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藏族文化

藏族文化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容和獨特的表現形式越來越受到世人的矚目。世代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藏族人民,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和相對匱乏的自然資源,表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和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因而,注重不斷地自我完善和追尋生命的真諦便成為藏族文化顯著的特點。精神文化是藏族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藏族文化真正的價值所在。佛教自7世紀傳人藏地以來,藏傳佛教的哲學思想和價值體系作為藏族精神文化的主體和核心,引導、影響著藏族文化的方方面面。「戒律存則佛法存,戒律滅則佛法終」,藏傳佛教戒律既是藏傳佛教發展的制度保證,也是藏傳佛教思想的具體體現,故而在龐大的藏文化體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義,其影響廣泛而深刻。

一、佛教戒律對藏族精神文化的影響

1.對衣、食、住、行風俗的影響佛教戒律中的別解脫戒對出家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都做了詳細的規定。隨著佛教的深入人心,出家人的行為規範也逐漸融入藏人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生產中,成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本文僅就衣、食、住、行四個方面選擇一些事例來加以說明。1.在衣著方面由於藏地氣候寒冷和受本教的影響,藏人的審美觀念中偏愛黑、紅色等深色,而印度僧人穿著的傳統的土黃色在雪域藏地就顯得太刺眼。因此,一種折衷的絳紅色便成為出家人的專用色。俗民百姓一般忌穿這種顏色的衣裙,而且,對出家人的尊奉甚至演化成了對黃色和絳紅色的尊敬。藏族人見到地上有此二種顏色的布片或其他東西,也會自覺地拾起來放在高處。2.在飲食方面佛教戒律中大乘菩薩戒規定不許吃肉,以免殺生。而小乘別解脫戒則規定不許吃除「三凈肉」以外的其他肉食品,可能是由於出家人以化緣為生,對化緣得來的飯食不可能講究太多。「三凈肉」是指非我殺,非為我殺,非親見殺之肉食。藏傳佛教雖為大乘佛教傳承,但是在藏地由於自然條件惡劣,物質產品匱乏,經濟形式單一,如果戒肉,則勢必導致熱量不足、營養不良而難以生存下去。因此,藏族僧俗信徒一般不戒肉,除「三凈肉」外又加上了不食有爪的和奇蹄動物,如雞、鴨和馬、驢等。戒律中有「二十一進食聚」,規定比丘進食時不得含食語,飲勿做呼嚕聲,食勿做吧嗒聲,食匆出舌,勿移食於左右腮,齶勿做聲,不得搖缽,不得嚙半食,不得彈舌做聲食,未食勿得張口,斷食不宜過大或過小等。在藏人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父母按上述規矩要求小孩子。如果有人在眾人圍坐進食時有不符合上述規矩的進食行為,就會被其他人恥笑為不懂規矩,沒有家教。3.在居住方面戒律「十三僧殘罪」中有一條「小屋僧殘罪」,規定比丘建僧捨不得超過長十八肘、寬十九肘半的面積,也不得在多生物、有爭之地建房,所用的建築材料也需清凈無染。所以,藏族僧尼居住的僧舍一般都比較狹小,甚至布達拉宮和羅布林卡中的達賴喇嘛寢室也是如此。一般老百姓的房舍多為小開間、多間數,除了選用建築材料的制約,恐怕也是受此影響。在西藏,不論是貴族高官還是平民百姓,舊時都沒有架床而卧和用椅凳的習慣,而是在地上壘起低矮的土炕,墊上草墊和羊毛長墊當做床,墊上草墊或長墊席地盤腿而坐。即使是達官貴人和有錢人家也只是墊的墊子多一些,講究一些而已(如後藏貴族帕拉家的莊園遺址中的陳設)。這一習俗來源於戒律「近住八戒」中的「不坐卧高床戒」。這一戒條對床墊的高度未做明文規定,但是在「九十單墮罪」 中有一條規定比丘的「床腳高度不可超過一肘」。比丘的床高尚且不能超過一肘,俗人的床墊應該更低一些才能顯示出對出家人的尊敬。在現代社會,藏人早已習慣於用床和椅凳等傢具,但仍然沒有改變不坐卧高床的舊習,藏式床仍比普通的床略低。4.在行為舉止方面藏人在行為舉止上十分講究謙恭和禮數,其中有許多規矩也源自戒律中的規定。比如,「一百一十二惡作戒」 中規定:不得雙手叉腰行,不得舉踵以趾行,不得搖身掉臂行,不得比肩行,不得攜手行,不得左顧右盼,而應眼睛平視前方一軛木之處等行姿;不得放身猛坐,不得蹺膝而坐,不得交勾雙腳而坐,不得伸腿舒足而坐等坐姿;人在前行,己在後行;人在高座好座,己在下座惡座;不高聲喧嘩,而應輕言慢語;不棄大小便及涕唾於水中和青草上,見面合十行禮以示尊敬;不跨越他人而過;男女不得挨近坐等等。受到這些言行約束的影響,藏人普遍具有內斂、自律、謙恭的行為舉止特點,衛藏農區尤為突出,牧區和其他藏區因生活環境和性格特點的差別而略為豪放一些。

