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資本年代的民族主義與殖民主義--[議宣]個人天地

第十一章——資本年代的民族主義與殖民主義

  英國革命、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對世界歷史的意義是什麼呢?於1821年率領其同胞反抗土耳其霸主的一個不識字的希臘游擊隊首領對這一問題作了最好的回答。他宣稱:"依我看,法國革命和拿破崙的所作所為使世人知道了世界真相。以前,世界各民族了解的情況很少,人民曾認為國王是地球上的神,認為國王有理由說自己不管做什麼都做得很好。通過現在這一變化,統治人民更困難了。"  了解世界真相意味著一場深遠的政治革命。它標誌著有史以來積極的、有組織的群眾首次開始投身於政治。同時也誕生了興盛於19世紀的——民族主義、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它們從那時起已對歐洲歷史和世界歷史的進程產生了最大的影響。  事實上,即使到了法國大革命之後,維也納體系下的歐洲,仍然不是今天人們想像的"資本主義"社會,"正統"旗幟下的封建統治,表面上仍然非常頑固。但是,雙元革命——英國工業革命帶來的經濟、生產方式改變;和法國大革命帶來的政治、思想方式改變,已經無法逆轉。整個歐洲的政治體系、整個世界的殖民體系,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一,維也納公約與歐洲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是近代歐洲歷史上的一種現象。"民族主義"、"民族國家"這些概念,包括這些辭彙本身和,都是法國大革命之後的產物。甚至於歐洲現代意義上的"民族",都是這個時期的產物。中世紀時,所有西方基督教徒都屬於天主教會,教權至高無上,而且勢力很大,王權衰落,分封製造成了上千的封建小城邦。一方面拉丁文是統一的官方語言,所有受過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語;另一方面幾乎每個城邦、每個村落都說著各自不同的方言。在那些世紀里,民眾應忠於國家這一點是無人知曉的。相反,大多數人認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區如勃艮第或康沃爾的居民,只是最後——如果實在要說的話——才是法蘭西人或英吉利人。中世紀的歐洲,根本就沒有什麼"法國人"、"英國人"、"德國人"、"義大利人"等概念。  在法國革命和拿破崙時期,革命的領袖們由於沒有舊式的貴族統治的軍隊支持,不得不以"法蘭西民族精神"的旗幟來動員國民軍隊,由樂於並渴望為祖國而戰的、有政治覺悟的公民組成的軍隊,才能抵抗住各國封建勢力的圍剿,並最終形成拿破崙橫掃歐洲的大軍。拿破崙的大軍席捲歐洲,沒收了教會的土地,打擊了教會的勢力,同時也消滅了數百個封建小城邦,這從客觀上促進了"民族國家"的形成。法語、英語、德語、義大利語等,一方面以"民族語言"的形式,代替統一的拉丁語進入了國民教育之中;法國的革命者要求所有法國公民都說法語即"中央的或國家的語言",來代替許各地的方言。它建立了公立小學網,來教授法語和灌輸對國家的熱愛。法國革命也促進了報紙、小冊子和期刊的出版:這些讀物寫得粗淺、通俗,因而給全國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因為工業革命憑藉其新的大眾交流工具,使對公民進行有效的、無所不包的教導成為可能。  此外,法國革命還創立了象國旗、國歌和國家節日那樣的民族主義儀式和象徵。所有這些發展使民族主義能壓倒人們對宗教和地區所承擔的傳統義務。"民族主義"的精神同樣體現在《人權宣言》中的"官場辭令"中,那不僅僅是單純的資產階級利益,同時也是"人民"的普遍願望,而人民則被轉化為"法蘭西民族"這一意味深長的認同。國王不再是蒙上帝恩寵的法蘭西和納爾瓦(Navarre)國王路易,而是蒙上帝恩寵和國家憲法擁立的"法國人"的國王路易。宣言中說:"一切主權均源自國家",而國家,如西埃耶神父所說:"不承認世上有高於其自身利益的利益,並且不接受國家法律以外的法律和權威,不管是一般人類的,還是其他國家的"。這也許是最早的關於"主權"作為"最高權力"的解釋。  18世紀末葉以前,人們一直把國家與君主本人混為一談。例如,路德認為"主教們和諸侯們"構成了德國,而路易十四則聲明法蘭西國家完全屬於國王本人——"朕即國家"。直到法國大革命,才出現了"人民主權"的觀念,"人民"等同於"民族"。這已經暗含於1789年資產階級首次給予正式表達的"民族主義"之中。西歐資產階級是以國家的名義分享或獲得全部權力的,因此,國家不再是國王、國王的領土和國王的臣民。更確切地說,國家這時由公民(僅指19世紀末葉以前有財產的公民)組成,"這些公民居住於一個共同的地區,在其共同的政府里擁有一個發言權,並意識到其共同的(想像的或真實的)遺產和其共同的利益。"法國大革命中的"民族主義"也是作為對教會和封建王權的對立面出現的。試想,如果國家的最高權力來源於教皇的加封,來源於"君權神授"或者是"朕即國家",如何能廢黜並審判國王?國王又如何能因"叛國罪"而被送上斷頭台?顯然,國家的最高權力來源於"人民"或"民族"。國王的"叛國罪"指的是他背叛人民或民族,儘管他終於教皇,也得到了教皇的支持。  這種國家觀念。通過民族主義思想意識的自然擴散,也作為對法國侵略和統治的一種反應,從法國傳到鄰國。最終形成了"法國人"、"英國人"、"德國人"、"義大利人"等近現代的民族觀念。所以說,近現代"民族國家"的出現與近現代"民族"觀念的出現,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

