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思維的定義

無論從種系演化或個體發展看,在先發生的是感知覺活動,而後才是思維的產生。而且,它們隨時都是相互作用著的。它們的不同在於,感覺知覺是人腦對現實事物的直接的、感性的反映,思維是人腦對現實事物間接的和概括的加工形式,它以內隱的或外顯的動作或言語形式表現出來。思維有十分複雜的腦機制,它在腦內對客觀事件的關係與聯繫進行多層加工。揭露事物的內在聯繫和本質特徵,是認識的高級形式。

間接性

間接性是通過其他事物為媒介來反映外界事物。例如,早晨看見屋頂潮濕,推知夜裡下過雨。夜裡下雨是通過屋頂潮濕為媒介推斷出來的。這就是間接的反映。醫生通過患者的臨床癥狀診斷疾病;經濟學家通過金融、物價、失業率判斷社會經濟運行情況。醫生沒有直接看到病毒對人體的侵襲,卻能通過體溫、血液成分和體征變化的程度來診斷患者得了這樣的病或那樣的病。決策者不能事事躬親,卻能通過物價和失業率來體察民情和預測社會穩定性。無論自然現象或社會現象;無論生活瑣事或社會大事,直接感知經驗是必要的,但卻不足以為人類認知提供足夠的信息。思維活動把不同的事物或現象,本來無直接關係的事物或現象聯繫起來,人才可能超越感知覺提供的信息,去揭露事物或現象的本質和規律性。

概括性

概括性是通過建立事物之間的聯繫,把一類事物的共同特徵抽取出來,加以概括,得出概括性的認識。例如,許多物體以數量表徵其存在形式,如3個蘋果,4個梨,5本書,2支筆。各種各樣的物體是不同的,但數量是它們可具有的共同特徵。思維活動從極多的物體中抽取它們的數量。概括為「數」,並以數字表示出來。因此「數」是數量的概括。思維的概括性使人的認識擺脫了具體事物的局限性和對具體事物的直接依賴性,並在思維的概括活動中形成概念和命題,這就無限地擴大了人的認識範圍和加深了人對世界事物的了解。例如,「數目」(3或5,7或8)和「數」就是各種數目的概念,「數學是研究數量關係變化的科學」則是陳述數學現象的命題。

感性反映形式中也有概括性。例如,把某種色香味形狀結合起來,知覺為蘋果;各種樹的映象在頭腦中概括出一般的樹,這是表象,它們具有初級的概括性質。但是,感性反映形式中的概括性並不能表明事物的本質特徵。但當蘋果和樹作為概念出現時,蘋果不再以它的知覺形式出現,樹的表象也不以其表象的形式來表徵,而是作為思維的結果。這時才能反映它們的本質特徵。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載體,人類思維是藉助於語言進行的,正是由於語言的無限豐富的內容,才使思維的概括活動成為可能。概念是用詞來表述的,概念也是在思維活動中經概括而形成;概念間的聯繫構成命題,命題也是在思維過程中形成的。因此,在現實生活中,人的經常的思維活動是以概念陳述命題的形式而起作用的。

思維的概括性、概念和命題可發生在多級水平上。例如,「丁香樹美化了校園」、「胃潰瘍引起了胃出血」,這兩個命題使用了好多個概念,並陳述了某些客觀規律,但所概括的可能是它們的一般特徵。然而如果說,「森林是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因素」、「疾病可導致死亡」,這兩個命題所概括的就更接近事物的本質特徵和科學規律了。

思維超出感性認識的界限

思維的間接性和概括性使它超出了感性認識的界限,通過思維,人可以掌握直接感知領域以外的東西,也可以預見事物的變化發展進程。像天體宇宙這樣的宏觀世界和基本粒子這樣的微觀世界,只有通過思維才能認識其活動規律。例如,人不能直接感知每秒30萬里的光速,但通過思維可以理解它,並在概念中把握它。

但是思維並不能脫離感性認識,它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產生的。例如,人對光速每秒30萬公里的把握是在人對在地球上1公里的車速的感性知覺的基礎上產生的。

思維具有超脫現實的性質

思維不僅可以把握現存事物的本質屬性和規律,而且可以在想像中建立現實中不存在的事物及其聯繫和規律。這正是創造和創作的來源。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思維可以與人的實踐截然分開。思維是在實踐和感性認識中發生、發展的。人通過思維獲得的認識也要經受實踐的檢驗。超脫現實的幻想、假設、預期和創造是否能夠成為現實,取決于思維判斷是否符合實際。因此,人一方面在實踐中產生認識;另一方面,又把認識的結果應用到實踐中去,在再實踐中,再提高認識。由於思維與實踐的密切聯繫,思維雖然具有超脫現實的性質,但並不意味著人的思維必然陷入空想之中,思維仍然具有現實性。

推薦閱讀:

十神定義
中西方男人如何定義「美女」
真、假近視定義與分類標準(草案)
引力波的定義是什麼?
論據:幸福的定義

TAG:思維 | 定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