 說起西藏高原,純凈的天空、神奇的雪山,永遠都是這裡千年不變的主題詞,但是說到這裡,還有一樣很重要的東西,也是千年不變的。那就是這裡的藏族同胞,用他們自己的生命、用他們精湛的技藝,製作出來的唐卡。

唐卡,是藏語的譯音,意思是捲軸畫。畫師們或手繪、或刺繡,將佛、菩薩或本尊的形象作於布或綢緞上。唐卡已經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最晚在七世紀中葉就已經出現。它的起源和藏民族的游牧生活有著重要的關係,唐卡便於攜帶,隨時可以瞻仰,供奉,保佑部落和家庭的平安。

  八廓街是拉薩最著名的商業街,在這裡,隨處可以看到唐卡商店,風格多樣的唐卡,就像高原上的經幡一樣,在繁忙的人海里,無聲地為來自四面八方的心靈導航。唐卡融集著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記載著西藏的文明、歷史和發展,是最具藏族文化特色的一種藝術形式。

  唐卡流傳千年,畫工精湛,種類繁多,其中有許多稀世之寶,有些還是國寶級的文物。

獻哈達是對方表示純潔、誠心、忠誠、尊敬的意思。據說,藏民進了寺廟大門,得先獻一條哈達,然後參拜佛像,到各殿參觀、隨坐,到離別時,還得在自己坐過的座位後邊放一條哈達,以表示人雖離去,但心還留在這裡。 哈達是一種禮儀用品。獻哈達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種傳統禮節,拜佛、祭祀、婚喪、拜年以及對長輩和貴賓表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達。處於游牧經濟形態下的古代蒙古人,在外出途中,常常要攜帶奶食品,奶酒或其他乾糧,遇有路人,不管相識與否,都要主動攀談,問候,並互相交換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就發展成一套易物的習俗。發展到後來,就有了交換鼻煙壺和哈達的習俗。 哈達,為藏語音譯。就是一種「禮巾」。方誌《蒙古·二卷》中雲「所謂哈達者,帛也。或以綢、或以白、或藍、長短不一,長約一尺五寸或一尺二寸,兩端有拔絲,約半寸許,其長短視受者分級而定。」哈達長度不等,上綉「八寶」「雲林」等圖案,圖案象徵幸福、吉祥。 關於哈達的來源,現有多種考證。但習俗為藏傳禮儀為人們所公認。十六世紀中葉,藏傳佛教傳入蒙古地區,鄂爾多斯接受了藏傳佛教僧侶手中的哈達,作為日常禮儀不可缺少的物品,並世代相傳。