4、他的信仰觀

他信仰觀的問題,不是林慈信牧師講座的題目,而是我特別注意到一個現象。比如2010年凱勒於洛桑大會的演講《為主贏得城市》中,號召基督徒「在人文藝術上承擔義務」上,也就是他不斷鼓吹的基督徒的「文化使命」上,不惜「與其它宗派及信仰群體合作。」

還有凱樂在他的文章《向世俗理念傳教》中,凱樂認為不同宗派間的「內部分歧」,不是由對真理的認識產生的,而是由性格和文化引起的,他批評福音派信徒對這點通常是盲目的;他說許多改革宗信徒用神學術語公開抨擊一些具有靈恩派崇拜的元素,但觀察者可以看出二者之間真正的區別,不過是情緒、性情和品位的區別。

看看他的信仰多麼的成問題?

關於他的信仰,我們從2011年8月,凱勒在接受NBC一名記者對他的訪談可以得到一部分印證:

記者:「你是否相信只有一位獨一真神,而來到這位神面前只有一條的道路呢?」

凱勒:「是的,我是身為基督徒這樣講的,假如耶穌基督是?所說的,假如他是天上來的神的兒子,假如?真的身體從死里復活,假如?是我們原來的創造主,假如這個都是真的,那這個就是?所說的,那當然就只有一條道路去上帝那裡,因為我們的靈魂就需要?,不然就會在永恆里萎縮,就好像我們的身體需要食物。這個並不是狹窄的思想,這個就是事實的本身。假如耶穌就是?所宣稱的那一位,那麼我們的靈魂就需要得到?才能夠在永恆里是豐滿的、是活潑的;假如我們沒有得到?呢,我們就會在永恆里萎縮。」……

記者:「那些聽過耶穌的回教徒、錫克、猶太教徒,你的論點和他們的情況是如何呢?」

凱勒回答:……「假如耶穌是?所說、?所是的,你應該得到?;只要現在有一個人?沒有耶穌,?需要得到耶穌,假如他們沒有基督,我不知道,換言之,我所知道的是我所需要知道的。我所知道的不過是你需要認識耶穌;我知道上帝比我更智慧、更憐憫,我知道當我最後當我發現上帝怎麼樣對待每一個人類的靈魂的時候,我就再沒有問題要問了。」

「在其他宗教里的人哪,除非他找到基督,我不知道有另外一條路,但是上帝給我的資料是按照我需要知道的,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佛弟子」這三個字,我們要把它認清楚
帶上茶,帶上你,駕上車,我們一起去流浪......
我們異地戀,憑什麼專一?
原來我們一直在傷害男孩,我也是翻然悔悟,我要抱抱身邊的小男孩
尋一處偏僻幽靜的庭院,我們一起賞花,喝茶

TAG:態度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