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疾病的鑒別診斷

癥狀,是病人自覺有各種異常的痛苦感覺、或通過醫生診察而得知的病態改變。如頭痛、眩暈等。它是機體發生疾病後的表現,是醫生診察疾病、判斷疾病的客觀標誌。 癥狀與證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證候,簡稱為「證」,是病因病機、病位、癥狀、舌診、和脈診的綜合與概括。如表實證、陰虛證等。它反映了疾病的本質,是臨床診斷疾病的結論。 病機是疾病發生、發展及轉歸的機理,它即是聯繫證候與癥狀的紐帶,也是證候的核心組成部分。病機決定了疾病的性質。由同一病機聯繫著的許多癥狀就構成了證候。 在臨床上,疾病是千變萬化的,癥狀表現也是錯綜複雜的。只有認真研究各種常見癥狀、證候和病機,才能對不同病證而出現的相同癥狀加以鑒別。癥狀鑒別是從相類似的癥狀中,研究疾病不同的病因病機,以探求疾病的本質,這是正確進行辨證論治的關鍵步驟。因此,癥狀的鑒別,是疾病與證候診斷中的重要環節之一。辨證 辨證,就是辨別癥狀,根據四診所得的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歸納,以判斷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質,從而作出正確的診斷,為治療疾病提供依據。 「證」與「症」應該嚴格區分,「症」是一個一個的癥狀,而「證」是證候,是辨證所得到的結果。 「證」與「病」的概念是不同的。清代醫家徐靈胎說:「病之總者為之病,而一病總有數證」。也就是說,病可以概括證。辨病名,必先辨證。診斷先從辨證再進一步辨病,辨病之後又再進一步辨證。因此,辨證論治並不是說中醫不講究辨病,強調辨證已包括辨病於其中了。 辨證的方法很多,都是在長期臨床實踐中形成的,如病因辨證、、、經絡辨證、、與等。其中病因辨證著重從病因角度去辨別證候,可以看成是外感病辨證的基礎。六經辨證是外感病中「傷寒」病的辨證法;衛氣營血辨證是外感病中「溫病」的辨證法。經絡辨證,氣血津液辨證及臟腑辨證適應於雜病各科辨證。但臟腑辨證是雜病辨證的重點辨證法,經絡辨證與氣血津液辨證可以看作是臟腑辨證互為補充的辨證方法。三焦辨證 自清代醫家吳鞠通的《溫病條辨》以上、中、下三焦論述溫病的證治以來,三焦辨證就成為溫病辨證的方法之一。這是依據《內經》關於三焦所屬部位的概念,在《傷寒論》及葉天士衛氣營血辨證的基礎上,結合溫病傳變規律的特點而總結出來的,著重闡述了三焦所屬臟腑在溫病過程中的病理變化,證候特點及其傳變的規律。 三焦辨證是在闡述上、中、下三焦所屬臟腑病理變化及其證候的基礎上,同時也說明了溫病初、中、末三個不同的階段。三焦辨證認為:溫病一般始於上焦手太陰肺,然後傳入中焦脾胃,最後終於下焦肝腎。但是,由於溫病有風溫、春溫、暑溫、濕溫、秋燥、伏暑、瘟疫等不同種類。因此,它們的發病和傳變規律不盡相同。如暑溫初起,即可表現為中焦病證。此外,三焦病證亦可以相兼互見。如濕溫初起,多上、中二焦同時發病。 在三焦辨證中,邪在主要表現為手太陰肺經和手厥陰心包經的病變。病在則表現為脾胃功能障礙的證候。邪入,主要反映出足厥陰肝和足少陰腎的病變。上、中二焦病變,多屬實證。下焦病變,多為虛證。 上焦病證 風熱襲表證:指風熱邪氣,侵襲肌表,影響肺衛功能所形成的證候。症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脈浮數。 熱邪壅肺證:指熱邪壅滯於內,肺氣閉郁所形成的證候,症見發熱汗出,咳嗽氣喘,口渴,苔黃脈數。 邪陷心包證:指溫熱痰濁病邪,內陷心包,蒙閉心竅,擾亂心神所致的證候。症見發熱,神昏譫語,舌蹇肢厥,舌質紅絳,苔黃或黃膩,脈滑而數。 中焦病證 胃經熱織症:指胃經火熱,瀰漫充斥,耗氣灼津所表現的癥候。症見壯熱不惡寒,反惡熱,面赤氣粗,汗出口渴,舌苔黃燥,脈象洪大。 腸道熱結證:指火熱邪氣與腸道積滯相互搏結,以致腸道腑氣不通所表現的證候,叫做腸道熱結證。症見發熱,日脯尤甚,甚則神昏譫妄,腹脹便秘,小便短赤,苔黃黑焦燥,脈沉而有力。 濕熱困脾證:指濕熱之邪侵襲,氣機郁阻,脾胃功能障礙所致的證候。症見身熱不揚,不為汗解,纏綿難愈,胸悶脘痞,嘔惡欲吐,身重肢倦,苔膩脈濡。 下焦病證 熱耗腎陰證:指溫病後期,熱邪久留,耗損腎陰所表現的證候。症見發熱,夜熱早涼,或午後熱甚,顴紅,口乾咽燥,精神倦怠,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舌質光紅,舌體瘦小,脈沉細數。 陰虛動風證:指溫病後期,陰血大傷,水不涵木,虛風內動的證候。症見手足蠕動或抽動,神情倦怠,心悸,舌紅絳枯痿,或見舌體瘦小顫動,脈沉細弱。 此外,溫病其它許多證候亦都可以歸納入三焦病證的範圍之內,如溫熱犯衛證、燥熱犯衛證、痰熱壅肺證、燥熱傷肺證、熱郁胸膈證等等,均屬於上焦病範疇。熱郁膽經證、暑傷氣津證等,屬於中焦病之列。氣熱動風證、營熱動風證、熱入營分證、血熱動血證、血熱動風證等,屬於下焦病的範疇。