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文視角看管理者的素質

從人文視角看管理者的素質作者:王兆善 關於素質,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如果人們已經忘記了他們在學校里所學的一切,那麼所留下的就是素質。」也就是說,忘不掉的是真正的素質。這種忘不掉的素質就是一種最基本的人文素質,主要包括人格、精神、道德、文化、創新、職業等素質。實踐證明,管理者是否具有人文素質,以及他們具有什麼樣的人文素質,是決定他們能否公正、無私地盡職盡責,全心全意服務企業,真心實意奉獻社會的關鍵。筆者以為,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人文素質就是一種根植於人的內在精神素養,一種為他人著想的人文關懷,一種促進個人與集體共命運的責任與使命。 相互尊重的人格素質。現代人格就是一種健康獨立的人格素質,就是能做到相互尊重,正確的對待自己、他人、社會和周圍的一切。具體來講,就是既自我尊重,不被情緒所左右,不低估也不高估自己的能力,又能正確地對待他人,並尊重他人的選擇。現代社會,特別是在學習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係更趨於平等,打破等級觀念已成為時代潮流,這也是企業管理髮展的大趨勢。無論是惠普公司老總提倡「四個任何」(任何一個員工在任何時間可以找任何一位領導談任何問題),還是諾基亞「科技以人為本」的價值觀中,都突出體現了人格的相互尊重,即尊重客戶,尊重員工。當下,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之所以成為中外經營管理者的「黃金法則」,也就是集中體現了對人格的高度尊重:一是普通員工之間要相互尊重,你怎樣待人,別人就怎樣待你;二是上下級之間要要相互尊重,尤其是上級對下級不能盛氣凌人,把自己不願做的難事推給下級,否則,只能激化上下級關係。三是企業要尊重客戶。企業要想從用戶那裡得到利益,必須先給用戶一定的利益,才能彼此實現「雙贏」。作為管理者,只有具備健康獨立的人格素質,使自己的內心保持寧靜和開放的心態,做到對上尊重、盡責,對下信任、服務,對左右配合、協助,才能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與別人協調好人際關係,開發集體的智慧和潛能,同心協力做好工作。目前,我們正從傳統人格向現代人格社會轉變,企業正由科學管理向文化管理轉軌,治理結構由人治向法治轉型,企業管理者只有順應這一潮流,由傳統順從型、封閉型的人格轉向自主的、開放的、互動的現代人格,才能適應變化了的環境,順應企業管理髮展大趨勢。 敬業負責的職業素質.職業素質就是人的能力和素養,集中體現在敬業精神和技能水平上。敬業精神,是一種基於責任心的工作、對事業的全身心投入,而技能則是敬業的自然結晶。實際上,成功企業之所以成功,原因就在於「人人都是負責人」的敬業精神,員工對自己的崗位負責,管理者對企業的全面發展負責。因為任何一項事業的背後,必然存在著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的支撐,而這種力量正是《敬業》所倡導的「像信仰上帝一樣信仰職業,像熱愛生命一樣熱愛工作」的勤奮和敬業精神。馬班郵路郵遞員王順友之所以當選央視「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靠的就是一種敬業精神。目前,就像在不合格產品後面隱藏著不合格的生產者一樣,在敬業精神失落的生產者背後,同樣也隱藏著敬業精神失落的管理者。目前,我國企業效益不佳,產品質量不高,世界知名品牌不多,在「走出去」戰略中困難重重,這與我們的敬業素質不高有直接關係。因為敬業是雙向的,要求員工敬業的同時,管理者必須首先敬業,而我們有的企業管理者缺失的恰恰是這一素質。從某種意義上說,敬業素質不僅是企業管理者素質的重要內涵,同時也是一個民族素質的縮影,決定一個國家、企業核心競爭力。因此,每個管理者都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強化自己的責任,履行相應的義務,遵守相應的行為規範,對企業忠誠,對職工盡心,對崗位盡責,對資產增值負責。惟此,才能把工作當作鍛煉能力的平台,當作展示人生的舞台,以精湛的職業素質帶出一支高敬業度和忠誠度的員工隊伍,以強勢品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民族自信心。 誠信至上的道德素質。道德素質是管理者的首要素質,體現為誠信的不懈堅持。誠信有三個層面:一是道德,二是法律,三是社會責任。世界500強成功實踐證明,誠信是所有基業長青企業的共同特徵,也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內涵,更是企業管理者的必備素質。許多企業之所以曇花一現,從根子上看還是管理者的道德素質缺陷,由於不誠信導致員工的不信任,由於員工不誠信導致顧客的無情拋棄,應驗了「良心發霉必然導致事業倒霉」。因為管理者的道德理念和行為如不體現誠信價值觀,企業就難以長遠立足並發展,與時代相適應的先進企業文化也就難以形成,企業的品牌形象就難以持久樹立。如果管理者不能言而有信,對員工信任,不帶頭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就難以服眾,形成向心力,引領團隊實現既定的目標;如果管理者不忠誠於社會,沒有社會責任感,不把消費者當成衣食父母,就難以處理好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係,企業可能有短期成長,但難以實現可持續成長。從此意義上說,管理者是誠信建設的「火車頭」,提高管理者「誠信至上「的道德素質,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形成企業凝聚力的重要保證,更是實現「百年老店」的根本目標。