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手冊】對孩子早教的五大誤區,哪一條你中槍了?

早期教育,廣義指從人出生到6歲入學之前這一階段的教育,如今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重視,但許多父母並不了解早教到底該教什麼,走入了一些誤區。早教到底應該怎麼教,如何避免走入誤區?今天媽媽手冊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關於早教的那些事兒。父母對早教的五大誤區

誤區一 早教沒有用,不用特別注意

「我小時候也沒有特別學啥,這不也健康成長了嗎?」這是「早教無用論」父母都堅持的觀點。

(√)人在嬰幼兒時期大腦發育迅速,如果給予豐富的環境刺激,發展潛力十分巨大,早教就是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和人格成長進行「激活」十分必要。

誤區二 早教就是學認字、背唐詩、說英語

許多媽媽認為早教就是教孩子學習知識和技能,並以「會讀多少字」,「會背多少詩」來評判早教的成功與否。

(√)幼教專家王東異:科學的早教「弱化」知識性教育,更多注重對孩子獨立性、想像力、記憶力、社交能力、健康體格等的培養。「謝耳朵」這樣情商餘額不足的天才在劇中很可愛,在現實中就不那麼美好了是不是?

誤區三 早教基礎好,就能培養出「神童」

有的媽媽希望培養出「最強大腦」,從小就對孩子進行高強度的特殊訓練,如背圓周率、學心算等。

(√)早教的目的是了解孩子的優勢,進而讓他發揮出最大的潛能,而不是按父母意志去塑造某方面的神童,家長不要抱著功利性的目的進行早教

誤區四 越早越好,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3個月的娃邊吃奶邊上課, 2歲孩子話說不利索就學英語……早教已經早到新生兒了,父母的心確實急了點兒啊。

(√)「敏感期」理論認為孩子身心發展是有敏感期的,只有到了敏感期才會發生質的變化,即常說的「開竅」了。因此「拔苗助長」是無法激發孩子潛能的,反而會讓孩子產生厭學、沮喪等情緒。

誤區五 早教必須要報班,「洋理念」最權威

有的家長認為早教必須要報班,以為這樣孩子能得到系統全面的早期教育,在選擇早教班時,也是挑價格最貴的,理念最時髦最洋氣的。

(√)王東異:11月22日舉行的「學前教育質量發展大會」上,許多與會專家達成「家庭教育要優於早教班」的共識。如果一定要選擇早教機構,要注意看是否有早教資質、課程設置是否符合預期等,而不要被各種理論「噱頭」迷惑。

早教不當對孩子有什麼危害?

填鴨式早教會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有的家長同時給孩子報四五個班,孩子根本沒有遊戲的時間,這樣高強度的填鴨早教只會讓孩子過早厭學,再也無法對學習新知識而提起興趣。

過早學習抽象知識,影響孩子的感知能力

如果過早認識文字和數字這樣抽象的符號,孩子的注意力就會更多地集中在這些抽象的事物上,就失去了對自然世界觀察和想像的能力。

早教大量用眼會影響孩子的視力

看光碟學英語,用ipad玩益智遊戲,是現在家長經常採取的早教方式,這樣孩子總是近距離用眼,容易造成近視。

早教到底應該怎麼教?

早教內容必須適齡 超前教育會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早教時一定要考慮自己孩子的接受能力,如今的兒童繪本、益智玩具等都分年齡段,媽媽可以多了解一下,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東西。

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 不要讓早教變得枯燥乏味,媽媽可以多給孩子買一些益智玩具,設計一些互動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感知、發現並學習。

親子互動很重要 一些家長認為,一周陪孩子上一兩次課就算完成了「早教」任務,殊不知家庭才是早期教育的主要陣營。爸爸媽媽一定要多給孩子留出時間,多做親子互動。

附兒童九大敏感期及早教重點(供參考)

感官敏感期(0-6歲)多給孩子玩音樂玩具、布書、拼圖、繪本

語言敏感期(最關鍵2-6歲)讓孩子多模仿,探索新辭彙,正視孩子的「詛咒」

細小事物敏感期(1.5-4歲)一起觀察微觀世界不丟棄孩子的小玩意兒

秩序敏感期(2—4歲)一起做家務滿足孩子秩序感,提供有序家居環境

動作敏感期(關鍵2-6歲)搭積木、玩水玩沙、剪貼塗畫、球類運動

閱讀敏感期(4-5歲)親子閱讀圖書繪本

社會規範敏感期(2.5-6歲)教孩子守規則講禮貌、不搶佔東西、鼓勵交換贈送

繪畫書寫敏感期(3-4.5歲)表揚孩子的塗鴉,不要約束孩子「畫字」  

文化敏感期(3-9歲)增加孩子對各學科的興趣,培養獨立思維

其它國家的早教都在教什麼?

美國 重視體驗多於知識傳授

美國十分重視兒童的獨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從1歲多就培養孩子自己穿衣、吃飯等;不會將不屬於這個年齡段的知識技能硬灌輸給孩子,而是崇尚讓他們多動手、多體驗,在各種益智、團隊遊戲中學會體驗和探索的本領。

日本 培養獨立人格 學會不給別人添麻煩

從家長到早教學校都會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如上課或者出遊時,孩子都要背一個小背包,帶著自己的生活物品,家長不會幫忙攜帶。

加拿大 動手為主 不提前教寫字、計數

類似早教班的有play school和StrongStart,孩子在那裡唱歌、玩玩具、做手工,但沒有教寫字及計數的功課。

資料來源:《現代家長》、《抓住兒童敏感期》、北京日報、搖籃網

推薦閱讀:

早教的火坑 沉重的負擔
有哪些適合 0~2 歲左右嬰幼兒閱讀的外國讀物?
專家早教丨別家小孩不到3歲就會數數兒了!我家寶寶怎麼還不會?
每個怕輸的孩子,上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早教指導師?

TAG:孩子 | 媽媽 | 早教 | 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