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鄉土菜:「我是土菜王」 土到沒底線

廣東缽仔鍋氣足

發掘人 鄧向榮發掘地 廣東陽江毛利率 65%

土特色 我們老家廣東陽江家家戶戶都會做缽仔菜,用陶制的缽仔烹制。這種土菜鍋氣足、原汁原味,通過缽仔加熱而成,突出了草魚的鮮嫩,還有一股焦香味,非常受歡迎。我以缽仔燒鯇魚為例說一下這類菜的做法:生薑鋪底防煳底 將沙姜切成薄片,鋪滿缽仔底部,防止原材料燒煳,味道變苦。八成熟再開蓋 將魚肉擺放好後,蓋蓋開中火,魚肉燒至八成熟再打開蓋,然後把鍋中魚肉水分燒乾,待魚肉即將要煳的時候關火,這樣處理菜肴的鍋氣非常足。關鍵 魚肉燒制的全過程都不要翻動原料,以免魚肉碎掉。

缽仔燒鯇魚(草魚)原料 草魚段(魚身處)500克。調料 鹽6克,芝麻油3克,調和油10克,沙薑片30克。製作 1.將草魚段用鹽腌制入味。2.將缽仔底部刷上調和油,上面鋪一層沙薑片,把魚塊均勻地鋪在上面,放在爐上,蓋蓋,用中火燒2分鐘,待魚肉八成熟,開蓋繼續燒至水分燒乾,出鍋淋芝麻油即可。

山溝溝里的鍋巴飯

發掘人 余義剛發掘地 武漢周邊山溝溝毛利率 70%

土特色 這道鍋巴飯是我們在一次考察武漢周邊土菜時發現的,服務員端上來一個鐵鍋,裡面是臘肉做的鍋巴飯,讓我們非常興奮,感覺整桌菜就這個飯好。於是,我們把它「搬回了」酒店,保留了鄉下原汁原味的特色,經過稍許改良端上了桌,不僅引來了很多回頭客,毛利還做到了70%。有的老客戶一坐下來先點這道鍋巴飯,再點其他菜,人氣很高。增加粗糧搭配 農村做的鍋巴飯是用臘魚與米飯做成,我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食客非常「感冒」的香芋、紅薯等粗糧,腊味也是從單一的臘魚,改成了臘魚與臘腸結合,口味變得更豐富,顏色搭配也比以前要搶眼。自己動手改鐵鍋 這道鐵鍋飯所用的盛器,是我們自己改造的,只需將原來鐵鍋上方焊一個「鐵把手」即可,方便轉鍋。起鍋巴2秘訣 鐵鍋飯起鍋巴有兩個要素,一個是受熱,另一個是油水混合。受熱指的鐵鍋在加熱時,要不斷轉動,不能有快有慢,必須勻速,這樣才能受熱均勻,否則會出現一邊有鍋巴,一邊沒鍋巴的現象,沒結鍋巴就會煳鍋;只有當鍋里的熟豬油和米湯混合在一起的時候,才會起鍋巴。米湯倒入鍋中,流向鍋底,而熟豬油則是抹在鍋沿邊上,只有在加熱時,先加熱鍋邊處,讓米湯流向鍋邊和熟豬油混合,然後再通過轉動鍋,使「油水」都沾到米飯上產生鍋巴。大火5秒逼出鍋氣 做這道菜的火候很關鍵,開火後要用中火煎制,期間不停轉動鐵鍋,待馬上出鍋時,最後5秒鐘要改大火,並且把鍋放在爐火中心,讓這股熱力集中產生鍋氣,上桌才會有香味。

1.刷油鋪米

2.放臘魚鋪臘腸

3.放好粗糧,抹熟豬油

4.澆米湯

柴灶臘鱖魚鍋巴飯原料 大米100克,臘鱖魚(也可用臘草魚代替,降低成本)、香芋、紅薯各250克,臘腸150克,玉米6段。調料 熟豬油50克,色拉油10克,米湯250克,蔥、姜各5克。 製作 1.在臘鱖魚上面鋪上姜、蔥,上蒸箱蒸熟,再入燒熱的鍋中煎香,放涼,改刀成塊;臘腸蒸熟,改刀成片;香芋、紅薯改刀成長方片。2.大米洗凈,倒入開水中煮至八成熟。3.將鐵鍋燒熱,刷上一層色拉油,將瀝水後的八成熟大米均勻地鋪在鍋內,再放入臘鱖魚、臘腸、香芋片、紅薯片、玉米,加入米湯,鍋沿處淋上固態熟豬油,蓋上鍋蓋,用中火煎制15分鐘,直至整塊米飯可以在鍋里晃動,再改大火燒5秒鐘,出鍋氣即可。4.上桌方式:(1)堂做員把鍋巴飯分給食客食用;(2)出菜時跟一湯碗米湯,堂做員將米湯(約500克)倒入鍋中,煮成鍋巴粥,給顧客分食。

