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節並不獨屬於中國 這些國家也過中秋節(圖)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將賞月作為一種休閑文化,有的寄託情思,有的心生挂念等等。然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也在共享著這同一輪明月,但中秋特色各有不同。  

  眾多遊客和市民到北戴河中秋賞月(圖源:新華社)  日本:日本版萬聖節  據新華社報道,「月見小偷」是日本很有特色的中秋賞月習俗之一,即在中秋這一天,允許小孩子偷竊祭月的供品。  據說,祭月的芋頭和糰子等供品被偷走是很吉利的事,這樣做農戶反而會豐收。而且,孩子被認為是來自月亮的使者,所以特許他們偷走供品。偷吃了供品的孩子被認為會成為有錢人,而且連偷7家最為吉利。  越南:兒童節  越南的中秋節也是兒童節。這是因為在越南,中秋節之前父母們處於農忙之中,缺少陪伴孩子們的時間,而中秋節就是農忙之後為補償孩子們所設立的節日。  按照當地習俗,家長們會送給孩子們最喜愛的玩具和零食,其中燈籠必不可少。越南首都河內古街中的梁文干街、魚炙街是專門售賣兒童玩具和裝飾品的街道,這個時候就顯得格外熱鬧,幾乎每個家長和孩子手中都會拿著新採購的燈籠和玩具。  朝鮮:圍著祖先骨灰盒野餐  每年的中秋節是朝鮮的法定假日,朝鮮全國放假一天。朝鮮民眾都以家庭為單位,帶著各種飯菜、食品到祖墳掃墓祭祀。  有的家庭祖上沒有墳墓,就把先人的骨灰寄存在市內各區的遺骸保管所。每到中秋這一天再到保管所將祖先的骨灰盒暫借出來,帶到山間田野或河邊,席地而坐,擺放好豐盛的食物,一家人圍著祖先的骨灰盒開始野餐。  新加坡:玩「中秋博餅」遊戲  除了與家人一起賞月慶中秋,新加坡廈門公會等機構還會聯合舉辦國民融合千人博餅慶中秋晚會。  「中秋博餅」是閩南地區特有的節慶活動,相傳是鄭成功屯兵時為解士兵中秋思鄉之苦、激勵鼓舞士氣而發明的一種投擲骰子的遊戲。這種遊戲以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能否中獎。早期下南洋的華人將這一習俗帶到了新加坡。  馬來西亞:提燈籠遊行  在馬來西亞,中秋節可謂是除春節以外的第二大華人節日。經過長期發展演變,馬來西亞的中秋習俗同中國已有很多不同。人們除了吃月餅外,最重要的活動是提燈籠遊行。  中秋節前夕,馬來西亞著名的華人聚居地檳城,這裡正在舉行提燈籠遊行慶中秋活動。遊行隊伍中的舞龍舞獅必不可少,孩子們一手提著燈籠一手拉著媽媽的手穿行其中。  泰國:男扮女裝  泰國的中秋習俗不少仍沿襲潮汕風俗,但泰國華人也發展出自己的慶祝活動。  在曼谷唐人街,每年都有拜月活動,時間一般在日落後至次日凌晨,不少曼谷市民都會前去參加祈求好運。據說,一些表演中還有泰國男子穿著女性漢服給大家助興。
推薦閱讀:

蟹狀元:品月知秋,蟹禮相隨!
【節日美食】中國傳統中秋節美食——月餅
被打入冷宮的月餅就變成冰皮月餅?才怪!
巧吃月餅
嫦娥奔月與中秋月餅的由來(動態配圖)

TAG:中國 | 國家 | 中秋節 | 月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