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

中國網5月23日訊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導幼兒園和家庭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教育部研究制定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現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指南》旨在幫助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和科學養育態度,保障幼兒獲得基本的學習經驗。歡迎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建言獻策,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意見建議可通過電子郵件和來函方式反饋。

時間:2012年5月23日-6月12日

電子郵箱:zhangyong@moe.edu.cn

來函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單大木倉衚衕37號,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幼教處

郵政編碼:100816

特此公告。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全文】

目錄

說 明 2

一、健康 4

(一)身心狀況 4

(二)動作發展 7

(三)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 10

二、語言 14

(一)聽與說 14

(二)閱讀和書寫準備 17

三、社會 21

(一)人際交往 21

(二)社會適應 25

四、科學 29

(一)科學探究 29

(二)數學認知 33

五、藝術 38

(一)感受與欣賞 38

(二)表現與創造 40

說 明

一、 為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導幼兒園和家庭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制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二、《指南》以為幼兒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協調發展為核心,旨在引導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

三、《指南》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

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議部分針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目標,列舉了一些能夠有效幫助和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教育途徑與方法。

四、實施《指南》應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1.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珍視幼兒生活和遊戲的獨特價值,充分尊重和保護其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2.關注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要注重學習與發展各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全面協調發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

3.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既要準確把握幼兒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又要充分尊重幼兒發展連續性進程上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每個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呈現的發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

一、健康

健康包括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是一種在身體上和精神上的完滿狀態及良好的適應能力。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誌,也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

為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成人應為幼兒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宜的鍛煉,滿足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創設溫馨的人際環境,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親情和關愛,形成積極穩定的情緒情感;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形成使其終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幼兒身心發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護和照顧,但不宜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以免剝奪幼兒自主學習的機會,養成過於依賴的不良習慣,影響其主動性、獨立性的發展。

(一)身心狀況

目標1 具有健康的體態

3~4歲 4~5歲 5~6歲

1. 身高和體重適宜。(參考標準:

男孩身高94.9-111.7厘米,體重12.7-21.2公斤;女孩身高94.1-111.3厘米,體重12.3-21.5公斤)

2. 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1.身高和體重適宜。(參考標準:

男孩身高100.7-119.2厘米,體重14.1-24.2公斤;女孩身高99.9-118.9厘米,體重13.7-24.9公斤)

2.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確的站、坐和行走姿勢。 1.身高和體重適宜。(參考標準:

男孩身高106.1-125.8厘米,體重15.9-27.1公斤;女孩身高104.9-125.4厘米,體重15.3-27.8公斤)

2.經常保持正確的站、坐和行走姿勢。

【教育建議】

1.為幼兒提供營養豐富、健康的飲食。如:

參照《0-6歲兒童膳食指南》,為幼兒提供穀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製品等多樣化的食物,均衡搭配。烹調方式要科學,盡量少煎炸、腌制、燒烤。

鼓勵幼兒多喝白開水,少喝飲料。

2. 保證幼兒每天睡眠11~12小時,其中午睡應達到2小時左右;午睡時間可以隨幼兒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

3. 注意幼兒的體態,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姿勢。如:

提醒幼兒要保持正確的站、坐、走姿勢;發現有八字腳、羅圈腿、駝背等骨骼發育異常的情況,應及時就醫矯治。

桌、椅和床要合適。椅子的高度以幼兒寫畫時雙腳能自然著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狀為宜;桌子的高度以寫畫時身體能坐直,不駝背、不聳肩為宜;床不宜過軟。

4. 每年帶幼兒進行健康檢查。

目標2 情緒安定愉快

3~4歲 4~5歲 5~6歲

1. 情緒比較穩定,很少因一點小事哭鬧不止。

2.不高興時能聽從成人的哄勸,較快地平靜下來。

1.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不高興時能較快緩解 。

2.需要不能滿足時能夠接受解釋,不亂髮脾氣。

3. 願意把自己的情緒告訴親近的人,一起分享快樂或求得安慰。 1.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知道引起自己某種消極情緒的原因,能努力化解。

2.表達情緒的方式比較適度,不亂髮脾氣。

3.能隨著活動的需要較快地轉換情緒和注意。

【教育建議】

⒈ 營造溫暖、輕鬆的心理環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如:

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以積極、愉快的情緒影響幼兒。

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幼兒。注意發現幼兒的優點,接納他們的個體差異,不與同伴做橫向比較。

幼兒做錯事時要冷靜處理,不厲聲斥責和打罵。

2. 幫助幼兒學會恰當表達和調控情緒。如:

用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為幼兒做出榜樣。如生氣時不亂髮脾氣。

和幼兒一起談論自己高興或生氣的事,鼓勵幼兒與人分享自己的情緒。

允許幼兒表達自己情緒,並給予適當的引導。如幼兒發脾氣時不硬性壓制,等冷靜後告訴他什麼行為是可接受的;發現幼兒不高興時,主動問問情況,幫助他們化解消極情緒。

目標3 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

3~4歲 4~5歲 5~6歲

1.能在較熱或較冷的戶外環境中活動。

2.換新環境時情緒能較快穩定,睡眠、飲食基本正常。

3. 在幫助下能較快適應集體生活。 1.能在較熱或較冷的戶外環境中連續活動半小時左右。

2.換新環境時較少出現身體不適。

3. 能較快適應人際環境中發生的變化。如換了新老師能較快適應。 1.能在較熱或較冷的戶外環境中連續活動不少於半小時。

2.天氣變化時較少感冒,能適應車、船等交通工具造成的輕微顛簸。

3.能較快融入新的人際關係環境。如換了新的幼兒園或班能較快適應。

【教育建議】

1. 保證幼兒的戶外活動時間,提高幼兒適應季節變化的能力。如:

每天為幼兒安排不少於兩小時的戶外活動,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季節交替時要堅持。

因地制宜,過熱或過冷的地區可選擇溫度適當的時間段開展戶外活動。

2. 經常與幼兒玩拉手轉圈、鞦韆、轉椅等遊戲活動,讓幼兒適應輕微的擺動、顛簸、旋轉,促進其平衡器官機能的發展。

3. 鍛煉幼兒適應生活環境變化的能力。如:

注意觀察幼兒在新環境中的飲食、睡眠、遊戲等方面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幫助他們儘快適應新環境。

經常帶幼兒接觸不同的人際環境,如參加親戚朋友聚會,支持他與不同群體的小朋友遊戲等,使幼兒較快適應新的人際關係。

(二)動作發展

目標1 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

3~4歲 4~5歲 5~6歲

1.能沿地面直線或在較窄的低矮物體上走一段距離。

2. 能雙腳靈活交替上下樓梯。

3. 能身體平穩地雙腳連續向前跳。

4.四散跑時能躲避他人的碰撞。

5.能雙手向上拋球。 1.能在較窄的低矮物體上平穩地走一段距離。

2. 能以匍匐、膝蓋懸空等多種方式鑽爬。

3.能助跑跨跳過一定距離,或助跑跨跳過一定高度的物體。

4.能與他人玩追逐、躲閃跑的遊戲。

5. 能連續自拋自接球。 1.能在斜坡、盪橋和有一定間隔的物體上較平穩地行走。

2.能以手腳並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網等。

3.能連續跳繩。

4.能躲避他人滾過來的球或扔過來的沙包。

5. 能連續拍球。

【教育建議】

1. 利用多種活動發展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如:

走平衡木,或沿著地面直線、田埂行走。

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蹺等遊戲活動。

2. 鼓勵幼兒進行跑跳、鑽爬、攀登、投擲、拍球等活動,以及跳竹竿、滾鐵環等傳統體育遊戲,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 對於拍球、跳繩等技能性活動,不要過於要求數量,更不能機械訓練。

目標2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4歲 4~5歲 5~6歲

1.能雙手抓杠懸空吊起10秒左右。

2.能單手將沙包向前投擲2米左右。

3.能單腳連續向前跳2米左右。

4.能快跑15米左右。

5.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可適當歇歇、停停)。 1.能雙手抓杠懸空吊起15秒左右。

2.能單手將沙包向前投擲4米左右。

3.能單腳連續向前跳5米左右。

4.能快跑20米左右。

5.能連續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可適當停歇)。 1. 能雙手抓杠懸空吊起20秒左右。

2. 能單手將沙包向前投擲5米左右。

3. 能單腳連續向前跳8米左右。

4. 能快跑25米左右。

5. 能連續行走1.5公里以上(途中可適當停歇)。

【教育建議】

1. 開展豐富多樣、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各種身體活動,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勵幼兒堅持下來,不怕累。

2. 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多走路、少坐車;自己上下樓梯,自己背包。

目標3 手的動作靈活協調

3~4歲 4~5歲 5~6歲

1. 能用筆塗塗畫畫。

2. 能熟練地用勺子吃飯。

3.能用剪刀沿直線剪,邊線基本吻合。 1. 能邊線較直地畫出簡單圖形,或能邊線基本對齊地摺紙。

2. 能用筷子吃飯。

3. 能沿輪廓線剪出由直線構成的簡單圖形,邊線吻合。 1.能根據需要畫出圖形,線條基本平滑。

2.能熟練使用筷子。

3.能沿輪廓線剪出由曲線構成的簡單圖形,邊線吻合且平滑。

4.能使用簡單的勞動工具或用具。

【教育建議】

1.創造條件和機會,促進幼兒手的動作靈活協調。如:

提供畫筆、剪刀、紙張、泥團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種自然、廢舊材料和常見物品,讓幼兒進行畫、剪、折、粘等美工活動。

引導幼兒生活自理或參與家務勞動,發展其手的動作。如練習自己用筷子吃飯、扣扣子,幫助媽媽摘菜葉、做麵食等。

幼兒園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動區時,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讓幼兒有更多機會參與材料製作。

2.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如:

為幼兒提供的塑料粒、珠子等活動材料要足夠大,材質要安全,以免造成異物進入氣管、鉛中毒等傷害。

為幼兒示範正確地拿筷子、握筆的姿勢和使用剪刀、鎚子等工具的方法。

提醒幼兒不要拿剪刀等鋒利工具玩耍,用完後要放回原處。

(三)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

目標1 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

3~4歲 4~5歲 5~6歲

1.在提醒下,按時睡覺和起床,並能堅持午睡。

2.喜歡參加體育活動。

3.在引導下不偏食、挑食。喜歡吃瓜果、蔬菜等新鮮食品。

4.願意飲用白開水,不貪喝飲料。

5.不用臟手揉眼睛,連續看電視不超過15分鐘。

6.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 1.每天按時睡覺和起床,並能堅持午睡。

2.喜歡參加體育活動。

3.不偏食、挑食,不暴飲暴食。喜歡吃瓜果、蔬菜等新鮮食品。

4. 常喝白開水,不貪喝飲料。

5.知道保護眼睛,不在過強或過暗的地方看書,連續看電視不超過20分鐘。

6.每天早晚刷牙且方法基本正確。 1.養成每天按時睡覺和起床的習慣。

2.能主動參加體育活動。

3.吃東西時細嚼慢咽。

4.主動飲用白開水,不貪喝飲料。

5.主動保護眼睛。不在過強或過暗的地方看書,連續看電視不超過30分鐘。

6.每天早晚主動刷牙,方法正確。

【教育建議】

1. 讓幼兒保持有規律的生活,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時進餐,保證吃好早餐等。

2. 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

合理安排餐點,為幼兒提供營養均衡的膳食。

幫助幼兒了解食物的營養價值,引導他們不挑食不偏食、少吃或不吃不利於健康的食品;多喝白開水,少喝飲料。

吃飯時不過分催促,提醒幼兒細嚼慢咽。

3. 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

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無牙刷、牙膏時可用鹽水代替。

勤為幼兒洗澡、換衣服、剪指甲。

提醒幼兒保護五官,如不亂挖耳朵、鼻孔,不用臟手揉眼睛,看電視時保持3米左右的距離等。

4. 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養成鍛煉的習慣。如:

為幼兒準備一些體育活動材料,如皮球、跳繩、毽子等。

經常和幼兒一起在戶外運動和遊戲,同時支持幼兒和同伴一起開展體育活動。

和幼兒一起觀看有關體育活動的賽事或電視節目,培養他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目標2 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4歲 4~5歲 5~6歲

1.在提醒下,飯前便後能洗手。

2.在幫助下能穿脫衣服或鞋襪。

3.能將玩具和圖書放回原處。 1.飯前便後能主動洗手,方法正確。

2.能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扣鈕扣。

3.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1. 能根據冷熱增減衣服。

2. 會自己系鞋帶。

3. 能按類別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教育建議】

1. 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論幼兒做得好壞都給予適當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辦代替,以免剝奪他發展自理能力的機會。

2. 教給幼兒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脫衣服和鞋襪、洗手洗臉、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確方法。

3.提供有利於幼兒生活自理的條件。如:

提供一些紙箱、抽屜,供幼兒收拾和存放自己的玩具、圖書或生活用品等。

幼兒的衣服、鞋子等要簡單實用,方便自己穿脫。

目標3 具備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4歲 4~5歲 5~6歲

1.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

2.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險的事。

3.在公共場所走失時,能向警察或有關人員說出自己的名字、家庭地址、家長的名字或電話號碼。 1.在公共場合不遠離成人的視線單獨活動。

2.認識常見的安全標誌,能遵守安全規則。

3.運動時能主動躲避危險。

4.知道簡單的求助方式。 1. 未經大人允許不給陌生人開門。

2. 能自覺遵守基本的安全規則和交通規則。

3. 運動時能避免給他人造成危險。

4. 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災知識。

【教育建議】

1.提供安全的生活環境和必要的保護措施。如:

要把熱水瓶、藥品、火柴、刀具等物品放到幼兒夠不到的地方;陽台或窗檯要有安全保護措施;要使用安全的電源插座等。

在公共場所要注意照看好幼兒;幼兒乘車、乘電梯時要有成人帶領;不能把幼兒單獨留在家裡或汽車裡等。

2.結合生活實際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如:

外出時提醒幼兒要緊跟成人,不遠離成人的視線,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在河邊和馬路邊玩;要遵守交通規則等。

幫助幼兒了解周圍環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險的事。如不動熱水壺,不玩火柴或打火機,不摸電源插座,不攀爬窗戶或陽台等。

幫助幼兒認識常見的安全標誌,如:小心觸電、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緊急出口等。

3.教給幼兒簡單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如:

記住自己家庭的住址和電話,父母的姓名和單位,一旦走失時知道向成人求助,並能提供必要信息。

遇到火災或其他緊急情況時,知道要撥打110、120、119等求救電話。

可利用圖書、音像等材料對幼兒進行逃生和求救方面的教育,並運用遊戲方式模擬練習。

幼兒園應定期進行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的逃生演習。

二、語言

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語言發展貫穿於身心發展的各個領域,對其他領域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幼兒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在發展著人際交往能力、對交往情境的判斷能力、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等,並通過語言獲取信息,逐步使學習超越個體的直接感知。

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有利於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

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社會經驗支持,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培養幼兒對文字的興趣,通過機械記憶和強化訓練過早識字不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和接受能力。

(一)聽與說

目標1 認真聽並能聽懂常用語言

3~4歲 4~5歲 5~6歲

1.別人對自己說話時能注意聽並做出回應。

2.能聽懂日常會話。

1.在群體中能有意識地聽與自己有關的信息。

2. 能結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語氣、語調所表達的不同意思。

3. 少數民族幼兒能基本聽懂普通話。 1.在集體中能注意聽老師或其他人講話。

2. 聽不懂或有疑問時能主動提問。

3.能結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設等相對複雜的句子。

【教育建議】

1. 多給幼兒提供傾聽和交談的機會。如:經常和幼兒一起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給他讀圖書、講故事等。

2. 引導幼兒學會認真傾聽。如:

要認真聽別人(包括幼兒)講話,為幼兒做出表率。

要用幼兒聽得懂的語言與他們交談。

對幼兒提要求和布置任務時要求他們注意聽,鼓勵他主動提問。

3. 對幼兒講話時,注意結合情景使用豐富的語言,以便於幼兒理解。如:

說話時注意語氣、語調,讓幼兒感受語氣、語調的作用。如對幼兒的不合理要求以比較堅定的語氣表示不同意;講故事時,盡量把故事人物高興、悲傷的心情用不同的語氣、語調錶現出來。

根據幼兒的理解水平有意識地使用一些反映因果、假設、條件等關係的句子。

目標2 願意講話並能清楚地表達

3~4歲 4~5歲 5~6歲

1.願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說話,能大方地與人打招呼。

2.願意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時能配以手勢動作。

3.能口齒清楚地說兒歌、童謠或複述簡短的故事。

1.願意與他人交談,喜歡談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

2.基本會說普通話的日常會話。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幼兒願意學說普通話。

3.能基本完整的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經歷的事情。

4.講述比較連貫。 1.願意與他人討論問題,敢在眾人面前說話。

2.會說普通話,發音正確、清晰。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幼兒會用普通話進行日常簡單會話。

3.能有序、連貫、清楚地講述一件事情。

4.講述時能使用常見的形容詞、同義詞等,語言比較生動。

【教育建議】

1 .為幼兒創造說話的機會並體驗語言交往的樂趣,如:

每天有足夠的時間與幼兒交談。如,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詢問和聽取他們對自己事情的意見等。

尊重和接納幼兒的說話方式,無論幼兒的表達水平如何,都應認真地傾聽並給予積極的回應。

鼓勵和支持幼兒與同伴一起玩耍、交談,相互講述見聞、趣事或看過的圖書、動畫片等。

在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要積極為幼兒創造用普通話交流的語言環境。

2.引導幼兒清楚地表達。如:

和幼兒講話時,成人自身的語言要清楚、簡潔。

當幼兒因為急於表達而說不清楚的時候,提醒他不要著急,慢慢說。同時要耐心傾聽,給予必要的補充,幫助他們理清思路並清晰地說出來。

目標3 具有文明的語言習慣

3~4歲 4~5歲 5~6歲

1.與別人講話時知道眼睛要看著對方。

2.說話自然,聲音大小適中。

3. 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當的禮貌用語。 1.別人對自己講話時能回應。

2.能根據場合調節自己說話聲音的大小。

3.能主動使用禮貌用語,不說髒話、粗話。

1. 別人講話時能積極主動地回應。

2. 能根據談話對象和需要,調整說話的語氣。

3. 懂得按次序輪流講話,不隨意打斷別人。

4. 能依據所處情境使用恰當的語言。如在別人悲傷時會用恰當的語言表示安慰。

【教育建議】

1. 注意語言文明,為幼兒做出表率。如:

與他人交談時,認真傾聽,使用禮貌用語。

在公共場合不大聲說話,不說髒話、粗話。

幼兒表達意見時,成人可蹲下來,眼睛平視幼兒,耐心聽他們把話說完。

2.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語言行為習慣。如:

結合情景提醒幼兒一些必要的交流禮節。如對長輩說話要有禮貌,客人來訪時要打招呼,得到幫助時要說謝謝等。

提醒幼兒遵守集體生活的語言規則,如要輪流發言,不隨意打斷別人講話等。

提醒幼兒注意公共場所的語言文明,如不大聲喧嘩。

(二)閱讀和書寫準備

目標1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3~4歲 4~5歲 5~6歲

1.經常主動要求成人講故事、讀圖書。

2.喜歡跟讀韻律感強的兒歌、童謠。

3.愛護圖書,不亂撕亂扔。 1.經常反覆看自己喜歡的圖書。

2.喜歡把聽過的故事或看過的圖書講給別人聽。

3.對生活中常見的標識、符號感興趣,知道它們表示一定的意義。 1. 經常專註地閱讀圖書。

2. 喜歡與他人一起談論圖書和故事的有關內容。

3. 在閱讀圖書和生活情境中對文字元號感興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義。

【教育建議】

1.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條件。如:

提供一定數量、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富有童趣的圖書。

提供相對安靜的地方,盡量減少干擾,保證幼兒自主閱讀。

2.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如:

經常抽時間與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

提供童謠、故事和詩歌等不同體裁的兒童文學作品,鼓勵他們自主選擇。

當幼兒遇到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時,和他們一起查閱圖書資料,讓他們感受圖書的作用,體會閱讀的樂趣。

3.引導幼兒體會標識、文字元號的用途。如:

向幼兒介紹醫院、公用電話等生活中的常見標識,讓他們知道標識可以代表具體事物。

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幼兒體會文字的用途。如買來新玩具時,把說明書上的文字念給幼兒聽,了解玩具的玩法。

目標2 具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

3~4歲 4~5歲 5~6歲

1.能聽懂短小的兒歌或故事。

2.會看畫面,能根據畫面說出圖中有什麼,發生了什麼事等。

3. 能理解圖書上的文字是和畫面對應的,是用來表達畫面意義的。

1. 能大體講出所聽故事的主要內容。

2. 能根據連續畫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說出故事的情節。

3 能隨著作品的展開產生喜悅、擔憂等相應的情緒反應,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情緒情感。

