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點評:雙頭鷹東西開弓,安倍犬南北受夾,韓日大唱雙簧,朝鮮視而不見

山人綜合消息  [俄羅斯先後在西、中、東部軍區舉行軍演]  國際文傳電訊社4日報道,俄羅斯空軍當天開始在俄中部和西部地區展開為期4天的軍事演習,共有100多架軍機參加。路透社報道,此次軍演靠近烏克蘭邊界,俄羅斯意在藉此展示軍力。  俄空軍發言人伊戈爾·克利莫夫的話說,此次軍演是俄軍組織的系列演習之一,旨在加強俄軍的協調能力。  克利莫夫說,在此次軍演中,參演軍機將演練攻擊地面和空中目標,以專門演練空軍與反導部隊之間的協同配合。  西方國家曾經批評俄羅斯此前在烏克蘭邊界附近進行的軍事演習。今年3月,俄羅斯曾在烏克蘭邊界附近舉行炮兵軍演,8500名士兵參加。今年5月,俄方表示已經撤回駐紮在烏克蘭邊界附近的軍隊,但北約近日指責俄羅斯上月底又增加了在烏克蘭邊界附近的軍事部署。  據路透社消息,俄羅斯軍方官員12日說,俄羅斯軍方在千島群島的軍事演習已經開始,正在進行。在與日本存在爭議的領土上舉行軍演,路透社認為,這是其對追隨西方制裁俄羅斯的日本的打擊。  俄羅斯國防部當地時間8月12日宣布,將在俄遠東地區薩哈林州千島群島相關島嶼舉行「近年來最大規模軍演」。日本時事通信社8月13日報道稱,此次軍演參演人數將達到1000人規模,俄太平洋艦隊、戰機以及空降部隊都將悉數參演。  報道稱,俄方雖未公布此次演習具體地點,但日本外務省已經證實,俄方此次軍演地點位於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中的擇捉和國後島,且演習已於8月12日開始。  時事通信社認為,在3月烏克蘭南部克里米亞地區併入俄羅斯後,普京政府在領土以及國防上的警惕性有所提升,此次軍演或意在回應此前美日等國向俄方發起的制裁。  此外,原定於8月舉行圍繞領土問題的日俄副外長級磋商已宣布延期。  [安倍色厲內荏忙表態]  當地時間13日下午,針對俄羅斯在日俄爭議島嶼(俄稱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舉行軍事演習一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山口市下關市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將通過外務省,嚴重抗議俄羅斯」。  日本外務省之後便召見俄羅斯臨時代理大使,以示抗議。  報道稱,本月初曾有報道稱俄羅斯將在日俄爭議島嶼地區實施軍演,日本政府獲悉後,要求俄方不要在北方領土舉行軍演。俄方實施軍演,恐怕會導致本已因烏克蘭局勢趨冷的日俄關係進一步惡化。  在演習實操階段,還會應用俄羅斯製造的最新無人機,而空降兵還將在直升機協助下在千島群島中的某個島嶼進行登陸活動。  [高加索阿亞衝突引爆又一熱點普京忙居間調停化解危機]  8月9日和1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自己索契的官邸接待了南高加索國家、蘇聯時期曾是「鄰居」加「兄弟」的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的總統阿利耶夫和薩爾基相。會晤前夕,阿亞兩國因納卡衝突升級而陷入危機之中,普京及時出手將兩個已經掄起胳膊的對手又摁坐在談判桌前。雖然阿利耶夫和薩爾基相在三方會面時目光對焦的次數很少,但都重申衝突必須通過談判及和平方式解決。俄羅斯通過這次斡旋成功彰顯了對這一地區的影響力,並暫時化解了一場地區災難。  7月31日和8月1日夜間,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軍隊在位於阿格達姆和德爾德爾地區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衝突線上進行了激烈的武裝衝突,雙方動用了榴彈炮在內的重型武器,造成雙方各有數十名士兵死亡,此次事件是兩國自1994年達成全面停火協議以來最嚴重的衝突事件。事後,雙方相互指責對方試圖跨越衝突線進入對方境內搞偵察和破壞,並加緊向衝突地區調集軍隊和重型武器裝備,地區局勢極度緊張,並朝大規模武裝衝突方向發展。  