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友情、愛情之外:第四類感情?

感情的細化是一種趨勢,我不否認有第四類感情,但是第四類感情的存在是建立在高度的文明基礎上的感情世界,低級趣味的人們,甚至是一些所謂的文人騷客的那種被異化的第四類感情,我認為這不是什麼第四類感情,而是一種亂情的遮羞布。

我們將親情、友情、愛情之外的一種情感稱之為第四類情感。按照現在人的說法第四類情感是這樣的定義:所謂第四類情感指的是徘徊於友情和愛情之間的一種情感,具體點說,就是比友情多一些,比愛情少一點的男女之情。在此類情感之間不能算是愛情,但卻有超過普通的友情。

似乎這樣的情感是一種極其含糊的情感,是一種說不清楚,在情感中的浮動的粒子,總在起起伏伏之中存在。有人說這就是一種異性知己,我還是那麼的觀點,知己莫過自己的愛人,如果真的你愛人以外的異性是你的知己了,那麼你和你的愛人還有必要在一起嗎

我記得司馬南先生說過關於第四類情感的話題,他講這類情感是存在的,但是並非一般人可以理解和擁有的,需要一種睿智的理智和聰慧的方式才可以使你得到。是的,司馬南先生講,他就有這樣的情感,但是這種情感是一種使自己感到舒服的,而不是那種激情的反應。他的這類感情是一種超越友情又在友情裡面的情感。他說了那麼一句話我覺得才是最經典的,也是給那些自以為是知己擁護者的最好的回答:我的這些朋友也是三姐(他的妻子)的朋友.並非有的人那樣,把這些都作為和自己愛人捉迷藏的激情遊戲。

我想在這裡談談我自己得觀點,第四類情感我是承認存在的,而且是和人類出現婚姻的同時就存在,不是什麼新鮮東西。第四類感情的開始就是古代那種拘泥於花街柳巷自中,但是那時的這類感情之是一種朦朧,是和私情常常分不太清楚的。往往到最後也會被肉體的交合搞得四不像了,但是正是因為如此才被那些別有用心的現代人利用大做文章,衍生出現在的什麼紅藍知己的鬼話。

如果說古代的第四類感情之是一種朦朧的雛形,那麼現代人的這種情感則是一種登峰造極了。這種情感被搞得神秘化和色情化了,真正的像上面定義中的一些成分都被搞得面目全非,不知所云了。

本人以為隨著社會的發展第四類情感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是越發的完善了,不再是私情的另類名稱,而是一種人類生活的需要。這類情感是一種在忠實婚姻的基礎上,與自己愛人共同擁有的更接近親情的情感。這種情感沒有肉體的接觸,更沒有逾越的偷竊,有的只是一種真實的關懷。這類朋友,只是一個或者幾個常常溝通的有著彼此相同愛好的個體,使你愛人知道的也是熟悉的,困難的時候可以有入親人一樣的分寸的善待你的人們;你可以在他們的面前傾訴,是祥和親人一樣的傾訴,不會在他們面前哭泣,更不是在近距離的流淚;沒有親親我我的單獨約會,致使偶然的見面也是在眾人的面前;沒有曖昧的言辭,只是正常的溝通;身體的接觸也只是寒暄的握手,不會非分的侵擾。但是這樣的朋友你們必須是彼此沒有任何的利害結點,沒有任何的生活的干預。

我想在這裡把這段話和大家一起共勉:通過第四類情感 學會給愛一點距離:其實,我們從第四類感情當中可以學到很多婚姻的相處方法,雖然有句老話說相愛容易相處難,但是,我們為什麼不吸收你認為好的第四類感覺去對待你的愛人呢,這樣往往會保持永遠相濡以沫的感情……

  我們可以盡情的沉醉於「永遠相愛」的命題中,在今天構思未來的永遠,然而別寄望於永遠不會改變。我們都不是絕對論者,因此我們還是多花點時間努力使永遠會變的更好,大度的包容中才可能有永遠。因為我們都不是聖人,總難免有很多的缺憾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只是文學塑造的典型,真實的他並不存在。

愛情要講點技巧的,不是一味的直白。寬鬆,才有了幽默的存在。緊逼盯人,貼身防守,其結果只會扯斷了姻緣線。你的一生可能會愛上很多人,可能你會對好多人說「我愛你」!可能有時你自己也搞不清你到底愛誰,然而,請相信真愛絕沒有那麼多機會供你浪費,雖然它也許不會只是一次。可對於有些人來說就是惟一的一次,然後就是花費一生的時間來後悔。

是的,通過所有的給與自己的,多一些思考,少一些奇思妙想,實實在在生活,我們就會理解一切。

不知道我說的對與不對,其實第四類情感應但是這樣的,稍遜於親情,高於友情,彼此珍視,尊重不介入各自的情感,是一種深度友情的契合,彼此有著高度的責任感。有著超越的高貴品質的情感。至於比愛情少一點的說法可能是我們一些作家的妙筆生花吧,只是限於文學境界吧。我覺得大家切莫誤會為好。

推薦閱讀:

暗戀,不是喜歡,而是慢慢品味一個人
如何判斷婚姻有沒有愛情?就看對方這五點表現
關於《前任3》的思考:儀式感
愛情玉律 愛他就是愛自己
失落感傷的QQ愛情說說:睡前點一支蚊香

TAG:愛情 | 感情 | 友情 | 親情 | 四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