1. 能說出所閱讀的幼兒文學作品的主要內容。

2. 能根據故事的部分情節或圖書畫面的線索猜想故事情節的發展,或續編、創編故事。

3. 對看過的圖書、聽過的故事能說出自己的看法。

4. 能初步感受文學語言的美。

【教育建議】

1.經常和幼兒一起閱讀,引導他們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理解圖書的內容。如: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結合畫面討論故事內容,學習建立畫面與故事內容的聯繫。

和幼兒一起討論或回憶書中的故事情節,引導他們有條理地說出故事的大致內容。

在給幼兒讀書或講故事時,可先不告訴名字,讓幼兒聽完後自己取名字,並說出這樣命名的理由。

鼓勵幼兒自主閱讀,並與他人討論自己在閱讀中的發現、體會。

2.在閱讀中發展幼兒的想像和創造能力。如:

鼓勵幼兒依據畫麵線索講述故事,大膽推測、想像故事情節的發展,改編故事部分情節或續編故事結尾。

鼓勵幼兒用故事表演、繪畫、泥塑等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圖書和故事的理解。

鼓勵和支持幼兒自編故事,並為自編的故事配上圖畫,製成圖畫書。

3. 引導幼兒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如:

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欣賞或模仿文學作品的語言節奏和韻律。

給幼兒讀書時,通過表情、動作和抑揚頓挫的聲音傳達書中的情緒情感,讓幼兒體會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現力。

目標3 具有書面表達的願望和初步技能

3~4歲 4~5歲 5~6歲

1.喜歡用塗塗畫畫表達一定的意思。

2.嘗試正確握筆。 1.願意用圖畫和符號表達自己的願望和想法。

2.在成人提醒下,寫寫畫畫時姿勢正確。 1.願意用圖畫和符號表現事物或故事。

2.會正確地寫自己的名字。

3.寫寫畫畫時姿勢正確。

【教育建議】

1. 讓幼兒在寫寫畫畫的過程中體驗文字元號的功能,激發書寫的願望。如:

準備供幼兒隨時取放的紙、筆等材料,也可利用沙地、樹枝等自然材料,滿足幼兒自由塗畫的需要。

鼓勵幼兒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或故事畫下來並講給別人聽,讓幼兒感受和體會寫畫的方式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把幼兒講過的事情用文字記錄下來,並念給他聽,使幼兒知道說的話可以用文字記錄下來,從中體會文字的用途。

2. 在繪畫和遊戲中做必要的書寫準備,如:

通過把虛線畫出的圖形輪廓連成實線等遊戲,促進手眼協調,同時幫助幼兒學習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運筆技能。

鼓勵幼兒學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幫助幼兒學習正確的握筆姿勢,提醒他們寫畫時保持正確姿勢。

三、社會

幼兒社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過程是幼兒社會性不斷完善並奠定健全人格基礎的過程,主要包括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幼兒階段是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時期,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社會適應能力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以及知識、能力和智慧作用的發揮具有重要影響。幼兒在與成人和同伴交往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如何與人友好相處,也在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不斷發展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家庭、幼兒園和社會應共同努力,為幼兒創設溫暖關愛的家庭和集體生活氛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讓幼兒在積極健康的人際關係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發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學會遵守規則,建立基本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幼兒社會性是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學習發展起來的,成人應注重自己的言行對幼兒的潛移默化影響。

(一)人際交往

目標1 喜歡交往

3~4歲 4~5歲 5~6歲

1. 喜歡和小朋友一起遊戲。

2. 喜歡與熟悉的長輩一起活動。 1. 喜歡和小朋友一起遊戲,有經常一起玩的小夥伴。

2. 喜歡和長輩交談,有事願意告訴長輩。 1. 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歡結交新朋友。

2. 有問題願意向別人請教。

3. 有高興的或有趣的事願意與大家分享。

【教育建議】

1. 要主動親近和關心幼兒,經常和他一起遊戲或活動,讓幼兒感受到與長輩交往的快樂,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或師生關係。

2. 創造交往的機會,讓幼兒體會交往的樂趣。如:

利用走親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來訪的時機,鼓勵幼兒與他人接觸、交談。

鼓勵幼兒參加其他小朋友的遊戲,也歡迎他帶同伴到家裡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樂。

幼兒園應多為幼兒提供自由交往和遊戲的機會,鼓勵他們自主選擇、自由結伴開展活動。

目標2 能與同伴友好相處

3~4歲 4~5歲 5~6歲

1. 想加入同伴的遊戲時,能友好地提出請求。

2. 在成人指導下,不爭搶、不獨霸玩具。

3. 與同伴發生衝突時,能聽從成人的勸解。

1. 會運用介紹自己、交換玩具等簡單技巧加入同伴遊戲。

2. 對大家都喜歡的東西能輪流、分享。

3. 與同伴發生衝突時,能在他人幫助下和平解決。

4. 活動時願意接受同伴的意見和建議。

5. 不欺負弱小。 1. 能想辦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遊戲。

2. 活動時能與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難能一起克服。

3. 與同伴發生衝突時能自己協商解決。

4. 知道別人的想法有時和自己不一樣,能傾聽和接受別人的意見,不能接受時會說明理由。

5. 不欺負別人,也不允許別人欺負自己。

【教育建議】

1. 結合具體情境,指導幼兒學習交往的基本規則和技能。如:

利用小朋友來訪或到別人家作客的機會,鼓勵幼兒與別人分享玩具、圖書,提醒他注意禮貌。

當幼兒與同伴發生矛盾或衝突時,指導他們嘗試用協商、交換、輪流玩、合作等方式解決衝突。

利用相關的圖書、故事,引導幼兒懂得什麼樣的行為受大家歡迎,想要得到別人的接納應該怎樣做。

幼兒園應多為幼兒提供需要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完成的活動,讓幼兒在具體活動中體會合作的重要性,學習分工合作。

2. 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幼兒進行換位思考,學習理解別人。如:

引導幼兒想想「假如你是那個小朋友,你怎麼想?」讓幼兒學習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受。

與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活動,讓幼兒通過角色扮演體驗所扮角色的心情,從中學習理解別人。

3. 和幼兒一起談談他的好朋友,說說喜歡這個朋友的原因,引導他們多發現同伴的優點、長處。

目標3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

3~4歲 4~5歲 5~6歲

1. 能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遊戲或其他活動。

2. 為自己的好行為或活動成果感到高興。

3. 自己能做的事情,願意自己做。

4. 喜歡承擔一些小任務。

1. 能按自己的想法進行遊戲或其他活動。

2. 知道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對自己感到滿意。

3. 自己的事情盡量自己做,不喜歡依賴別人。

4. 敢於嘗試有一定難度的活動和任務。 1.能主動發起活動或在活動中出主意、想辦法。

2.做了好事或取得了成功後還想做得更好。

3.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願意學。

4.主動承擔任務,遇到困難能夠堅持而不輕易求助。

5. 與別人的看法不同時,敢于堅持自己的意見並說出理由。

【教育建議】

1.關注幼兒的感受,保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如:

能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幼兒,使幼兒切實感受到自己被尊重。

關注幼兒的活動和表現,善於發現其優點和長處,多給予肯定和表揚。同時,表揚一定要有針對性,要具體。

不要拿幼兒的不足與其他幼兒的優點作簡單比較。

2.鼓勵幼兒自主決定,獨立做事,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如:

與幼兒有關的事情要徵求他們的意見,即使他們的意見與成人不同,也要認真聽,接受他們的合理要求。

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支持幼兒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條件,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想法。

盡量放手讓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夠好,也應鼓勵並給予一定的指導,讓他們在做事中樹立自尊和自信。

鼓勵幼兒嘗試有一定難度的任務,並注意調整難度,讓他們感受經過努力取得的成就感。

目標4 關心尊重他人

3~4歲 4~5歲 5~6歲

1.長輩講話時能認真聽,並能聽從長輩的要求。

2.身邊的人生病或不開心時表示同情。

3.在提醒下能做到不打擾別人。 1.會用禮貌的方式向長輩表達自己的要求和想法

2.能注意到別人的情緒,並有關心、體貼的表現。

3. 知道父母的職業,能體會到父母為養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勞。 1. 能有禮貌地與人交往。

2. 能關注別人的情緒和需要,並能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3. 尊重為大家提供服務的人,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4. 接納、尊重與自己的生活方式或習慣不同的人。

【教育建議】

⒈ 以身作則,以尊重、關心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父母、長輩和其他人。如:

經常問候父母,主動做家務。

禮貌地對待老年人,如坐車時主動為老人讓座。

看到別人有困難能主動關心並給予一定的幫助。

2. 引導幼兒尊重、關心長輩和身邊的其他人,尊重他人的勞動及成果。如:

提醒幼兒關心身邊的人,如媽媽累了,知道讓她安靜地休息一會兒。

給幼兒講講父母撫育他成長的經歷,讓幼兒理解和體會父母養育他的辛苦。

結合實際情境,提醒幼兒注意別人的情緒,了解他們的需要,給予適當的關心和幫助。

利用購物、看病等機會,幫助幼兒了解與自己關係密切的社會服務機構及其工作,體會這些機構給大家提供的便利和服務,懂得尊重他們的勞動,珍惜勞動成果。

3. 引導幼兒學慣用平等、接納和尊重的態度對待差異。如:

了解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可以相互學習。

利用民間遊戲、傳統節日等,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主要民族和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幫助幼兒感知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理解人們之間是平等的,應該互相尊重,友好相處。

(二) 社會適應

目標1 喜歡並適應群體生活

3~4歲 4~5歲 5~6歲

1.對群體活動有興趣。

2. 對幼兒園的生活好奇,喜歡上幼兒園。 1.願意並主動參加群體活動。

2.願意與家長一起參加社區的一些群體活動。 1.群體活動中積極、快樂。

2.對小學生活有好奇和嚮往。

【教育建議】

1. 經常帶幼兒參加一些群體性的活動,使幼兒「樂群、合群」。如:參加親戚、朋友和同事間的聚會,以及適合幼兒參加的社區活動等,支持幼兒和不同群體的同伴一起遊戲,豐富他們群體活動經驗。

2. 幼兒園組織活動時,可以經常打破班級的界限,讓幼兒有更多機會參加不同群體的活動。

3. 帶大班幼兒參觀小學,講講小學有趣的活動,喚起他們對小學生活的好奇和嚮往,為入學做好心理準備。

4.

目標2 遵守基本的行為規範

3~4歲 4~5歲 5~6歲

1.在提醒下,能遵守遊戲和公共場所的規則。

2.知道不經允許不能拿別人的東西,借別人的東西要歸還。

3. 愛護玩具和其他物品。 1.感受規則的意義,並能基本遵守規則。

2.不私自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3. 知道說謊是不對的。

4.知道接受了的任務一定要完成。

5.在提醒下能節約糧食、水電等。 1.理解規則的意義,能與同伴協商制定遊戲和活動規則。

2.愛護公物,用別人的東西時也知道愛護。

3. 做了錯事敢於承認,不說謊。

4.能認真負責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務。

5. 愛護身邊的環境,注意節約資源。

【教育建議】

1.嚴格遵守社會行為規則,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如:尊老愛幼、愛護公共環境,節約水電等。

2.幫助幼兒了解基本行為規則或其它遊戲規則,讓幼兒體驗、理解規則的重要性,學習自覺遵守規則。如:

經常和幼兒玩帶有規則的遊戲,遵守共同約定的遊戲規則。

利用實際生活情景和圖書故事,向幼兒介紹一些必要的社會行為規則,以及為什麼要遵守這些規則。

在幼兒園的區域活動中,創設情境,讓幼兒體會沒有規則的不方便,鼓勵他們討論制定規則並自覺遵守。

及時鼓勵幼兒遵守社會規則的行為,糾正違規行為。如:幼兒主動為老人讓座時要及時肯定;幼兒損害他人或公共物品時要及時制止並主動賠償。

3. 教育幼兒要誠實守信。如:

對幼兒誠實守信的行為要及時肯定。

允許幼兒犯錯誤,告訴他們做錯了改了就好。不要打罵幼兒,以免他們因害怕懲罰而說謊。

發現幼兒說謊時,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對幼兒的要求過高過嚴造成的。如果是,要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同時要嚴肅地告訴幼兒說謊是不對的,不能解決問題。

經常給幼兒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要求他們完成並及時給予表揚,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負責的態度。

目標3 具有初步的歸屬感

3~4歲 4~5歲 5~6歲

1. 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員及與自己的關係,體會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員。

2. 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溫暖,愛父母,親近與信賴長輩。

3. 能說出自己家所在街道、小區(鄉鎮、村)的名稱。

4. 認識國旗,知道國歌。 1. 喜歡自己所在的幼兒園和班級,積极參加集體活動。

2. 能說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縣(區)名稱,知道當地的有代表性的物產或景觀。

3. 知道自己是中國人。

4. 奏國歌、升國旗時能自動站好。 1. 願意為集體做事,為集體的成績感到高興。

2. 能感受到家鄉的發展變化並為此感到高興。

3. 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間要互相尊重,團結友愛。

4. 知道一些國家的重大成就, 愛祖國,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教育建議】

1. 親切地對待幼兒,關心幼兒,讓他們感到長輩是可親、可近、可信賴的,家庭和幼兒園是溫暖的。如:

多和孩子一起遊戲、談笑,盡量在家庭和班級中營造溫馨的氛圍。

通過和幼兒一起翻閱照片、講幼兒成長的故事等,讓幼兒感受到家庭和幼兒園的溫暖,老師的和藹可親,對養育自己的人產生感激之情。

2. 吸引和鼓勵幼兒參加集體活動,萌發集體意識。如:

幼兒園和班級里的重大事情和計劃,請幼兒集體討論決定。

幼兒園應經常組織多種形式的集體活動,萌發幼兒的集體榮譽感。

3. 運用幼兒喜聞樂見和能夠理解的方式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如:

和幼兒說一說或在地圖上找一找自己家所在的省、市、縣名稱。

利用外出遊覽收集到的信息資料、電視節目或畫報、圖片等,向幼兒介紹家鄉、祖國各地的風景名勝、著名的建築、獨特的物產等,激發幼兒的自豪感和熱愛之情。

利用電視節目或參加升旗等活動,向幼兒介紹國旗、國歌以及觀看升旗、奏國歌的禮儀。

向幼兒介紹反映中國人聰明才智的發明和創造,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四、科學

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幼兒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和理解事物本質和事物間關係的過程,主要包括科學探究和數學認知。幼兒在對自然事物的科學探究和運用數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過程中,不僅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充分發展形象思維,而且在感知具體事物基礎上初步嘗試歸類、排序、概括、抽象,逐步發展邏輯思維能力,為其它領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慾望,培養探究能力。成人要善於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並運用於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方法和能力。

幼兒思維發展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不應為追求知識的掌握而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

(一)科學探究

目標1 親近自然,喜歡探究

3~4歲 4~5歲 5~6歲

1. 喜歡接觸大自然,對周圍的很多事物和現象感興趣。

2. 經常問各種問題,或好奇地擺弄物品。 1. 喜歡接觸新事物,經常問一些與新事物有關的問題。

2. 常常動手動腦探索物體和材料,並樂在其中。 1. 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總是刨根問底。

2. 能經常動手動腦尋找問題的答案。

3. 探索中有所發現時感到興奮和滿足。

【教育建議】

1. 經常帶幼兒接觸大自然,激發其好奇心與探究慾望。如:

為幼兒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積極性感染和帶動幼兒。

和幼兒一起發現並分享周圍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現象,一起尋找問題的答案。

通過拍照和畫圖的方式保留和積累有趣的探索與發現。

2. 真誠地接納、多方面支持和鼓勵幼兒的探索行為。如:

鼓勵並認真對待幼兒的問題,引導他們猜一猜、想一想,有條件時和幼兒一起做一些簡易的調查或有趣的小實驗。

容忍幼兒因探究而弄髒、弄亂、甚至破壞物品的行為,可引導他們活動後做好收拾整理。

多為幼兒選擇一些能操作、多變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廢舊材料,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幼兒拆拆裝裝或動手自製玩具。

目標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3~4歲 4~5歲 5~6歲

1. 對感興趣的事物能仔細觀察,發現其明顯特徵。

2. 能用多種感官或動作去探索物體,關注動作所產生的結果。

1. 能對事物或現象進行觀察比較,發現其相同與不同。

2. 能根據觀察結果提出問題,並大膽猜測答案。

3. 能通過簡單的調查收集信息。

4. 能用圖畫或其他符號進行記錄。 1. 能通過觀察、比較與分析,發現並描述不同種類物體的特徵或某個事物前後的變化。

2. 能用一定的方法驗證自己的猜測。

3. 在成人的幫助下能制定簡單的調查計劃並執行。

4. 能用數字、圖畫、圖表或其他符號記錄。

5. 探究中能與他人合作與交流。

【教育建議】

1. 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事物,學習觀察的基本方法,培養觀察與分類能力。如:

支持幼兒自發的觀察活動,對其發現表示讚賞。

通過提問等方式引導幼兒思考並對事物進行比較性觀察和連續觀察。

引導幼兒在觀察和探索的基礎上,嘗試進行簡單的分類、概括,如,根據運動方式給動物分類,根據生長環境給植物分類,根據外部特徵給物體分類等等。

2. 支持和鼓勵幼兒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動手動腦尋找答案或解決問題。如:

鼓勵幼兒根據觀察或發現提出值得繼續探究的問題,或成人提出有探究意義且能激發幼兒興趣的問題。如:皮球、輪胎、竹筒等物體滾動時都走直線嗎?怎樣讓橡皮泥球浮在水面上?等等。

支持和鼓勵幼兒大膽聯想、猜測問題的答案,並設法驗證。如:玩風車時,鼓勵幼兒猜測風車轉動方向及速度快慢的原因和條件,並實際去驗證;

支持、引導幼兒學慣用適宜的方法探究和解決問題,或為自己的想法收集證據。如:想知道院子里有多少種植物,可以進行實地調查;想知道球在平地上還是在斜坡上滾得快,可以動手試一試;想證明影子的方向與太陽的位置有關,可以做個小實驗進行驗證等等。

3. 鼓勵和引導幼兒學習做簡單的計劃和記錄,並與他人交流分享,如:

和幼兒共同制定調查計劃,討論調查對象、步驟和方法等,也可以和幼兒一起設法用圖畫、箭頭等標識呈現計劃。

鼓勵幼兒用繪畫、照相、做標本等辦法記錄觀察和探究的過程與結果,注意要讓記錄有意義,通過記錄幫助幼兒豐富觀察經驗、建立事物之間的聯繫和分享發現。

支持幼兒與同伴合作探究與分享交流,引導他們在交流中嘗試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體驗合作探究和發現的樂趣。如一起討論和分享自己的問題與發現,一起想辦法驗證猜測和收集資料。

目標3 在探究中認識周圍事物和現象

3~4歲 4~5歲 5~6歲

1. 認識常見的動植物,能注意並發現周圍的動植物是多種多樣的。

2. 能感知和發現物體和材料的軟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3. 能感知和體驗天氣對自己生活和活動的影響。

4. 初步了解和體會動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1. 能感知和發現動植物的生長變化及其基本條件。

2.能感知和發現常見材料的溶解、傳熱等性質或用途。

3. 能感知和發現簡單物理現象,如物體形態或位置變化等。

4. 能感知和發現不同季節的特點,體驗季節對動植物和人的影響。

5. 初步感知常用科技產品與自己生活的關係,知道科技產品有利也有弊。 1. 能察覺到動植物的外形特徵、習性與生存環境的適應關係。

2. 能發現常見物體的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係。

3. 能探索並發現常見的物理現象產生的條件或影響因素,如影子、沉浮等。

4. 感知並了解季節變化的周期性,知道變化的順序

5. 初步了解人們的生活與自然環境的密切關係,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護環境。

【教育建議】

1.支持幼兒在接觸自然和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中積累有益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如:

和幼兒一起通過戶外活動、參觀考察、種植和飼養活動,感知生物的多樣性和獨特性,以及生長發育、繁殖和死亡的過程。

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和適宜的工具,支持幼兒在遊戲過程中探索並感知常見物質、材料的特性和物體的結構特點。

2.引導幼兒在探究中思考,嘗試進行簡單的推理和分析,發現事物之間明顯的關聯。如:

引導5歲以上幼兒關注和思考動植物的外部特徵、習性與生活環境對動植物生存的意義。如兔子的長耳朵具有自我保護的作用;植物種子的形狀有助於其傳播等。

引導幼兒根據常見物質、材料的特性和物體的結構特點,推測和證實它們的用途。如:有坡度的屋頂有利於雨水流下;不同用途的車輛有不同的結構等等。

3.引導幼兒關注和了解自然、科技產品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逐漸懂得熱愛、尊重、敬畏自然。如:

結合幼兒的生活需要,引導他們體會人與自然、動植物的依賴關係。如:動植物對自己生活的貢獻,季節變化與生活的關係,常見災害性天氣給人們生產和生活帶來的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等。

和幼兒一起討論常見科技產品的用途和弊端。如:汽車等交通工具給生活帶來的方便和對環境的污染等。

(二)數學認知

目標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3~4歲 4~5歲 5~6歲

1. 感知和發現周圍物體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對不同的形狀感興趣。

2. 體驗和發現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數。 1. 在指導下感知和體會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狀來描述。

2. 在指導下感知和體會有些事物可以用數來描述的,對環境中各種數字的含義有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1. 能發現和體會到按一定規律排列的物體比較整齊、美觀。

2. 能發現生活中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教育建議】

1.引導幼兒注意事物的形狀特徵,嘗試用表示形狀的詞來描述事物,體會描述的生動形象性和趣味性。如:

參觀遊覽後,和幼兒一起談論所看到的事物的形狀,鼓勵幼兒產生聯想,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如:熊貓的身體圓鼓鼓的,全身好像是一個個的圓形組成的;孔雀開屏時尾巴像把大扇子等。

和幼兒交談或讀書講故事時,適當地運用一些有關形狀的辭彙來描述事物,如看圖片時和幼兒討論奧運會場館為什麼叫「鳥巢」等。

2.引導幼兒感知和體會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數,關注周圍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數的信息,體會各種數所代表的含義。如:

和幼兒一起尋找發現生活中用數字作標識的事物,如電話號碼、時鐘、日曆和商品的價簽等。

引導幼兒了解和感受數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如天氣預報中表示氣溫的數代表冷熱狀況;鐘錶上的數表明時間的早晚等。

鼓勵幼兒學習使用數的信息進行一些簡單的推理。如知道今天是星期五後,能推斷明天爸爸媽媽休息。

3. 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按照一定規律排列的事物,體會其中的秩序和美,並嘗試自己創造出新的排列規律。如:

和幼兒一起發現和體會按一定順序排列的隊形整齊有序,人多時按先後順序排隊比較公平等。

提供具有重複性旋律和詞語的音樂、兒歌和故事,或利用環境中有序排列的圖案,如按顏色間隔排列的瓷磚、按形狀間隔排列的珠簾等,鼓勵幼兒發現和感受其中的規律美。

鼓勵幼兒嘗試自己設計有規律的花邊圖案、創編有一定規律的動作,或者按某種規律進行搭建活動等。

引導幼兒體會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按一定的順序和規律排列的,如一周七天按照從周一到周日的順序排列,一年四季按照春夏秋冬輪迴等。

4. 鼓勵和支持幼兒發現、嘗試解決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數學的問題,體會數學的用處。如:

比賽拍球、跳繩、跳遠或投沙包時,可通過數數、測量的方法確定名次。

解決幼兒生活中的公平分配問題時,可以採用對應或者計算的方法平均分配。

解決春遊去哪裡玩的問題時,在幼兒充分表達自己想去的地方後,引導他們統計選擇不同地點的人數,並根據統計結果做出決定。

目標2 感知和理解數、量及數量關係

3~4歲 4~5歲 5~6歲

1. 能感知和區分物體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點,並能用相應的詞表示。

2. 能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3. 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個以內的物體,並能說出總數,能按數取物。

4.能用數詞描述事物或動作。如我有4本圖書。 1. 能感知和區分物體的粗細、長短、厚薄、輕重等量方面的特點,並能用相應的詞語描述。

2. 能通過數數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3. 能通過實際操作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係,如5比4多1;2和3合在一起是5。

4. 會用數詞描述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1. 初步理解量的相對性。

2. 藉助實際情景和操作(如合併或拿取)理解加和減的實際意義。

3. 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它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

4. 能用簡單的圖表表示簡單的數量關係。

【教育建議】

1.引導幼兒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徵。如:

感知常見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粗細等量的特徵,學習使用相應的辭彙描述這些特徵。

結合具體事物讓幼兒逐漸理解「量」是相對的。如小亮比小明高,但比小強矮。

收拾物品時,根據情況,鼓勵幼兒按照物體量的特徵分類整理。如整理圖書時按照大小擺放。

2. 結合日常生活,指導幼兒學習通過對應或數數的方式來比較物體的多少。如:

鼓勵幼兒在一對一配對的過程中發現兩組物體的多少。如,在給桌子上的每個碗配上勺子時,發現碗和勺多少的不同。

鼓勵幼兒通過數數比較兩樣東西的多少。如數數有多少個蘋果,多少個梨,判斷蘋果和梨哪個多。

3. 利用生活和遊戲中的實際情景,引導幼兒理解數概念。如:

結合生活需要,和幼兒一起手口一致點數物體,得出物體的總數。

通過點數的方式讓幼兒體會物體的數量不會因排列形式、空間位置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如鼓勵幼兒將一定數量的扣子以不同的形式擺放,體會扣子的數量是不變的。

結合日常生活,為幼兒提供「按數取物」的機會,如從球框里拿出幾個球和小朋友一起玩等。

4.通過實物操作引導幼兒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係,並用「加」或「減」的辦法來解決問題。如:

遊戲中遇到讓4個小動物住進兩間房子的問題,或生活中遇到將5塊餅乾分給兩個小朋友問題時,讓幼兒嘗試不同的分法,考慮怎麼分更公平。

鼓勵幼兒嘗試自己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如家裡來了5位客人,桌子上只有3個杯子,請幼兒想辦法解決。

購少量物品時,有意識地鼓勵幼兒參與計算和付款的過程等。

目標3 感知形狀與空間關係

3~4歲 4~5歲 5~6歲

1. 能注意物體較明顯的形狀特徵,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2. 能感知物體基本的空間位置與方位,理解上下、前後、里外等方位詞。 1. 能感知物體的形體結構特徵,畫出或拼搭出該物體的造型。

2. 能感知和發現常見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徵,並能進行分類。

3. 能使用上下、前後、里外、中間、旁邊等方位詞描述物體的位置和運動方向。 1. 能用常見的幾何形體有創意地拼搭和畫出物體的造型。

2. 能按語言指示或根據簡單示意圖正確取放物品。

3. 能辨別自己的左右。

【教育建議】

1. 用多種方法幫助幼兒在物體與幾何形體之間建立聯繫。如:

引導幼兒感受生活中各種物品的形狀特徵,並嘗試識別和描述。如感受和識別盤子、桌子、車輪、地磚等物品的形狀特徵。

鼓勵和支持幼兒用積木、紙盒、拼板等各種形狀材料進行建構遊戲或製作活動。如用長方形的紙盒加兩個圓形瓶蓋製作「汽車」。

收拾積木裝入盒子時,引導幼兒體驗圖形之間的轉換。如兩個三角形的積木組合為一個正方形,更方便入盒。

引導幼兒注意觀察生活物品的圖形特徵,鼓勵他們按形狀分類整理物品。

2.豐富幼兒空間方位識別的經驗,引導幼兒運用空間方位經驗解決問題。如:

請幼兒取放物體時,使用他們能夠理解的方位詞,如把桌子下面的東西放到窗台上,把花盆放在大樹旁邊等。

和幼兒一起識別熟悉場所的位置。如超市在家的旁邊,郵局在幼兒園的前面。

在體育、音樂、舞蹈活動中,引導幼兒感受空間方位和運動方向。

和幼兒玩按指令找寶的遊戲。對年齡小的幼兒要求他們按語言指令尋找,對年齡大些的幼兒可要求按照簡單的示意圖尋找。

五、藝術

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特有方式。

每個幼兒的心裡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像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

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於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於成人。幼兒稚嫩的筆觸、動作和語言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想像和情感,成人應對幼兒獨特的藝術表現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更不能為追求結果的「完美」而對幼兒進行千篇一律的訓練,以免扼殺其想像與創造的萌芽。

(一)感受與欣賞

目標1 喜歡自然界與生活中美的事物

3~4歲 4~5歲 5~6歲

1. 喜歡觀看花草樹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

2. 容易被自然界中的鳥鳴、風聲、雨聲等好聽的聲音所吸引。

1. 在欣賞自然界和生活環境中美的事物時,關注其色彩、形態等特徵。

2. 喜歡傾聽各種好聽的聲音,感知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等變化。

1. 樂於收集美的物品或向別人介紹所發現的美的事物。

2. 喜歡模仿自然界和生活環境中有特點的聲音,併產生相應的聯想。

【教育建議】

1.和幼兒一起感受、發現和欣賞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中美的事物。如:

讓幼兒多接觸大自然,感受和欣賞美麗的景色和好聽的聲音。

經常帶幼兒參觀園林、名勝古迹等人文景觀,講講有關的歷史故事、傳說,與幼兒一起討論和交流對美的感受。

2. 和幼兒一起發現美的事物的特徵,感受和欣賞美。如:

讓幼兒觀察常見動植物以及其他物體,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動作等描述它們美的方面,如顏色、形狀、形態等。

讓幼兒傾聽和分辨各種聲響,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他對音色、強弱、快慢的感受。

支持幼兒收集生活和自然中喜歡的物品並和他們一起欣賞。

目標2 喜歡欣賞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和作品

3~4歲 4~5歲 5~6歲

1. 喜歡聽音樂或觀看舞蹈、戲劇等表演。

2.喜歡觀看繪畫、泥塑或其他藝術形式的作品。

1. 能夠專心地觀看自己喜歡的文藝演出或藝術品,有模仿和參與的願望。

2. 欣賞藝術作品時會產生相應的聯想和情緒反應。

1. 藝術欣賞時常常用表情、動作、語言等方式表達自己的理解。

2.願意和別人分享、交流自己喜愛的藝術作品和美感體驗。

【教育建議】

1. 創造條件讓幼兒接觸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如:

經常讓幼兒接觸適宜的、各種形式的音樂作品,豐富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

和幼兒一起用圖畫、手工製品等裝飾和美化環境。

利用傳統節日和民間慶典的機會,帶幼兒幼兒觀看或共同參與傳統民間藝術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動,如皮影戲、剪紙和捏麵人等。

有條件的情況下,帶幼兒去劇院、美術館、博物館等欣賞文藝表演和藝術作品。

2. 尊重幼兒的興趣和獨特感受,理解他們欣賞時的行為。如:

理解和尊重幼兒在欣賞藝術作品時的手舞足蹈、即興模仿等行為。

當幼兒主動介紹自己看過的或喜愛的舞蹈、戲曲、繪畫或工藝品時,要耐心傾聽並給予積極回應和鼓勵。

(二)表現與創造

目標1 喜歡進行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

3~4歲 4~5歲 5~6歲

1. 經常自哼自唱,喜歡模仿有趣的動作、表情和聲調。

2. 經常塗塗畫畫、粘粘貼貼並樂在其中。

1. 經常唱唱跳跳,喜歡參加歌唱、律動、舞蹈、表演等活動。

2. 喜歡用繪畫、捏泥、手工製作等方式表現自己的所見所想。

1. 積极參与藝術活動,有自己比較喜歡的活動形式。

2. 能用多種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現手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像。

3. 藝術活動中能與別人相互配合,也能獨立表現。

【教育建議】

1.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

提供豐富的便於幼兒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兒進行自主繪畫、手工、唱歌、表演等藝術活動。

經常和幼兒一起唱歌、表演、繪畫、製作,共同分享藝術活動的樂趣。

2.營造安全的心理氛圍,讓幼兒敢於並樂於表達表現。如:

欣賞和回應幼兒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發的藝術活動,讚賞他獨特的表現方式。

在幼兒自主表達創作過程中,不做過多干預或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幼兒,在幼兒需要時候再給予具體的幫助。

了解並傾聽幼兒藝術表現的想法或感受,領會並尊重幼兒的創作意圖,不簡單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標準來評價。

展示幼兒的作品,鼓勵幼兒用自己的作品或藝術品布置環境。

目標2 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與創造能力

3~4歲 4~5歲 5~6歲

1. 能模仿學唱短小歌曲。

2. 能跟隨熟悉的音樂做身體動作。

3. 能用聲音、動作、姿態模擬自然界的事物和生活情景。

4. 能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彩大體畫出自己想畫的人或事物。

1. 能用自然的、音量適中的聲音基本準確地唱歌。

2. 能通過即興哼唱、即興表演或給熟悉的歌曲編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3. 能用拍手、踏腳等身體動作或可敲擊的物品敲打節拍和基本節奏。

4. 能運用繪畫、手工製作等表現自己觀察到或想像的事物。 1. 能用基本準確的節奏和音調唱歌。

2. 能用律動或簡單的舞蹈動作表現自己的情緒或自然界的情景。

3. 能自編自演故事,並為表演製作簡單的服飾、道具或布景。

4. 能用自己製作的美術作品布置環境、美化生活。

【教育建議】

尊重幼兒自發的表現和創造,並給予適當的指導。如:

鼓勵幼兒在生活中仔細觀察、體驗,為藝術活動積累經驗與素材。如,觀察不同樹種的形態、色彩等。

提供豐富的材料,如圖書、照片、繪畫或音樂作品等,讓幼兒自主選擇,用適宜自己表現的方式去模仿或創作,成人不做過多要求。

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與幼兒共同確定藝術表達表現的主題,引導幼兒圍繞主題展開想像,進行藝術表達。

肯定幼兒作品的優點,用表達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導其提高。如,「你的畫用了這麼多紅顏色,就像過年一樣喜慶」、「你扮演的大灰狼聲音真像,要是表情再凶一點就更好了」等。附:美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推薦閱讀:

2016 年 ESC 工作組意見書:冠狀動脈非阻塞性心肌梗死
監察法草案徵求您的意見啦!小蓮幫您劃重點
ACOG委員意見三則
乘客沒上車,不許問去哪兒… | 計程車這麼管理你滿意嗎?【新規徵求意見】
鎮江市人民建議徵集辦公室開展意見建議徵集活動

TAG:兒童 | 學習 | 發展 | 意見 | 徵求意見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