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欲樂與法樂的省思》要點筆記(2/4 )

1、五欲過患難盡數·法樂究竟遵聖言

【五欲過患】:

——世間上面的人,大家都會有種種的追求,有各種各樣的慾望。

[財]:世間上面的人擁有很多的財富,財富固然可以給人們帶來快樂,但是,有錢有時候也會引發很多的災禍。常常聽到一句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財富也常常會給人們帶來許多的不幸和難以預料的痛苦,它是不能跟佛法相比的。

[色]:美色更是我們學佛修道很大的障礙。世間上面的人,所有的恩恩怨怨,所有的愛跟恨,情跟仇,都是因為美色引起的。

——所以,美色不僅僅會給自己、會給別人帶來麻煩,甚至還會引發許多無謂的煩惱和非常深重的痛苦,使人難以自拔、慾海狂瀾。

——這也就是說,無論是「財」,還是「色」,它裡面包藏的痛苦和不幸是普通不學佛的人難以看到的。

[名]:名譽也是如此。大家為了要出名,卻是「譽之所至,謗也隨之」,常常說「爬得高,跌得也重,跌得也快」。

——這種對於世間浮名的貪著、追求,也是我們修道非常大的障礙。

[食]:五欲裡面的第四個慾望——食。現在人對飲食、對食品也很講究,吃的東西比過去不知道要豐富多少倍,可是我們現在人的病比過去也不知道要多多少倍。

——常常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我們吃了很多自己腸胃都消化不了的東西,吃了很多本來都不是我們人需要吃的東西。

[睡]:第五種「睡」,睡眠也是一種很深重的慾望。有些人沒有事情的時候,就常常想去睡覺,常常聽到說「好吃懶做」。

——有人以為,我們睡眠好像沒什麼過失,也不會有什麼錯。表面看起來,睡眠好像沒有什麼問題,而實際上,對自己來說損失也很大。因為我們不知不覺把這些時間浪費掉,並且養成了一個懶惰的習慣。

【如理認識】:

——由此說來,世間上面普遍所認為的五種欲樂雖然有一點點的快樂,而實際上痛苦更多、痛苦更大、痛苦更深;

——種種的勤勞、種種的追求,所得到的一點點快樂裡面卻包含著危害自己身心健康的因素。

——千百年來,所有的聖賢,無論是我們世間的聖賢,還是佛門裡面的聖賢、佛菩薩,都是告訴我們,這五種欲樂對自己的身家性命會有很大的影響,甚至會有危害,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要好好地加以疏導。

——對於五欲的放縱、追逐,能夠得到短暫的快樂;對於佛法的希求和實踐,則能夠得到永久的、究竟的快樂。

2、欲出迷途善法欲·輪迴解脫中道義

【如理認識】:

——那如何讓自己能夠走出慾望的溝壑,走出慾望的迷途、深坑呢?

——這需要靠佛法,需要靠善法欲。

——善法欲能夠給人帶來法的樂,五欲只能帶來欲的樂、慾望的快樂;

——善法欲是善法的快樂,善法的快樂是精神上面的一種快樂,是自己煩惱得到調伏以後的快樂,是內心得到了智慧,體悟到真理的一種快樂。

[喻]:比如,世間上面的一個正人君子,他的所作所為非常地能夠體現道德的風尚,能夠體現仁愛的精神,不僅自己身心得到愉悅,也會給周圍的人帶來快樂。

又如佛法裡面所談到的正知正見,正念正行,同樣會給很多人帶來法喜、帶來快樂;我們在學校裡邊讀很多聖賢的書,明白很多的道理,在寺廟裡面讀了很多佛教的經論,也一樣會給自己帶來法喜、帶來法樂;我們在經堂裡邊打坐、念經、念佛,內心也能夠得到和諧,得到安祥,得到喜悅,也會有一種在世俗社會當中各種欲樂難以達到的境界和心境。我們同行善友之間彼此的虔誠、恭敬、接納、禮讓、互相包容、互相交流、互相勸勉,慈悲喜舍,助人為樂,這種精神、這種行為、這種感受更是難以找到的、難能可貴的無價之寶。這也是我們自己以及同行善友彼此都能夠用自己的身心、生命來實踐佛法的最真實的寫照、最真實的反映、最現實的結果。

