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為何想要「生前退位」?

導語: 在日本128位天皇中,有58位選擇退位。

2016年1月2日,明仁天皇夫婦發表新年談話

日前,據日本共同社等媒體報道,明仁天皇有意「生前退位」,讓位給皇太子德仁。那麼,天皇退位是否有先例可循,其希望退位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日本歷史上有58位天皇生前讓位;但近200年來,還沒有過「太上天皇」第一位「太上天皇」出現於7世紀,是一位女性天皇

日本從神武天皇至今,共有125代、123位天皇(35代、37代為同一人,46代、48代為同一人),加上分裂時期的5位天皇,共128位天皇。其中有58位天皇主動或被動地讓位給兒女、孫子、兄弟、侄子等親屬,成為「太上天皇」。

天皇禪位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保證皇位繼承秩序,二是天皇健康狀況不佳。最早選擇禪位的天皇出現於7世紀,當時第34代舒明天皇去世後,因為沒有留下子嗣,為避免發生皇位爭奪,由其皇后繼位為「守位天皇」,稱皇極天皇。645年,她趁接見使者的機會,殺死覬覦皇位的權臣,傳位給弟弟孝德天皇。此後,皇極天皇被尊為「皇祖母尊」,成為第一位事實上的太上天皇。①

第一個真正獲得「太上天皇」稱號的同樣是位女帝,即第41代持統天皇。697年,她傳位給已成年的皇孫,即文武天皇。第一位男性太上天皇是第49代光仁天皇,他在781年以年事已高、身體不安的名義,傳位給兒子恆武天皇。

除了讓位成為太上天皇外,還有一些其他情況,也能獲得這一稱號。日本南北朝時期,北朝的崇光天皇被南朝軍俘虜,北朝遂改立其帝為天皇,尊崇光為太上天皇。1221年,後堀河天皇尊生父為太上天皇,輔佐朝政。②

近200年來,《皇室典範》規定天皇為終身制,沒有關於天皇退位的條文

歷史上這些太上天皇,都出現在近代以前,而自明治天皇以來的200年間,還沒有一位天皇選擇生前退位。明治時期的《皇室典範》中,天皇為終身制,沒有對天皇讓位做出規定,其關於皇位繼承的第10條只說:「天皇崩,皇嗣即踐祚,承祖宗之神器」。戰後修訂的《皇室典範》第4條的規定亦是如此:「天皇駕崩時,皇嗣立即即位」。

由於《皇室典範》沒有對天皇讓位做出規定,那如果明仁天皇一意讓德仁提前即位的話,必須先由國會修改《皇室典範》條文才行。現在,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是皇太子德仁,之後為二皇子秋筱宮文仁親王,及其兒子悠仁親王。

明仁天皇世襲如今在位的明仁天皇,希望「生前退位」,可能有如下兩大原因原因一:天皇年事已高,健康情況惡化等原因,越來越難以應付繁重的政務活動,履行憲法職責

二戰後,日本的天皇制雖被保留,但變為「象徵天皇制」,不再有任何實權。日本憲法列舉了天皇的「國事行為」,包括按照國會提名,任命首相、最高法院院長;根據內閣的建議與承認,為國民公布法律條約、召集國會、認證官吏任免、接受外國大使及公使、舉行儀式等10項。此外,天皇還要在內閣建議下,進行很多發揮自己象徵作用的所謂「公的行為」,如出訪外國、接見外國政要、接受外國元首的來信等。③

需要天皇出面的象徵性、禮儀性活動如此之多,以至讓82歲的明仁天皇有些力不從心。他在2003年接受了前列腺癌手術;2012年接受了心臟冠狀動脈搭橋手術;近年來聽力也開始下降。2015年8月15日的日本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上,明仁天皇甚至弄錯了默哀和發表講話的順序。因此有報道說,明仁天皇希望德仁繼位,以便更好地履行天皇職責。

原因二:皇太子德仁長期沒有子嗣,其地位受到弟弟文仁威脅;明仁天皇在世時傳位,有助於維護皇室穩定

皇太子德仁是明仁天皇長子,1993年同小和田雅子結婚,他們除生有女兒愛子外,再沒有誕下子嗣。按照現行《皇室典範》,只有男性才能繼承皇位,倍感壓力的太子妃雅子因此患上抑鬱症,長期未能治癒,很少參加公務活動。此前,日本一度熱烈討論,要不要修改《皇室典範》,允許女性繼承天皇皇位(古代女天皇都不是由父親直接傳位,且不能和天皇以外的人生育子女)。④

