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發展形式
06-22
中醫學的發展形式
中醫學發祥於中國古代的研究人體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學。它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科學的思維方法,是以自然科學知識為主體,與人文社會科學相融洽的科學知識體系。中醫學發源於中國古代,受到當時盛行的哲學思想,如精氣學說,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的深刻影響。古代的天文學.氣象學.地理學.農學.生物學.植物學.礦物學.軍事學.數學以及釀酒技術.冶煉技術等都曾對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起到過促進作用,中醫學研究的對象是人,主要探討人體生,長,壯,老,已的生命規律,研究人體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發生髮展和防治規律,強調心理因素,體質因素及社會和環境因素對疾病發生髮展和防治的影響,要求醫生必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形成了「生物—社會—心理—環境」醫學模式。中醫學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早在3000多年前商代的甲骨文字中就有關疾病和醫藥衛生的記載。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是中國醫學史上最古老而最宏偉的典籍,書中許多解剖,生理,病理學的認識大大超越了當時的世界水平。1800年前寫成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書中記載了黃連治痢,常山截瘧,麻黃治喘,海藻治癭瘤,水銀治疥瘡等,是世界藥物學的最早記載。公元2世紀時華佗首先使用麻沸散進行全身麻醉施行剖腹手術,這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剖腹外科手術紀錄。中醫學具有豐富的理論優勢,治療優勢,方葯優勢,養生保健優勢,中國是一個偉大的藥物學寶庫,中國現存的天然中草藥1萬2千餘種,其中有200種可以進行人工培養,載方6000餘首,中藥典籍8000餘種,可見中醫學是很有大的發展前景的。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形成於戰國至秦漢時期。《皇帝內經》,《難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專著的成書,標誌著中醫學體系的初步形成。戰國至兩漢時期,古代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特別是生物科學均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為中醫理論體系奠定了醫學觀,自然觀和方法論的基礎。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大體上可分為五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即先秦.秦.秦漢時期,中醫學在人體結構,生理,病因,病機,診法,辯證,治則,治法,方劑和中藥等各個領域,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為後世中醫學發展奠定了基礎,《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至秦漢時期,包括《靈樞》和《素問》兩個部分,共18卷,162篇。它以唯物論和辯證法哲學思想為指導,以精氣學說,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為理論工具,從整體出發,系統地闡述了人體的結構,生理,病因,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預防,治療等,同時書中蘊涵了社會醫學,氣候醫學,時間醫學,心理學等豐富內容。在治療方法上,已經有藥物療法.針灸療法.推拿療法.導引療法.物理療法.手術療法.飲食療法.心理療法等豐富手段。《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作者及成書年代不詳,大約成書於西漢時期,相傳系秦越人扁鵲所撰。《難經》是繼《黃帝內經》之後的又一部中醫學經典著作。《傷寒雜病論》為東漢末年的張仲景所著,經宋代林億整理後,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書。結合前人和當代醫家的臨床經驗,以六經論傷寒,以臟腑論雜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葯在內的辯證論治原則,《傷寒論》載方113首,《金匱要略》載方262首,除去重複方劑,兩書實載方269首,使用藥物達214種,被稱為「方書之祖」,《神農本草經》簡《本草》,大約成書於漢代,託名神農所著,是我國最早的藥物學專著,書中共收藏中藥365種,根據功效和有毒無毒,分為上,中,下三品,並將藥物分為寒,涼,溫,熱四性,辛,甘,酸,苦,咸五味。 