據《馬可波羅遊記》載:「在元旦這一天,大汗統治下的各省和各王國中,擁有領地或掌有管轄權的要員,都紛紛給大汗進貢金、銀河寶石等貴重禮品,並且要配上白布,意思是祝福皇帝陛下萬壽無疆,財源充足、享用不竭。」可見,獻哈達有吉祥之意。 哈達用絲、棉布做成。長度通常為5尺左右,寬度不等。有數尺寬、丈把長的大哈達,一般在特殊的場合下使用,顏色以青色為多,因為這是蒙古人所尊崇的天的顏色,這是與西藏哈達禮儀的不同之處,西藏哈達多為白色,受藏傳佛教的影響,鄂爾多斯蒙古族也有少量使用銀灰、白、黃、藍等顏色的哈達,哈達以絲綢為料,一般為白色、淺藍色和黃色。獻哈達有一定的禮儀。對長輩,獻者略彎腰向前傾,雙手捧過頭,對平輩,雙手平舉遞給對方。對小輩,一般將哈達搭在脖子上。接受哈達者如果是長輩,則可以就坐受禮;如果不是長輩,則一定要站著接受,一般情況下,接受哈達的人要將接到的哈達調轉摺疊口還給主人。 按蒙古族的禮俗,凡初次相見,必先交換哈達。其長度、質料及敬獻的方法,要看受者的身份和自己關係的遠近。舊時給王公和佛像獻哈達,要雙腿跪下,兩手高舉,舉過頭頂;對尊者和長輩獻哈達,身體略向前傾,兩手舉過頭頂,放到接受者的座前和足下,在敬獻的時候,哈達必須對摺起來,折縫向著長者。否則,為失禮;對平輩,則將哈達送到對方的手中或腕上;對小輩及下屬,則將哈達系在他們的脖子上。 敬獻哈達是蒙古人迎來送往、饋贈的禮品,逢年過節和日常往來中必不可少的禮節,獻哈達這表情莊重、大方、真誠,他們用這一方式來表達著自己對賓朋的歡迎和愛戴。有的時候獻哈達還要吟誦各種吉祥的祝讚詞,以渲染敬重的氣氛。現在內蒙古的一些旅遊區,大都用獻哈達的方式來歡迎客人,但是在獻法上往往有些出入,比如,把哈達直接套在遊客的脖子上,這是不對的,因為與藏俗不同,蒙古族在敬獻哈達時一定不掛在脖子上。這種做法是過去宗教界的習俗,不過那也只能給孩童系掛。所以,如果你作為一名遊客,一定不要被這種錯誤的做法所誤導,正確地接受蒙古族禮儀,你才會真正領會到它的文化底蘊。

哈達"是一種生絲織品,紡得稀鬆如網,也有用絲綢為料的。上品"哈達"織有蓮花、寶瓶、傘蓋、海螺等表示吉祥如意的各種隱花圖案。哈達的質料,因經濟條件不同而異,但人們並不計較質料的優劣,只要能表達主人的一片良好祝願就行了。哈達的長短不一,長者1至2丈,短者3至5尺。藏族認為白色象徵純潔、吉利,所以,哈達一般是白色的。此外,還有五彩哈達,顏色為藍、白、黃、綠、紅。藍色表示藍天,白色是白雲,綠色是江河水,紅色是空間護法神,黃色象徵大地。五彩哈達是獻給菩薩和近親時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貴的禮物。佛教教義解釋五彩哈達是菩薩的服裝。所以,五彩哈達只在特定的情況下才用。