在烏克蘭危機背景下,歐盟為保障能源安全,將亞塞拜然視為能源多元化的重要來源,特別是「南部走廊」計劃的實施必須得到亞塞拜然的積極配合。為此,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在6月中旬訪問了亞塞拜然,並與阿就簽署「亞塞拜然與歐盟關於夥伴和現代化協議」達成共識。這都使阿的自信心以及地區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近年來,亞塞拜然政府在納卡問題上態度趨於強硬,阿利耶夫總統多次稱,如果談判解決不了問題,必將通過武力收回被佔領土。這導致國內要求儘快奪回被佔領土的民意越來越強烈,反過來這又「綁架」了阿政府,使政府在納卡問題上不得不越來越強硬。  [俄羅斯取消售敘利亞S-300防空導彈]  俄新社8月11日報道稱,俄羅斯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副局長康斯坦丁·比留林周一向記者表示,為敘利亞準備的S-300防空導彈系統將被回收利用。  由於2013年聯合國對巴沙爾政府進行制裁,莫斯科擱置了這筆交易。  [烏拒絕俄龐大救援車隊入境]  一個由280輛卡車組成的俄羅斯龐大人道救援車隊從莫斯科啟程前往烏克蘭,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發言人12日在記者會上斷然宣布,烏方將不允許俄車隊越過邊界。  對這次俄羅斯的人道主義援助行動,烏克蘭政府的立場先是模糊不清,後來表示拒絕。  烏總統辦公廳副主任恰雷11日表示,基輔不需要俄羅斯任何人道援助,但俄方可以加入歐美共同參與的人道主義援助。但他後來又在當地電視台表示,烏克蘭不反對俄羅斯參與向盧甘斯克提供人道主義援助行動。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也表示,烏克蘭支持人道救援行動,不過必須由國際紅十字會領導,參與國家除了俄羅斯,還需要有其他歐盟國家加入才行。  一些西方政治家更是對俄羅斯人道行動持懷疑立場。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周一表示:「俄對烏克蘭發動侵略的可能性很大。我們看到,俄羅斯用人道主義行動的名義準備這場行動,我們也看到俄軍隊還在持續集結,很可能用來對烏克蘭發動非法的軍事行動。」法國外長法比尤斯12日表示,「我們必須極其謹慎,因為這可能是俄方的掩護。他們希望進駐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附近,對我們先發制人。」他強調,「只有國際紅十字會授權,俄羅斯車隊才能成行且沒有爭議」。白宮表示,除非事先得到烏克蘭允許,否則俄羅斯的干預將是「令人無法接受且違反國際法」。  [山人點評]誠如山人在此前連續多篇博文(比如《左顧右盼的雙頭鷹仍然不願放下幻想》、《俄羅斯部分且只是部分相應中國東北亞政策》)中所指出的,在中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東北亞舉動各兵種、跨區域跨海域的聯合軍演;利比亞果斷跟進德國、美國撤人;派出中東特使對巴以衝突進行斡旋)先後從三個至關重要的戰略方向(中東、東北亞、北非利比亞)為俄羅斯指明破解烏克蘭亂局之後,俄羅斯仍然在猶豫不決沒有做出任何具有實質性的可以讓歐美感到恐懼與緊張的相應,只是在東北亞方向從經濟層面對中國的東北亞政策開出了一張短期內對中俄基本上沒有多大助益、對歐美更構不成任何實質性威脅的遠期支票。俄羅斯的這種「左顧右盼」的態度不但在西方面前徹底地暴露了自己的「怯弱」心態,從另一個方面更是助長了西方(歐美日)肆無忌憚、變本加厲的利用仍然把控著的國際金融結算權對俄羅斯發起一輪又一輪的「金融強攻」,而日本之所以敢於冒拂逆俄羅斯之險也加入追加制裁俄羅斯的行列就是一個最鮮明生動的案例。  儘管俄羅斯決策層有他們的自己的考慮,儘管俄羅斯現在極為被動的局面客觀上是由於西方三年以來不斷調整戰略,緩和內部矛盾以形成合力擠壓的結果,但是俄羅斯主觀上試圖以妥協換取主動的不切實際的想法並被西方所利用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到目前來說,無論是俄羅斯的「心理之脈」也好,還是俄羅斯的「軀體之脈」也罷,都早已被西方所切中。