第二個時期,即魏,晉,隋,唐時期至五代,前後七百年。晉代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為最早的針灸學專著,晉代王叔和的《脈經》確立了寸口診脈法,首創了「三部九侯」及臟腑分配原則,為我國最早的脈學專著,隋代巢元方著《諸病源候論》,是我國第一部病因,病機和證候學專書,分別論述了內,外,婦,兒,無關等各科疾病的病源和症證,如指出寸白蟲病是吃了不熟的牛肉所致。唐代王冰鑽研《內經》,對《黃帝內經-素問》重新編次和注釋,對中醫理論有所發揮,唐代孫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兩本以記載處方和其他各種治療手段為主的方書,書中載方5300首。第三個時期,既宋,金,元時期。宋代科技的進步,哲學流派 ——理學的星期,為醫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加之宋廷改進醫事管理,開設國家藥局,發展醫學教育,使得宋金元時期的醫學發展掀起了新的浪潮。宋代陳無擇 《三因病—病證方論》,把複雜的病因分為內因,外因,不內外因三大類,發展了張仲景的病因學說。宋代錢乙在 《小兒葯證直訣》中系統地論述了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提出了以五臟為綱的辯證方法。金元時期最具代表性的醫家是劉完素,李東垣,張從正和朱丹溪,後人尊稱為「金元四大家」。劉完素提倡「火熱論」,認為外感」六氣皆從火化「,」五志過極,皆為熱甚」,因此,治病多用感寒涼方葯,故後世人稱之為「寒涼派」。李東垣創立了「內傷脾胃學說」,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在治療上善用溫補脾胃之法,故被稱之為「補土派」。張從正提出「古方不能盡治今病」的革新觀點,批評當時的「強補」之風,主張治病應當首先以驅邪為首要任務,善用汗,吐,下三法,後世稱之為「攻邪派」。朱丹溪創立了「相火論」,提出了「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理論,治病時善用養陰方葯,後世稱之為「滋陰派」。第四個時期,即明清時期,出現了許多有重大意義的醫學創新和發明,尤其是溫病學說的迅速發展,明代找獻可在《內經》的基礎上闡發了「命門學說」,強調了命門之火的重要生理作用。明代醫家張景岳深入研究《內經》,編寫《類經》,以畢生臨床經驗輯成《景岳全書》,明代李中梓提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清代醫家王清任潛心於解剖學的研究,著成《醫林改錯》,改正了一些古醫書在人體解剖方面的錯誤,發鎮了瘀血理論,並創立了一系列活血化淤的方劑。清zhengfu編著的《醫宗金鑒》,《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使理論的研究風趨深化,臨床分科更為明細。明代吳又可著《瘟疫論》,創立了厲氣學說,提出了傳染病的病因是一種被稱之為厲氣的治病物質,傳染途徑是從口鼻傳入。清代葉天士創立了「衛氣營血辯證「並創造性的發明了察舌,驗齒,辨別斑疹和白悖的方法,為溫病學派的創始人。吳瑭著成《溫病條辯》,創立了三焦辯證方法。衛氣營血和三焦辯證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溫熱病辯證論治體系。此外,清代薛生白的《濕熱條辯》,王士雄的《溫熱經緯》,對溫病學的發展均具有一定的貢獻。本草學的專著則首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著作歷時27年,參考文獻800餘種,經三次大的修改而成。該書載方葯1892種,附圖千餘副,載方葯1萬餘首,被譽為我國藥學史上的里程碑。第五個時期,即近代和現代時期,隨著西方科學技術的傳入,特別是西洋醫學的傳入,使得中醫學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中醫界的思想出現了空前的動蕩,中醫學的發展將和去和從?故在醫學界出現了三種最具代表性的思潮,其一,視中醫學為玄學,主張廢止中醫學,全盤西化;其二,即認為西醫不適宜中國,視中醫為唯一之科學;其三,將中醫學與西醫學術溝通,進而演化形成特定時代下的學術流派——中西醫匯通學派。鴉片戰爭以後,西方科技和文化的傳入,中西文化發生了大碰撞。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開辦中醫高等,中等教育。將我國的傳統醫學寫入憲法,開創了中醫學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 。現在很多人認為中醫沒有科學根據,認為中醫是巫醫,可又有誰曾想過原因在哪裡呢?是技術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啊,不是中醫不行,而是學中醫的人不行,有本書這樣寫到:學中醫的人要有清華北大生的頭腦,可以舉一反三從多方位來思考問題,問題是有這種頭腦的人不學中醫,而學中醫的人沒有這樣的頭腦,那怎麼辦呢?