轉經輪的功德索達吉堪布 著今天所開示的內容,是六字真言(觀音心咒「嗡瑪呢貝美吽」)轉經輪的功德。在藏傳佛教中,六字真言的功德可謂人盡皆知,尤其是轉經輪的功德,很多人從小就比較了解。在藏地,信奉觀世音菩薩、念誦觀音心咒的人不勝枚舉,俗話說: 「從小會叫阿媽的時候,藏地小孩就會念觀音心咒了。」觀音心咒的功德相當大,經典續部中有各種各樣的教證,方便的時候我可以給大家講一講。知道這個功德之後,很多人會非常願意念觀音心咒。安多、康區、衛藏,這三大區域為主的藏民族,幾乎每人都左手持念珠,右手拿轉經輪,這已成為了藏民族的一大特色。現在研究佛教、民族、宗教的人士,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非常清楚這一點。今天所介紹的六字真言轉經輪,並不是一種傳說,大乘經續中明確記載了它不可思議的功德。藏地人們自古以來就信仰佛教,拿轉經輪的現象非常普遍。不管你到藏地哪裡去旅遊,或者在電視上、宣傳介紹中,都可以看出藏民族對佛教的信仰,尤其是轉經輪的弘揚,已經遍及藏地的每個角落。無論去藏地的哪個寺院,都能發現大大的轉經輪,好幾個人的力量才可以旋轉。寺院的院牆上也有中等的手推轉經輪,就像我們學院的壇城周圍,就有許多這樣的轉經輪。還有在每家每戶中,老年人使用轉經輪,年輕人也使用轉經輪,轉經輪在整個藏區觸目可及。藏地佛教在文革期間,寺院僧眾、佛像經典等受到了非常嚴重的摧殘,儘管恢復起來比較困難,但現在仍有很多高僧大德不遺餘力地宣講轉經輪功德,令世界各地的信眾對此逐漸有所了解。 轉經輪的弘揚,藏地比印度等國家都為成功。不管是歷史上看,還是走入任何一個寺院,都會發現轉經輪在這片土地上遍地開花。那麼轉經輪到底有什麼功德呢?我們今後是否也應如此行持?有智慧的人對此需要從道理上分析,明白之後再決定是否行持,而沒有智慧的人,只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這樣意義也不大。轉經輪有許許多多功德,有些是見得到的、有些是見不到的,這些不可思議的功德,前輩大德將之撰著成文的相當多,有了經典續部的教證、傳承上師的言教為依據,我們佛教徒不得不行持。當然,我們使用轉經輪時,可能旁邊的人不理解、不接受,尤其是年輕的居士,一邊上班一邊拿著轉經輪,恐怕不信佛的人覺得怪怪的,但久而久之他們也會習慣的。以前在漢傳佛教中,有些居士和出家人,不太接受轉經輪。後來隨著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許多有遠見、有智慧的漢地大德,不但自己使用轉經輪,而且到各地去宣揚轉經輪的功德,給別人作加持、結善緣時,也是用上轉經輪。這是具有智慧的一種選擇,無論你是漢

轉經輪的功德特別大,尤其人在死亡時,如果身旁有個轉經輪,那就不需要破瓦法。我前段時間也講過,法王接近圓寂時留下來幾種教言,最後一個就是用轉經輪,這是法王如意寶的臨終遺囑,以後文字上可以給大家發下來。上師當時也說了,在身語的所有善根中,轉經輪的功德最大,大家一定要使用,千萬千萬不要放棄。尤其到一些偏僻地方或沒有這種傳統的地方,應該給眾生多結緣轉經輪。如果有人死亡,你實在來不及超度,或者沒有人超度,或者這個人不信佛教,在他頭的方向(放在頭的周圍即可,不一定是頭頂上)放一個轉經輪,那他根本不會墮入三惡趣。我經常也這樣想:「我死的時候,不知道身邊有沒有金剛道友?如果有的話,我要求他放一個轉經輪在我的枕頭旁。這樣心裡也有種安慰,一方面是上師的教言,一方面自己的確知道觀音心咒的功德。」

