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香港電影的最後一部絕唱,從它之後,香港電影就死了……

鬍子哥導語 鬍子哥總是一言不合就失聯,掃描二維碼可查閱備份和更新,我一直在努力讓每個人都能看到未被過濾的真實世界……

防失聯,加鬍子哥個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Q-14233431

杜少按

你可能從未聽說過麥兆輝和庄文強,但你一定看過他們編劇、導演的「無間道」。

2002年,港片「無間道」上映,評價之高將沉寂已久的港片再次推上神壇,之後兩部續集延續反轉扣人心弦的劇情和明星陣容,與第一部共同構成港片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但無人想到這一抹燦爛,竟是香港電影最後的餘暉。

從那以後,港片沒落,再無和「無間道」一樣可以震驚世界的經典,於是許多人說:無間之後,再無港片。

這是杜少的第10篇真實故事,為了解開「無間道」後,香港電影人的艱辛和掙扎,我專門採訪了:麥兆輝、庄文強和香港金像獎得主攝影師潘耀明。


無間之後,再無港片

關注表面是人類的本能,默默付出的人,往往得不到應有的聲望。

見到麥兆輝、庄文強、潘耀明時,恰逢他們的新片「非凡任務」定檔發布會,黃軒、段奕宏、祖峰等主演悉數到場。

由於瘋狂的粉絲們堵住出口,逼得明星們不得不逃進專訪貴賓間「避難」。門外的尖叫聲交織著狂熱、喜悅和幸福,但沒有一個呼喊在表達對三位電影大師的尊敬。

事實上,只有現場少數人知道,這三位代表著香港乃至中國電影頂尖高度。

發布會現場的庄文強、麥兆輝、潘耀明

同我見面前,無數人曾訪問麥兆輝、庄文強(簡稱:麥庄)。他們編劇、導演的電影「無間道」毫無疑問是港片巔峰,世界影史的里程碑,無人不知,但對大眾來說,兩位依然非常陌生。

坐在他們中間的潘耀明更不為人知,22年前,他踏足香港影業成為一名攝影師,如今已是擁有金像獎背書的大拿,麥庄的御用搭檔,電影「三岔口」、「竊聽風雲」系列、「聽風者」全部出自他鏡頭下。但人們只關心明星,誰在呈現每一幀畫面好像並不重要。

庄文強和潘耀明都穿著黑色毛衣,讓人想起另外一個藝術家喬布斯,但只有庄文強思考時,習慣用拇指托住下巴。麥兆輝總習慣用一塊格紋手帕反覆擦拭著眼鏡,深藍同灰色拼接Blazer非常扎眼,但他笑著說:「我們穿的這就是普通的衣服!」

穿著拼接Blazer的麥兆輝

2002年,麥庄二人聯合劉偉強拍攝的港片「無間道」上映,大火。

電影集合梁朝偉、劉德華、陳冠希、余文樂、鄭秀文、陳慧琳、黃秋生等香港最強陣容,從編劇到演員、鏡頭,毫無短板,粉碎90年代港片的粗糙特點,連電影開場白也極具張力。

至今我還記得,曾志偉飾演的「琛哥」身高1米59,穿著白色POLO衫、梳著小平頭,昂起頭從眼睛底部凝視一切。他伸出雙手張牙舞爪說道:「算命的說,我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可我不相信,我認為出來混的,是生是死都由自己決定。」儼然黑道大哥的終極形態。

處在叛逆期的中學生們,從未在語文課上學到中文的節奏、辭藻變化的魔法,但依然從中能感覺到力量。

一句「對不起,我是警察」成為所有人放在口頭的常用句。陳永仁跟女心理醫生表白時的話「你覺得我人怎麼樣?」,甚至被小處男們借用成功追到初戀女友,而這些台詞全部出自麥庄之手。

「無間道」的經典段落:陳永仁和劉建明天台對決

上映這年,「無間道」斬獲最佳電影在內的7項「金像獎」,又拿下台灣金馬最佳影片、日本電影最高獎項「藍絲帶最佳外語片獎」。

在偽文青還沒有豆瓣的年代,世界權威電影評論網站IMDb上「無間道」已經是史上評分最高的中文電影,高過李安的「卧虎藏龍」、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

就在所有人覺得香港將擁抱輝煌時,現實卻並未如童話故事結局一般——港片很快沒落並消散。

港片統治的世界

2006年,好萊塢巨頭華納兄弟買下重拍版權,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馬特?達蒙主演的好萊塢版「The Departed -無間行者」上映,隨即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剪輯四項大獎。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在奧斯卡頒獎當天,當海倫?米倫挽著湯姆?漢克斯宣布最佳改編劇本獎花落「The Departed - 無間行者」大屏幕介紹竟然錯誤顯示劇本來自日本,昔日的東方好萊塢香港被忽視在一旁,似乎從未存在。

現在的00後不會知道,20年多前的香港無論經濟、文化都是整個亞洲無可比擬的東方之珠,電影產業穩穩坐在全球第二把交椅,同好萊塢勢均力敵。

當時,這個1104平方公里的南方一角還不到上海的五分之一,卻是世界第二大電影產地,配合流行音樂、小說及電視劇齊飛,香港可以說是全球文化之都,被稱為東方好萊塢。周潤發、王祖賢、張曼玉一大批港星影響力波及整個亞洲乃至世界,如今在國內熱到髮指的韓國明星宋仲基、宋慧喬、全智賢,當年全是張國榮的小粉絲。