  拿破崙帝國覆滅後,從1814年10月1日到1815年6月9日,在維也納召開了一次大規模的國際會議,所有歐洲國家都有代表參加,共計216人。其中有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及其首相哈登堡、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一世和他的首相梅特涅、英國外交大臣卡斯爾累和法國外交大臣塔列朗。操縱會議的是俄、英、普、奧四個戰勝國。這四個大國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瓜分領土,打著"正統主義"旗號恢復法國大革命前的歐洲封建秩序,並防止法國東山再起。這幾個大國為爭權奪地,矛盾重重,爭論激烈。  1815年6月9日匆忙簽訂了《最後總決議》,主要內容是:一,恢復歐洲舊的封建統治秩序。法國、西班牙、那不勒斯的波旁王朝,葡萄牙的布拉岡扎王朝,以及德意志和義大利各邦的王朝都復辟了。羅馬教皇恢復了原統治地區。二,限制法國,以防其東山再起,保證歐洲均勢,按照大國的意志重新劃分歐洲的版圖。法國被限制在1790年的疆界內,東北邊境的17個城堡和要塞由反法聯軍佔領3至5年。法國賠款7億法郎並交出軍艦。將與法國毗鄰的比利時併入荷蘭,成立尼德蘭王國,由荷蘭國王進行統治,盧森堡公國也歸其兼管。確定瑞士為永久中立國,作為法、奧、德、意諸國之間的緩衝地帶。波蘭再次遭瓜分。三,重新分割海外殖民地。英國取得了馬爾他島和荷屬開普敦、錫蘭以及法屬多巴哥、聖露西亞、模里西斯等地,進一步確立了它的世界殖民霸主地位。四,維持德意志和義大利的分裂局面。建立德意志邦聯,由34個邦和4個自由市組成。義大利的大部分領土被置於奧地利控制之下。羅馬成為教皇的領地。撒丁王國控制了義大利西北部部分地區。義大利處於封建小國林立、大部分地區受外國勢力控制的局面。  1815年9月,在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倡議下,俄、普、奧三國君主在巴黎宣布成立"神聖同盟"。1815年11月,俄、英、奧、普又在巴黎宣布成立"四國同盟"。維也納體系的目的在於,歐洲封建專制君主在基督教的名義下聯合起來,採用高壓手段鎮壓革命,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體現,是一種歷史的反動。四國同盟是神聖同盟的補充。同盟成立後,歐洲各國相繼加入,1818年法國償清賠款後也加入了這個同盟。在維也納體系下,近代國際關係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民族主義在1815年以後立即強烈地表現出來,因為1815年維也納會議的領土解決方案使一些民族的數百萬人或者陷於分裂,或者遭受外族統治。德國人、義大利人、比利時人、挪威人以及哈普斯堡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許多民族的情況就是如此。其必然結果是,1815年以後,在歐洲各地爆發了一系列民族反抗運動。其最佳象徵便是1830年革命後,由馬志尼創建或發起的"青年"運動:青年義大利、青年波蘭、青年德意志、青年法蘭西,以及19世紀40年代的青年愛爾蘭,和日後的青年捷克人、青年土耳其人這類標籤。這類民族革命團體之間,無疑有著大致相同的政治綱領、戰略和策略等,甚至有著大致相同的旗幟——幾乎總是某種形式的三色旗。甚至在後來中國的辛亥革命時期的"少年中國說"、"中華民族"觀念的形成和當時的五色旗,也能看到這種民族革命影響的影子。  波旁王朝在西班牙復辟後,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七世重登王位,恢復了舊的封建專制制度,加強了對人民的壓迫和剝削。1820年,西班牙爆發革命。1822年"神聖同盟"召開會議,授權法國出兵鎮壓。1823年西班牙革命被撲滅。  1820年,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和皮埃蒙特爆發了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起義。1821年1月,神聖同盟作出了由奧地利出兵鎮壓義大利革命的決議。3月,奧軍鎮壓了那不勒斯的起義。4月,奧軍又幫助撒丁王國的軍隊鎮壓了皮埃蒙特的起義。  希臘人於1821年成功地進行了起義,從土耳其人統治下贏得了獨立。1821年3月,希臘爆發了反對土耳其統治的民族獨立戰爭。經過一年的戰鬥,人民武裝解放了希臘的大部分地區,1822年3月宣布希臘獨立。土耳其統治者派出大軍進行殘酷的鎮壓,到1827年希臘的人民武裝幾乎被摧殘殆盡。但人民繼續開展游擊戰爭。希臘人民頑強不屈的鬥爭精神贏得了歐洲各國進步人士的同情和支持,人們以募捐、組織志願軍等各種方式支持希臘革命人民,2000多名外國志願者在希臘英勇捐軀,其中有著名的英國詩人拜倫。  在對待希臘獨立的問題上,神聖同盟諸國發生了尖銳矛盾。奧地利害怕希臘獨立運動會引起奧地利帝國境內的民族解放運動,極力主張鎮壓;俄、英、法想藉機削弱土耳其,擴大各自在巴爾幹的勢力,因而反對鎮壓希臘革命。1827年7月,英、俄、法三國在倫敦簽訂了《希臘綏靖公約》,要求以停戰作為解決希臘問題的前提條件,但遭到土耳其的拒絕。同年10月,英、法、俄三國聯合艦隊擊潰了土耳其的艦隊。次年,俄國正式對土耳其宣戰。1829年土耳其被迫求和,與俄國簽訂和約,承認希臘獨立。維也納會議確定的歐洲版圖首次被改動,神聖同盟也開始分裂瓦解。  1825年12月,俄國發生了"十二月黨人"起義,雖然被沙皇軍隊鎮壓了下去。卻強烈地震撼了沙皇的專制統治,動搖了當時俄國這個歐洲的反動堡壘,從而也沉重打擊了維也納體系和神聖同盟。波旁王朝復辟後,逐步強化封建專制統治,實行宗教迫害,維護舊貴族的利益。1830年7月26日,查理十世頒布法令,解散資產階級控制的議會,實行新選舉法,規定繳納高額土地稅者才有被選舉權,企圖限制資產階級的選舉權。終於引發了"七月革命"。查理十世逃往英國,復辟王朝被推翻。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力普就任國王,實行君主立憲,建立了代表金融貴族和大資產階級利益的"七月王朝"。1830年11月,英國保守的托利黨內閣垮台,支持改革的輝格黨人組閣。1832年的議會改革使工業資產階級得以進入議會,獲得了參加政權的機會。將56個人口稀少的"衰敗選區"的112個議席分配給新興的工業城市;降低選民的財產資格,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選舉權,20、30年代歐洲的革命風暴使維也納會議規定的歐洲版圖陸續被破壞,維也納體系竭力維護的封建"正統"秩序不斷遭到衝擊,甚至被摧毀,神聖同盟內部也出現了矛盾,開始分裂、瓦解。  1830年8月,比利時爆發革命,宣布脫離尼德蘭王國而獨立,成立君主立憲制國家。英法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支持比利時,引起俄奧的不滿。但11月波蘭爆發的起義打破了俄國武裝干涉比利時革命的計劃,俄、普、奧被迫承認了比利時的獨立。維也納會議所確定的歐洲版圖再次被改動。  義大利人在經歷了於1820年、1830年和1848年舉行的三次無效的起義之後,在1859至1871年間才建立了一個獨立的、統一的國家。德國人在普魯土的領導下,於1866年擊敗奧地利,於1870至1871年擊敗法國,然後,建立了他們的德意志帝國。  到1871年,民族主義的原則已在西歐獲勝。但是,在中歐和東歐,哈普斯堡帝國、沙皇帝國和奧斯曼帝國仍是"各民族的牢獄"。不過,這些牢獄中的居住者正變得愈來愈難以控制。

二,民族主義與拉丁美洲的獨立

  民族主義的影響並不限於歐洲,也波及到了南美洲這一歐洲最早的殖民地。在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1791年8月,海地黑人奴隸發動武裝起義。海地位於加勒比海海地島西部。1502年西班牙佔領了海地島,1697年把海地島西部即海地割給法國,法國稱海地島為聖多明各島。島的東部仍屬西班牙。法國佔領海地後,從非洲運入大批黑人奴隸,發展奴隸制種植園經濟。海地成為法國最富庶的海外殖民地之一。獨立前的海地,共有人口54.5萬人,其中白種人僅4萬,他們是法國殖民統治者,多數是種植園奴隸主和大商人。黑白混血種人和"自由"黑人約2.5萬人,他們一般都是小商人和手工業者,黑人奴隸有48萬人,處於社會的最下層。法國的殖民統治,引起海地各階層人民的強烈反抗。  奴隸出身、深受啟蒙思想影響的杜桑·盧維杜爾成為起義的領袖。起義軍衝擊殖民機構,燒毀種植園,趕跑了盤踞在聖多明各島東部的西班牙殖民軍,又多次挫敗英軍入侵。1801年,起義軍還攻佔了聖多明各島東部的西班牙殖民地,解放了全島。1802年拿破崙派遠征軍在海地登陸,杜桑率起義軍英勇抗擊。後來,法國遠征軍假意邀請杜桑談判,誘捕了杜桑,解往法國。1803年,杜桑死於法國獄中。杜桑被捕後,他的戰友德薩林率軍繼續戰鬥。1803年10月,徹底擊潰法軍。11月,海地公布《獨立宣言》。1804年1月1日,海地正式宣布獨立,成為拉丁美洲第一個獨立國家,為拉丁美洲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鬥爭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它動搖了300多年的殖民統治,揭開了拉丁美 洲獨立戰爭的序幕。

