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和氏璧」究竟啥模樣

「和氏璧」究竟啥模樣
徐夢梅

  徐夢梅

  千古名玉「和氏璧」自秦始皇以後便銷聲匿跡,其究竟啥模樣,千百年來國人一直為之困惑。

  璧之本義是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器,是我國傳統的禮器之一。大璧用以祭祀天地,小璧用以佩掛。對「和氏璧」的模樣後人大多顧名思義,作本義解讀。山東嘉祥東漢墓里「完璧歸趙」的石刻畫像中,藺相如手執白色的「和氏璧」,就是一件比掌心略大的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器。這可能是迄今見到的最早對「和氏璧」模樣的圖像描繪,明代馮夢龍寫的《東周列國志》對「和氏璧」模樣描寫也同上。對此,當代大多數學者似乎都予以認同。

  國人接受關於「和氏璧」的知識教育也如是。200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老師輔導用書》中稱:「璧,古代玉器的一種,平圓形,中間有孔。本課的和氏璧指的是楚國人卞和發現的一塊玉製成的璧。」國內許多旅遊景點裡,只要有卞和雕塑和畫像的,其手中大多執的就是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璧。「和氏璧」的旅遊紀念品也是這個模樣,有些甚至還獲得設計專利。

  璧之引申義為美玉。查《辭海》《辭源》等一些大型詞典,對璧作本義解釋後,都提及璧還可以引申為美玉的通稱。如「璧人」指容貌秀美的人;「璧玉」指上等美玉。唐李朝威《柳毅傳》中的「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即指用精美的白玉和青玉裝飾屋宇。

  甲骨文就有「辟」字;金文中始有「璧」字。「辟」字左上部「屍」如屈膝而跪之人。右部「辛」為刑刀象形。左下部「口」乃施刑後的傷口。故「辟」字意為以刀劈人,大刑也。「辟」與「玉」上下組合成「璧」,可解讀為片狀美玉。

  中國地質學先驅者章鴻釗先生早在《石雅》一書中就寫道:「古之稱璧,不必皆為環屬,如夜光璧、璧琉璃皆是」。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對「璧」的定義是:「瑞玉,圓也」。過去還認為其解釋得太籠統,如今細想,不無道理。

  只要稍加認真地研讀戰國《韓非子·和氏》一文,就不難從中找到「和氏璧」啥模樣的答案。卞和於楚山得玉璞後,三獻楚王。第一次是「奉而獻之歷王」;第二次是「和又奉其璧,而獻之武王」;第三次獻文王,「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現在許多研究文章和文字資料中對這段文字解讀成:文王於是叫玉匠剖開玉璞,發現裡面是一塊寶玉,就琢成了一塊璧,命名為「和氏璧」。筆者的理解是:文王於是叫玉匠清理其皮殼,果然發現裡面是塊寶玉,就命名為「和氏璧」。得寶和命名一氣呵成,其間哪有雕琢寶玉成璧的隻言片語?

  卞和三獻,第一次稱「玉璞」,第二次改稱「璧」,第三次玉璞去皮殼,得寶玉後,即命名為「和氏之璧」。從這個近似三段論式的邏輯推理中可知:「和氏璧」只是清理了皮殼,沒有進行過任何雕琢加工,故其模樣應與自然產狀時的玉璞大抵相同。

  《韓非子·解老》曰:「和氏之璧不飾以五采……其質至美,物不足以飾之」。天生麗質的東西,是無須人為加工修飾的。當代玩和田玉的人,對一塊玉質和品相皆佳的籽料,絕不會輕易去雕琢成器。因再精美的雕工也會有瑕疵,還不如玩「原籽」來得好。「和氏璧」可能就是這樣一塊「原籽」。

  然而,「和氏璧」究竟啥模樣,學界至今未能給出一個較明確的推測或較完整的說法。每每看到「和氏璧」被描繪成平圓形、中間有孔模樣的圖像和文字時,一種無奈之感油然而生,這不能不說是東方愛玉民族的一個莫大遺憾!


推薦閱讀:

當年走紅的小童星如今長成啥模樣?
清宮辮子戲裡的滿人辮子真實模樣是極其醜陋的
統治力長什麼模樣? 詹姆斯那天末節帶全替補決戰
貂蟬的真實模樣

TAG: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