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聲律啟蒙第十四講:人間數度雙飛燕,天下唯傳幾道詩

聲律啟蒙五微之二

寬對猛,是對非,服美對乘肥。珊瑚對玳瑁,錦繡對珠璣。桃灼灼,柳依依,綠暗對紅稀。窗前鶯並語,簾外燕雙飛。漢致太平三尺劍,周臻大定一戎衣。吟成賞月之詩,只愁月墮;斟滿送春之酒,惟憾春歸。

【解析】

寬對猛,是對非,服美對乘肥。

是非 對與錯。

[唐]王維《西施詠》;「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服美乘肥 服裝華美,乘馬肥壯。

《論語·雍也》載:「赤(公西赤)之適齊(去齊國)也,乘肥馬,衣輕裘。」

珊瑚對玳瑁,錦繡對珠璣。

珊瑚和玳瑁都是產自海洋的有機珍寶。珊瑚是珊瑚蟲分泌出的外殼,寶石級的珊瑚顏色鮮艷美麗,清代從二品以上的高官大員才有資格在頂戴花翎上使用珊瑚製成的頂飾;玳瑁常指玳瑁海龜的角質板,可制眼鏡框或裝飾品;甲片可入葯。二者都是精美與豪華的代指。

[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玳瑁簾中別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晝。」

錦繡色彩鮮艷,質地精美的織錦刺繡,常用於比喻美好的事物,如錦繡河山。

珠璣 即珠寶。與錦繡相關聯,則常用於形容文章才氣,如錦繡文章,字字珠璣。

桃灼灼,柳依依

桃灼灼 《詩經·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這是一首是一首祝賀年輕姑娘出嫁的詩,全詩共三節,每節四句,這是第一節的內容。大意是:桃花盛開千萬朵,色彩鮮艷紅似火。這位姑娘要出嫁,喜氣和順成家咯。

柳依依 《詩經·小雅·採薇》云:「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這是一首戍邊戰士回鄉的詩歌,全詩共六節,每八句為一節,這是最後一節的前四句,大意是: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柔柔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綠暗對紅稀

綠暗紅稀 暮春時節,綠蔭濃郁幽暗,紅花凋謝稀少。

[唐]韓琮《暮春滻水送別》詩云:「綠暗紅稀出鳳城,暮雲樓閣古今情。」

窗前鶯並語,簾外燕雙飛

此為詩家常見之春景,尋根朔源,可見諸多前人名句:

[唐]杜牧《為人題贈詩》:「綠樹鶯鶯語,平江燕燕飛」。

[唐]張泌《浣溪沙》:「燕飛鶯語隔簾櫳,杏花凝恨倚東風。」

[宋]陸遊《烏夜啼》:「小燕雙飛水際,流鶯百囀林端。」

延伸閱讀 人間數度雙飛燕,天下唯傳幾道詩

這今天講的這段韻文里,可講的故事不多,好在,「雙飛燕」三字里,找到了一個話題。

鶯鶯燕燕,為詩家常見之春景。正如上面列舉的,對此有過吟詠的名家不知凡幾。

但若提到「燕雙飛」,可能世人第一印象想起的,還是宋代著名詞人晏幾道那首膾炙人口的《臨江仙》: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這首詞,是晏幾道為懷念歌女小蘋所寫,其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兩句堪稱是全篇之詩眼,「落花」、「微雨」 ,本是極清美的春景,在本詞中,卻象徵著芳春向晚,傷逝之情油然而生。再加上一對「不識時務」的燕子雙飛入畫,更反襯出愁人獨立的孤寂。這兩句巧以景語作情語,因而倍增綿長的春恨。甚至有後世詞評家評落花二句為「千古不能有二」的妙筆(見譚獻 《詞辨》卷一)。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然!

這兩句並未孤獨千古,早在唐末五代時期,詩人翁宏創作的五言律詩《春殘》中,就已經出現過了,而且,是一字不差,原封不動,現錄原詩如下: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

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比起大名鼎鼎的花間派詞人代表晏幾道這種文壇大V,作為前輩的唐末五代詩人翁宏只能算是個籍籍無名的草根,歷史上僅知道他是桂林人,甚至連生卒時間都無考。存世之詩,包括這首《春殘》在內,也僅得三首。

試想,在資訊並不發達的宋代,也只有晏幾道之流的飽學之士才有可能讀到過這類前朝冷僻詩人的作品。加之詩和詞的體裁不同,故而晏幾道堂而皇之地引為己用了,也未惹得世人責其「抄襲」的爭議。

平心而論,《春殘》原詩中,翁宏雖然最先原創首發了「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二句,但縱觀全篇,反覆直抒愁苦,立意未高,終究有些單薄平常,雖有傳世之句,卻難成傳世之篇。就如貧家縱有一件傳家珍寶,終究還算不得是豪門大戶。

而晏幾道巧用「拿來主義」,將這兩句引入自己的春恨懷人之境,渾然天成,天衣無縫,就像把一枚碩大的寶石鑲嵌在了王冠之上,寶石倍顯璀璨,王冠更加堂皇!

如果沒有這兩句,晏幾道這首詞必然減色不少,但如果沒有晏幾道的引用,這麼唯美的句子,則完全可能因為原作整體的平淡,而徹底泯滅於歲月中……

此外,再說個題外話,其實晏幾道這首詞的結句,「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也有著前人的影子。太白在《宮中行樂詞八首》中曾有「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之句,似為此句之本。不過這回追根溯源,出現的既然是大V中的大V——詩仙李白,當然不能再原封不動的再用「拿來主義」,但小晏同學能得心應手地翻作新篇,也可見其博聞雜記,融會貫通之功。正如俗話所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偷」是也。

漢致太平三尺劍

劉邦劍斬白蛇,舉行大澤鄉起義,推翻秦朝,他說:「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周臻大定一戎衣

《尚書·武成》云:「一戎衣,天下大定。」說的是周武王姬發身著戎裝,率八百諸侯討伐殷紂王,牧野一戰而滅商,建立了周朝,天下得以安定。

吟成賞月之詩,只愁月墮

月亮是每個詩人的情人,這是描寫的文人戀月情懷。為皎潔的冰輪吟出最美的詩句,卻留不住玉兔又將西沉的步履。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結尾寫道:「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斟滿送春之酒,惟憾春歸

春天是每個詩人的良朋,這是表達的文人惜春情懷。為即將歸去的晚春端起送行的酒杯,酒杯里盛滿的卻是滿心的遺憾。

[宋]黃庭堅《清平樂·晚春》詞云:「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廣而告之】

一水詩塾精講《聲律啟蒙》,每周一、四更新,原創首發。如果覺得對您的胃口,記得點擊標題下的「一水詩塾」或搜索同名微信公眾號訂閱喲,免費的優質國學家教等您領回家!


推薦閱讀:

(原創)歸去來·今生做對雙飛燕
[手寫系列之古風]君不見,舊日樑上雙飛燕

TAG:啟蒙 | 雙飛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