藏傳佛教的經輪,一般來講,可分為保護輪、降伏輪、殺害輪、轉經輪等多種。其中的轉經輪,又包括風轉經輪、土轉經輪、水轉經輪、火轉經輪及手轉經輪五種。所謂的水轉經輪,就像古代的磨坊或現代的發電機一樣,藉助山谷里水的力量,帶動特別大的轉經輪白天晚上一直旋轉。至於風轉經輪,你們到一些村落和寺院中,就可以看到屋頂上有許多轉經輪,只要風一吹動,便不停地轉動。火轉經輪就是在鋼爐的煙囪旁邊,懸掛一些轉經輪,生火的時候就開始轉,火越來越燃,經輪就越轉越快,聽說我們這裡的好多道友精於此道。 現在比較普遍的是電動轉經輪,我覺得這個非常方便,只要交一點電費,白天晚上在佛堂裡面轉,自然而然積累了許多功德。我隔壁有個老喇嘛,大概有幾百個轉經輪,我去他家時都擔心他睡不著,一直「嗡—嗡—嗡—」,大大小小的轉經輪全部是電動的。他跟我說:「你看我家裡的轉經輪很不錯啊,那麼多!」他自己也是非常虔誠,每天都在磕頭。其實,他這樣非常好,電動轉經輪有如此大的功德,不充分利用很可惜。 手轉經輪,就是我們手裡經常用的這種。它的式樣,以前上師如意寶專門設計過,並叫工廠大量製作了幾種。你們在使用時,一定要注意裡面的藏文不能顛倒,觀音心咒的字應該完好無損,否則過失比較大。請了轉經輪之後,若有一位具相上師對其開光,加持力會更大。當然,若條件不具足、因緣不具足,沒有開光的轉經輪也可以使用。

 藏飾以她古樸、粗獷、洋溢著神秘的色彩而博得眾人的喜愛,而西藏風格的手鐲深受時尚一族的追捧!這款藏銀手鐲界面上刻有吉祥八寶圖,分別著:白海螺、寶瓶、寶傘、吉祥結、金輪、金魚、蓮花、勝利幢。界面中間還刻有六字真言,六字真言」或稱「六字大明咒」,即「嗡嘛呢唄咪吽」,藏傳佛教「認為,常持誦六字大明咒,可以消除病苦、刑罰、非時死之恐懼,壽命增加,財富充盈。在佛教徒心目中具有無可比擬的神聖感和魔力。隨著藏秘文化的傳播,現在六字真言已經成為大眾喜愛的護身符!  白海螺--佛經載,釋迦牟尼說法時聲震四方,如海螺之音。故今法會之際常吹鳴海螺。在西藏,以右旋白海螺最受尊崇,被視為名聲遠揚三千世界之象徵,也即象徵著達摩回蕩不息的聲音。

寶瓶--藏傳佛教寺院中的瓶內裝凈水(甘露)和寶石,瓶中插有孔雀翎或如意樹。即象徵著吉祥、清凈和財運,又象徵著俱寶無漏、福智園滿、永生不死。

寶傘--古印度時,貴族、皇室成員出行時,以傘蔽陽,後演化為儀仗器具,寓意為至上權威。佛教以傘象徵遮蔽魔障,守護佛法。藏傳佛教亦認為,寶傘象徵著佛陀教誨的權威。

  吉祥結--吉祥結較為原初的意義象徵愛情和獻身。按佛教的解釋,吉祥結還象徵著如若跟隨佛陀,就有能力從生存的海洋中打撈起智慧珍珠和覺悟珍寶。

  金輪--古印度時,輪是一種殺傷力強大的武器。後為佛教借用,象徵佛法象輪子一樣旋轉不停,永不停息。

  金魚--魚行水中,暢通無礙。佛教以其喻示超越世間、自由豁達得解脫的修行者。藏傳佛教中,常以雌雄一對金魚象徵解脫的境地,又象徵著復甦、永生、再生等意。

  蓮花--蓮花出污泥而不染,至清至純。藏傳佛教認為蓮花象徵著最終的目標,即修成正果。

  勝利幢--為古印度時的一種軍旗。佛教用幢寓意煩惱孽根得以解脫,覺悟得正果。藏傳更用其比喻十一種煩惱對治力,即戒、定、慧、解脫、大悲、空無相無願、方便、無我、悟緣起、離偏見、受佛之加持得自心自情清凈。

