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太極的第三自然大律一太極周期律(12)

山下道人

積分6487等級8江湖新手

周易太極的第三自然大律一太極周期律(12)

——從「王宗岳太極拳論」中認識太極拳(十二)

周易太極周期律

周易[繫辭上傳]:「生生不息之謂易。」指出宇宙間任何事物始終圍著「太極」陰陽周期循環運動。陰陽周期變化關係既是對立又是相依統一。陰陽由對立,達到平衡統一,然後出現新層次對立,然後再平衡統一。周而復之不斷的變化,生生不息。這就是太極周期自然大律。

太極拳在拳的技擊運動體現太極周期大律

稱為太極拳必須要在拳的技擊運動中,具體體現出太極周期律賦予的自然規律。也是技擊所必須的技術技巧。太極拳行拳要以腳為中心,兩腳分陰陽。在行拳中,兩腳之間的重心轉換平衡循環、身體骨架調整平衡循環、陰陽轉換平衡循環,左陰右陽變為左陽右陰,左陽右陰又變為左陰右陽,周而復之循環變化就是太極周期律。王宗岳形容這樣運動是「活如車輪」。身體其他部分腿、胯、腰、背、胸、肩、臂、肘、腕、手、手指運動,都要以腳為統帥展開的無限循環運動。王宗岳講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都是對太極周期律的外形動態描寫。

太極周期自然大律是通過意識控制,急促時,運動的距離很短,以毫米計算,轉換的速度快如閃電,快到外形變化細微,難察其動就完成了四兩撥千斤全過程。這就是靜中有動。任何外家拳難以相比擬,包括少林拳。得其一二者足勝少林的理由其中包括運動速度。現在健身太極拳普遍認為練拳越慢越好,慢有韻味。這樣技術要求是當年楊澄甫為健身而改造快打套路拳的一種創新,一種武術的變異。後人把這種創新無限放大,終使變異約定成俗,認為慢是太極拳功夫之一。不慢不叫太極拳,慢練出功夫,至於有什麼功夫也只有天曉得。還有一個功夫說是太極拳動作必須轉圈打圓抱球。這更是一種誤導,人體關節都是「萬向半球結構連接」。這樣結構決定人的運動形態,無論是四肢還是軀幹運動都是呈圓弧形的。轉圈打圓抱球應該說是人的本能。或者說是仿「太極圖」幾何圖案的仿形動作。

太極拳技擊在進退之間不落空

太極周期自然律表現在太極拳中還有一個重要特徵是技擊進退之間不落空。行拳的身體在任何動態定位上都處在陰陽對立、平衡之中,按現代運動科學講就是說在被動運動中身體始終保持重心穩定,肢體平衡,處主動地位。所以太極拳手在搏擊中沒有落空之慮。外家拳最大弱點就是發力出拳易落空。一旦落空就必須快速回抽,一則怕暴露破綻,二則以便迅速轉入下一個打擊會合。所以主張快進快出,以快制敵。不存在轉周循環,不存在太極周期自然大律。相比較而已,無論陳拳還是楊拳雖然都自稱是正宗太極拳。但是從它們的拳套路里可以很清晰的發現基本是攻擊型的拳法招術組合。如果提高拳速,恢復它們原形,那就是很有殺傷力的力量型外家拳。所以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凡是有攻擊型的拳法招術拳套路的拳,雖然冠有「太極拳」之名,在王宗岳太極拳技擊術分析下,都很難認定是「太極拳」。

回復 | 推薦給朋友 | 轉貼舉報

推薦閱讀:

tjboyue的【太極】2
楊式太極拳傳承考略(上)
太極拳流派 孫式太極拳抻筋拔骨功怎練習(2)
太極風水門秘傳風水布局旺宅
清太宗(皇太極)

TAG:自然 | 周易 | 太極 | 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