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公開課教案

一、導入:同學們,我們知道杜甫是我國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我們一般人看來,這樣偉大的詩人生前一定是身居華屋,錦衣玉食。可事實遠非如此。「文章憎命達」,無數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難生活和悲慘命運的產物。對詩人杜甫來說,更是這樣。他一生中,幾乎沒有享受過一天好日子。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親告友,費盡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暫時結束了輾轉飄零的流浪生活,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對似的,到了八月,一陣秋風掀去了屋頂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再一次把他從浪漫的隱居生活中敲醒,讓他面對現實,讓他憂思,於是寫下了一首千古傳誦的不朽之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秋風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讓人不愉快的事,可詩人卻要歌詩一首,這是為什麼呢?這首詩寫了什麼內容?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讓我們一同走進「茅屋」,用心聆聽詩人的心聲。二.杜甫簡介: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因任工部校檢郎,而又被稱杜工部。河南鞏縣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時期,一生坎坷,終不得志。他的詩被後人公認為「詩史」,詩人被尊稱為「詩聖」。

三.整體感知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1、初步感知(指導學生領會作者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和沉鬱頓挫的詩歌風格,局部則要求學生把握四節詩的情感分別是:痛惜、痛心、痛苦和憂國憂民,以確定全詩的感情基調與各節的語氣。先讓學生齊讀,並提醒學生在齊讀時注意字的讀音,注意領會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學生齊讀完後,教師指正解讀並糾正字音。齊讀之後,再讓一個同學單獨朗讀。學生讀完,教師應肯定其能根據詩歌感情的需要處理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優點。 最後,聽范讀錄音。(使課堂氣氛達到一個小高潮。)2、研讀賞析⑴、賞析第一詩節設計問題①:作者是哪些詞語描述秋風的威力?(學生很快回答出來「怒號」「卷」。)為什麼用「怒號」,而不用「猛烈」「兇猛」等詞語,有何區別?討論明確:「怒號」說明風之大,風之猛烈和無情,又運用了擬人化手法。設計問題②:「卷」和「吹」相比,在描寫風之猛烈上好在哪裡?討論明確:「卷」字好在很形象化,有力度。設計問題③:後面的動詞有哪些?用法有什麼好處?討論明確:後面還有「飛」—「灑」 —「掛 」 —「飄轉」 —「沉」等動詞,刻畫了茅草飛揚的動感畫面。設計問題④:給此段加一個什麼小標題?討論明確:「秋風破屋」(板書)

這節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痛惜)你能把詩人的這種心情讀出來嗎?(生齊讀)(教師進一步強調朗讀時要重點突出這些詞語,注意體會其運用的妙處。)

設計問題⑤你能想像出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飄飄揚揚掛在樹梢上、灑落到低洼積水處時,作者是什麼心情?詩人站在茅屋面前的神態動作嗎?請描述一下。

討論明確:詩人心情著急、發怒,無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沒有一個字描寫他的心理活動,但是能讓讀者體會得到這種心情。一個衣衫單薄、破舊的乾瘦老人拄著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著怒吼的秋風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層又一層地卷了起來,吹過江去,稀里嘩啦地灑在江郊的各處。焦灼和怨憤使他不住的顫慄著。他托著瘦弱的身體,到處去撿那些被吹走的野茅草。

⑵、賞析第二詩節設計問題①:設計問題②:茅草被捲走了,這些草如果拾起來,還可以修理茅屋。可這時一群頑童把草抱走了,詩人著急,他說:「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杜甫寫此詩時只有49歲,為什麼用一個「老」字,是否用得不準確?討論明確:是寫心情,詩人經受戰亂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設計問題③:群童為何抱茅?討論明確:本身也是窮孩子,用茅草蓋屋或回家當柴燒,鋪床……。當然也不排除調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層原因——譬如社會現實。杜甫如其說生孩子們的氣,倒不如說生社會的氣,恨動亂社會造成人民貧困、災難。設計問題④:「歸來倚杖自嘆息」,請發揮聯想說說詩人嘆息什麼?討論明確:一嘆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來的日子怎麼過呢;二嘆周圍的人苦——還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窮苦的人;三嘆戰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應該用嘆息的聲音讀出來:歸來倚杖自—嘆—息—。