衛氣營血辨證 衛氣營血辨證,是外感溫熱病的辨證綱領,也是外感溫熱病證候分類的一種方法。是清代葉桂在《內經》的理論指導下,總結前人及自己的經驗而創立的一種辨證方法,他把溫病的產生、發展、演變過程,劃分為、、和四個階段,用來說明溫病證候淺深輕重和傳變規律。 一般來說,衛氣營血辨證中,邪在衛分、氣分者病情輕淺;邪入營分、血分者,病情深重。溫病的傳變有順傳和逆傳兩種,由衛分到氣分,進而發展到營分、血分者,為順傳。衛分證直接陷入營分證者,為逆傳。 由於溫病病情複雜多變,衛、氣、營、血四個階段並非截然分開。因此,在臨床上往往有不同階段的證候相互交織錯雜的表現,如衛氣同病、氣血兩燔等等。 臟腑經絡是衛氣營血辨證的物質基礎。衛分證病變多涉及肺衛皮毛,氣分證病變多影響胸膈、肺腸、脾胃、膽等臟腑組織,營分證候多關係到心與心包絡,血分證病變多耗損肝腎陰血。臟腑辨證 臟腑辨證,是根據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現、結合病因、八綱、氣血津液等理論,將四診所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藉以推究病因病機,判斷疾病的部位、性質、邪正盛衰狀況的一種辨證方法,是中醫辨證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五臟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臟腑之間也存在著表裡相合關係。因此,腑腑病證之間具有相互傳變、交叉錯雜的特點,從而可以形成各種各樣的臟腑同病、數臟合病的證候。 臟腑辨證具體來講,可以從、、、、和幾方面探討。 心與小腸病辨證 心位居胸中,與小腸相表裡,心主神明,主血脈,主汗液,主火,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在志為喜,在聲為舌。其心病常見證型如下: 心氣虛、心陽虛 癥狀:二者共同脈症為心悸、氣短、活動時加重,脈細弱或結代。兼見面色蒼白、神疲體倦、自汗少氣、舌淡苔白等症者,為心氣虛;若見畏寒、肢冷不溫、面色滯暗、胸悶痛、舌淡、紫暗而胖嫩者為心陽虛。若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脈微欲絕、神志模糊甚至昏迷者,為心陽虛脫之危症。 病因病機:多由久病體虛,或年老臟氣衰弱,或汗下太過,或暴病傷陽耗氣,或稟賦不足等所致。 心血虛、心陰虛 癥狀:二者共同癥狀為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若兼眩暈、面色不華、唇舌色淡、脈細弱,則為心血虛;若兼五心煩熱、口咽乾燥舌紅少津、脈細數,則為心陰虛。 病因病機:多由於生化之源不足,或發於失血之後,或熱病傷陰,或七情內傷,陰血暗耗等所致。 心火亢盛、小腸實熱 癥狀:心中煩熱或失眠、口渴飲冷、尿黃赤、舌尖紅、舌體糜爛、脈數。小腸實熱還可見尿血、尿道灼熱疼痛等。 病因病機:本證多因情志刺激,或六淫郁而化火,或過食辛辣、溫補之品等所致。 心脈痹阻 癥狀:心前區或胸骨後刺痛或憋悶、心悸,甚則面青、唇紫、四肢發涼、舌質暗紅或見瘀斑、脈細澀或結代。 病因病機:本病多繼發於心氣或心陽虧虛之後,往往由勞倦感寒,或精神刺激,或痰濁凝聚等誘發。 痰火擾心 癥狀:輕者心煩不寐,面紅,口渴,胡言亂語,哭笑無常;重者神志錯亂,狂躁亂動,打人罵人。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病因病機:此由情志不遂,氣鬱化火,煉液成痰,或痰濁日久化熱化火,或外感火邪灼津成痰等而致痰火犯擾心神。 痰迷心竅 癥狀:神識痴呆,或意識朦朧,喃喃獨語,或神昏不語,喉中痰鳴,苔膩脈滑。 病因病機:病由精神抑鬱,氣鬱不舒,或感受濕濁邪氣,氣鬱阻遏,痰濁凝聚,蒙蔽心竅所致。 肺與大腸病辨證 肺居胸中,與大腸相表裡。肺主氣,司呼吸,知嗅覺,發聲音,主皮毛,主治節,主宣發肅降。肺能通調水道,為水之上源。肺開竅於鼻,涕為肺之液。肺在聲為哭,在志為悲。其肺病證型如下: 肺氣虛 癥狀:氣短喘促,咳痰無力,自汗怕冷,面色蒼白,痰多清稀,舌淡苔白,脈虛弱。 病因病機:本證多系久病喘咳,耗傷肺氣,或稟賦不足,或其他臟腑病變影響等所致。 肺陰虛 癥狀: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稠,或痰中帶血,午後潮熱,顴紅盜汗,五心煩熱,或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 病因病機:此病或由久咳傷肺,或由邪熱戀肺,耗損肺陰,或因勞損等所致。 風寒束肺 癥狀:咳嗽聲重有力,吐痰稀白,鼻塞流涕,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苔薄白,脈浮緊。 病因病機:此證由外感風寒,邪襲肺衛所致,肺合皮毛而主衛外,風寒外襲,則營衛不利。 