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西方迎來ISIS「返鄉潮」,這個聖誕不好過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楊升

英國杜倫大學政府與國際事務學院碩士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聖誕節,西方基督教文明圈又要開始過大年了。本來ISIS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根據地被成功清繳是個可以當作獻禮的好事,但是根據國際反恐的邏輯來講,這並不值得過分高興。和國內無數群眾在朋友圈瘋狂@微信官方要什麼聖誕帽相比,西方人民的這個聖誕是擔驚受怕的。

早在11月的時候,ISIS的宣傳機器就開始在社交網路上散布各種針對西方國家名城的恐襲威脅,美國紐約上榜,梵蒂岡上榜,巴黎倫敦這種老目標也自然上榜。ISIS威脅海報的配圖基本上都是遊戲海報水平,配文那就更加中二了,比如威脅梵蒂岡的這條:不要抑制自己的鮮血,天堂將是獎賞(Do not hold back with your blood, the reward is paradise)。

這種中二感十足的警告加上過去一系列的恐襲,沒有哪個西方國家敢掉以輕心,歐洲各大城市的聖誕集市被全副武裝,荷槍實彈的軍警巡邏,森嚴的安檢,巨大的防撞設施,還有為了不讓防撞墩煞風景,把防撞墩套上聖誕禮物包的套路,也算是為了讓民眾儘可能不那麼緊張而絞盡了腦汁。

今年下半年,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ISIS接連被剿滅,幾個大城市也重新被政府軍收復,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宣布從敘利亞撤軍,這本來是件好事,但同時也意味著ISIS極端分子將化整為零,具體的打擊目標將轉化為無數的「獨狼」,或是留在本地,併入其他武裝組織或者進入游擊狀態,或是收拾行囊,向出發地或者那些他們想去的地方流散,帶著復仇之心和實戰經驗去繼續他們所謂的「聖戰」。

筆者的一名法國同學坦言,今年聖誕集市的安保是前所未有,雖然戒備森嚴的安保措施能多少可以安撫民眾的擔心,但是由於現在恐怖分子發動襲擊的方式眾多,特別是防不勝防的獨狼式襲擊,這是任憑再戒備森嚴也難以杜絕的,暴恐分子僅僅需要一輛汽車就可以作案。政府的安保措施也許能保護人群集中的聖誕集市,但無法保證每一個人群聚集的場所不受襲擊,要知道聖誕節期間,西方國家人口密集的地方可不止聖誕集市,可以是大型購物商場,可以是遊樂場,可以是旅遊景點等等。

最危險的節日

「聖誕節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節日!」德國政論雜誌《希思羅》發出了這樣的感嘆。12月21日,德國聯邦法院正式對一名涉嫌參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並策劃恐襲的29歲男子下達逮捕令。該男子被懷疑正在策劃對德國南部卡爾斯魯厄的聖誕集市進行恐怖襲擊。

根據德媒報道,警方逮捕的這個29歲的男子,出生於德國西南城市弗萊堡,具有伊拉克血統。這個嫌犯的父親於2005年左右從德國返回伊拉克,而他則繼續居住在德國。2015年6月,該嫌犯追隨其父離開德國前往伊拉克。次年3月,他曾短期回到德國,並於同年7月回到伊拉克。在那裡,他加入了ISIS,接受了步槍射擊等武器使用的培訓。今年7月,他回到德國,並通過社交媒體與ISIS繼續保持聯繫。

稍微有點常識的都應該知道,這樣的例子絕對不止一兩個,尤其是今年。多次往返於中東戰區和歐洲,積攢了實戰經驗,接受了專業的武器和爆炸裝置使用的培訓,而且還可能仍然持有歐洲國家的有效護照,而且還能流利使用除阿拉伯語以外的第二門外語,可能是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他們可能由第三國中轉回國,可能混在難民中,也可能用偷渡的方式潛入邊防較薄弱的歐洲申根國,然後再向主要歐洲國家進發。歐洲各國的情報機構再神通廣大,恐怕也很難將這類人盡數抓捕。

然而,化整為零是不是直接意味著針對各國的恐怖襲擊就一定會比以前高發?這不一定,關鍵看恐怖襲擊的類型。

像2015年巴黎恐襲和2016年布魯塞爾恐襲那樣的大規模有組織恐怖襲擊估計已經非常困難,因為那種規模的恐怖襲擊需要有指揮者將大量的武器、爆炸物和暴恐人員進行組織分配,沒有足夠的資金打通各種技術障礙,以及疏通武器轉運的管道,是很難做到成功襲擊的。ISIS的收入原來可以來源於其控制領土內的稅收,賤賣自己領土內油田的原油,加上某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外來資助,那現在沒了領土,這發動襲擊的經費就少了一大半了。