設計問題⑤:給此段加一個什麼小標題?討論明確:「群童抱茅」(板書)設計問題⑥:如果在此時加上作者的動作、神態該怎麼加?並體會其意境。(學生躍躍欲試,暢所欲言,回答異彩紛呈,課文分析達到一個小高潮。)

(3)賞析第三詩節

過渡問題:茅屋被吹破之後,最怕的是什麼?(學生回答:下雨,結果秋雨還是不請自來了,滿屋漏雨,沒有乾爽的地方。)設計問題①:給此段加一個什麼小標題?討論明確:「夜雨濕屋」 (長夜沾濕、長夜難眠) (板書)。設計問題②: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詞語用得好,找出來賞析一下。討論明確:「雨腳如麻」的「麻」字說明雨點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鐵」中的「鐵」字說明被子很破舊,很臟——長期顛沛流離,沒有時間洗,或者沒有錢買,只有一床被子,沒法拆洗;很冷,很硬,並且還破了,這說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體會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語言錘鍊功夫。

設計問題③「長夜」僅指詩人筆下這凄風苦雨的秋夜嗎?(「長夜」明指當時的苦雨長夜,暗喻當時動蕩艱苦的時局。詩的前三節寫出了詩人的不幸遭遇和沉重悲苦的心情,讓我們再齊讀前三節,體會詩人的感情。(生齊讀)6.面對這重重的不幸——秋風破屋,茅草被盜,大雨連綿,屋漏床濕,長夜難徹——如果面對這凄風苦雨、漫漫長夜的就是你,你此時會有什麼樣的感慨?什麼樣的心理活動?7.而詩人的表現又是怎樣的呢?他僅僅是哀嘆自己的不幸、發泄自己的不滿嗎?請同學們朗讀詩的最後一節。(4)賞析第四詩節

設計問題①:面對這重重的不幸,詩人在漫漫長夜,無法入眠,他在想些什麼呢?(很自然引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討論明確:「祈求廣廈」(板書)

詩人的心情無疑十分沉重悲苦,「長夜」一句表現出詩人渴望苦難結束的迫切心情。詩人由己及人,由個人的悲慘遭遇想到天下的窮苦之人,從而產生甘願為天下窮苦人犧牲自己的願望。

設計問題②: 由此可見杜甫是怎樣的一個人?

(詩人的大聲疾呼,正是他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流露和克己為人的人道主義寬廣胸襟的展示。這是何等恢弘的氣度,何等博大的襟懷,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杜甫的這首詩之所以光焰萬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於此。)設計問題(3):這首詩先敘事,後抒情,表達詩人理想的句子是哪一句?抒情的高潮部分是哪一句?(學生集體找出答案,並朗讀之) 點撥:(略)設計問題(4)問:詩人的理想你們看來,在當時可以實現嗎?那為何還要如此不切實際?點撥:詩人的理想在當時是不能實現的。即使他甘願自我犧牲也是一樣。他生出這樣的願望,是基於對人民困苦生活情況的深切體會,詩人個人所具有的人文關懷意識迫使他自己為民疾呼,這在於他是自然的,毫無功利色彩。而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一方面突出了現實的殘酷,一方面也凸顯出詩人「兼濟天下」的情懷,那一顆熱忱於百姓的赤子之心。詩人超人一等的博大胸襟,將個人與社稷命運緊密相連的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體現,正是這首詩最大的藝術價值所在。

  師:詩為事作,屋憑人傳,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依在,而現在草堂的浣花溪畔已是一排排平房鱗次櫛比,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詩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理想已經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年代變為現實,如果詩人在天有靈,他定會感到欣慰了。(板書):

  草堂留後世,

  詩聖著千秋。

  這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朱德參觀杜甫草堂的題詞。

我們但願杜甫草堂長留人世,杜甫詩篇的光芒千秋永照。

四.拓展訓練:讀詩,就是讀作者的人,讀作者的心。讀作者的思想,讀作者的人格。同學們,假如我們能夠穿越時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詩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對這位可敬的老人說些什麼?(演示文稿:杜甫像)