風熱犯肺 癥狀:咳嗽氣粗,痰黃而稠,口渴,咽紅疼痛,頭痛,身熱惡風,苔薄黃,脈浮數。 病因病機:此系外感風熱之邪,侵犯肺衛所致。風熱犯肺,肺失宣降。 痰熱壅肺 癥狀:咳嗽喘促,呼吸氣粗,發熱胸痛,口渴,尿黃,便秘,甚則鼻翼煽動,咯痰黃稠,或咳唾膿血腥臭,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病因病機:本病多由風熱犯肺,或寒郁化熱,火熱煉液成痰,熱與痰結,壅阻於肺而成。 痰濁阻肺 癥狀:咳嗽氣喘,痰多泡沫或白色而粘,易於咯出,胸悶,喉中痰鳴,甚則不能平卧,苔薄白,脈滑。 病因病機:此多因長期咳嗽,損傷肺氣,肺不布津,聚液成痰。或由脾虛生濕,凝而生痰,上漬於肺所致。 燥邪犯肺 癥狀:乾咳少痰,痰粘難咯,或喘咳唾白沫,鼻燥咽干,咳甚則胸痛,舌乾苔薄而少津,脈細數,或兼有發熱,惡風寒,頭痛等表證。 病因病機:多由秋季感受燥邪,耗傷肺津所致,亦有因風溫諸邪傷津化燥而成。 大腸濕熱 癥狀:發熱,腹痛,腹瀉,肛門灼熱,或大便膿血,里急後重,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 病因病機:多因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或飲食不潔,致暑濕熱毒之邪侵及腸胃,濕熱蘊結,下注大腸,損傷氣血而成。 大腸津虧 癥狀:大便乾結,甚如羊糞,口乾咽燥,舌紅少津,苔黃燥,脈細。 病因病機:多見於老年人或產婦,或由陰虧血虛,或由熱病傷津耗液所致。 脾與胃病辨證 脾處中焦,與胃相表裡。脾主運化,布津液,主肌肉和四肢,主升,統血。脾喜燥惡濕,開竅於口,其化在唇,涎為脾之液。脾在聲為歌,在志為思。其脾病證型如下: 脾氣虛、中氣下陷 癥狀:食少納呆,食後脘腹脹滿,少氣懶言,四肢倦怠,面色萎黃,形體消瘦,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緩弱。若中氣下陷(亦稱脾氣下陷),則兼見脫肛、胃下垂、子宮脫垂等,或小便頻數等。 病因病機:病由勞倦傷脾,或飲食失節,或吐下太過,損傷脾氣,或素體虛弱,久病虛損所致。 脾不統血 癥狀:便血,肌衄,或婦人月經過多,崩漏,以及其它出血症。同時兼可見脾氣虛或脾陽虛的證候。 病因病機:此多因久病脾氣虛弱,或勞損傷脾等所致。 脾陽虛 癥狀:納減腹脹,大便溏薄,四肢不溫,或脘腹隱痛,喜溫喜按,或見面肢浮腫,小便不利,或婦人白帶清稀而多,舌質淡嫩,苔白滑,脈沉細或遲弱。 病因病機:此證多由脾胃氣虛發展而來,或久病傷脾,或飲食失調,過食生冷或過用寒涼藥物損傷脾陽所致。 寒濕困脾 癥狀:脘腹脹悶,不思飲食,泛惡欲吐,口粘不爽,腹痛溏泄,頭重身困如腫,苔白膩或舌胖嫩,脈濡緩。 病因病機:多由貪涼飲冷,致寒濕停於中焦,或冒雨涉水,居住潮濕,寒濕內侵脾胃;或素體濕盛,脾陽受遏,以致寒濕中生。 脾胃濕熱 癥狀:脘腹脹滿,噁心欲吐,厭油膩,口粘而甜,肢體困重,大便溏泄不爽,小便短赤不利,或面目肌膚髮黃,或有身熱起伏,汗出熱不解,苔黃膩,脈濡數。 病因病機:此證多因感受濕熱之邪,或過食肥甘厚味,濕熱內生,或飲食失節,損傷脾胃,濕郁化熱所致。 胃寒證 癥狀:胃脘冷痛,輕則綿綿不已,重則拘急劇痛,遇寒則甚,得溫則減,口淡不渴,口泛清水,或食後作吐,腸鳴漉漉,舌淡苔白滑,脈弦或遲。 病因病機:多因胃陽素虛,復受飲食寒涼之侵,或偏嗜生冷,或脘腹受寒而致寒凝於胃。 胃火熾盛 癥狀:胃脘灼熱疼痛,渴善冷飲,消谷善肌、泛酸、食入則吐,口臭,牙齦腫痛,或潰瘍出血,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數。 病因病機:本證多由邪熱犯胃,或情志不遂,肝火犯胃,或過食辛辣,胃火素盛等所致。 食積胃脘 癥狀:脘腹脹滿或疼痛,噯腐吞酸,厭食,嘔吐,失氣酸臭,大便秘結或瀉泄,舌苔厚膩,脈滑。 病因病機:此證多由飲食不節,食入過多所致。食滯胃脘,胃失和降。 胃陰不足 癥狀:口舌乾燥,飢不欲食,或乾嘔呃逆,胃痛嘈雜,或脘痞不適,大便乾燥,舌紅苔少或無苔少津,脈細數。 病因病機:病多因濕邪久羈,或肝火犯胃,內熱傷陰等所致。 肝與膽病辨證 肝位於右脅,與膽相表裡。肝主疏泄,性喜條達,主藏血,主筋,主風,開竅於目,其華在爪,淚為汗之液。肝在聲為呼,在志為怒。其肝病常見證型如下: 肝氣鬱結 癥狀:精神抑鬱,易怒,胸脅脹痛或竄痛,胸悶不舒,喜嘆息,納呆噯氣,脘腹脹滿,或咽部有梗阻感,婦女月經失調,痛經或經前乳房脹痛,少腹脹痛,苔薄白,脈弦。 病因病機:此證多由情志不遂或精神刺激,郁怒傷肝所致。 肝火上炎 癥狀:頭痛,眩暈,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口苦,或吐血,衄血,耳聾,耳鳴,舌紅苔黃,脈弦數。 病因病機:病多由郁怒傷肝,肝鬱化火所致。 肝陽上亢 癥狀:弦暈,耳鳴,頭痛,目脹,急躁易怒,失眠,多夢,腰膝酸軟,舌紅少津,脈弦細數。 病因病機:本證多系素體陽盛,或七情內傷,或久病耗傷肝腎之陰所致。 