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美國教育孩子十大原則

為了管好我兩歲的外孫女,女兒最近特意參加了一期幼兒教育培訓班。第一堂課講的就是「教育孩子要遵守的原則」。女兒聽後很受啟發,興高采烈地向我講述了她的學習體會。之後,她在跟很多媽媽交流時,發現這些「原則」在美國非常流行,很多幼兒園都會給家長們講,育兒網站也能看到類似內容。許多美國人也大體是按照這些原則來管教孩子的。原則大體有10條,具體內容是:1.歸屬原則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環境,也是最重要的環境。因此,要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使孩子從小就對家庭建立起可信賴的歸屬感。2.希望原則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經常鼓勵他們樹立前進的目標。無論遇到什麼挫折,永遠都要讓孩子看到希望。3.平等原則要和孩子平等對話,傾聽他們的聲音,想方設法理解他們的想法並加以引導,不要總是居高臨下地指指點點。4.管束原則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主要是父母的責任,不要把這個責任推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當然,這些老人們也要尊重子女的管束權,但不要代替。5.榜樣原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榜樣。一般說來,孩子的言行往往都是從模仿父母開始的,言傳身教的榜樣作用是巨大的。因此,父母們一定要以身作則。6.懲罰原則不懂事的孩子有過失時,可以批評和指點。對於故意犯錯的孩子,適當的懲罰也是必要的,但是,不準打罵或體罰孩子。懲罰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要慎用和巧用。7.後果原則每教孩子做一件事的時候,就要讓他們了解可能產生的後果。當孩子自己打算做一件事時,也要幫助孩子分析其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從小就要讓孩子養成凡事都要想到後果,並對自己行為負責的習慣。8.界限原則要教育孩子從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知道要敬畏道德和法律,讓他們懂得這兩個界限就像公路上的紅燈一樣,是永遠不可逾越的。(環球時報)9、20碼原則尊重孩子的獨立傾向,鼓勵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但是,不要放鬆監護的責任。「20碼」(約合18米)只是個象徵,意思是要給孩子留出成長的私人空間。10.四W原則任何時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誰在一起(who),在什麼地方(where),在幹什麼(what)以及什麼時候回家(when)。對於自己的未成年孩子,必須時刻了解這四點。(環球時報)欄目編輯: 馮靜
推薦閱讀:

美國教育專家:男孩子成長的3個階段,父母必須了解!
從「美國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則」談起
美國教育簡述(1):美國的教育結構
拼爹又拼媽的美國教育
這七個好習慣,讓孩子更容易成功:美國教育界力薦

TAG:教育 | 孩子 | 美國 | 學習 | 美國教育 | 原則 | 十大 | 教育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