相比大規模恐襲,更大的可能是獨狼式襲擊,這種襲擊的成本極低,有一輛汽車就可以執行。在去年12月19日的柏林聖誕集市就發生了這種類型的恐怖襲擊。這種恐怖襲擊類型對於恐怖分子而言收益大,成本低,效果好,即便襲擊失敗也能足以給當地造成恐慌,引起世界的關注,所以「獨狼」襲擊已經逐漸成為目前恐怖襲擊的主要形式。

2016年柏林聖誕集市恐襲

德國《明鏡》周刊12月21日稱,德國境內目前約有720名被定義為「危險分子」的人。這些人為德國的聖誕節增添了潛在的安全威脅,他們既可以有組織出動,也可以獨自進行襲擊。德國《焦點》周刊評論更是直言:恐怖襲擊風險正在改變歐洲及西方的聖誕節日文化。

英國也不安寧。根據英媒報道,當地時間21日,倫敦警方引爆了白金漢宮附近的一輛可疑車輛。當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菲利普親王並不在白金漢宮。19日,英國警方還挫敗了一起聖誕節恐怖襲擊陰謀,逮捕4人。英國內政大臣路德近日表示,執法部門挫敗了9起襲擊圖謀。恐襲事件頻發讓英國反恐神經緊繃。英國軍情五處已經將現階段安全威脅級別設為「嚴重」(severe)級別,僅次於最高等「臨界」(critical)。

大規模恐襲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因為最近特朗普在中東問題上打破中立的做法激怒了整個穆斯林世界,穆斯林國家也許還只是以聯合國大會表決的方式合理合法宣洩不滿,但是極端勢力如果能在這個節骨眼發動一回大規模恐襲,特別是針對美國,無疑將以一種病態的方式大肆宣洩了這種不滿,並可以吸引更多仇恨西方反感美國的穆斯林年輕人轉投極端主義,這是非常值得西方警惕的。

有一點是肯定的,失去了某些國家的支持,或者說來自於某些國家政府中某些人的支持,哪一個恐怖組織都做不大。美國在耶路撒冷問題上打破中立這一點,無疑會增加極端主義的市場和同情者,本來還在溫和與極端中間搖擺的人,又會有多少被特朗普推向極端呢?如果來自外部的支持和配合重新增加,填補了ISIS根據地覆沒的損失,ISIS發動大規模有組織襲擊的能力就會得以恢復。

精神分裂的西方

雖然面對的威脅一樣,但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不同,特朗普毫不顧忌白左的感受,簽署了限制一些國家穆斯林移民進入美國的行政令,後來為了避免被批評針對「特定群體」,特朗普又簽署9645號總統令將禁令擴充,具體到對查德,伊朗,利比亞,朝鮮,敘利亞,索馬利亞,委內瑞拉和葉門這幾國人員進入美國的限制,該總統令於12月4日在美國最高法院得以通過。雖然美國官方聲明該禁令不是永久的,也不會影響已經持有簽證者的簽證有效性,但還是引起了西方世界自由主義左派的普遍不滿。

但是另一邊美國的鄰居以及最鐵的哥們兒之一,加拿大的總理特魯多,完全就是另一個極端。他在接受電視採訪時表示他相信那些迷途知返的伊斯蘭「聖戰」者——比如在海外戰敗後返回加拿大的ISIS成員——可以成為加拿大境內反對激進主義的強大聲音。

這就存在一個問題:特魯多總理如何確定他是迷途知返還是裝作迷途知返,還是根本就沒有迷途知返,而就是想回來搞事的?加拿大的反恐部門甚至美國的情報機構估計都在吐血吧,畢竟美加邊境並不像美墨邊境那樣起碼還有一定的邊檢屏障。好在加拿大一直不是恐怖主義襲擊的主要對象,要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的領導人敢這麼說,那就更加令人汗顏了。

筆者的法國同學說,一方面特朗普、「英國優先」、法國勒龐這樣的極右翼會把本土穆斯林推向極端主義的懷抱,但是自由主義左派卻完全奉行理想主義枉顧事實,對客觀存在威脅沒有清晰認識,更加誤國誤民。西方人民雖然自己手裡攥著選票,但投給誰已經成了西方民主世界的老百姓的一大煩惱。無論如何,衷心希望這個世界能在平安中度過這個聖誕節,畢竟對於西方各國而言,一個平安的聖誕節,已經變得彌足珍貴了。


推薦閱讀:

最奇特的「西方接引圖」不可思議!
《西方確指》序分(二)
西方要決科注(1卷)
古代西方女性禁止穿褲子?
晚清五大臣西方取經:憲政為何有始無終

TAG:西方 | 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