管理者只有堅持誠信第一的經營理念,處理好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係,顧客利益與職工利益的關係,才能內誠於職工、外信於顧客、誠信於社會。 志趣高雅的文化素質。眾所周知,為什麼有人品位高雅脫俗,有人格調低下粗鄙?其重要原因就是文化底蘊的不同,文化素質的差異。真正優秀的管理者所憑恃的不是級別,更不是職權,而是文化素養所積澱的人格魅力。當今,經濟文化一體化已成為時代潮流,文化因素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趨增大,成為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法寶,迫切要求管理者志存高遠,站在全球化的戰略高度,弘揚民族優良文化傳統,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汲取新知識,掌握新本領,拓寬新視野,提升新境界,使精神世界更加充實,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迫切需要管理者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精神,把工作當作事業來做,在「立德、立功、立言」上有更高境界,改變企業命運,成就企業未來,展示人生風采。對管理者來說,要提升志趣高雅的文化素質,需要培養三種基本的能力素養:一是培養讀書學習的能力。這是提高整體文化素質的重要手段,也是所有成功管理者的共同習慣。良好的讀書學習習慣,就是與先進為伍,與進步為伴,與成功同行。特別是閱讀文史哲經典書籍,可以培養文史修養,提升人的精神,純潔人的道德,改變人的氣質,豐富人的知識。二是培養傳播企業理念的能力。語言和文字是表達思想的工具。要善於學會演說的技巧,特別是善於用講哲理故事的方法,把企業理念通俗化,使管理溝通順暢化,從而形成高品位的企業文化。三是培養正確的做人做事的理性態度。要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人文精神,形成一種關注人生真諦和人類命運的理性態度,成為一個有理想、有責任、有境界的人。這是衡量一個管理者文化素質的最重要標尺。 與時俱進的創新素質。著名管理學家克拉克說:「評價一個企業成功與否不在於年限長短,關鍵看它的經營理念能否跟上時代的潮流。」與時俱進的創新素質,集中體現在管理者自由的精神世界、豐富的精神生活和個性化的思維理念上。而個性化思維就是一種創新的思維。特別是當今世界,思維的革命遠比技術和網路的革命更重要。思維決定理念,理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出路依靠創新。有人說,浙商的發展就在於他們「千辛萬苦去開拓,千方百計來經營,千家萬戶搞生產,千山萬水找市場,千頭萬緒抓根本」的精神素質,而「根本」正是思維觀念的創新。鐵路跨越式發展戰略是宏大的系統工程,既是經濟的跨越,也是精神的跨越,如何才能破除陳規陋習對跨越式發展的束縛,如何才能發揮新體制優勢,如何才能整合各子系統的要素和特質,形成協調一致的凝聚力和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關鍵在於管理者的創新素質。否則,就難以以文化為先導,實現理念的變革、思維的跨越和管理方式的創新,為廣大顧客和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因此,管理者理念創新是一切創新的根本和先導。沒有理念的創新,就沒有思路的更新、體制的變革、制度機制的創新,更沒有企業自身的超越。從這個意義上說,轉變員工觀念要首先提升管理者的創新素質,才能增強觀察能力、預見能力和系統思考能力,形成與新體制相適應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剛柔相濟的情感素質。管理就其本質而言是派合適的人把工作完成,集中體現在「理」和「管」上。「理」要理出規律,做到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簡單的問題條理化;「管」不僅要管在點子上,更為重要的是「管有情」,即從制度管理向情感管理推進,從有形管理向無形管理轉軌。眾所周知,管理的對象是人,而人的一切活動則是由思想支配的。制度的目標是規範,文化的目標是自覺;感染員工的不僅僅是制度,更重要的是文化,是情感。領導者在管理工作中,只有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注重感情投入,尊重和關心下屬,才能給下屬以溫暖,給下屬以信心,給下屬以動力。特別是當前鐵路正處於改革發展的轉型時期,幹部職工存在一些不良心理或情緒,管理者如不注重疏導而只是簡單地運用剛硬的懲罰手段,可能會適得其反,不僅收不到應有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到安全生產的穩定。這就要求各級管理者,在嚴格管理、從嚴要求的基礎上,更要切實注重了解、關注幹部職工的思想情緒,關心他們的感受,注重感情投入,體現人文關懷,做到嚴中有情,嚴中有愛,從而使職工切實感受到嚴格後面的關愛,無情背後的真情。因此,提高管理者情感素質,必須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強化「剛柔相濟」、「嚴愛相融」的人本管理,重視人的素質提高,人力資源開發,人的潛能激發,培育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才能以共同的目標俘獲人心,以共同的理念凝聚合力,以共同的行為創造品牌,以人企合一的境界營造和諧企業環境。
推薦閱讀:

組圖:羽毛球柔韌素質訓練內容與方法
令人不齒的低素質行為【組圖】
勇敢是成功者必不可少的素質
外媒:颶風考驗美總統候選人政治素質 //颶風會吹走奧巴馬?
女人的素質與氣質

TAG:管理 | 人文 | 素質 | 視角 | 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