  到了1810年,西班牙本土絕大部分被拿破崙的軍隊佔領。消息傳來,西屬拉美殖民地的獨立革命普遍興起。西屬拉美地區的獨立戰爭有三個中心,即墨西哥、委內瑞拉和智利。第一階段,從1810年到1815年,西屬拉美殖民地的獨立戰爭持續了16年。  1810年9月16日,在墨西哥北部的一個偏遠村落多洛雷斯,幾千名印第安人揭竿而起,發出了"獨立萬歲!美洲萬歲!打倒壞政府"的怒吼。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多洛雷斯呼聲",領導這次起義的是47歲的教士伊達爾哥。 1811初伊達爾哥被俘犧牲後,他的學生莫雷洛斯繼續領導戰鬥,年底已解放南方大部份地區。1813,起義者召開了國民大會,宣布廢除奴隸制和大地產,通過了《墨西哥獨立宣言》。  1810年4月,委內瑞拉首都拉加斯爆發起義,推翻了殖民當局,成立了臨時政府。1811年7月,成立了以米蘭達為首的第一共和政府。1812年西班牙殖民軍反撲,第一共和國被顛覆。米蘭達也被捕,被解往西班牙,1816年7月死於獄中。米蘭達被捕後,流亡國外的獨立運動領導人玻利瓦爾於1813年回到委內瑞拉,建立了委內瑞拉第二共和國,但不久又被摧毀,玻利瓦爾流亡牙買加。  南美南部地區獨立戰爭的中心在拉普拉塔地區。這個總督區包括現今的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維亞。其主要領導人是阿根廷的土生白人何塞·聖馬丁。幼時隨父遷居西班牙,1812年回國。投身獨立運動。1813年,他率兵擊敗了殖民軍向新政權的反撲,鞏固了臨時政府。在臨時政府的倡議下,建立了拉普拉塔聯合省(1826年改為阿根廷共和國)。  隨著1814年拿破崙帝國的瓦解,回到西班牙王位的斐迪南七世在"神聖同盟" 的支持下,增派一支多達萬餘人的政府軍前往西屬美洲。他們橫行在新格蘭那達、委內 瑞拉,到處散布死亡和恐怖。到1815年除南美南部個別地區外,各地建立的獨立政權又都被西班牙軍隊摧毀。西屬美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進入了更艱苦的階段。

  為了鞏固已取得的獨立成果,聖馬丁制定了越過安第斯山、進兵智利、由海路北上解放秘魯的計劃,同時建立了一支5000人的"安第斯軍"。1817年,他率軍翻越安第斯山進入智利。次年,智利宣告獨立。1820年,聖馬丁率軍從智利經海路北上,在秘魯南部登陸,1821年,攻克了秘魯首府。秘魯宣布獨立,聖馬丁任"護國公"。  1816年12月,玻利瓦爾帶著一批勇士在委內 瑞拉重新登陸,接著玻利瓦爾在奧里諾科河畔建立起軍事基地,並擴建了自己的隊伍。1819年8月初,他的軍隊同西班牙殖民軍在波耶加展開激烈的戰鬥, 取得了勝利,然後揮師直搗波哥大並佔領該地。1819年12月,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宣告成立(1830年又分為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玻利瓦爾被選為這個共和國的總 統和最高統帥。1821年初,玻利瓦爾利用西班牙國內發生革命的有利局勢,再次 越過安第斯山,進兵委內瑞拉的北部,擊潰了殖民軍, 解放加拉加斯。  玻利瓦爾與聖馬丁開始了對西班牙殖民軍實行南北夾攻,最後一擊的時刻終於來到了。1822年7月下旬,南美獨立戰爭的兩雄玻利瓦爾和聖馬丁終於在瓜亞基爾港會面了。聖馬丁隱退,完成全部解放秘魯的任務落到玻利瓦爾肩上。1823年9月,他率領的委內 瑞拉和哥倫比亞軍6000人進入秘魯境內。他們同阿根廷和智利軍4000人聯合起來,於1824年8月6日在胡寧平原一舉擊潰敵人。同年12月9日,在阿亞庫巧展開了"一次最終保證了西屬南美洲獨立的會戰"。1825年8月,上秘魯宣布獨立,為紀念玻利瓦爾,取名為玻利維亞。1826年1月23日,西班牙國旗在秘魯的卡亞俄港黯然下降。300多年的黑暗統治結束了。

  1807年,拿破崙軍隊攻入葡萄牙。1808年3月,葡萄牙攝政王若奧親王帶領女王瑪麗婭一世在英國海軍幫助下逃到巴西。從此,葡萄牙王室開始直接統治巴西。1815年,若奧親王宣布成立葡萄牙和巴西聯合王國。1816年,女王瑪麗婭一世死去,若奧自任國王,稱若奧六世。1817年,巴西北部的伯南布哥省土生白人發動起義,宣告成立共和國。經過76天的戰鬥,最終被若奧派兵鎮壓下去。1820年,葡萄牙本土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1821年,若奧六世返回葡萄牙。他在回國前任命其子佩德羅為巴西攝政王。此後,整個巴西要求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出現了革命的形勢。於是,佩德羅在巴西大種植園主和大地主的支持下,於1822年宣布巴西獨立,自立為皇帝,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巴西帝國。巴西帝國不僅保存了大地主土地所有制,而且長期保留了種植園奴隸制。後來,巴西人民又經過幾十年的鬥爭,於1888年廢除了奴隸制,1889年推翻帝制,建立了共和國。

  從海地開始的拉了美洲獨立運動,前後持續了36年之久,其規模之大,涉及地區之廣,捲入人口之多,在世界近代反殖民革命鬥爭中都是空前的。它使拉丁美洲絕大部分地區擺脫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統治,建立了17個獨立國家,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國家格局。獨立運動後,大多數國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巴西、海地除外)。雖然,廢除了宗教裁判所,削弱了天主教會的勢力。貴族稱號也被取消。多數國家明令禁止奴隸制。但是,獨立後各國政權一般都轉移到土生白人地主手中,仍然保留了原有的封建大地產制度。名為"共和",但大多數國家政治上又處於獨裁統治之下,各國為了發展經濟,也都採取促進對外貿易的政策,取消了"專賣制"和對工商業的種種限制。可是與只比它早獨立幾十年的北美洲相比,拉丁美洲的經濟發展一直十分落後。這其中的原因值得今天的人們深思。後面的章節也將做進一步的分析。

  南美以外殖民地的大多數民族一直到20世紀時,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才開始具有民族意識。例如孫中山就是在那個時期提出"中華民族"的概念,並提出"建立民國"的。這一方面是對西方統治的一種反應,另一方面是由於歐洲民族主義思想的傳播,再一方面是因為本土中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興起。