氂牛骨

藏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豐富的

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但藏民也許更注重後者。經年累月面對著雪

山,草原和星夜,思想由此產生,用他們靈巧的雙手,通過藏區特

有的三色石,瑪瑙,氂牛骨,藏銀,藏銅打磨出他們祖祖輩輩的圖

騰崇拜---藏飾,闡釋著「六字真言」,並堅信藏飾能給他們帶來

平安,讓他們的思想純潔近逼雪山!

綠松石

綠松石是十二月的誕生石。被認為是愛情的魅力;若愛人不忠誠的

話,它的顏色會改變。若它的配戴者瀕臨死亡,它仍然代表著友誼

及忠誠。如果你發覺它的色彩變淡,只要遠離它幾星期後又會回復

其光輝。綠松石能帶來成功及幸運,尤其與藍寶石一起配戴。綠松

石能促進細胞再生避免受到污染物污染強壯身體。

象 征 —— 成功 吉祥 富貴 平安

氂牛骨

在西藏人的觀念中,和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氂牛是美好的神聖的動

物,瑪尼堆上人們把氂牛的頭骨刻上經文作為獻祭,同時,人們也

把氂牛骨也是一種獨特的裝飾品,原始自然、粗獷豪放,給佩帶者

增添一種野性的魅力!

六字箴言

相傳六字箴言是觀音菩薩見眾生遭受如此苦難折磨,大悲心起,落

下六滴淚水,凝成咒語「恩嘛呢叭咪哄」。「恩嘛呢叭咪哄」,讀

音為en ma ni bei mi hong。「恩」,表示「佛部心」,謂念此字

時,自己的身體要應於佛身,口要應於佛口,意要應於佛意,身、

口、意與佛成一體,才能獲得成就;「嘛呢」梵文意為「如意

寶」,表示「寶部心」,據說此寶出自龍王腦中,若得此寶,入海

能無寶不聚,上山能無珍不得,故又名「聚寶」;「叭咪」,焚文

意為「蓮花」,表示「蓮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蓮花一樣純潔

無暇;「哄」,表示「金剛部心」,祈願成就的意思,意為必須依

靠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覺」,成就一切,普渡眾生,最後達到

成佛的願望。

八寶吉祥

藏語稱「扎西達傑」,八種圖案(白海螺、寶瓶、寶傘、吉祥結、

金輪、金魚、蓮花、勝利幢)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寓意和獨特的祝

福,是藏族繪畫里最常見而又賦予深刻內涵的一種組合式繪畫精

品。大多數以壁畫的形式出現,也有少量雕刻和塑造的立體形,

這八種吉祥物的標誌與佛陀或佛法息息相關。

人們喜愛綠松石的綠色和紋理。在古代人們把它與宗教、迷信聯繫在一起。我國西藏對綠松石格外崇敬,至今仍是神聖的裝飾用品,用於宗教儀式。美國的印第安人認為綠松石是大海和藍天的精靈,是神力的象徵。多數文明古國都崇尚綠松石,如埃及、波斯、阿茲台克(墨西哥印第安人古國)等。綠松石因所含元素的不同,顏色有差異,含銅的氧化物時呈藍色,含鐵的氧化物時呈綠色,色彩是影響綠松石質量的重要因素。綠松石產地主要有美國的南部各州,伊朗的東北部,埃及的西奈半島。中國、澳大利亞、智利、阿富汗、俄羅斯也出產少量的綠松石,但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一塊綠松石寶石,產於湖北鄖縣海拔1200多米的雲蓋山上。這塊綠松石長82厘米,高、寬各29厘米,重達66公斤,呈藍、綠色,結構完整,質地細膩。 在中國被列為"三大寶石"之一,也是世界穆斯林人最鍾愛的寶石品種。印地安人將綠松石視為為至寶,稱為"天空石",象徵著永恆的天空;中國西藏人則認為綠松石是神的化生,具有神力。神壇前必須供奉綠松石,能驅邪降福,可用作護身符,所以第一個藏王的王冠就鑲有綠松石。綠松石那美麗的蔚藍色,代表著溫馨和生命,是吉祥和成功的保證,也被譽為"成功之石"。因此,被定為水瓶座的星座石,象徵著成功與必勝。