肝陰虛、肝血虛 癥狀:二者共同癥狀為頭昏目眩,視物模糊,面色無華,爪甲不榮,肢體麻木,筋脈拘攣,月經量少。若血虛還可見經閉,失眠,舌淡,脈細;陰虛者還兼有顴紅,手足心熱,耳鳴,舌質紅苔少而干,脈細數。 病因病機:此多因生血不足,或失血過多,或久病耗傷肝血等所致。 肝風內動 臨床出現抽搐、震顫、麻木等癥狀都屬於肝風內動,常見有肝陽化風,熱極生風,血虛生風三種。 1.肝陽化風:多由素體陰虛,肝陽易亢,化火生風所致,症見眩暈欲仆,頭痛如掣,肢體麻木,手足震顫,舌質紅,脈弦細。若突然昏倒,舌強不語,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則為中風。 2.熱極生風:多因熱邪亢盛,燔灼肝經,熱陷心包所致。症見高熱,煩渴,抽搐,項強,兩目上翻,甚則神志昏迷,角弓反張,舌紅苔黃,脈弦數。 3.血虛生風:多由久病或失血等因素而致肝血虧虛,血虛而生風。症見頭目眩暈,視物模糊,面色不華,肢體麻木或震顫,肌肉跳動或皮膚瘙癢,舌淡脈細。 寒凝肝脈 癥狀:少腹脹痛,牽引睾丸,遇寒則劇,得溫則減,或睾丸墜脹,或陰囊收縮,常伴畏寒肢冷,舌苔白滑,脈弦遲。 病因病機:本病多由外感寒邪侵犯肝經,致氣血凝滯而成。 肝膽濕熱 癥狀:脅肋脹痛,口苦納呆,嘔惡腹脹,小便短赤,大便不調,舌苔黃膩,脈弦數。若見身目發黃,發熱,或見陰囊濕疹,或見睾丸腫痛,外陰瘙癢,婦女帶下黃赤腥臭等,則為肝經濕熱證。 病因病機:此證多因外感濕熱之邪,或嗜酒肥甘,濕熱內生,蘊結肝膽,或濕熱下注所致。 膽郁痰擾 癥狀:頭暈目眩,口苦嘔惡,煩躁不寐,驚悸不寧,胸滿悶,善太息,舌苔黃膩,脈弦滑。 病因病機:此多由情志鬱結,氣鬱痰生,痰熱內擾,膽胃失和所致。 腎與膀胱病辨證 腎位於腰部兩側左右各一,與膀胱表裡。腎藏精,主生殖,主水,主納氣,主骨生髓,為先天之本。腎司二陰,開竅於耳,其華在發。唾液為腎之液,在聲為呻。其腎病證型如下: 腎陰虛 癥狀:頭暈目眩,耳鳴,腰膝酸軟無力,低熱,顴紅,口乾,盜汗,手足心熱,舌紅,脈細數。 病因病機:本證多由房事不節,耗傷腎精,或因其他臟腑之陰虛導致腎陰虧虛。 腎陽虛 癥狀: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男子陽萎,早泄,女子宮寒不孕,小便清長,夜尿多,或尿少浮腫,舌淡苔白,脈沉遲,尺部弱。 病因病機:此證多由稟賦不足,素體陽虛,或年老體弱,陽氣虛衰,或房事過度,陰損及陽等所致。 腎氣不固 癥狀:精神疲乏,腰膝酸軟,小便頻數而清,尿後餘瀝不盡,夜尿頻多,甚或遺尿,小便失禁,或滑精,早泄,婦人白帶清稀,胎動易滑,舌淡苔白,脈沉弱。 病因病機:此多由年老腎氣衰弱,或幼年腎氣未充,或久病勞損傷腎等致腎氣虧耗,無力封藏,固攝所致。 腎不納氣 癥狀:氣短喘促,呼多吸少,動則喘甚,聲低氣怯,咳逆汗出,腰膝酸軟,四肢不溫,面部虛浮,舌淡,脈虛。 病因病機:此證多由久咳傷肺,由肺及腎,或因房勞傷腎,氣不歸元,腎失攝納所致。 膀胱濕熱 癥狀:小便灼痛,尿頻,尿急,或見血尿,或尿液渾濁,或有砂石,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 病因病機:病多由外感濕熱,蘊結膀胱,或飲食不節,濕熱內生,下注膀胱所致。 膀胱虛寒 癥狀:小便頻數而色清,或小便淋漓失禁,或周身浮腫而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脈虛弱。 病因病機:此證多由腎氣虛而不固或腎陽虛而不化水所致。 臟腑兼病 凡兩個以上臟器相繼或同時發病的,稱為臟腑兼病。 心脾兩虛 癥狀:心悸健忘,失眠多夢,飲食減少,腹脹便溏,面色萎黃,倦怠乏力,或皮下出血,婦人月經過多色淡,或經少經閉,舌淡,脈細弱。 病因病機:此多因病後失調,慢性出血,思慮過度,或飲食不節等所致。 心腎不交 癥狀:虛煩失眠,心悸健忘,眩暈耳鳴,腰膝酸軟,夢遺早泄,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病因病機:此系久病勞傷,或恣情縱慾,或多思妄想,損傷心腎之陰而致。 心腎陽虛 癥狀:形寒肢冷,心悸怔腫,尿少身腫,唇甲青紫,舌質青紫暗淡,苔白滑,脈沉微。 病因病機:本證多因久病不愈,或勞倦內傷等而致。 心肺氣虛 癥狀:心悸氣短,咳喘少氣,胸悶發憋,自汗乏力,動則愈甚,面色蒼白或暗滯。甚則可見口唇青紫,舌質暗淡或見瘀斑,脈細弱。 病因病機:此多因勞倦過度,或久病咳喘,耗傷心肺之氣所致。 肝脾不調 癥狀:脅肋脹痛,胸悶嘆息,煩躁易怒,飲食減少,腹脹腸鳴,大便溏薄,或腹痛即瀉,婦人月經不調,經前乳房脹痛,苔白,脈弦緩。 病因病機:本證多是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橫逆犯脾,造成脾氣虛弱。 肝胃不和 癥狀:胸脅悶脹,煩躁易怒,胃脘脹痛,痛引兩脅,噯氣吞酸,苔薄黃,脈弦。 