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創造力的人反而晉陞受挫?

在企業中,富有創造性的人會如何被同事看待?令人不安的發現是:他們往往被認為具有更低的領導潛能,這使他們在職場處於劣勢。  在最近一項調查中,創造力被評選為領導大公司成功的最重要屬性,擁有獨特創意的人也被認為是更好的領導者,因為他們知道如何識別好的想法,保持開放的頭腦,以及如何通過組織實現創意。但大公司需要創意與實際促進創新卻是兩碼事,許多「不走尋常路」的人都可能因此遭殃。人們認為有創意是好的,但一旦真的面對創意卻往往感到不舒服。人們描述一個創造力強的人時,除了認為他有遠見和魅力,也用「古怪」、  「沒有重點」和「不順從」這樣的詞兒來形容,這與人們對行業領導力的傳統定義是一致的。在傳統意義上,領導者對團體的價值在於創建共同目標,目標越清晰越好,因此必須減少不確定性,為組織中每個人設立行為規範。  因此,人們對真正富有創意的人往往懷著矛盾心態,他們更青睞維持現狀的領導。這意味著公會司需要考慮,對有創造力的人應該如何進行績效考核制度改革,人們對他們有哪些成見,應該如何克服?關鍵在於公司如何看待與創造力相關的特徵,比如面對「古怪」和「無重點」這類描述時應該怎麼想?如果只認為這些特質是消極的,那就麻煩了。    聰明人在職場更容易被傷害?    聰明的公司僱用聰明的人才,對嗎?不過有研究表明,具有較高認知能力的人,也就是聰明人,在企業中更容易受到傷害。  行為粗魯、散布謠言、背後說閑話等,這些都是組織機構里的常見「傷害」。研究者發現,聰明人在工作場所的確更容易受到傷害,這就好比優等生在學校更可能受到欺負。不過,這種情況受到人格特質的影響較大,特別是「獨斷」和「共融」這兩種個性特徵。  具體說來,「獨斷」的人自私、控制欲強、獨立、具有較高的地位意識;「共融」的人則更為他人著想、重視社區建設、社會化、與團隊和諧相處。在工作場所,獨斷而又聰明的人受害率要高得多,而共融的人即便很聰明,受害率也會較低。  聰明人會發現自己因為妒忌、競爭等等而惹禍上身,不過也不是命該如此,這要看他們如何與同事相處。如果更多地把自己看成團隊一員,關心他人的福利,就不大會遭殃;如果他們更關心自己的前途、單打獨鬥,日子則不會好過。  公司應繼續聘用最優秀的個人,但必須留心工作場所的環境——營造的環境應該是有更多嫉妒和競爭,還是一個同舟共濟、和諧相處的氛圍呢?競爭越多的環境里傷害越多。研究者建議公司最大限度地減少認識能力與職場傷害之間的聯繫,提倡員工之間積極的互惠行為。對個人的建議則是盡量做個既聰明又可愛的人,切莫自以為是,否則悲劇不知何時就會上演。    「瞪眼比賽」是你的本能    試想一下,你在酒吧里不小心打翻鄰座的啤酒,他轉身挑釁地盯著你。你會幫他重新買一杯,還是試圖以目光壓倒他,瞪得他無法招架?心理學最新的研究表明,瞪眼看人可能是一種條件反射。  我們的靈長類親戚在爭權奪利時,往往不是通過打鬥,而是通過「瞪眼比賽」,人類也是如此。荷蘭幾位學者試圖檢驗在許多研究中存在的假設:通過凝視搶佔主導權是人類天性。  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觀看電腦屏幕,上面顯示一系列彩色橢圓。每個橢圓形下面呈藍、綠、紅點,要求他們把目光從橢圓移開到顏色相同的斑點。在彩色橢圓形出現前的一剎那,會先出現同色的面孔,帶著生氣、高興或者中性的表情。研究人員以此測試人們把目光從不同情緒的面孔移開要花多長時間。參與者還完成了一份問卷調查,反映他們在社交場合中統治性有多大。結果發現,那些更主動追求主導地位的人們,目光從憤怒面孔上移開的過程往往比較緩慢,而積極尋求獎勵的人則會在笑臉上停留更久。換句話說,統治力強的人更熱衷於「瞪眼比賽」。  「當人們具有統治力時,他們是在瞬間搶奪統治地位的。」研究者說,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想爭奪主導權,就不能有逃避憤怒目光的條件反射,否則你就已經輸掉了瞪眼比賽。」  不過,如果你身處酒吧,最好還是為你的鄰座叫杯新的啤酒吧!    試試衡量企業的「集體智商」    數十年來,人們—直在研究團體動力,觀察各色各樣的人群,但還沒有人像考察個體智商那樣探究集體智商。很難想像,一個團隊也有所謂的「智商」水準!不久前有學者研究了群體工作中的集體智慧。他們發現,集體智商(Group IQ)相對於和團隊中個體智商的關聯而言,與團隊成員的社會敏感性、互相對話的平等甚至女性所佔比例更為相關。  「直觀而言,過去人們花了大量精力在個人智商方面,對群體的關照不足。」研究者說,「可能只是因為後者更簡單。比方說衡量一個公司的成敗,就去考察其cEO的好壞。但現實中公司的成功更多地取決於整體。現在的社會變得更先進,更發達,更多事情都是由『一組人』而不是『一個人』完成。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直覺作出的判斷沒有跟上社會現實。」  研究者把測試者分成2到5人的小組,觀察他們與電腦下跳棋或用樂高搭房子等,測量各組的相對智能。「雖然有趣,但這項工作僅僅是第一步。我們最終想知道如何預測在現實生活不同情景中(比如處理環境清理項目或設計一個大項目)的團隊能力。樂高和跳棋是複雜任務的替代品,最終的測試將探究集體智慧是否真正可以預測不同規模的團隊如何應對日常工作。儘管團體和現實世界局勢兼具流動性和複雜性,並且其各個組成部分難以分解和測量,然而,已經有研究專註於剖析構建群體行為的動力了。  「有一種傾向把重點放在負面影響:群眾心理,人們可以互相激發出最糟糕的一面。」研究者說,「可也有同樣多的證據表明,人們可以帶出彼此最好的那一面。」

源自《中歐商業評論》


推薦閱讀:

周杰倫:突破天際的想像力,無與倫比的創造力
聽話就等於孝順嗎? 聽話+順從=0創造力 & 家庭教育最忌三個過度
轉瘋了!!!折服於他豐富的「想像力」和精鍊的「創造力」
看《人民的名義》:貪官的想像力、創造力為啥這樣大?
【創造力腦瑜伽】:激活你的創新靈感,體驗至純至美的創造樂趣!

TAG:創造力 | 創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