豆腐煎一面才嫩

發掘人 鄧向榮發掘地 廣東陽江毛利率 75%

土特色 這道菜一天在我們小店能賣出八十多份,不僅是銷量第一的土菜,還是毛利王。我們用黑豆磨成豆腐,自製更健康,而且口感軟嫩。

自磨黑豆腐 原料 自磨黑豆腐600克(與普通豆腐製作一樣,只是原料用黑豆製成),豬五花肉餡200克。 調料 A料(生粉、蚝油、鹽各5克,生抽10克,雞粉、胡椒粉各2克),B料(鹽3克,蔥花、薑末各10克,生抽8克),香蔥圈10克,烤好的花生碎、調和油各20克。製作 1.將自磨黑豆腐改刀成5厘米見方的塊。2.將肉餡用B料調味,釀入豆腐塊中,放入平底鍋中煎制,煎制時只煎一面,待肉餡成熟,豆腐有一面呈金黃色時,倒入用A料調製的芡汁,晃一下鍋即可,使味道包裹在豆腐上。3.將豆腐塊倒入燒熱的沙煲中,上面撒香蔥圈和花生碎即可。

陝西三原土火鍋

發掘人 李軍平陝西巷子老菜館總廚發掘地 陝西三原縣毛利率 58%

傳統什錦暖鍋 原料 小酥肉150克,肉丸、娃娃菜、粉條各100克,紅肉、海帶絲、煎豆乾、豬肉皮、腐竹各50克,平菇200克,發好的黑木耳250克。 調料 A料(鹽、糖各5克,胡椒、十三香、味精、雞精、雞汁各3克),蝦皮、香菜各5克,雞湯1千克。製作 1.娃娃菜、平菇、海帶絲、蒸豆腐、肉皮、腐竹、木耳入開水焯至八成熟,撈出放入暖鍋中,再放入粉條。2.製作好的紅肉、小酥肉、肉丸擺在暖鍋上層。3.在雞湯中加入A料調味,倒入暖鍋中,撒上蝦皮、香菜即可。4.在鍋的內膽中加上燒好的木炭,燒熟透上桌。 小酥肉製作 1.取上等豬梅肉500克切成0.7厘米厚的片,加入蔥姜水10克,鹽、味精、胡椒粉各5克腌制,加生粉、麵粉各15克拌勻,在凈油鍋中炸至金黃色。2.取盛器,下雞湯1千克,八角2克,桂皮5克,小茴香3克,干辣椒、蒜、姜各10克,調入鹽、雞汁各5克,味精、十三香各3克,調製味道過程中,放入炸好的酥肉,上籠蒸40分鐘取出,切成5厘米長、2厘米寬的條即可。肉丸製作 取用豬前腿肉蓉500克,加蔥姜水10克、味精3克、十三香3克、胡椒5克、糖3克,加入生粉、麵粉各10克拌勻,待油燒至七成熟,將肉餡擠成大拇指量大小的丸子,放入油中浸炸至熟即可。紅肉製作 1.取五花肉1千克,放入蒸鍋內蒸至半熟取出,在皮上抹上老抽,油炸成暗紅色,將肉切成10毫米厚的片。2.取蔥、姜各10克,八角、豬肉皮、小茴香各5克放入油中炸制,待出小茴香味後放入切好的肉片,加入水500克、白酒5克燜熟。


推薦閱讀:

有形的守望 無形的鄉土
[2017攝影大賽花園組] 我的泥巴小院 我那鄉土氣息濃郁的美花園
費孝通:《江村經濟》與《鄉土中國》(2)
林豐俗 | 一股濃濃的「鄉土」味
《大風》:「70後」女作家的新鄉土敘事丨劉瓊

TAG:底線 | 鄉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