具體來說,俄羅斯的「心理之脈」就是繼續等待西方「跳坑」然後自己藉機躍起,至於俄羅斯所期望的這個坑,隨著時間的推移也不斷的轉移,從利比亞轉到敘利亞,再從敘利亞轉到烏克蘭,到今天俄羅斯又寄希望於從烏克蘭轉到伊拉克,但事實上,自利比亞歐美上演了「半身跳坑」的一齣戲(目的就是萬不得已就全身而退)以後三年以來俄羅斯迫切希望看到的歐美再次跳坑的場景就沒有出現過,反而出現了西方把坑不斷的挪到了俄羅斯的地盤現在終於挪到了俄羅斯的身邊,就等著俄羅斯往裡跳。儘管俄羅斯仍然寄希望於對方先跳,但是早已切中了俄羅斯「心理之脈」的西方是不會讓俄羅斯如願以償的。  相反,早已切中了俄羅斯「心理之脈」的西方在吊足了俄羅斯的「心理胃口」的同時,卻在不斷利用早已切中了俄羅斯「身體之脈」的優勢與俄羅斯「身體之脈」所呈現出來的劣勢,切中俄羅斯身體的要害部位發了一輪又一輪的「打擊」,目的就是讓俄羅斯內出血,慢慢的消耗俄羅斯的反擊能力的同時也瓦解俄羅斯的反擊意志。  在遭受西方在經濟經上的一輪接一輪的「拳擊」之後,俄羅斯先後在西部軍區、中東軍區、東部軍區舉行的軍演看似擂台賽上被打趴的拳擊手的「一躍而起」,有人為之「歡呼雀躍」、有人為之「助威吶喊」,不過從俄羅斯一躍而起後打出的兩條組合拳的效果來看,當下評價卻見效甚微。一招是在西部、中部(針對高加索地區)舉行大規模的軍演以後,雖然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之間突然發生的衝突被普京給強摁下去了(只是面和心不和),但是如果未來國際局勢的演變仍然朝著不利於俄羅斯的方向演變的話,那麼在普京調停下暫時面和心不和的「阿亞衝突「這隻瓢隨時有可能再次浮起來的。同時烏克蘭在西方的督促之下開始同意緊接著卻公然拒絕俄羅斯的「人道主義救援車隊進入烏克蘭」,至少說明此次俄羅斯西部(針對烏克蘭去的)軍演沒有取得任何積極效果。至於俄羅斯姍姍來遲且規模有限的「南千島軍演」儘管選擇的地點極具針對性(直奔美日軍事同盟),但是當天就被日本以「絕不接受」予以了「回敬」,儘管這種「回敬」的力度有限且可持續性仍有待於進一步觀察,但是至少從眼前來看,俄羅斯先後在西部與東部打出的兩招至少被對手暫時給化解了或者說至少其衝擊力已經大為減弱了。  至於俄羅斯突然宣布取消售敘利亞S-300防空導彈這一招,山人分析有可能出於以下幾種考慮:(1)或者以在敘利亞方向的讓步以換取西方在烏克蘭方向或者高加索方向的讓步;(2)以暫時削弱敘利亞防空能力但隨時可以逆轉的方式(俄羅斯可以根據情勢的需要宣布原有合同繼續有效,這一招俄羅斯已經多次反覆使用過了)引誘在伊拉克執行空襲任務的美國對敘利亞發起越境打擊(其實就是給美國的越境打擊開了一個口子),將中東之亂再次擴大到敘利亞,然後再以美國的空襲在敘利亞製造人道主義災難為名去做某些事情?至於俄羅斯的真實想法如何,仍然有待於進一步觀察。  從俄羅斯在東北亞的軍演來看,雖然針對性極強,但是畢竟規模有限,所以俄羅斯從軍事層面響應中國的東北亞政策也就僅僅停留在一種姿態性的層面了,其效果也就必將大打折扣。  最後來看看同在東北亞方向的朝鮮半島的最新動向。如果你一直在看衡岳山人的時事分析評論的話,應該對山人在8月9日寫的一篇「綜合評析」文章中提到的「敘利亞的巴沙爾還會不會為了自己的繼續統治而繼續「龜縮」?」「朝鮮會不會再次悍然進行第四次核試驗(帶彈頭的彈道導彈)?」這兩個問題記憶猶新。  這兩天從朝鮮半島傳來了兩則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有趣消息:  1、朝軍方譴責韓鳴槍警告朝漁船稱忍耐已接近極限。  據朝中社8月13日報道,朝鮮人民軍西南前線軍司令部13日發表公報,譴責韓國軍方12日「炮擊」正常捕魚作業的朝鮮漁船的行為。  公報指出,朝鮮漁船12日在西南海域從事正常捕魚作業,韓國軍方對漁船進行炮擊,發起嚴重「軍事挑釁」。「事實真相是韓國陸海空部隊進入聯合警備態勢,F-16戰機升空掩護,5艘快艇向朝鮮漁船開炮」。  公報還稱,韓國軍方近期醜聞不斷,士兵被虐致死等事件頻發。