張國榮在「倩女幽魂」片場

韓劇「請回答1988」中,一開篇就是當時韓國年輕人觀看「英雄本色2」和「警察故事」可見香港電影對整個亞洲的影響。

今年,韓國「釜山行」電影刷爆了朋友圈,當我們所有人感嘆韓國電影甩開中國10年時,那時的韓國電影在港片面前卻毫無存在感。麥兆輝說,那時香港一年有364部電影上映,基本一天一部。

那是1990年,港產電影正值黃金期。麥兆輝剛從香港演藝學院畢業就撞上了好時候,他告訴我,比起大陸,香港一直擁有完整的電影工業體系,為無數電影人提供了訓練和學習機會。

毫無科班背景的周星馳能通過讀夜大登頂喜劇之王,成龍靠一身不怕死的勁打遍世界,車禍、威亞吊一半摔在地上太正常。只要能幹,所有人會選擇一遍一遍地再來。

當談到周星馳時,麥兆輝說,這樣的演員,十幾歲出道,如果有天賦就會上升很快,二十多歲就能當男一號。壓縮成本、快餐化的香港商業電影成為無數演員的培養皿。相比之下,導演和攝影師培養周期則更長,需要更多砥礪,但在香港機會依然遍地可尋。

庄文強原本是個理工男,出生於一個左派家庭。1976年,周恩來、毛澤東先後病逝,遠在香港的他全家戴孝哀悼,當時他只有11歲,覺得手臂上戴一塊黑布很是新奇。上大學後,庄文強背著家裡從理工學院轉到香港浸會大學攻讀電影。這種巨大的學科跳躍,就算在今天的內地仍十分困難,但在那時的香港是常態。

與此同時,欣欣向榮的環境也讓所有香港導演更具包容心。在港片的黃金時期,李連杰、鞏俐等大陸演員爭相赴港,同現在香港明星北上演戲對比明顯。麥兆輝告訴我,比起形象,選演員更看他的專業程度,能否打開自己心中的一堵牆,其實香港內地演員並無明顯區別。

不論出生,不論背景,只要肯干敢拼就能脫穎而出,在任何行業無不如此,連華人富豪李嘉誠也是賣塑料花起家,這是典型的香港模式,也是財富噴涌的泉眼。

從80年代到2000年,香港電影風潮在大陸擴散,每個學校里瀰漫港片的味道,儘管在父母眼中,這些來自深圳河對岸的小片屬於毒草、靡靡之音,但在全國,抱著港片長大的小直男依然超過1000萬,對港片膜拜無處不在。

1992年周星馳在大陸拍攝「大話西遊」

自稱大哥的校霸就是山寨陳浩南,身邊還有個半吊子山雞哥,四處在姑娘面前表現雄性的力量。鬥智不鬥勇的小瘦子喜歡周星馳,滿嘴下三路的小段子。跟他們不一樣,國旗下講話的團支書跟黃飛鴻更親近,只是他們身邊少了個漂亮的十三姨。

93年的餘暉

1993年,香港電影上映量達到歷史最高,也最為經典。「東成西就」、「唐伯虎點秋香」、「青蛇」、「方世玉」、「新不了情」這些後來被奉為經典的港片先後誕生。

還是這年,中國人姜萬勐在安徽合肥發明了VCD影碟機。成本低廉的VCD碟片迅速席捲中國大陸,碟片出租店滿城開花,盜版隨之興起,香港一部電影剛剛上映,往往第二天對面的廣東縣城裡就會出現盜版碟片,一個月內全國普及,只要10元押金,一個縣城少年就能沉浸在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中,伴隨石榴姐風華絕代婀娜多姿的面容,徹底忘掉數學作業。

在港片未能打入國內市場的年代,這些優質內容通過盜版VCD傳遍各地,從陝北礦場工家到東北掰蒜老妹的眼前,大大滿足上千萬80、90後的精神文化生活,儘管這無法阻擋港產電影走向沒落。

依然是93年,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在香港上映。

當「青蛇」里張曼玉還抱著假蛇尾四處搖擺時,「侏羅紀公園」已經用電腦繪圖做出了「真實」的恐龍,猙獰地甩著尾巴,咬開高壓電線,嚇得小學生晚上不敢獨自上廁所。

在好萊塢技術優勢面前,香江之濱的快餐電影沒有絲毫還手之力。當年,「唐伯虎點秋香」收穫4000萬港幣已經是港片最高數字,卻僅是「侏羅紀公園」在港票房的三分之二。

大成本製作的「侏羅紀公園」在當時看來極為逼真

麥兆輝說:「歷史就是這樣,一直往前跑,如果一直停留在這個地方,一個時代已經過了,下一個時代還要往前走。」

現在,港片的時代已經結束,而中國電影的時代還在緩緩開啟。

面對時代變遷,弱者習慣於被拯救,強者習慣於靠

推薦閱讀:

10部電影教你6大溝通術
《反轉星球》導演拍這部動漫的初衷是什麼?
植物大戰殭屍2里這幾個角色你知道嗎?
一部被稱之為改變國家的電影
周星馳不結婚是什麼原因?

TAG:電影 | 香港 | 香港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