五.課堂練習假如你是一位電視劇編劇(導演),打算寫(導)一部有關杜甫的歷史劇,結合此詩,你準備設計一些情節和畫面,請進行合理的想像,把有關的畫面描寫出來,並適當加入主人公動作、神態的描寫。(用多媒體打出課堂練習內容。該作業以「奇思妙想」為主題,為學生創造了一個感知的新情境,鍛煉了學生的想像力,活化了所學的知識,起到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也可以要求學生課下進行專門的習作創作。)附學生習作兩篇: (之一)鏡頭一:深秋季節,北風呼呼地刮,咆哮著,怒號著,漫卷著地上的枯黃落葉。這時,有一位頹然的老人,那就是老年的杜甫,站在剛下過雨的泥濘中。他右手拄著老樹枝做的拐杖,左手裡緊攥著幾根茅草。他駝著背,頭髮散亂,臉上布滿皺紋,皺紋很深,裡面還夾著一些泥土,他的眼睛暗淡無光。鏡頭二:他看了看旁邊那簡陋的沒有屋頂的破房子,又看了看小河對岸孩童們正抱著茅草往樹林里鑽,不由地進入了回憶。昨天晚上,天氣很冷,忽然又颳起大風,颳倒了屋外的菜架子,颳得門窗鐺鐺作響,一家人都被吵醒了。忽然,狂風將屋頂上那薄薄的幾層茅草卷了起來,刺骨的寒風擠進了屋子裡,把孩子們凍得哇哇直哭。老人只好用薄的不能再薄,舊的不能再舊的硬「棉被」給孩子蓋好。這時,綿綿秋雨下了起來,冰冷的雨水淋透了全家人。他們能做得都做了,只有等待雨快點停。鏡頭三:一陣涼風吹過,老人從回憶中醒來,他不斷地嘆息和搖頭,臉上的皺紋更加緊鎖著。一會兒他臉朝天空,自言道:「哎,像我們這樣受苦受難的人還有多少,他們肯定比我們還慘!什麼時候才能讓每一個窮苦的人都住上風吹不破,雨打不漏的高樓大廈啊?如果真的能這樣,我寧願自己仍就在這裡受罪!」鏡頭四:太陽即將下山了,夕陽的斜光折照在那間破屋子上,幾隻烏鴉在枯死的樹上嘶啞地叫著。哎!老人又將是一個不眠之夜!(之二)鏡頭一:那是在一個深秋的夜晚,秋風象魔鬼似得號叫著,雖不象寒風那樣刺骨,但也足以讓人渾身顫慄了。就在這一天,年老的杜甫辛辛苦苦蓋起來的小茅草屋,被風颳得不象樣子,屋頂上的茅草都被颳走了。他托著瘦弱的身體,到處去撿那些被吹走的野茅草。但是村裡的孩子比他搶先一步,抱著茅草跑進樹林里。他只好上前去要:「好寶寶,把茅草還給我,爺爺給你們講故事。」但那些孩子理也不理他,用眼瞟了他一下就跑了。氣得老人渾身發抖,破口大嚷起來:「你們這幫小孩子,看我不找到你們家去——」,就這樣累得他氣喘吁吁,唇乾舌燥,只好倚著那磨得很光滑的拐杖,暗自嘆息著。

鏡頭二:到了傍晚十分,風將近停了下來,但是天空烏雲密布。本來就很昏暗的天空就顯得更陰森了,雨也從天上傾瀉下來。杜甫的老妻對他說:「孩子有病了,也沒錢買葯,這被子冷得象鐵,叫孩子怎麼睡啊!」他看了看孩子,那瘦小的臉上顯得異常蒼白,額頭上冒出豆大的冷汗。這時雨越下越大,床頭上已經沒有幹得地方了。他獨自倚在床頭,心裡也不知有什麼感覺,自言自語道:「唉,都是安史之亂,讓老百姓吃盡了苦頭,真恨不得把安祿山、史思明一刀給劈了!什麼時候到處都能建起高樓大廈,天下的窮苦老百姓不受風吹雨打。如果真有那一天,即使是只有我的房子破漏,受凍而死,我也甘心情願!唉,可眼下如何是好——」。

板書設計: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秋風破屋痛惜

群童抱茅 痛心夜雨 濕屋 痛苦

祈求廣廈—憂國憂民


推薦閱讀:

中國民族聲樂男高音藝術論壇公開課精華
幼兒園公開課小班精選教案
【小樺公開課】雙打的基本球路--正手的壓球、反手的接殺球以及擋球
時常便血 是痔瘡還是直腸癌?#馬醫生科普公開課1#
情感公開課7:拯救你的愛情觀

TAG:公開課 | 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