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風格把握錯誤,比彈錯音還嚴重丨如何在演奏中正確把握海頓、莫扎特古典主義風格?

導聆:李赫特曾說:「有一次,普羅柯菲耶夫說起他最心愛的作曲家是海頓。我也很崇敬海頓,他的作品多麼鮮活!我實實在在告訴你:我喜歡海頓甚於莫扎特。而其它鋼琴家呢?他們常常忽視海頓,這多麼可惜!」下面這首海頓的《C大調奏鳴曲》,是李赫特1960年10月25日與卡內基音樂廳的演奏錄音,45歲的他首次訪美演出引起巨大轟動。下面我們為大家選擇了傅聰、席夫、朱曉玫等人演繹的《C大調奏鳴曲》,歡迎邊閱讀邊比較聆聽。樂曲第一樂章為奏鳴曲形式,是帶有單一主題的動感快板。第一部分呈現部,作者採用簡潔的創作手法,賦予音樂歡樂和激情。樂曲非常相似於巴赫的賦格特點。再現部:運用主題音樂變奏出非常有彈性的活躍輕盈。這裡要比樂曲開始時飽滿的多。最後樂曲以急風暴雨式的音樂結束。頓音要加踏板修飾,並用強音奏出乾淨明亮的效果。

10種風格演繹莫扎特

從海頓、莫扎特看鋼琴演奏中的古典主義風格

 導讀:對藝術作品風格的把握,離不開對其形式要素的考察。海頓、莫扎特所在的維也納古典樂派時期是一個思想變革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通過對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作品的藝術風格和必需的技術規範的考察,以及對他們一些共同特點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形成對古典樂派藝術風格的基本認識,為音樂風格概念的形成和鋼琴技術要領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礎。

 當鋼琴彈奏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準確把握和理解作品的藝術風格的問題便凸顯出來。這是每一位琴者理解音樂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質和基本能力。周光仁先生曾說過:「為了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就必須對音樂風格有深入、正確的把握……音樂風格把握的錯誤,在某種程度上比彈錯音還嚴重。」任何一個演奏者如果不能對其彈奏的作品風格作出正確的把握,就談不上對音樂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因此, 風格的把握在詮釋鋼琴作品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以海頓、莫扎特為代表的維也納古典樂派佔據了鋼琴發展史中的重要地位,而鋼琴作品也是兩人創作的重要領域。本文正是從兩人鋼琴作品中的共同特點來探討這一時期,他們對鋼琴作品風格的把握。

傅聰將海頓稱為「音樂家中的音樂家」,他認為海頓的作品很有味道,充滿幽默感,而且配器豐富,若想將這些奏鳴曲演奏好需要很高能力。海頓的作品以勻稱豐美著稱,傅聰為之傾注了許多心血,音樂的連貫性和色彩的細微對比顯示了他對作品獨特的理解。傅聰認為,真正的藝術家應該從多個角度、多種方式去演奏作品:「作曲家都有獨創的個性,而對於演奏家來說,他們在彈奏作曲家的作品時是二手創造的過程,一定要有很多靈魂去把這些音樂家的靈魂再現出來。」傅聰認為海頓跟土地很接近,他們的音樂都很質樸,且吸引人。(王晨)

一、古典主義音樂的一般特點

 「古典的」即為「classic」,在古代文法學家筆下是指「最優秀的」「經典的」之意。而在中國,我們譯為「古代的」和「典範的」兩層意思。在這裡我們所說的「古典主義時期」,只是狹義地指18世紀中下葉,在維也納形成的以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為代表的德、奧音樂。這一時期,由於受法國大革命的巨大衝擊和啟蒙主義「返回自然」思想的影響,要求音樂質樸化和平民化,音樂特徵慢慢地完善成熟,其音樂特點主要如下:

  1. 主調音樂代替了復調音樂。儘管古典音樂在巴洛克時期孕育並且帶有巴洛克時代的印跡,但在這一時期「以旋律與和聲背景」為主體的主調音樂仍然佔據了主要地位。

  2. 和聲進一步發展,由「主—下屬—屬—主」建立起來的功能和聲及其調性關係體系成為音樂結構骨架。和聲語彙更加豐富,大膽採用了離調、轉調手法,使旋律更富於表現力,更加立體。

  3. 受法國大革命和「啟蒙思想」的影響,這一時期的音樂逐漸擺脫了宗教內容,取而代之的是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內容。「人」取代「神」成為音樂作品的主角。

  4. 音樂結構形式發生變化。這一時期,奏鳴曲代替了古組曲、二部性古奏鳴曲、托卡他等曲式,形成了結構清晰嚴謹、織體細緻、音樂語言平易近人等特點。同時,這一時期,變奏曲也被廣泛運用。

Joe Meixner 將莫扎特搖籃曲用不同風格演繹

二、演奏古典作品所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達到古典主義風格的要求、在技術環節上的完善,需要正確處理以下幾個方面的關係。

布倫德爾演繹海頓《第59鋼琴奏鳴曲》

1、速度和力度

 在彈奏古典鋼琴作品時,正確的速度和力度是極其重要的,隨意地變化速度和力度,都不符合古典作品的音樂風格。正確地把握和知道速度究竟多快是彈奏古典鋼琴作品所必需的。

古典時期的演奏速度比巴洛克時期有了很大的提高,速度向兩頭擴張。這一時期的快板樂章比巴洛克時期快得多,而且表現力深刻的慢板樂章往往更慢。海頓和莫扎特從不為他們的作品標上速度記號,現在版本上所標記的速度記號都是後來人加上去的。