三,英國的海外殖民擴張

  英國確立了海上霸權後,又經歷了美國獨立戰爭、法國革命和拿破崙戰爭以及英美1812年戰爭的考驗。在1775年爆發的英屬北美殖民地獨立戰爭中,法國於1778年承認美國獨立並給予軍事援助,1780年又派遠征軍到北美參戰,西班牙、荷蘭也相繼與英國進行海戰,美國的獨立使英國在北美的殖民統治受到重創。1789年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對歐洲封建舊秩序構成威脅,英國糾集歐洲反動勢力對法國進行圍剿,1793—1815年間組織了七次反法聯盟,從而確立了英國主導的"維也納體系"。英法戰爭期間。美國積極推行領土擴張政策,並與法國及法屬西印度群島進行火熱的海上貿易,英國為了打擊美國,孤立法國,發動了1812年戰爭,結果英國並未得到半寸土地。這次戰爭,被美國人稱之為"第二次獨立戰爭",為美國爾後推行不允許歐洲國家干涉美洲事務的"門羅主義"奠定了基礎。  英國自失去北美殖民地後,開始營造以印度為中心位置的在亞洲的殖民體系。19世紀20年代開始,英國基本上是運用強大的海權,對亞洲大陸的邊緣地帶進行圍剿。在東亞,1819年英國佔領了新加坡,1824年進而佔領了馬六甲,從而控制了通往東亞的海上通道.

  到18世紀中葉,世界各地區之間的聯繫大大增強了,繼新航路開闢打破了世界地區隔絕狀態、人類向世界連結成一個整體的目標邁出第一步後,人類又向這個目標邁出了第二步。世界各地區間的經濟聯繫也日益密切。表現在,歐亞貿易、歐非美三角貿易、東西歐貿易共同構成了世界規模的經濟聯繫,並促成實現了世界上首次國際性的勞動分工,即美洲生產原料及一些農產品,非洲提供勞動力,亞洲供應奢侈品,而西歐各國則在承擔這些貿易活動的同時也越來越多地提供工業品。  不論是早期的西、葡殖民者,還是後繼的英、荷、法殖民者,他們在殖民活動中和強佔殖民地後,都要屠殺土著居民,掠奪財富,販賣黑人奴隸,無惡不作。  販賣黑人奴隸是歐洲殖民者的血腥罪行之一。非洲是歐洲殖民者最早入侵的第一塊大陸。1442年,葡萄牙亨利王子手下的兩個船長將12個非洲黑人帶到了里斯本,奴隸貿易由此發端。由於葡、西所屬美洲殖民地上的印第安人被大量屠殺或苦役折磨而亡,勞動力不足,因此,從16世紀初開始,殖民者們又把黑人運往美洲販賣。1502年,第一批黑人被販運到聖多明各島。1513年,西班牙國王頒發執照,准許商人把黑奴運往西屬美洲殖民地。從此,奴隸貿易興盛起來。  隨著17世紀上半期葡萄牙海上霸權的喪失,荷蘭、英國和法國紛紛成了販賣奴隸的主要國家,其中尤以英國的表現最為突出。1262年,英國海盜霍金斯運送300名奴隸到美洲,這是英國參與奴隸貿易的開始。1588年,英國政府又特許成立了幾內亞公司,專門從非洲掠運黑奴去美洲。進入17世紀後,英國在與荷蘭、法國的競爭中逐漸勝出,到1713年《烏特勒支和約》簽訂後,更是壟斷了從非洲向西屬美洲殖民地販賣奴隸的權利。根據這個條約,英國獲得了到1743年為止,每年供給西屬美洲4800個黑人的權利。之後,英國在販賣黑人的貿易中佔了上風。據統計,1718年從非洲運到美洲的黑奴共10.5萬人,其中3.8萬人,即三分之一強是由英國奴隸販子經手的。1770年,英國販賣的黑奴更是佔到了總數的一半。  歐洲殖民者從事販賣奴隸的活動,多採取"三角航程",他們的船隻滿載鹽、布匹、火器、五金、念珠、朗姆酒等貨物從本國港口駛向非洲,這是"出程";在非洲海岸用這些貨物"交換"黑奴,然後橫渡大西洋到美洲,這是"中程";在美洲用黑奴換取金銀和糖、煙草、稻米等返回歐洲,這是"歸程"。  奴隸貿易利潤高達百分之幾百,殖民者們因此趨之若鶩,歐洲的許多城市也因此而興盛起來。如利物浦原是一個漁村,因奴隸貿易而發展成為英國第三大港,用於奴隸貿易的船隻從1730年的15艘猛增到1792年的132艘。18世紀末葉,奴隸貿易每年給它帶來的純收入就有30萬英鎊。  奴隸貿易給非洲帶來了慘重的損失,造成非洲人口銳減。在長達400年的奴隸貿易中,有1500萬黑人被販運到美洲,據估計,每運一個黑人到達美洲,就有5個黑人死於獵奴戰爭或販運途中,因此,加在一起,非洲喪失的精壯人口幾近l億,相當於1800年非洲人口的總和。

四,歐洲的白銀與重商主義

  與中國白銀的缺乏相比,歐洲早在征服美洲之前就擁有相對比較多的貴金屬。發現新大陸後,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者從美洲掠奪回大量的金銀後,甚至造成了"價格革命"。西班牙主宰著新大陸的白銀,別的強國同意它佔有遠方的財寶,條件是它必須讓這些財寶像"各國共有的"貨幣那樣流通,也就是說,西班牙應該拱手交出自己的白銀,讓別人得益。如葡萄牙與黃金的關係一樣,西班牙變成它的殖民地出產的白銀的"流通渠道"。此後,在飛躍發展的國家裡,總是以金、銀為主要貨幣。  與此同時,為了歐洲的利益,美洲的貴金屬被運到了遠東、流向印度和中國,——必須用銀子或金子購買遠東的絲綢、胡椒、香料、藥物和珍珠,否則西方得不到這些貨物。遠在羅馬帝國時代已出現這種情況,西方與遠東的貿易因此一直有逆差。就西方與中國的貿易而言,這一逆差維持到19世紀20年代。此外,貴金屬也經由波羅的海流向東歐。這些落後國家為西方提供小麥、木材、黑麥、魚、皮革、毛皮,但很少購買西方的商品。18世紀聖彼得堡的貿易也屬於這種情況。必須注入外國貨幣,才能指望俄國輸出西方期待的原料。荷蘭人執意用紡織品、布料和鯡魚支付貨款,結果他們失去在俄國的優先地位。  稍晚的歐洲重商主義,和今天某些經濟學家認為:歐洲的貨幣持續流向遠東對它本身是巨大的損失,但事實是,歐洲並沒有死於這一"出血症"。如果說歐洲受到損失,那也不過是為炮轟一座行將陷落的城市而損失的炮彈、火藥和力氣。歐洲開始吞噬、消化世界。  金銀在歐洲流通遇到的另一重困難就是儲蓄和積攢。多方需求的金屬貨幣本應該不斷加快流通速度,但由於存在形形色色的積儲,甚至歐洲本土也有部分貨幣不再流通。弗朗斯瓦·魁奈和全體重農主義者(凱恩斯比他們要晚得多!)大聲疾呼,為攢錢而攢錢是不合情理的、荒謬的積儲形式,這個吞噬貨幣的無底深淵賽過"貪圖銀子"的印度。  中世紀的歐洲曾迷戀貴金屬和金首飾,到了13世紀,最晚不過14世紀中葉,又對金屬貨幣產生新的"資本主義的"激情。但是從前對貴重物品的狂熱未見減退。菲力浦二世時代的西班牙貴族留給繼承人成箱的金幣和無數金銀器。阿爾巴公爵不以豪富著稱,他於1582年去世時,留下六百打碟子,八百個銀盤子。兩個世紀以後,加里阿尼1751年估計那不勒斯王國積攢的金銀為流通貨幣總量的四倍。他解釋說:"奢侈成風,鐘錶、鼻煙壺、劍把、手杖把、刀叉、杯盤皆為銀制,令人難以置信。那不勒斯人的習俗與昔日的西班牙如出一轍;他們以收藏古代銀器為一大樂事,專門存放銀器的箱子叫做"珠寶盒"和"手飾箱"。一些西方學者認為,16世紀初積攢的貴金屬與流通的金屬貨幣的比例為三比四。  政府也積攢金銀。教皇西克斯丁五世在聖天使城堡設有金庫;蘇利把金庫安置在巴黎軍械庫里;"士官國王"的部隊隨時準備出擊,但找不到用武之地,他的金銀同樣閑置不用。此外,如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創設或重新設立的那些行事謹慎的銀行;甚至大名鼎鼎的阿姆斯特丹銀行,也都存著全部現金。除了創立於1694年英格蘭銀行,它將為這一領域帶來革命。  據西方學者估計,貴金屬的總持有量從16世紀到18八世紀奇蹟般地增長了14倍。1670年法國流通的貨幣總數為一億二千萬里佛;一個世紀以後,到大革命前夜增為二十億里佛。1570年那不勒斯貨幣儲存量為七十萬杜加;1751年為一千八百萬杜加。17、18世紀的那不勒斯和義大利充滿找不到用途的現金。出於無奈,1680年熱那亞銀行家甘願以2至3厘的低息借錢給外國人。許多修會趁此良機借新債償還利息為5.6厘或7厘的舊債。

