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好失眠與焦慮情緒?

您好!慢性失眠是臨床上常見的睡眠障礙,慢性失眠患者多伴有焦慮抑鬱,慢性失眠是導致焦慮抑鬱的重要危險因素,同時焦慮抑鬱又會加重患者的慢性失眠,兩者關係密切,相互影響,最終有可能進一步引發大腦認知功能損傷.慢性失眠和焦慮抑鬱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確,最新研究提示慢性失眠伴焦慮抑鬱可以導致機體內免疫機能及炎症反應的變化。精神疾病當中有相當多的疾病存在睡眠障礙,臨床中失眠症與焦慮障礙和抑鬱症的共患率非常突出。其中70%的焦慮障礙患者伴隨有睡眠紊亂,廣泛性焦慮障礙、驚恐障礙和創傷後應激障礙與失眠的關係更為密切。焦慮障礙與睡眠問題也存在著高度的共病。研究發現焦慮障礙各個亞型中,廣泛性焦慮障礙與睡眠障礙的共病率最高。焦慮障礙患者的睡眠問題雖然沒有重性抑鬱障礙患者嚴重,但是依然存在失眠、入睡困難、早醒、夜間頻繁覺醒、睡眠維持時間紊亂(過長或過短)等諸多問題且互相之間存在著複雜的動態影響。

在診斷過程中,睡眠問題的出現不僅對醫生診斷焦慮障礙有提示作用,以睡眠問題作為問診的切人點還可以獲得更全面真實的信息。在治療過程中,雖然沒有明確的關於睡眠障礙共病焦慮障礙的治療指南,但是目前的數據顯示,針對睡眠問題的干預也可以同時改善焦慮癥狀,所以改善焦慮障礙患者的睡眠問題對於臨床治療有重要的意義。在焦慮障礙治療緩解之後,失眠可能會持續存在。急性失眠、亞急性失眠往往和當下所患的焦慮障礙有關。而當焦慮障礙的癥狀得到緩解之後,患者的睡眠問題更多的會從急性或亞急性失眠轉變成慢性失眠(持續超過一年) 。焦慮障礙是失眠的原始動力(壓力) ,即使原始的壓力被移除,患者後續彌補睡眠不足的措施對睡眠監管系統有負面影響,從而延續慢性 (共病) 失眠。當下的慢性失眠的嚴重程度也與既往的焦慮障礙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既往的精神疾病史和當下的慢性失眠也增加了焦慮障礙複發的風險,影響共病的轉歸。

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如有問題直接邀請作答即可。


推薦閱讀:

兒童成長(情緒2)----兒童是自己情緒的主人/孫瑞雪
最有害的情緒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孩子情緒來的時候,是靈長類?哺乳類?還是爬蟲類?
覺醒 | 改變生命的幾個瞬間

TAG:情緒 | 焦慮 | 失眠 | 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