 而在力度的表現上,由於「槌子琴」的出現,音量較過去增大了,可以用不同的觸鍵來表現漸強漸弱等變化了,因而音樂表現力較巴洛克時期更為豐富。雖然這一時期鋼琴製造上有所發展,但還遠不如現今鋼琴音色豐富、洪亮,聲音也不能像現在的鋼琴延續得那麼長,因此,其力度比現代鋼琴整整低了一個等級。由此看出,在演奏古典時期作品時,現代鋼琴演奏最大音量也僅僅相當於「mf」,最輕音量則相當於「ppp」。到貝多芬時期,鋼琴製造和鋼琴演奏又有了一定發展,力度幅度增大。因此在演奏這一時期作品時,我們可以有所變化,但應考慮當時的特點,把握好限度與分寸,彈出盡量符合當時時代背景的音樂。

2、觸鍵與音色

 古典時期的鋼琴發音明亮、顆粒清脆,是我們的現代鋼琴很難做到的。莫扎特鋼琴作品聲音靈巧而華麗,而海頓有時比莫扎特更富朝氣,更具幽默感。因而可以看出,彈奏古典作品要達到我們想要的音色,就要通過均勻清晰的顆粒、活躍的節奏、流暢的氣息的途徑來實現古典主義特有的高貴氣質。而良好的音色的實現是通過觸鍵來完成的,因此,通過海頓、莫扎特我們可以看出彈奏古典作品應遵循以下原則:

  1. 彈奏古典作品時,觸鍵應以指尖,尤其是第一關節為主要部位,下鍵時,指尖要輕,觸鍵要快,指尖在發音後一定要輕輕支撐住,而力量則應立即鬆開。不能用臂力壓迫鍵盤,必須控制好聲音的「點」。

  2. 彈奏出的音色應明亮而圓潤,演奏者要控制好自己的肌肉,通過手臂「松」而不「懈」的力量,彈奏出富於明快、透明、純凈的音色。

  3. 音階的走句應乾淨,流暢。用手指奏出富有彈性的音。指尖動作越小越好,其觸鍵速度在單位距離內應該較快,彈奏出顆粒清楚、以「nonlegato」(非連音)為主的音。

  4. 在手腕配合下,彈奏出有「呼吸」的樂句。鋼琴演奏就像聲樂演唱一樣,都是有「呼吸」的。演奏者通過力量的「上抬」和「下沉」,來實現樂句起伏中形成的「氣息」,並根據演奏者本人對樂句的理解來決定使用連奏還是斷奏,通過演奏者的手腕、手臂來調節樂句,使聲音和諧、統一,彈奏出美妙細膩的樂句。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海頓、莫扎特鋼琴演奏風格的研究以及對彈奏技術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維也納古典樂派時期的鋼琴作品的彈奏風格所需要把握的分寸,在於內在的深刻和外表的含蓄、有節制的統一。演奏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鋼琴作品需要有符合這個流派音樂的演奏風格。鋼琴300年演奏藝術的發展過程表明,風格作為一種音樂文化趣味和形式要素、一種演奏中必不可少的認知概念和外顯形態,是反映作品思想主題、精神內涵、情緒情感和審美趣味的重要因素,是每一位演奏者在彈奏實踐中不能忽視的。我們只有將作品與藝術流派的共性相結合,深入體驗、挖掘作品內涵,準確把握和理解作品的藝術風格,同時,不斷提高自身音樂修養和彈奏的技能技巧,才能為培養良好的音樂審美能力及所衍生的各個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者按:本文作者張曉霓,原載《藝術教育》,2006 年。

往期海頓:1、雜家阿城談音樂丨可以忽略莫扎特,我不太喜歡,我喜歡海頓,海頓是純音樂,沒有功利性,莫扎特有功利性;2、嚴鋒談海頓丨他給人「一種超越快樂與憂傷的不可思議的優美」,他以後音樂發展一瀉千里,但「健康、天然、質樸和自我放鬆」卻再難以尋覓;3、楊燕迪丨海頓二百年祭丨「不知世上有什麼東西能夠不斷成長從不衰老,海頓的音樂風格發展,卻是精神領域中這類罕見物種的恰當範例。」4、朱曉玫談海頓丨之所以喜歡他,是因為「他把音樂寫成一個源泉,讓憂苦或為工作事業辛勞的人,得以從中汲取片刻的休息並重新振作起來。」5、聽海頓「回顧」自己的一生丨「藝術的真正意義在於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6、作曲家瞿小松丨作曲不是法律丨「音樂純凈,但音樂界是名利場」丨「海頓以來音樂家一直迷失在激情里,自我太大,上帝只對寂靜之聲言說。」


推薦閱讀:

哈耶克:自由主義(四)
綠 時裝有機主義
民族主義:過去、現在和未來
戰後資本主義"救星"被曝為蘇聯間諜

TAG:音樂 | 風格 | 錯誤 | 演奏 | 古典 | 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