  儘管歐洲的貴金屬不斷增加,但由於貴金屬的外流、儲蓄和積攢,貴金屬在國內流通不暢,結果使經濟"發動機"不斷喪失部分燃料;也由於多種貨幣混雜流通,歐洲人也發明"假想"的記帳貨幣。記帳貨幣的性質與鐘錶上的時、分、秒一樣,是標準計量單位。貨幣有通用的計量單位,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其中最早的有:1517年變成記帳貨幣的威尼斯杜加、1540年起不再作為實際貨幣流通的西班牙杜加,以及佛蘭德的記帳貨幣"格羅"。  與中國一樣,記帳貨幣也經歷了貶值,和有規律地刺激物價上升的過程。經濟學家魯伊治·埃諾迪算出,法國1471到1589年物價上漲幅度為627.6%。這一局面將一直延續到1726年。路易十五的政府不僅完成了一系列貨幣改革,並且重又使里佛與黃金掛鉤。新體制確立以後,除了一些輕微的變動,不再更改。最後一次變革是1785年10月30日,政府借口黃金流失,把金與銀的比價從原來的1比14.5提為1比15.5。  18世紀的歐洲終於能安享難得的幣制穩定局面。這恐怕要歸結於歐洲人對貨幣理論的探索。貨幣多少總是相對而言的,重要的是加快本來很小的貨幣發行量的流通速度。借用一位葡萄牙經濟學家在1761年的說法,如瀑布跳躍時,速度使它們的數量成倍增長。達望扎第(1529—1606)隱約看到了貨幣流通速度,威廉·配第和康替龍之後則對此作出更詳細的說明,後者並且創立這個名稱。  流通速度是交易總額除以貨幣儲備得出的商數。不妨認為,交易總額加大,貨幣"跳躍"的速度就加快。那個時代曾有人說:如果把從1月1日到12月31日國內各等級的成員,從王室直到一天吃一個蘇的麵包的乞丐的開支都算在一起,"全世界的錢只夠巴黎一地半年的花銷......"但是在巴黎,貨幣流通速度高得出奇,一個埃居可以在24小時內換50個主人。貨幣流通是那個時代經濟學家冥思苦想的對象。他們認為這既是一切財富的源泉,又是財富升降的捉摸不定的主宰,許多怪事都可用它來解釋。

  也就是在歐洲這一資本原始積累時期(15世紀到17世紀),重商主義的對外貿易政策在歐洲極其盛行。在重商主義的早期階段,重商主義者認為金銀是一國財富的惟一象徵,絕對禁止貴金屬的外流,鼓勵金銀流入,對商品進口徵收高額關稅。晚期重商主義者逐步認識到當國內無大量金銀可供開採時,則只有從對外貿易中取得金銀。因此重視貿易順差,讓金銀流入本國以增加財富。當時的英國,對進口貨物幾乎全部徵收關稅,並以關稅作為貿易戰的重要武器。1651年英國頒布的了《航海條例》就是一個典型。在整個重商主義時期,高關稅是此間各國貿易政策的主要特徵。18世紀初,在重商主義的保護下,英國、法國的紡織業、機械製造業、冶金業等逐漸發展壯大。  蒸汽機的發明使英國率先進入產業革命,資本主義進入了一個發展的嶄新階段。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更廉價的原材料和糧食,以此降低工業製成品成本,進一步擴大國內外市場,以便自由地銷售工業產品。為適歷史發展的需要,英國古曲政治經濟學的奠基人亞當·斯密提出了比較完善的自由貿易理論。在其代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因的研究》中,他反對重商主義的觀點,強調在絕對成本優勢存在的情況下,進行專業化生產。每個國家都應該根據各自的優勢條件,生產其成本最低、絕對有利的商品。大衛·李嘉圖更進一步發展了斯密的自由貿易理論,提出了"比較成本學說"。  自由貿易論是建立在英國應當成為農業世界的惟一工業中心這樣一個假設上的,當時其他國家並未完全接受自由貿易的倡議。相反,它們加強了保護關稅並系統地提出保護貿易理論。首先就是,為徹底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發展本國經濟的美國。美國貿易保護政策的先驅——獨立後的第一任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在其向國會遞交的"關於製造業的報告"中,強調要用關稅保護政策保護本國幼稚產業的發展。報告宣稱:如果美國不反對那個使它們的經濟活動僅限於農業而不發展工業的政策,只能使國家貧窮。並主張美國對進口工業品和一些奢侈品徵收高關稅,以保護國內工業和增加財政收入。      在英國的機器大工業迅速發展的時候,德國也剛進入起步階段。德國貿易保護的代表人物F·李斯特站在當時德國工業資產階級的立場上,反對亞當·斯密等人的自由貿易理論,指出自由貿易理論是自由世界的貿易原則,沒有考慮各國的利益和他們的特殊情況。李斯特主張,一國應對其幼稚工業進行保護,保護的主要手段是通過禁止輸入與徵收高關稅,以免稅或徵收較低進口關稅方式鼓勵複雜機器的進口。並提出保護時間以30年為限。正是基於這種認識,這種"幼稚產業保護論"也為很多自由貿易論者所接受,並成為很多國家尋求貿易保護的理論武器。

