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系列講座(二十二)家長筆記 | 孩子常見問題行為解決方法,超實用!

孤獨症系列講座(二十二)家長筆記 | 孩子常見問題行為解決方法,超實用!

本期教師答疑內容由中心家長李祚衡整理

  1、問題1:媽媽拿給餅乾給孩子吃,

媽媽問孩子:「餅乾好吃還是不好吃?」孩子回答說:「好吃。」所有這種選擇性的問題,孩子只按照前面的詞語回答,我該怎麼輔助她學會選擇性地回答問題?

  回答:這類問題在我們日常教學中是很常見的。當孩子被問到你是要「這個」還是要「那個」的時候,他總是回答前者或後者。當我們要求孩子挑選物品時,孩子總選擇左邊或右邊的物品等等。當孩子出現偏好某個選擇的情況時,我們需要每次都及時輔助孩子正確地反應,不給他犯錯的機會,最後給予強化。在學習選擇性回答之前,建議孩子先學習表達實際需求的能力,例如:我要吃薯片,我要玩玩具,我要出去玩等,然後再對孩子進行「不」或者「是」的選擇性練習。

  2、孩子三歲半了,語言發育遲緩,剛開始仿說。最近好像進入了叛逆期,我叫他去做什麼,他就只是開心地傻笑。比如我說:「穿好鞋子我們要出門,」以前孩子會自己穿好鞋子出門。可是最近就不會了,跑到沙發上開心地笑,表情還有點賊賊的,應該是想讓我跟他玩。可是我很矛盾,如果跟他玩了,擔心會強化他這種不當行為,畢竟我是叫他穿鞋出門的。我到底是該跟他玩一下再繼續穿鞋呢?還是直接把他拉回鞋櫃旁?

  回答:如果是必須要出門的話,我們可以提前給孩子看下今天的日程安排,讓孩子有了心理準備,他就更容易接受,也就更容易跟你一塊出去。如果不是必須要出門,只是家長想帶著孩子出去,比如在社區里玩滑滑梯或帶她出去走走,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表達出自己的需求,比如孩子不想出門,只想在家裡沙發上玩,那我們要引導孩子說出「沙發」這個詞,當他表達出自己的需求之後再滿足他。

  孩子是剛開始仿說,不知道能不能發出「沙發」或者「發發」這個音,如果可以的話,家長要在孩子跑到沙發前邊,或是我們去陪他開始玩之前就要求他仿說這個字音。當他這樣仿說之後,我們再陪他玩,這樣不僅我們滿足了孩子的需求,而且同時還教授了孩子提出自己需求的技能。如果孩子不能仿說沙發或發發,那家長可以讓他自己指沙發,指過之後我們再滿足也可以。總之,就是先讓孩子表達出自己的需求之後,我們再滿足他。

  3、孩子生氣後,總愛用拳頭打自己的太陽穴,請問我該如何制止孩子的自傷行為?

  回答:針對不同的自傷行為的功能,需要不同的策略來進行干預,並不是一種策略就能夠應對所有的自傷行為。

  如果孩子打頭是為了獲取關注,我們可以採用忽視策略,不給予孩子不恰當的行為關注,那麼將來他這種打頭的行為就有可能會減少。

  如果孩子打頭是為了感官需求或者緩解不適,我們忽視這種行為,他可能就會越來越頻繁地打頭,那麼我們可以幫他找到合適的替代行為,或者改變環境,或者提前滿足孩子。

  如果孩子打頭是為了獲取實物或某種活動,那我們需要提前預防。在孩子想要的物品剛被展示出來的時候,我們可以立刻把他的手按住讓他不能夠打頭。

  所以我們需要觀察記錄孩子的日常行為,看看是什麼事情導致他生氣自傷的,然後再用ABC行為分析法分析行為的功能。我們只有明確了行為的功能,我們才能正確地採取相應策略。

u.wechat.com/MBAK3B74OU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原來做筆記可以這麼爽~
旅人筆記
唐勇力工筆人物畫教學筆記
多年的讀書筆記之驗方精選篇
財富大講堂:外來和尚念啥經筆記

TAG:筆記 | 自閉症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