為轉移韓國民眾視線,韓國轉而「挑釁」朝鮮,為即將開始的「乙支自由衛士」聯合軍演尋找借口。  2、日本《產經新聞》污衊朴槿惠遭韓國各界強烈抨擊。  人民網首爾8月13日電(黃海燕)近日,日本媒體《產經新聞》一篇污衊韓國總統朴槿惠的報道引發廣泛關注,並遭到韓國各界的強烈抨擊,讓原本就存在慰安婦問題、獨島問題等矛盾的日韓關係雪上加霜。  據韓國《東亞日報》報道,8月3日,日本媒體《產經新聞》刊文稱,4月16日「世越號」客輪沉沒事故發生當天,朴槿惠有7個小時無法確認行蹤,並對朴槿惠的私生活提出質疑。  7日,韓國總統府青瓦台表示,將追究《產經新聞》民事和刑事責任。9日,韓國外交部長尹炳世在緬甸內比都舉行的東盟地區安保論壇中與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結束約一個小時談話後,對《產經新聞》污衊朴槿惠總統一事進行了強烈抗議。尹炳世表示,這是利用毫無根據的流言蜚語進行惡意報道,嚴重損害了鄰國國家元首的名譽,對此深感遺憾。同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以涉嫌損害總統名譽罪名,禁止《產經新聞》首爾分社社長加藤達出境,並傳喚他12日到案。但據韓國YTN電視台報道,由於程序問題加藤達12日並未到案,而是將到案日期推遲到了18日。12日,韓國外交部副發言人韓惠珍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韓國外長尹炳世日前在韓日外長會談上提及日本《產經新聞》醜化韓國總統事件理所應當。  不僅是韓國政府,韓國媒體與韓國網友也日媒的這一報道表示憤怒。  韓國《朝鮮日報》以一篇題為《以傳聞為根據來報道私生活產經新聞首爾分社社長引網民公憤》的報道,介紹了日媒侮辱朴槿惠總統一事,並援引韓國網友們的憤怒言辭對日媒毫無根據的報道表示不滿。韓國《東亞日報》則以一篇題為《產經新聞報道朴槿惠總統私生活青瓦台稱『內容令人難以啟齒定將責任追問到底』》的報道,大篇幅報道了韓國青瓦台的強硬立場。韓國KBS電視台12日報道也稱,日媒的這一報道可能會引發韓日兩國間的外交摩擦。  山人認為,代表日本極右翼立場與觀點的日本《產經新聞》8月3日刊發的質疑一個國家元首行蹤的文章表面看是對韓國的極度挑釁,但是其真正的目的並不在這裡,而是將「歲月號沉沒」這一悲情事件與「總統瀆職」聯繫在一起,企圖利用韓國的社會情緒給現在已經非常艱難運轉的朴槿惠政權施壓,對朴槿惠實行「釜底抽薪」。但是如果將《產經新聞》這則報道的「險惡用心」的理解僅僅到此為止的話,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只能說仍然停留在淺層的表象上。《產經新聞》的真正的目的在於給相對來說至今仍對中國持「友好態度」的朴槿惠在國內製造一種「極其艱難」的「假象」,並以「朴槿惠極其艱難」的這一假象促使中國出於各種考慮(更準確地說是「顧忌」,顧忌中韓關係需要朴槿惠的地位穩定)去彈壓在本月7日就早已放出風來「可能採取包括核試驗措施應對將於本月中旬舉行的「乙支自由衛士」(UFG)的韓美聯合軍演」的朝鮮。也就是說《產經新聞》企圖以這一假象促使中國去做一件美日韓此時極其需要的「朝鮮半島(東北亞)」維穩工作。  如果從上述更深層面去觀察《產經新聞》為何突然拿一件「舊聞」說事,韓國又為何從各個層面(從民間到官方、從媒體到外交部發言人)對此事做出高分貝的「異常」反響,其實是不難理解這是在幕後勢力的一手操縱之下,利用了韓日這兩個演員以及不明就裡的韓國民眾演出的一台「雙簧戲」而已。  面對這台看似極為精妙的「韓日雙簧戲」,13日朝鮮仍然以「譴責韓國軍方12日「炮擊」正常捕魚作業的朝鮮漁船的行為」,也異常高調宣稱「朝鮮的忍耐已經接近極限,希望韓國不要對局勢做出錯誤判斷」其實既代表中國拆穿了韓日的戲法,也代表中國表明了態度。而中國的沉默則更進一步告訴美日韓:此時此刻,中國絕對不做幫一群無賴做沒有價值的東北亞維穩工作的,即使朴槿惠因「失蹤」而被韓國社會(更準確地講是被美國)所拋棄也在所不惜。
推薦閱讀:

TAG:朝鮮 | 點評 | 東西 | 雙簧 | 韓日 | 唱雙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