五,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與剝削

  莫卧兒帝國(1526—1857年)的始人巴布爾,是蒙古貴族帖木兒的六世孫。巴布爾(1482—1530年),1526年,攻佔德里,結束了德里素丹王朝,建立了莫卧兒帝國。"莫卧兒"是"蒙古人"的音變。巴布爾的孫子阿克巴統治時期(1556—1605年),已形成了一個北起中亞,南達德干高原,東西都達到海濱的大帝國。沙加汗統治時期(1627—1658年)被稱為莫卧兒帝國的"黃金時代",創造了聞名於世的文化,如德里的紅堡、朱木那寺院、莫迪寺院等。特別是沙加汗為其寵後建造的泰姬陵,以其華麗、莊嚴、優美而享譽世界,是莫卧兒時期建築、雕刻和園林藝術的結晶,被稱為世界一大奇蹟。  沙加汗的兒子奧朗則布統治印度達半個世紀之久(1658—1707年)。他通過征戰,使帝國的疆域達到了頂點。但是,他全面改變了阿克巴的宗教寬容政策,推行宗教迫害政策。激化了帝國內的各種矛盾,南部信仰印度教的馬拉提人發動了大規模起義。奧朗則布統治後期,同馬拉提人進行了長達20年的戰爭,幾乎耗盡了帝國的國庫。1707年奧朗則布死後,各地總督紛紛割據自立,帝國四分五裂。1761年,阿富汗人入侵印度,打敗了印度惟一可以抵抗外來勢力的馬拉提軍隊。接著英國再次發動侵略印度的戰爭,到1849年終於完成了對印度的全部佔領。

  葡萄牙人到印度時,印度北部被新來的莫卧兒人控制著,他們感興趣的是征服,而不是貿易。印度南部,尤其是馬拉巴爾海岸,則在印度教的一些小封建主的控制之下。葡萄牙人的運氣極好,能利用從美洲大陸與源源而來的金銀供給。大批的金銀來自阿茲特克帝國和印加帝國,也來自墨西哥和秘魯的銀礦。如果沒有這筆橫財,葡萄牙與印度的貿易就會受到嚴重限制。他們既沒有自然資源,也沒有令東方感興趣的製成品。正如達·伽馬所發現的,葡萄牙製造的襯衫,價格等與印度的10倍。葡萄牙人原本很難找到用以交換所需香料的東西,除了美洲大量的金銀。  英國自失去北美殖民地後,開始營造以印度為中心位置的在亞洲的殖民體系。等到英國人來到印度時,已經是完全不同於葡萄牙的另一個時代了。

  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資本主義發展到工業資本統治階段。工業資本剝削與以往商業資本不同,要求有廣闊的市場銷售英國大工業產品,有充足的原料滿足英國不斷擴大再生產的需要。英國在印度的殖民政策從這時起發生了重大變化:從原始積累階段的殖民政策轉變為自由資本主義階段的殖良政策。新的殖民政策的中心,是把印度變成英國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大工業產品質優價廉,不怕競爭,所以自由貿易成了這一時期英國對外擴張的冠冕堂皇的口號。與新的經濟要求相適應,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統治體制與政策都有了相應改變。政權仍操在公司手裡,但公司政權已逐步轉變為工業資本擴張和剝削的工具。公司貿易壟斷權的廢除和統治體制的調整是轉變的明顯標誌。  英國議會通過的1813年、1833年、1853年三個東印度公司特許狀法。這是工業資產階級對商業壟斷勢力長期鬥爭的結果。這三個法案構成了殖民政策新階段的憲章。1813年法案首先取消了東印度公司對印度貿易的壟斷權,使印度對所有英國商人開放,公司只保留茶葉貿易壟斷以及對中國貿易的壟斷。1833年法案取消了這個保留,並進而禁止公司在印貿易,撤銷其在印貿易機構,使英國人可以自由定居印度,從事貿易和各種職業。在公司停止貿易活動後,公司股東享受10.5%的固定股息,由印度稅收中支付,公司債務由印度稅收償還。此後公司在印度只是作為政權機構存在。1833年法案明確指出,公司是"受委託"替英王統治印度,議會可隨時收回。由英國議會直接派員掌握印度立法,以保證新的殖民政策的推行。印度總督參事會也成為名副其實的英屬印度中央政府。這一系列的政策調整,就是要把英印殖民政權由一個商人政權轉變為為整個英國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的政權。把對印度的管理置於英國議會和政府的有效控制下,以保證按工業資產階級的需要制定方針政策。  從這時起,英國大工業製造品特別是棉紡織品便成了英國對印輸出的主要產品。1813年起,英國商品對印輸出額直線上升,其中占第一位的就是價廉物美的棉紡織品。1814—1835年輸印棉布量增長60多倍。1823年英國棉紗第一次輸印,到1828年,輸出量增長33倍。以往英國從印度輸出手工業製造品,此時停止了,改為輸出農業原料如棉花、生絲、糧食等。這意味著印度從製造品輸出國變成英國工業品的輸入國和農業原料的供應國。英印貿易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這一變化,如果離開殖民政權的幫助,它面臨的阻力決非一時所能克服的。  當時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印度棉紡織手工業還充足地供應著市場。在全印,棉紡織手工業部門依然存在,不但能滿足印度消費,還能供給出口。這是橫亘在英國棉紡織品進軍印度道路上的最嚴重的障礙。為了除去這個障礙,打開印度市場,英國政府和英印殖民政權就一起來助陣了。首先一個重要手段是實行差別關稅。英國政府對印度紡織品進口徵收禁止性保護關稅(雖然它是自由貿易的鼓吹者),1824年定稅率為:棉布按價征67.5%,細棉布37.5%,其它棉織品50%。而大約同一時期,英印殖民政府卻一再降低英國商品的入口稅,1836年降低後,對各類棉紡織品只征2%—3.5%的關稅。在印度境內,殖民政權也實行差別過境稅,對英國布按價征5%,對印度布征20%,隨後又在孟買、馬德拉斯省取消了過境稅。