——所以,我們需要認認真真去學習教理、去實踐教法,佛法一定是有靈驗的,一定是能夠得到驗證的,我們一定是會有收穫的。

——反過來說,如果放縱自己的欲樂,那麼這就是凡夫的行為,一般人的行為,一般人的行為都是在六道輪迴當中循環。

【把握中道】:

——當然我們也不是要強調與佛法不相應的、沒有利益的、自我折磨的那樣子的一種苦行。真正的苦行也是無益於生命的解脫。

——釋迦牟尼佛雖然最初六年苦行,而最後還是放棄,其原因是佛法是中道。

3、依教奉行舍自欲·挫敗不退求法樂

【面對困難】:

——我們一個人如果遇到了很多困難、問題和挫折,甚至失敗,那個時候,我們能不能還有信心、勇氣來面對自己、來認真學習佛法,這就是非常重要的。

——人活在世間不可能不會遇到困難,也不可能不會遇到問題,也不可能不會遇到挫折,甚至遇到失敗,所有這些都是有可能的,甚至常常有,常常會發生的。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的事常八九」,不可能許許多多的事情都會滿我們自己的意願。

【如法抉擇】:

——如果不能滿自己的意願該怎麼辦呢?

——那我們就要看我們的所作所為,我們所遇到的事情,所作的事情能不能符合佛法的標準?能不能符合佛菩薩的心愿?能不能符合祖師大德們的意願?而不是符合自己的意願,符合自己的心愿。

——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我們的所作所為是符合佛菩薩、祖師大德們的心愿和意願的時候,就不會錯。

——佛菩薩、祖師大德們引導我們出離生死、走菩提道、究竟離苦得樂;

——而我們的意願、我們的心愿僅僅是為了要解決眼前的小恩小惠、眼前的小問題,所以常常是不對的,常常是不正確的。

【破除我見】:

——這些都是我們在學習佛法過程當中常常會遇到的問題,也就是在這樣一些問題上,我們自己會感受說佛法有靈驗?還是沒有靈驗?

——但是,我們自己的感受是有問題的。

——因為我們自己的感受不能同佛法聯繫在一起,那僅僅是當下的一種苦樂情緒上面的感受,是以自己情緒上面感受舒服不舒服、痛苦或快樂來判斷自己學佛法進步或者退步的一個標準,再進一步,以此來檢驗佛法的作用和利益,自然而然我們離佛法也就會越來越遠。

【領會要旨】:

——我講這些的主要目的就是讓我們明白佛法是要讓我們從追逐欲樂轉化到追求法樂,要培養我們的善法欲,要約束、剋制、對治自己對五欲追求、貪婪、執著這樣內心的狀態和問題。

——貪慾,三毒之一、三毒之首,第一個就是貪慾,它的表現就是財、色、名、食、睡。

『附錄·思考題』:

1.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認識財、色、名、食、睡的五欲過患呢?

2.我們如何才能讓自己走出慾望的溝壑和迷途呢?

3.能從自身體驗談談善法的快樂是一種什麼快樂嗎?它和五欲之樂有何不同呢?

4.面對人生中的挫折、困難和種種不如意,我們該如何抉擇自己的所作所為呢?

5.為什麼用自己的感受來判斷我們的修學進步與否,檢驗佛法的作用和利益是有問題的呢?


推薦閱讀:

舊時光里的筆記本
紫微斗數筆記及命盤排法速記
教育研究方法筆記
《聶隱娘》拉片筆記
《盜墓筆記》這個超級IP是如何煉成的?

TAG: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