病因病機:此證多因情志不遂,氣鬱傷肝,橫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 肝火犯肺 癥狀:胸脅灼痛,急躁易怒,頭暈目赤,煩熱口苦,咳嗽陣作,甚則咳血,舌紅苔薄黃,脈弦數。 病因病機:此系情志鬱結,或邪熱蘊結肝經,郁而化火,上灼於肺所致。 肝腎陰虛 癥狀:頭暈目眩,耳鳴脅痛,腰膝酸軟,咽干口燥,五心煩熱,顴紅盜汗,男子遺精,女子經少,舌紅少苔,脈細數。 病因病機:病多由久病陰血內耗,或房勞過度,腎精虧虛,或早婚多育,精血虧損等所致。 脾肺氣虛 癥狀:短氣乏力,咳喘痰多而稀,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甚則面足浮腫,舌淡苔白,脈細弱。 病因病機:病多由久病喘咳,肺氣虛弱,損及於脾;或脾氣久虛,精微不足,而肺氣虛弱所致。 脾腎陽虛 癥狀: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腰膝或少腹冷痛,納減便溏,或下利清谷,甚則五更泄瀉,或小便不利,面肢浮腫,甚則水臌脹滿,舌淡腫,脈沉弱。 病因病機:此證多因久病耗氣傷陽,水邪久踞;或脾虛久瀉,以致腎陽虛衰所致。 肺腎陰虛 癥狀:咳嗽痰少,或痰中帶血,口燥咽干,或聲音嘶啞,腰膝酸軟,心煩少寐,骨蒸潮熱,盜汗顴紅,男子遺精,女子月經不調,舌紅少苔,脈細數。 病因病機:本證多因久咳傷肺,肺虛不能布津滋腎;或房事、勞倦太過,腎陰虛竭,以致陰津不能上承,或虛火灼肺,而致肺腎陰虛。四診 四診是指、、、四種診察疾病的基本方法,古稱「診法」。《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診法何如?……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可見診法就是對人體進行全面診察的方法,藉以判斷人的健康與疾病狀態。 《內經》奠定了四診方法的基礎,《難經》則明確指出了四診的基本概念。如《六十一難》將四診概括為:「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四診所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內容十分豐富,舉凡人體所表現的一切現象,與生命活動有關的社會和自然環境等等,統統在診察之列。 四診具有直觀性和樸素性的特點,在感官所及的範圍內,直接地獲取信息,醫生即刻進行分析綜合,及時作出判斷。四診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體觀念和恆動觀念的基礎上的,是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等基礎理論的具體運用。物質世界的統一性和普遍聯繫,就是四診原理的理論基礎。 四診是搜集臨床資料的主要方法,而搜集臨床資料則要求客觀、準確、系統、全面、突出重點,這就必須「四診並用」、「四診並重」、「四診合參」。《難經》所提出的神、聖、工、巧之論,並非將四診的意義分成等級,而是強調其各自的重要性以及掌握這些技巧的難易程度。早在《內經》就明確了提出了切勿強調切診的觀點,《素問·征四失論》說:「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世,起居之過度,或傷於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批語那種不能全面運用診法的醫生是「所謂窺管而已」。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指出,惟以切脈為能事的醫生,不能得是通醫道的人。只有將四衣,有機的結合起來,彼此參伍,才能全面、系統、真實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確的判斷。望診 中醫望診,主要是對病人從全身或局部的、、以及排出物觀察,診斷病情的方法,尤其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望 神 中醫認為神是機體生命活動的體現,形神兼備是一個正常人所具有的。它通過目光神態、面部表情、形體動作、語言氣息、反應能力等表現出來。望神要分清得神與失神、假神。 1.得神:病人目光靈活、明亮有神、語言清晰、神志清楚、呼吸調均、肌肉潤澤、大小便控制自如。說明病人臟腑功能不衰,即使有病也會預後良好。 2. 失神:病人目光遲鈍、無光彩、瞳仁獃滯、面色晦暗、呼吸異常、肌肉消損、反應遲鈍、甚至神志昏迷、或突然昏倒。說明病人臟腑功能衰敗,病情重,預後不良。 3. 假神:病人突然精神轉好,顴紅、兩眼突然有光,但眼球獃滯不靈活,食慾增加。這是垂危病人將要死亡的表現。 望面色 正常人的面色紅潤光澤,表現人體氣血充盈、臟腑功能旺盛。病人的面色由於疾病的原因可使皮膚髮生異常變化,稱為「病色」,病色一般分為青、赤、黃、白、黑五種。 1.青色:主寒證、痛證、瘀血證、小兒驚風和肝病。