英國大機器產品本來成本就低,由於享受差別關稅,競爭能力更得到加強,這就大大幫助了它佔領印度市場。印度紡織品首先被英國的關稅壁壘堵死了外銷出路,又被殖民政權的高過境稅堵死了本地銷路,市場漸漸被英國貨奪去。1813年,從加爾各答還向英國輸出價值200萬英鎊的棉布,到1830年,不但不出口,反而輸入200萬英鎊的英國棉織品。印度向英國輸出的棉布,1814年是126萬匹,到1835年降到30萬匹。而同時期英國布進入印度的數量由90萬碼增加到5100萬碼。到1857年,英國棉紡織品輸入印度的總值比1832年增長14倍。印度這個棉織品的祖國開始被外來棉織品充斥了。英國棉紗打入農村,進入農戶家中,逐漸排擠了手紡,使傳統的以家庭為單位的耕織結合遭到徹底破壞。其它受打擊的還有絲織業、造船業、五金業、製糖業等。  1813年後,把印度變成農業原料供應地的過程也開始了。1813—1844年印度輸往英國的原棉由4100噸上升到40000噸,增加近10倍。1813年從加爾各答向英國出口生絲638包,1828年為10431包.增加近17倍。把印度變成原料產地遇到的阻力的關鍵問題在於,印度農業是自給自足性質的經濟,耕地絕大部分種植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種植以滿足家庭副業和專業手工業者的需要為限。加之稅收苛重,災荒頻仍,產量很不穩定。英國人在市場上得不到足夠的農業原料出口。為了克服這一障礙,殖民政權又出馬上陣了。19世紀30年代開始到70年代,在印度推行了新一輪稅制改革。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改變印度農業的自給自足性質,使它的商品性質加強,增加經濟作物的種植,以滿足原料輸出的需要。  改革的主要內容:一,是降低稅率,這是保證稅收穩定的考慮,因為稅率定得過高,稅收是沒有保證的,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二,是延長修訂地稅周期。三,是徵稅主要根據土質好壞,分等定稅,四,是明確規定納稅者可以自由支配其土地,包括抵押、轉賣。這些措施的中心是刺激地主、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他們能得到改善經營的好處,驅使他們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同時使土地獲得流通價值,鼓勵商人高利貸者購買土地,這些人熟悉市場,能根據需要多種經濟作物投入市場。對殖民政權來說,這樣做在稅收上是有些損失,但這是實現變印度為英國市場和原料產地所必需,稅收的損失可以從原料榨取獲得的好處中得到補償,何況從較長時間看,農民、地主經營積極性的提高會導致開墾荒地,擴大種植面積,稅收的暫時減少也會補起來。  這次改革的結果,果然如殖民者預期的那樣,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擴大了,拿到市場上出賣的農產品顯著增多。由於地稅降低且相對穩定,土地經營可以得到實際好處,土地立即獲得流通價值,成為借債的抵押品和買賣對象,商人高利貸者開始大量購買農民的土地。這方面殖民政權更以法律手段來促進。凡農民以土地抵押向商人高利貸者借債逾期不能歸還的,就由法院出面裁定以抵押的土地抵償債務;商人高利貸者兼并土地的現象在19世紀40年代後規模越來越大,最先實行改革的西北省最突出。如阿里加旦1838—1868年農民土地有84%轉手,法梯浦爾縣1840一1870年有72%轉手。從全省說。40—70年代初,轉到商人高利貸者手中的土地佔全省總耕地的27%,轉到地主和富裕農民手裡的還不包括在內。這樣就出現了一個主要由商人高利貸者構成的新地主階層。這個新地主階層把農業和商業結合起來,按市場需要規定佃農多種經濟作物。這樣,印度農業經濟與市場聯繫加強.它的自給自足性質逐漸被打破,投入市場的經濟作物產品越來越多,英國得到了所需要數量的出口原料。  40年代後從印度出口原料數量激增。從1833年到1844年,出口棉花從3200萬鎊增加到8800萬鎊,亞麻子從2100蒲式耳增加到237000蒲式耳。糧食出口1849年價值為858000英鎊,到1858年增加到380萬英鎊。1854—1859年英從印輸出原料增長了二倍。1858年輸往英國的原料總值為2827萬英鎊。印度變成英國原料產地最典型的表現是在美國內戰期間向英國提供棉花。那時,美國原棉供應突然中斷,印度迅速補上空缺。1859—1864年,印度棉花輸出從50萬包增加到135萬包。1860年印棉佔英國棉花進口總量的12.25%,到1868年上升到41.69%。這年,印度棉花輸往英國數量占輸出總量的8l%。  在把印度變為原料供應地的過程中,英國人也曾考慮在印度大力開辦種植園,如:藍靛、茶葉、咖啡種植園。殖民政權積極支持,如把屬於國家的土地租給他們,地租很低,給他們長期貸款等。但最終並沒有得到大規模發展。這主要是因為,改變傳統的小農生產的經營方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其次,地稅改革的成功保證了從市場上可以得到所需數量的出口原料,使專門開辦種植園的必要性大大減少。  在英國從印度輸出的農產品中,還有一項特別的產品——鴉片。鴉片產於孟加拉、比哈爾、貝拿勒斯和西印度馬爾瓦一帶,原來產量不大,主要是藥用,少量輸往中國等國家。英國侵佔孟加拉後,實行專賣(1773年),公司政權收購罌粟後,予以加工,然後拍賣給私商。當發現可以向中國走私後,就提供貸款,誘騙農民廣為種植,大力鼓勵走私。公司政權從中獲得高額稅收,私商則獲得暴利。此項貿易雖然不屬出口原料,但減少了英國東印度公司對中國貿易的白銀外流,使它能有較多資金用來在印度收購農業原料輸英。在中國的鴉片走私屢禁不止,就是因為英印殖民政權一直在擴大種植,鼓勵走私。