那就讓我們以後天補先天,用後天的勤奮來彌補先天的不足,每個人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凝聚在一起將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把中國的中醫藥事業發揚廣大,朋友們,不要在炫耀西醫比中醫好,為什麼不看看中醫的優點呢?中醫學是我國幾千年悠久的文化,難道要讓她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毀掉嗎?不要做歷史的罪人好嗎?不要感覺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團結就是力量,讓中國文化更好的向前發展。大家好好想想吧,在西醫未傳到中國的時候中醫不也發展挺好的嗎?為什麼有了西方文化我們有些國人就想廢除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呢?回想西方列強欺辱中國的時候的吧,落後就要挨打,所以我們不可以讓歷史重演,我們要強盛起來,發揚自己的文化是很重要的。當然,我也不排斥西方文化,因為我們的身邊已經有許許多多的西醫醫生和學者,我只想告訴大家一點,西方的文化我們可以學,但是我們始終都要記住自己的」姓「我個人是不贊同中醫醫結合的,有這兩門學科無論從治療方法還是藥理作用來看都不是相同的,有的甚至是對立的,這樣的學科可以結合在一起嗎?(純屬個人觀點)理論認識的重要性對中醫的信念和感情,自然就造就了責無旁貸的使命,以為中醫興亡,匹夫有則。因此,這就要求所有的中醫學者能有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在常人眼裡,中醫是治療慢性病的,或者是說西醫治標,中醫治本。什麼是治本呢?實在的就是大病重病西醫幫忙度過了危,急,種等諸道難關,然後讓中醫來調養,讓中醫來收尾,。那麼中醫是不是這樣呢?首先,我們先來站在一個患者的角度上來想一下,當你生病去找中醫治病時,由於治療效果不佳,醫生不是重新辨別病因尋找治法,而是建議你去找西醫治療,久而久之,在你的心裡便留下了一個中醫治不了病的映像,像這種學不好醫學卻從事醫學工作的人不能稱之為醫生,而是人們口中常說的巫師,也有很多人稱自己是老中醫,老是什麼概念?中醫界里「老」就是經驗豐富,手段高明的意思,認為年歲越高技術就越精湛,可是有誰知道在這些老中醫里竟然有人從醫一輩子連陰陽五行也辯不明白,更有人大言不慚的說:見病治病,沒必要辯證。當然有時候他們也可以把病治好,但是我們是不能那樣的,醫生的天職不單純是治病,而是讓有病的人恢復健康,健康的人促進健康,未病先防增強患者體質是至關重要的。其次,我們在以一位學者的角度來看一下,當初接觸中醫的時候挺感興趣,還曾信誓旦旦的說要學好它,可當接觸了一段時間後發現這只是有些乏味的東西,時間久了也就沒有了興趣,動力也就消失了,心裡只想著理論不重要,重要的是臨床中的實踐,當真正接觸了臨床才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太簡單了,沒有學好理論怎樣去談實踐呢?就比如說是建造房子,你根基都沒打牢固房子建得穩嗎?學習不能操之過急,應從基礎知識一步一步學起。再次,我們可以思考一下中醫學發展較慢的原因,其一,就是我前面提到過的,每個人都想為醫藥衛生事業做點貢獻,可總感覺自己的力量太小所以 就什麼有不做,每個人都等別人來帶頭,有誰想過要從我做起?其二,就是人們對中醫的了解不深刻,可以這樣說,有很大一部分朋友從出生就接觸西醫,對西醫有種依賴感對中醫卻沒有多大信心,難道我們不可以讓廣大人民群眾多了解中醫信心中醫嗎?其三,就是現在許多用人單位的聘用問題,幾天前我聽到這樣的一個事,我男友是一名外科醫生在市一所中醫院學習,有一次見以名本科中醫畢業生去求職,那位院長卻說:我寧願要一名西醫中專生也不會要中醫本科生,這說明什麼?我們的中醫人士也想走西醫這條路了,可悲,可嘆啊!我男友告訴我不為別的,也是為了讓我打消學中醫的念頭,他說是怕我累著,其實我很明白,他是看中醫小處於弱勢讓我不要在學了,我什麼也沒說就問了他一個問題,問題是:「你姓什麼?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你都不想學,你到底想學什麼?」朋友們,中醫的發展不是靠哪一個人就可以的,它需要的是我們千千萬萬的醫學生和醫者來共同實現的。中醫的繼承和發展,是你的,我的,大家的事,讓我們眾志成城,手挽手一起走進中醫的門檻,到裡面去學習學習,相信她精湛的知識會讓我們每有個人嘖嘖稱讚,從而接近中醫,親近中醫,與中醫同行。相信吧,中醫雖然難懂,但是只要含淚播種就一定會含淚收穫。學中醫就像順利到達終點的那艘船,它只因為到達不是因為船上的指南針,而是船長熟練的航練技術,學中醫也是這樣的啊。開始見到那難記的藥方,複雜的辯論關係,再次是深入的研究君臣佐使藥用法,然後記每種葯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最後又要整理分析,下結論,是夠麻煩的,可火頭想想,人活在世是為了啥?不就是創造生活,不斷超越自己,在艱難的生活中運行,實現自我價值嗎?朋友們,相信我們的能力,拿起我們的信心,卸下不想學習中醫的包袱,豪邁走進中醫殿堂。立下重誓:踏進中醫大門,讓它為我自豪的同時也要讓它為我驕傲,學中醫不悔!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