表明經脈瘀阻、氣血不通。 2.紅赤:主熱證。是血液充盈於皮膚脈絡的表現。當人體熱盛時,血液運行加快,面紅赤。滿面通紅者屬實熱證,慢性病中出現兩顴嫩紅,常有低熱、自己感覺發熱則屬虛熱證。久病病人,面色蒼白時紅時消,屬真寒假熱危重證。 3.黃色:主濕證、虛證。面色淡黃無光澤是脾胃氣虛,氣血不足所致。面色黃如桔皮,眼白髮黃為濕證。面色黃而消瘦者,多見於胃病虛熱;黃而色淡者屬胃病虛寒。 4.白色:主虛寒證、血虛證。虛寒證面色白而浮腫。血虛證面白而消瘦。這是由於氣血不足不能養榮機體的表現。面色突然蒼白、出汗量多、四肢冷是陽氣虛脫,或失血過多的急症。面部白斑或白點常見於腸道寄生蟲的病人。 5.黑色:主腎虛證、寒證、痛證、瘀血證、水飲證。寒證、痛證、瘀血證由於腎陽虛衰,水飲不化,血行不暢,故面呈黑色。眼眶周圍發黑為痰飲證。 望形態 形是形體,態是姿態。通過望病人形體的強弱胖瘦,可知內臟、氣血陰陽的盛衰,疾病的程度及預後。 1.望形體 1)強:身體強壯,皮膚潤澤、肌肉結實、身強力壯、胸廓寬厚、骨骼粗大等均為氣血旺盛,抗病能力強不易生病,病則易愈。 2)弱:身體瘦弱,皮膚枯燥、肌肉瘦削,瘦弱無力,胸廓狹窄,骨胳細小等均為氣血不足,抗病能力低,容易生病,病則難愈。 3)胖:肥胖並非健壯。體型特點為頭圓形、頸短粗、肩寬平、胸寬短圓、腹大、身體偏矮,多後仰。胖而能食,形盛有餘;胖而食少,肌肉鬆弛,精神不振,多為脾胃虛。胖人形肥氣虛,水濕難以循行,所以濕多,若郁滯生痰,則易患中風證。 4)瘦:是消瘦,體形特點為頭長頸細、肩窄、胸窄平坦、腹部瘦癟、身體偏高、多前屈,由於消瘦者體瘦血少,陰虛則火亢易傷肺,瘦人多勞嗽。 2.望姿態:望形體的動靜姿態可判斷疾病,從不同的動態可反映不同疾病。 1)行走姿態:行走時身體前傾,以手護腹多為腹痛;以手護腰、彎腰曲背,多為腰腿病;行時身體搖擺不定是筋骨受損;行時突然止步不前,以手護心為心痛。 2)坐姿:坐而仰首,為痰盛的肺實證;坐而俯首,氣短懶言,多為肺虛或腎氣不足,坐時常以手抱頭為頭痛。 3)卧姿:卧時身重不能轉側,喜加衣被者,多為虛證、寒證。坐卧不安煩躁,多為腹滿脹痛。 4)站姿:站立不穩,多為眩暈,氣血並走於上。不耐久站,屬氣血陰虛。站立時雙手護心或腹,多為心、腹痛。 望 舌 望舌是通過察看舌質和舌態的形態、色澤、潤燥等方面的變化測知病情變化的一種獨具特色的診法,在中醫診斷中佔有重要地位。正常舌象為淡紅舌薄白苔。舌質(舌體)柔軟、活動自如、舌色淡紅。 1)望舌質:從舌質外觀,測知臟腑病變。一般以舌尖診心肺的病變,中診脾胃的病變,舌的兩邊診肝膽病變,舌根診腎的病變。 舌色:主要分淡紅、淡白、紅絳、青紫四種。 淡紅舌:舌質顏色淡紅潤澤白中透紅。其形成是由於心血充足,陽氣旺盛為健康人之舌色。 淡白舌:舌色較淡紅舌質淺,紅色較少而白色偏多。一般為氣血虧損。 紅絳舌:舌色較淡紅舌質紅。鮮紅色者稱為紅舌;深紅色者稱為絳舌。多為熱證。舌尖紅者為心火太盛;舌邊紅者為肝膽火盛;舌中紅者,為胃火太盛。 青紫舌:全舌呈均勻青色或紫色,或舌的局部見青紫色斑塊、瘀點為青紫舌。一是熱毒太盛,二是陰寒內盛,氣血不暢。多為熱證、寒證、瘀血證。舌絳紫而深,乾枯少津液,多為熱毒太盛。舌淡紫而潤,多為陰寒內盛。舌色暗紫,舌青紫為血瘀較重;局部舌紫斑、瘀點為血瘀較輕。 2)望舌形:舌形多指舌的形狀。正常舌體大小適中。異常舌分為老舌、嫩舌、胖大舌、瘦薄舌、裂紋舌、芒刺舌、齒痕舌。 老舌:舌質紋理粗糙、為蒼老舌,熱盛主實證。 嬌嫩舌:紋理細緻,多為氣血運行不暢,內有水濕,多為虛證。 胖大舌:舌體較正常舌大,舌肌鬆弛,稱胖大舌。胖大舌是由於脾腎陽虛所致,主水腫、痰飲。 腫脹舌:舌體腫大,舌肌呈現脹大狀,甚者不能閉口,不能縮回,稱腫脹舌。多因心脾熱盛,或酒毒上攻中毒。多為實證。鮮紅腫脹,為心脾熱盛,舌青紫而腫脹,為酒毒攻心。 瘦薄舌:舌體較正常舌小而瘦薄者,稱瘦薄舌。多見陰血耗傷、脾虛精虧、舌肌萎縮、舌體瘦薄,主陰虛血虧虛證。 裂紋舌:舌面有明顯的裂痕、可呈現人、一、川字等不同形狀。由精血虧虛所致,主血虛證(先天裂紋舌者除外)。 芒刺舌:舌體上有紅色顆粒突起像刺,摸時感覺刺手,主邪熱太盛,舌邊芒刺為肝膽熱盛,舌中有芒刺主胃腸熱盛。 齒痕舌:舌體邊緣有壓迫痕迹,為齒痕舌。舌體腫大,出現齒痕。主脾陽虛衰,水濕內停。 3)望舌態:正常舌,舌體活動靈敏,伸縮自如。病理舌態有強硬、震顫、歪斜等重病的變化。 強硬舌:舌質紅而強硬,多見於中風先兆,多因外感邪熱,內傷痰濕內阻心竅,肝風夾痰上擾神志。 震顫舌:舌體不停顫動。多為肝病,舌質淡白而顫動者為血虛,舌紅絳而顫動者為熱極生風。 歪斜舌:舌體不正,伸舌時偏斜於一側。多為中風或中風先兆。 短縮舌:舌體緊縮不能伸長,甚則不能抵齒。(天生舌短者除外)舌紅絳而短縮者,屬熱病,多為昏迷病人。 吐弄舌:舌體反覆地伸出口外,其中伸出時間較長,慢慢收回的為吐舌,稍微伸出立即收回,上下左右舐弄者為弄舌。多為小兒智力發育不良。 4)望舌苔:主要觀察舌苔的薄厚、潤燥、腐膩、剝落苔等的變化。 薄厚苔:透過舌苔能見舌體為薄苔。透過舌苔不見舌體為厚苔。