  大凡古老的民族,用綠松石做珠寶首飾的歷史都很悠久,如美洲的印地安人,古代波斯人。在我國各民族中,綠松石用得最多的,要數藏族人民。

基本上每個藏民都擁有某種形式的綠松石。在西藏高原上,人們認識綠松石由來已久。一般來說,從波斯進口的綠松石質量最優,從內地引進的質量一般。美國西南部是新的貨源。藏胞對綠松石優質品的評價標準是,色呈天藍,無裂紋。

  自古以來,綠松石就在西藏佔有重要的地位。它被用於第一個藏王的王冠,用作神壇供品以及藏王向居於高位的喇嘛贈送的禮品及向鄰國貢獻的貢品。在本世紀拉薩貴族所戴的珠寶中,金和綠松石仍是主要的材料。

  在許多亞洲社會,藍色被視為吉利,並把許多特別的權力歸因於這一藍色或帶藍色的寶石.一些西藏社團相信戴一隻鑲綠松石戒指可保佑旅途平安。夢見綠松石意味著吉祥和新生活的開始。戴在身上的綠松石變成綠色是肝病的徵兆,也有人說這顯示了綠松石吸出黃疸病毒的功能。

  許多藏人頸脖上都戴有繫上一塊被視為靈魂的綠松石的項鏈。一個古老的傳說記敘了綠松石和靈魂之間的關係:根據天意,藏王的臣民不許將任何一塊綠松石丟進河裡,因為那樣做靈魂也許會離開他的軀體而使之身亡。

  綠松石通常被用來作珠子。尺寸從8至60毫米不等,或者拋光或不加琢磨。在帶有佛家神聖的108顆珠子的念珠上,綠松石可以是一種主要的珠子或墊圈。

  許多藏人社團都將綠松石用於日常髮飾。游牧婦女將她們的頭髮梳成108瓣,瓣上飾以綠松石和珊瑚。對藏南的已婚婦女來說,秀髮上的綠松石珠串是必不可少的,它表達了對丈夫長壽的祝願。頭髮上不戴任何綠松石被認為是對丈夫的不敬。

在喜馬拉雅地區西部,綠松石和其他一些貴重物件被直接縫在女人的衣裙或兒童的帽上。有時整個外衣的前襟都裝飾上金屬片、貝殼、各種材料的珠子、扣子和綠松石。孩子帽上的飾物還有保護作用。

  大多數藏族婦女還將綠松石串珠與其他貴重物品如珊瑚、琥珀、珍珠和硬玉等一起製成的項鏈。男性的飾物則比較簡化,通常用幾顆綠松石珠子與珊瑚串在一起圍在脖子上,或在耳垂上用線繫上一顆綠松石珠。尼泊爾西北部Manang的婦女以戴一顆邊上配兩顆珊瑚珠的長70mm綠松石塊為榮。戴上這一件珠寶,對外出經商的丈夫來說,意味著身家安全。
推薦閱讀:

藏族的分支
藏族人民怎麼看《塵埃落定》等藏族文學?
你所不知道的藏族-藏族傳統佛教護身符
(專欄一)藏醫藥基礎理論:三因學之疾病的特徵
少數民族全國人大代表身著民族傳統服裝是有要求的嗎?

TAG:文化 | 藏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