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周隱謙先生著作《大易運氣》之坤卦

周隱謙先生著作《大易運氣》之坤卦

坤卦

作者:周隱謙

(坤為地)坤上坤下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隱謙曰:乾有四德春夏秋冬,坤亦有四德生長收藏。此所言元亨利貞者,坤之四德。牝馬,牝者陰也。馬像乾,此言之馬,乃是乾元陽氣。合之為陰閉乾元之陽。元亨為春夏,利為秋之坤德,收斂。貞為冬之坤德,封藏。整句所言:坤為土為地,春夏乾元升發於上,至秋收斂行坤土之能。收斂閉合乾元而入土封藏。君子處於人道,迷者,失也。不見也。得者,見也。是為人道乾元先失後得,失於人道藏於坤土。得於人道,元出坤土。利!有收有放,陰陽交替,順乎天地。故曰利!陽氣始於東北而盛於東南,陰氣始於西南而盛於西北。朋者,同氣相求乎!以西南陰氣始生,斂藏行坤德,乾元得以封藏地下,是為得朋。東北陽氣始出,陽氣升發於坤土之上,是為失朋。此卦陰陽安於其位,占之吉。

《彖》曰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隱謙曰:元者始也。「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言天地萬物皆有乾元之氣而得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言天地萬物因坤元之形而有生。乃順承天者,以坤地形物順承乾天元氣,物得氣之機而始生髮。

「坤厚載物,德合無疆」以乾卦六經純陽,坤卦六經純陰而得載萬物,其德方可合乾卦之廣大無疆。萬物皆孕育於地,故曰含弘。萬物皆生長於地,故曰光大。光大則咸亨而萬物生輝。

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攸【yōu】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坤·彖傳〕

隱謙曰:牝者陰物,馬象乾,為陽氣。陰陽合為類。是言人道生機之萬物,萬物土中生,故曰地類。以有形之質必須有牝之陰質,乾之陽氣。陰陽合機方生地類萬物。行地者,坤性順也,以其坤之四德而合乾之無疆。坤性柔順,方合乾健純陽,乾坤交泰,中氣出而得生機動,是為利於貞。貞者,另意為占卜。

象曰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隱謙曰:此乃是以易之聖卦而曰人事。地者非言地,乃言地之萬物地類。勢,為集中。《說文》為從力。其意為萬物地類,其從力依勢皆須坤卦六經純陰。乾以生氣,坤以成形。無坤不足成物。是以地類萬物,其勢必坤。君子當效法其道,以厚德之力,方可載得萬物。其依我勢,無我不成形。

初六:履霜,堅冰至。

隱謙曰:易經六爻,初爻為陽明之經,稟金之氣。霜者,秋之金象也。是以初六為履霜。堅冰,乃冬之水象。易者,變也。秋至冬,道也。初見秋之霜,冬必有寒之冰。乃言自然之象。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隱謙曰:《易象》乃孔子以易經天道而言人事。「陰始凝」而為「霜」。其陰氣漸盛,必至「堅冰」。人須明其道而知其事。防微杜漸。陽者,君子也。陰者,小人也。小人道長而君子道短。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隱謙曰:直者,不曲也。易取其中正之意。六二為少陽中正之官,故曰直。下卦為坤,天圓地方,故曰方。以六二聚坤中,內直外方。故可以曰大。六二以的少陽生機方可言直,坤為土而生萬物,故可曰大。坤土須藏少陽生機方可生萬物。是以先曰直,再曰方,後曰大。「不習無不利也。」言天地萬物,坤中有六二少陽之機則有,無則無。有則生,無則死。是以不習無不利。

《易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隱謙曰:以六二九五相應上下,六二陰爻動而變陽,陽爻居陰位。六五以陰爻居陽位。陰陽得正相應。是以六二少陽藏坤中,而地道光也。光著,火也,陽氣也。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隱謙曰:「章」《說文》譯為十,盡也。以坤卦純陰為閉,故曰含。章者,六三居下卦之終也。故曰「含章」。以三卦皆變,坤變乾,而得地天泰。乾坤交泰,中氣出道。故曰「可從王事。」王事即是人事,以坤卦其德盡而人德初出,可從人事。又以三爻稟太陽開機,將其本出而坤卦純陰閉合,故曰無成。其居卦中。而曰「無成有終」

《易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隱謙曰:以其外為坤陰閉太陽開機,陽氣本出而不得出,視為時不待我。故須「以時發」。以太陽開機居下卦三才之天,又居六經爻位之人道。是以立於下卦天位,太極不可出。為其立於六經爻位大象,而成地天泰,天地交泰而中氣出焉。三四爻本為人道,太陽開機得用,是以曰「或從王事」,王事者,人事也。當下之事。腳踏於地,而可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隱謙曰:「括,關閉也」。以四爻處厥陰合機,陰氣閉也。坤為囊,故曰:「括囊。」以外坤為囊,內為厥陰合機而關。是為慎密不出,與外相界,無與於世。故此無咎,無譽。

《易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隱謙曰:象乃孔子以易話人事。四爻為佐使之臣,近乎於君,居多懼之地。不可妄言,故以括囊自喻,封閉自我,慎密不出,戒言慎行。而慎不害己也。

六五,黃裳,元吉。

隱謙曰:以五位至尊,為君主之位。一統六爻,坤為黃,為裳。是以六五可曰「黃裳。」而其餘五爻不行,以黃裳乃坤德之本象,維六五一統六經爻位而可言之。元者坤之德也,坤四德為生長收藏。而元為生,元生則坤性柔順得出,以中順之德充諸內外。順九五尊位,故曰吉。

《易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隱謙曰:坤為文,六五為中。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隱謙曰:「龍」者,陽也。「戰」者,接也。野因上爻於卦之上,為外,為野。「血」者,為天地所和合,故能生之於萬物。以人為例,言之萬物。「玄」,時間流逝,生長衰老死也。「黃」者獨言坤卦,即是坤地。意為:六爻為陰氣之盡,陰盡陽生,是以陰交陽接於六爻之野。其天地萬物生長衰老死皆在大地之中。上六之意盡在此種。

《易象》曰: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隱謙曰:陰至上六而道窮也。

用六,利永貞。

隱謙曰:利為坤之秋德,收也。以六爻陰盡而收,則陽氣出而接,陰陽交替,是以永貞。

《易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隱謙曰:陰者小人也,陽者大人也。陽明則為君子立道,陰濁便是小人得私。而今陰道窮而陽明見。坤卦純陰,為陰之至大,是曰大終。始於陽明而終於陰濁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而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①,含萬物而化光②。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③。直其正也,方其義也④。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⑤,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⑥。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也。君子黃中通理⑦,正位居體⑧,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陰疑於陽⑨,必戰,為其嫌於無陽也⑩,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周隱謙寫於西曆2015.03.01日


推薦閱讀:

[轉載]長款風琴褶錢包,配色、畫圖教程
[轉載]施食震撼照片:諸佛加持護佑施食(圖)
[轉載]十二地支(子水、丑土、寅木、卯木、辰土、巳火
[轉載]八字分析例子
[轉載]安般太極拳法精華(上)——牛欄閑客

TAG:運氣 | 轉載 | 著作 | 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