薄苔為疾病初起,厚苔為病情較重。 潤燥苔:舌苔濕潤適度為正常苔,苔干、粗糙為燥苔。苔的潤燥程度表示體內津液的盈虧情況。若舌紅絳而苔潤為熱盛,舌紅而苔燥為濕阻遏制陽氣。 腐膩苔:苔質疏鬆,顆粒較大,舌邊、舌中厚,刮之如豆腐渣樣為腐苔。苔質細密顆粒細膩。觀察苔的腐膩可知陽氣與內濕的程度。腐苔多為食積胃腸或痰濁。膩苔因陽氣被遏阻,多見於濕濁、或痰飲證。 剝落苔:舌面本有苔但部分剝落,胃氣或胃陰受損。若舌苔驟然退去,光潔如鏡者為光剝苔,是胃陰胃氣俱損的危重現象。 5)苔色: 苔的顏色分為白苔、黃苔、灰黑苔等的變化。 白苔:多主表證、寒證。苔薄白而干,舌尖紅者為燥熱肺火盛。厚白苔主痰濕。 黃苔:多為熱證,從黃的程度辨別熱的的輕重。 灰黑苔:苔色為淺黑色是灰苔,深者為黑苔。灰黑苔多為里熱重證,越黑病情越重。如苔灰黑而潤為陽虛寒、痰濕內阻,苔色灰黑而干為里熱證。望診 從見到病人開始,就應當仔細觀察病人的精神、氣色及形體姿態,並結合局部望診及舌診,以獲取與辨證有關的資料。 然望診所見只不過是疾病變化的外在現象,只能把這些現象作為診斷的嚮導,還必須結合其它診法,找出疾病的本質以做出正確的診斷。望診可分一般望診及局部望診。 一、一般望診 主要觀察病人的神色和形態。 (一)精神:觀察病人的精神,可概括得知正氣的盛衰和疾病的輕重。如病人精神尚好,目光有神,言語清晰,聲音宏亮,此為〞有神〞,表示〞正氣未衰〞,病情較輕。 反之,精神萎靡,目光暗淡,言語無力,此為〞無神〞,表示〞正氣已傷〞,病情較重。 (二)氣色〞重點觀察面部。中醫認為〞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氣血皆上注於面〞,故氣血的盛衰往往從面部反映出來。正常人面色光澤紅潤,患病時常有下述變化: 面色蒼白:多是虛寒證。胱白虛胖為氣虛;蒼白枯槁、唇淡為血虛。 面色紅赤:多是熱證。若兩顴潮紅,午後發熱,多屬陰虛火旺;而色嫩紅帶白,多為虛陽上越(指下焦虛寒而陽氣浮越於上,出現下真寒而上假熱的現象)。 面色萎黃:即黃而光澤,多是脾胃虛弱。而目鮮黃為濕熱黃疸(陽黃),暗黃屬寒濕黃疸(陰黃)。 面色青紫:多是血瘀、寒證或痛證。小兒面色青紫,多屬肝風內動。 面色暗黑:多是寒重或血瘀,久病面黑多屬腎虛。 (三)形態:即觀察病人的形體姿態。如形體結實,表明正氣充盛。形體虛胖,兼有飲食減少,多是氣虛或痰濕較盛。形體瘦弱,多是陰虛。浮腫以面部為著,發展急速或兼惡寒怕風,多為風邪外襲,水濕內停(風水):下肢浮腫,面黃食少,腹脹便溏,多屬脾虛水腫。 某些疾病常有特殊的姿態,如手按上腹,多是脾胃虛寒。四肢抽搐顫動多是風證。若突然抽搐,強勁有力,多屬痰熱生風,為實熱證;抽動不已,微弱無力,多是虛風內動,為虛證。口眼歪斜兼有半身不遂(偏枝)者多屬中風。 二、局部望診 以望舌最為重要。 (一)望舌:重點觀察舌質與舌苔的變化。中醫認為〞舌為心之苗〞。肝、脾、腎三經也與舌體相連。看舌質可辨臟腑的虛實,望舌苔可察病邪之深淺及胃氣的強弱。一般認為,舌尖屬心、肺,舌中屬脾、胃,舌邊屬肝、膽,舌根屬腎,以此作為診察臟腑病變的參考。 1. 舌質:法意其頻色的變化。正常舌質淡紅而潤。 (1)淡白:多為血虛或陽虛。淡白滑潤為寒證或寒濕證。 淡白舌常與貧血及蛋白質代謝障礙或組織水腫有關,也可因內分泌紊亂,代謝降低而使末梢小血管收縮,舌粘膜表現淡白,加上組統水腫使舌質胖嫩,加重舌質淡白。 (2)鮮紅:多是實熱證或陰虛火旺。實熱證舌紅而苔黃。虛熱證舌紅而無苔或舌裂苔剝。舌尖鮮紅為心火上炎,舌邊鮮紅為肝膽熱盛。 鮮紅舌常與代謝增強,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有關。 (3)紅絳:舌色深紅,是血熱或熱毒極盛之證。熱性病時舌質紅絳多為邪熱已入營分,紅絳起刺為營分熱盛。 紅絳舌除與發熱,代謝增強及充血有關外,還與嚴重感染時毒素刺激,使大量毛細血管擴張有關。 (4)紫暗:多為瘀血證。有時僅舌邊見有紫斑瘀點,多為久病血瘀症。舌紫而滑潤,為陰寒證;;紫而乾燥為毒熱證。 紫暗舌多系瘀血或缺氧,還原血紅蛋白增多,或缺氧後代償性紅細胞增多,使靜脈呈較深的青紫色。傳染中毒性高熱時由於循環障礙血流瘀滯,血氧飽和度下降,靜脈瘀血以及血液凝固機制改變等可出現紫干舌。 (5)舌乾枯、裂紋甚至出現芒刺,是津液虧耗或熱盛傷陰之證。 舌乾枯是唾液腺分泌減少或唾液水份不足,多屬各種原因引起脫水的早期表現。有人認為舌干與交感神經緊張性增強,副交感神經緊張性降低,而使唾液腺之漿液分泌減少有關。臨床上多見於脫水、高熱及張口呼吸者。舌上裂紋與舌粘膜萎縮或舌乳頭融合有關;芒刺的形成則是由於舌乳頭明顥萎縮,角質脫落,蕈狀乳頭明顯增多所致。 (6)舌胖嫩而邊緣有齒痕,為脾氣虛或陽虛。 舌胖嫩與慢性營養障礙,血漿蛋白減少,舌組織水腫有關。還有人認為某些疾病時舌體淋巴迴流障礙、結締組織增生或內分泌功能低下,水代謝障礙均可造成舌胖。舌體胖大壓迫齒緣因而形成齒痕。 2. 舌苔:注意其顏色及厚薄。正常舌苔薄白而潤。 (1)無苔(苔凈):多是胃氣虛弱或胃陰不足。 