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系汽車工廠逛了一圈,抬頭看著有靈魂的機械臂,嚇得我瑟瑟發抖。

去美系汽車工廠逛了一圈,抬頭看著有靈魂的機械臂,嚇得我瑟瑟發抖。

來自專欄愛車的諾諾

前段時間,我跑到了克萊斯勒的長沙工廠逛了一圈,看著有靈魂的機械臂在我腦袋上來回揮舞,就想寫點什麼。

首先,要贊一下美系工廠的開放性,進去隨便拍。相比其他廠家強了不止一點,上次去大眾,即便是媒體參觀,也不讓拍照,最後統一給照片。

至於那種「機器人佔領全球「的感覺,我隨手錄了一段。不過,因為是一個人去,有點糙。所以,具體細節,還是圖文表達。

https://www.zhihu.com/video/989675874857451520

工廠的位置在長沙市長沙縣映霞路18號,大概是雞腎的位置。2012年建成,目前生產大指揮官、jeep的自由光、還有菲亞特的兩款轎車。

去之前特意谷歌了一下,黃圈裡的就是這家工廠了。左上角密密麻麻的都是生產好的成品車,大家可以目測一下廠區的大小——75萬平方米,正常大小吧。

大指揮官,七座SUV,具體大小可以參照旁邊身高170cm的妹子。

入口留念。

第一站,衝壓車間

一進「門」就遇到了新鮮出爐的翼子板。

回想10分鐘前,它還長這個樣子,不禁感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把它們壓成「翼子板」的就是這台衝壓機。

全自動的,工人們要乾的只是把出來的成品放在貨架上,並抽檢,然後拉到倉庫即可。

抽檢員的是一位漂亮的小姐姐。對於這種本可以靠顏值過活,卻選擇了自力更生的姑娘,我只想說:「您微信號多少?」

另外一邊就是倉庫了,場面頗為壯觀,堆了三層的車身側圍。倉庫相當於一個池子,用於緩衝焊接車間的產能。

沖床數量有限,沖一堆側圍換卡具,再沖翼子板,因為換卡具時間會比較長,所以就多衝一些存著用的。

來張細節,這可是平時見不到的角度。側圍有兩到三層,這是外層,起裝飾作用,內層的高強度剛起結構安全作用,剛才視頻里的機器人就是在焊接內外層。

這張圖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咖啡色就是內層結構,用的是1350Mpa的高強度鋼(普通混凝土60Mpa)。

第二站焊接車間

入場前發眼鏡。

側面看還挺帥,應該比普通3M貴一點。

這是最炸裂的一組機器人,左右側圍和車身地板還有車頂都有這裡焊接。

上下兩圈一共16個機械臂都是獨立的,每個動起來都像有靈魂,站在它們面前的感覺很詭異,相信我,你一定會想:「有了這個東西,還要人何用?真不知道我TM啥時候咯噔一下就失業了。」

所以我把這張照片放在了桌面,每當我覺得累,就看看。

這是工件卡具,應該是測量誤差用的。如果誤差超標,這一批次的工件都要重檢返工。這是控制車身「縫子」均勻的重要手段。

等待焊接的尾箱內板,鍍鋅板的金屬質感還是很養眼滴。

抓取機器人,等我有錢了買兩個。一個端咖啡,一個開馬桶。

焊接車間大多是兩層結構,方便機器人的維護。我很喜歡這個工廠的配色,橘色配藍色,工作區域劃分的清新明快。

這個在視頻里出現過,焊接車身側圍,電阻焊。

這也是視頻里出現過的,是激光焊。特點是無縫、美觀。

在車間的一角,我發現這個。看來,要做到完美,需要從點滴積累。

接下來是總裝車間,天天泡在修車間的我,看到了許多熟悉的東西。

人性化的飲料機,上海店同款,哈哈。

空調管路,維修空調系統和拆車的時侯我們弄下來過不少,一下子看到這麼多還是頭一次。

蓄電池,換過這東西的朋友一定知道——重。

按照20萬台的年產量,每天生產12小時算,一小時要搬45塊這樣的電池到發動機艙,沒點功夫的哥們估計早廢了。用這種了機械臂來代替「腰力」,就不愁挨老婆訓了。

車門殼體

成堆的新玻璃

裝好內飾隔板的樣子。這是一個整體式隔板,相比泡沫或塑料紙做防塵防水,成本高一些但維修方便(泡沫紙遭遇暴力維修容易破掉)。

車門裝好的樣子

總裝車間也有兩層,上層起運輸作用,可以提高空間利用率。

老哥,發現啥好東西了?

車輪螺絲全自動緊固,工人只是輕輕的把它放在車輪上,剩下的都由機器完成。

安裝防火牆

電加熱的後擋風玻璃,可以清晰的看到電路觸點。

水箱框架

水箱

前後懸架和動力總成

獨立後懸掛。

大指揮官和自由光是混線生產的,便於調配產能。而能夠實現混線,得多虧這種托盤,它能多車型共用,降低生產成本。可以想像,在房價2000每平時賣二十幾萬的車子,如今還賣二十幾萬,這除了市場競爭外,技術的進步提高了效率也是功不可沒的。

運輸零件用的自動小車,就是提升效率的。

前懸線,發動機上的附屬機件,比如助力泵、發電機等等都是在這裡安裝的。

克萊斯勒的長沙工廠算是自動化非常高的,只是在工廠里呆了一個小時,我就被濃濃的危機感包圍了,在機械臂下抬頭看未來的感覺可不好受,機器人可以替代體力勞動者,而最近特別流行的AI則會讓文字工作者很不好受。

未來是怎樣的?不好說。

我們能做的只是活到老學到老,不然就要被機器人替代了。

就寫到這裡吧,我要去睡個覺,冷靜一下了。


推薦閱讀:

三分妄想:如果把汽車改裝成「卡丁車」會怎樣?
揭密汽車製造全過程
江淮造的蔚來汽車ES8靠譜嗎?
一個女汽車工程師的獨白
要搞懂一個行業,必然要搞董其賺錢的邏輯;賽車行業存在的起源是什麼?

TAG:汽車 | 機器人 | 汽車製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