六,埃及在殖民滲透下的改革失敗

  法國拿破崙的遠征軍撤出後,英軍一度駐留埃及。由於法國的極力反對,在簽訂了《亞眠和約》後才於1803年3月撤出。此後埃及處於土耳其軍隊、馬木路克勢力以及穆罕默德·阿里率領的阿爾巴尼亞部隊的爭奪之下。穆罕默德·阿里在權力角逐中縱橫捭闔,脫穎而出,最終迫使土耳其素丹承認他為埃及總督,並贈與帕夏稱號。埃及在他的統治下實際上取得了獨立地位。此後,埃及軍民粉碎了1807年英軍的再次進犯,取得了兩次臘希德大捷。穆罕默德·阿里又消除了伊斯蘭長老的威脅,1811年3月於薩拉了城堡斬盡殺絕了開羅的馬木路克,並進一步清剿了盤踞上埃及的殘餘勢力。穆罕默德·阿里逐步鞏固了他的統治,開始了氣勢恢宏的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承接拿破崙在埃及三年所興辦的一些現代化措施,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興辦近代企業,在軍隊建沒、文化教育等方面效仿西方。在政治上,他大刀闊斧地改革了行政制度,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行政體制。在經濟改革中,他先是抓了農業,沒收了馬木路克的土地和大部分宗教地產。除了王室大量佔有及分封給少數民族軍頭目、官吏和地方權貴之外,他也把近一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同時興修水利,改良作物品種,統一賦稅,使農業生產獲得空前發展。在工業上,他引進外國先進設備,發展紡織業、軍事工業和其它民用工業。到1838年穆罕默德·阿里共創辦數十個工廠,僅紡織廠就有近30家。當時在工廠工作的埃及人已有3—4萬,約佔當時埃及全國人口的1%,這一比例在當時東方國家中是相當高的。穆罕默德·阿里還大力發展交通事業,改革貨幣制度,發展國家壟斷貿易,使進出口貿易迅猛發展。在軍事方面,從1820年起,穆罕默德·阿里開始創建一支西式新軍,並致力於建立強大的海軍。在教育上,除開辦中小學校之外,還建立了許多專科學校,同時向國外派遣留學人員。在1826到1847年間,200多名學生以"教育使團"的名義被派往國外。他還創辦印刷廠、報紙,推動了文化事業的發展。他統治下的埃及國力大增,成為"當時奧斯曼帝國的惟一有生命力的部分"。馬克思讚譽他是"唯一能用真正的頭腦代替講究的頭巾的人"。  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雖然是地主貴族集團進行的改革,各項措施也都印有鮮明的封建主義的烙印,即使在最富於時代特色的工廠制度中也還採用農奴式的工人勞動。但客觀上有利於埃及資本主義的發展,他的工商業獨佔政策出於維護民族利益的考慮。他的改革和重新統一了埃及,在19世紀上半葉的北非西亞地區,崛起了一個具有近代雛形的國家,即使僅作為防禦殖民主義颶風南下非洲大陸的擋風牆,也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在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年代,西方殖民勢力的滲透也還不斷進行著。外國商人享有特權,只需納3%的關稅;本國商人反而要繳更高的關稅,按規定,穆斯林要繳4%,非穆斯林要繳5%。1840年,在亞歷山大僅有6家大型的埃及商業公司,而外國則有44家。在穆罕默德·阿里時代,埃及開始淪為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市場的外圍部分。埃及的農業由自給自足型開始逐漸轉變為滿足歐洲市場需求的出口型。穆罕默德·阿里從希臘引入了1500名農業技工,建立或擴大了亞麻、鴉片、橄欖和蔬菜的種植園。在歐洲棉紡織業對優質原料巨大需求的刺激下,埃及的長絨棉生產有了驚人的發展,迅速成為埃及的主導農作物。早先一年產量大約7000噸左右,到1813年已比過去高4倍,到1839年,已達50000噸。  但穆罕默德·阿里的貿易壟斷政策使歐洲商人不能直接收購工業原料。而他保護民族工業的措施也使歐洲商品無法打開埃及市場。拿破崙時代之後歐洲各國之間的關稅壁壘,迫使工業最發達的英國努力開拓海外市場。到19世紀30年代晚期政治和商業結合得更加緊密的英國政府,已準備為保護和擴大商業而戰。  埃及的強大是西方不願意看到的。1837年調查穆罕默德·阿里經濟政策的約翰·鮑林爵士曾露骨地說:"埃及永遠成不了工業品製造國,或者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成不了工業品製造國。一個由於其統治者的無事生非使歐洲列強總是感到擔心的國家是不可能被允許存在下去的。但如果她能和平地發展自己的農業,還是會對人家都有利的。"英國首相羅伯特·皮爾告訴俄國沙皇,英國在將來瓜分土耳其時,願意得到的正是埃及,"英國不能容許在那裡存在一個強大的政府,它足以阻塞英國貿易的道路,拒絕讓英國運輸船隻通過。"英國國務大臣帕麥斯頓承認對穆罕默德·阿里有偏見,不公平,但又辯解道:"歐洲的巨大利益要求我們應當那樣做。"  1827年英、法、俄聯合艦隊在納瓦里諾海戰中,摧毀了前去鎮壓希臘起義的埃及聯合艦隊。"埃及的統治者被提醒,東方問題本質上是個歐洲問題。"第一次土埃戰爭(1831—1833)中,英法曾強迫穆罕默德·阿里停止向伊斯坦布爾的進軍。當這個地跨西亞北非的大帝國1834年出現徹底獨立的跡象時,穆罕默德·阿里被警告:此舉將會給他帶來毀滅性後果,列強不會容忍那樣做。1838年5月穆罕默德·阿里決定宣布埃及和敘利亞獨立,英法又一次堅決反對。英國決定摧毀埃及的壟斷體制來挖掉穆罕默德·阿里的財政基礎。英國於1838年勸誘土耳其挑起了第二次土埃戰爭,結果1838年6月又重演埃軍大獲全勝後直逼伊斯坦布爾的一幕。為防止埃及控制兩條通向印度的商道(一條經紅海,一條經敘利亞、波斯灣),阻止穆罕默德·阿里在敘利亞建立起壟斷制度,並遏制一個與法國有密切關係的強大埃及崛起於東地中海。1840年7月15日,英、普、奧、俄、土五國簽定"倫敦條約",發出最後通牒,對穆罕默德·阿里作出極其苛刻的限制。在法國中途妥協與英國兵臨臨下的武力壓迫下,穆罕默德·阿里被迫屈服。  根據1840年"倫敦條約"和1841年素丹敕令,他只保留了對埃及的世襲權和對蘇丹的終身管轄權。他還不得不接受了《巴爾塔里曼條約》,取消了壟斷政策和保護措施,軍隊也由20萬被迫削減到1.8萬。結果使失去保護和財政支持的工廠在外來商品衝擊下一蹶不振,而工業原料被恣意掠賣。改革最終失敗,喪失完整獨立主權的埃及在經濟上開始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

  穆罕默德·阿里之後的阿巴斯(1848—1854)和賽義德(1854—1863)統治風格不同:前者思想保守,拒絕學習西方,想息事寧人,卻缺乏抵制西方的對策和實力;後者自幼受西方文化熏陶,鼓吹經濟自由和門戶開放。他們的政策和方針不同,但結果卻都是讓西方的滲透和控制不斷加強。賽義德時代,埃及的主要銀行機構和商業機構都被外國資本家攫奪,主要有1856年英國在埃及開辦的"埃及銀行"以及尼羅河輪船公司、亞歷山大自來水公司、埃及磨面公司、馬吉德海運公司、萊姆勒電車公司以及影響最大的國際蘇伊士海運運河公司。賽義德去世前一年向外國舉借了第一筆借款。他去世時留下了700萬英鎊的債務,其中300萬英鎊應歸咎於他的第一筆歐洲大借款。  1857年,國際蘇伊士海運運河公司成立。1859年4月25日在塞得港破土動工開始修建運河。蘇伊士運河的開鑿改變了世界的歷史,但卻給埃及帶來了深重的民族災難。在運河開鑿過程中,西方殖民國家還利用奧斯曼素丹對北部非洲的封建宗主權,謀取殖民主義利益,英法或表示漠視(大多在進行軍事佔領時),或加以強調而予以充分利用(大多在屬地為自己謀取更大的殖民利益時),無論何種,都表現出殖民國家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主權的踐踏。直到1865年4月土耳其素丹最終簽署了批准修建運河的敕令,完成了法律程序。此時運河工程已接近完工,而埃及卻要為此付出賠款仍為8400萬法郎,另外還要拿出4000萬法郎收回其它一些權利。1869年11月17日,全長166公里的運河正式通航。為通航舉行的奢華典禮,耗資140萬英鎊.占埃及歲入的1/4。埃及為運河總共耗費為1680萬英鎊,而歐洲股東的全部投資為448萬英鎊,埃及因為修建運河而債台高築,從此不斷舉債,到1876年共欠外債約94OO0000鎊。而在1864—1875年,埃及總收入為94281401鎊,總支出不過97240966鎊。同一時期(1863—1876),為了還債,土地稅率上漲了50%。"埃及因而走上了破產之路。運河和國債對埃及的殖民地化進程無疑起了加速器作用。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第三世界歷史,上力求避免西方侵入、控制,爭取民族政治、經濟獨立,進行初步現代化的最早嘗試,它的失敗是民族獨立自強運動的重大挫折,也是19世紀東方地區在殖民主義列強的干涉和壓迫下難以邁上現代化道路的明證。埃及的殖民地化從此迅速加深,埃及爭取民族獨立與富強的目標要經過更艱難、更曲折的道路。


推薦閱讀:

民族英雄一生抗清,因為錯批一人坑死崇禎皇帝,死都不能贖此罪
神秘而美麗的少數民族女神
中國的民族歧視嚴重嗎?
一個民族的文化到底能偉大到什麼程度?
現在內蒙古的蒙漢關係如何?

TAG:民族 | 民族主義 | 殖民 | 年代 | 資本 | 主義 | 殖民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