2006年,德仁的弟弟文仁親王生下兒子,即悠仁親王,這一方面解除了日本皇室無後的尷尬,另一方面則影響皇太子德仁的地位,及皇位繼承次序。2011年,文仁56歲生日時,曾被記者問及是否支持天皇退休制,他回答,「有必要對此加以考量。每個人衰老的速度是不同的,應該就退休年齡展開討論」。⑤這一說法在當時引起很大爭議,有分析認為,文仁是期望德仁繼位後,自己的兒子悠仁能被立為新的皇太子。

德仁、文仁兄弟不睦早已不是什麼秘密,甚至有傳言說德仁一家在皇室中被孤立。明治天皇同悠仁見面的機會遠多於愛子,《朝日新聞》評論說,「這反映了日皇與悠仁的特殊關係,悠仁是他第一個男孫和唯一男孫。日皇夫婦近年都有健康問題,他們想把皇室的未來交給文仁的孩子……因為他們感到不能再依賴雅子。」⑥明仁天皇若提前退位,當有更多空間來安排未來皇位的繼承次序。

2015年11月,皇太子德仁親王出發前往美國訪問,太子妃雅子鞠躬送別明仁天皇曾發表論文數十篇,退位後將有更多時間從事科學研究;新天皇恐將支付巨額繼承稅

明仁天皇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尤其鍾情於魚類學,是蝦虎魚研究方面的權威。他有日本魚類學會會員、倫敦林奈學會外籍會員等頭銜,自1967年以來,在《日本魚類學刊》和《基因》等學術刊物上發表了至少38篇科學論文。如2008年,明仁天皇作為第一作者,在《基因》上發表論文,用分子生物學及形態學分析了太平洋與日本海兩個蝦虎魚物的演化。2013年出版的百科全書《日本魚類》中,明仁天皇撰寫了其中350頁內容,介紹了日本518個種類的蝦虎魚,其中有一個物種是天皇本人發現的。如果能卸下繁重的公務,明仁天皇將會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他的科學事業中。⑦

相反,皇太子德仁要繼承皇位,則要面對不少煩惱,比如繳納高額繼承稅。1989年,明仁天皇繼位時,按照繼承法,交納了約4.28億日元繼承稅。裕仁天皇的遺產主要是股票、公債和存款,以及一些珍貴藝術品。藝術品除一部分由天皇、皇太后繼承並繳稅外,還有一部分被免稅或交公⑧。現在明仁天皇一家的資金主要用於股票投資,在皇家經濟主管的運作下,被打理地井井有條。⑨未來明仁天皇去世,新天皇也將為此支付巨額繼承稅。

文仁夫婦和他們的兒子悠仁

注釋:

①②姜金言:《日本上皇制度研究——以攝關院政時期(858—1192)時期為例》,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③蘇俊斌:《天皇外交角色及特例會見事件爭議》,《全球政治評論》2012年第38期;④《皇室典範修正 公主可能當天皇》,新華網,2005年13月30日;⑤《日本天皇次子:有必要探討「天皇退休制」》,中國評論新聞網,2011年11月30日;⑥《日皇病重長媳雅子拒探望 日皇室陷嚴重分裂》,東森新聞網,2011年12月12日;⑦商群:《明仁天皇:專攻蝦虎魚,踐行科學夢》,《南方周末》,2013年6月28日;⑧《日本明仁天皇交納繼承稅稅遺》,《現代日本經濟》1990年5月1日;⑨田實:《日本天皇身體不佳欲「生前退位」?!日本媒體的爆料是真的嗎?》,《新京報》,2016年7月14日。

推薦閱讀:

日本第一個天皇是中國的流亡者徐福嗎?
李自成滅亡了一個朝代,做了42天皇帝
日本的天皇制度是怎麼形成的?
他是古代土豪富可敵國,只當了27天皇帝,干出了一千件荒唐的事。
1990年明仁天皇登基時舊照 文武百官跪拜殿前

TAG:日本 | 日本天皇 | 天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