舌苔的變化與舌體絲狀乳頭、蕈狀乳頭的機能結構有關,如胃腸功能紊亂,蛋白質、維生素乙缺乏或貧血等影響細胞代謝,可使舌粘膜絲狀乳頭消失,蕈狀乳頭萎縮,故苔凈。 (2)白苔:多屬寒證。外感風寒初起苔見薄白而滑;里虛寒證舌苔也見薄白。白膩則是內有痰濕之象。 正常情況下,由於唾液及飲食的沖刷,使絲狀乳頭間的雜質層及角化上皮脫落清除,舌苔僅有薄白一層。白苔或白膩苔多是在患病時,飲食減少或唾液分泌不足加上咀嚼無力,降低對舌苔的機械清除作用,因而影響舌的〞白潔〞,故絲狀乳頭延長,苔垢堆積。 (3)黃苔:黃苔多屬熱證,黃色愈深,其熱愈重。表邪入里化熱,初則舌苔淺黃,里熱加重則舌苔深黃;熱盛傷陰則苔黃而干;濕熱內蘊或腸胃實熱積滯則舌苔深黃而厚膩。 黃苔多由於炎症感染,發熱及消化功能紊亂等引起絲狀乳頭增殖、角化、細胞浸潤,以及細菌與黴菌附著生長產生所致。隨著病情變化,口腔自潔作用愈差,舌苔愈厚膩。 (4)黑苔:黑而潤滑多是陽虛寒盛;黑而乾裂多是熱盛津枯。 黑苔多因重症感染、毒素刺激、高熱脫水使口腔自潔作用嚴重障礙,或長期應用抗菌素、黴菌生長,均可引起絲狀乳頭的角質突起延長,出現黑色角化細胞及黑色黴菌繁殖,故見黑苔。 注意: 1. 舌苔愈厚膩,表示濕濁愈重。 2. 應將飲食或服用某些藥物之染苔除外。 3. 臨證時,必須把舌質與舌苔的變化結合起來進行觀察,如苔黑而潤,質淡紅者多為寒證;苔黑而干,質鮮紅者多屬熱盛傷津。一般說來,寒證必見質淡苔滑;熱證必見質紅苔黃而干。氣虛則舌體胖嫩;實證則舌體多堅斂。表證苔多薄白而潤;邪熱漸重,則舌苔由白變黃,由薄變厚,由潤變干。 (二)望斑疹:斑疹和白瘖是某些急性熱病過程中的一種徵象,它對疾病的診治和了解預後有一定意義。斑呈片狀、色紅、不凸出皮膚表面;疹則形如粟米,略凸出皮膚。 斑疹紅活為溫熱之邪入於營血之證;斑疹稠密,其色紫紅或暗滯多為毒熱積盛,血脈凝滯之象,多為病重。若斑疹突然隱沒,神志不清者,則預後較差。白瘖呈晶白之粟粒狀,多屬濕鬱熱盛,汗出不徹,津液耗傷之徵。問診 問診是對病人或陪診者進行系統而有目的的詢問。包括病人的體質、生活習慣、起病原因、發病及治療經過、現在的癥狀及過去的病史、家族史等。具體來講,可以包括、、、、、等。 問寒熱 寒熱的產生,主要決定於病邪的性質和機體的陰陽盛衰,是機體正邪相交的表現。 但寒不熱:病人感覺寒冷,而不發熱。屬於陽氣不足的虛寒證。 但熱不寒:病人發熱,不感覺冷或反而怕熱,為里熱症。若高熱伴見口渴喜冷飲,出汗、大便秘結為實熱證。若午後低熱,伴有手足心發熱,夜間出汗,兩顴發紅者為里虛熱證。 惡寒發熱:病人自覺怕冷而體溫升高。表示外感病的初起。 寒熱往來:寒與熱交替出現。寒熱往來定時者,為瘧疾。寒熱往來不定時者,伴兩脅脹痛、口苦為肝膽病。 問 汗 汗出與陽氣盛衰、津液盈虧相關。問診是中醫診斷方法中的重要一環。中醫辨證論治,必須全面了解病人的主客觀癥狀和體征,從而尋找病因,確定病位,一般在臨症上都以發病過程和自覺癥狀為主要的問診內容,依一定的程序,耐心細緻地進行問診。 問診要抓住主訴和現病史這一主要方向,必要時還要詢問既往的有關病史。從中醫辨證的需要出發,問診的重點可根據不同的病證參考〞十問〞。十問即: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飲食四問便,五問頭身六胸腹,七聾八渴及睡眠,九問歸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女必問經帶產,小兒當問麻疹斑。現分述如下: 一、問寒熱:注意有無發熱、惡寒(怕冷),及寒熱的輕重。 (一)發熱惡寒:表證發熱,熱重寒輕,口乾咽痛,多為外感風熱;反之寒重熱輕,無汗身痛,多為外感風寒。突然寒戰發熱,頭劇痛,病勢急劇,多為急性熱病。冷一陣,熱一陣(往來寒熱),或見胸 滿悶,口苦咽干,多是半表半里證。 (二)發熱不惡寒:高熱口渴,尿赤便秘,為里實熱證;久病潮熱,午後尤甚,顴紅苔干,手足心熱,盜汗,多為陰虛發熱。 (三)惡寒不發熱:經常怕冷,手足發涼,面色胱白,多為陽氣不足。 二、問汗:注意汗之有無、多少及出汗時間。 (一)有汗、無汗:有汗而發熱惡寒為表虛;無汗或汗出極少而惡寒發熱為表實。 (二)自汗、盜汗:清醒時經常出汗稱自汗,多屬氣虛、陽虛;睡中出汗,醒後汗止稱盜汗,多屬陰虛。 (三)手足汗出:手足心出汗,多屬脾胃濕熱鬱蒸之候。但實熱或陰虛陽亢之虛證,也可見手足汗出,辨證時應結合其它癥狀全面分析。 (四)戰汗、絕汗:先見全身戰慄而後汗出,稱戰汗,為正邪相爭,病勢轉折之兆。汗出熱退,脈靜身涼,為邪去病退。若汗出煩躁不安脈大者,為正不勝邪。絕汗是額部出冷汗如珠如油,四肢厥冷,為陽氣虛脫,見於休克等危重病證。 三、問飲食:注意食慾、食量、食後反應、口味及口乾渴的情況。 1. 食慾減退或為胃腸有滯或為胃氣虛弱。能食而食後脹滿,多為胃強脾弱。多食易飢,形體反瘦,多為胃有實火。 2. 食後胃痛減輕,多屬脾胃虛弱;食後疼痛加重,多為內有積滯或氣滯血瘀。 3. 嘔吐多屬胃氣上逆。區吐酸腐或不消化的食物,多為胃有停滯。嘔吐酸水,多為肝氣犯胃、肝胃不和。嘔吐清水,多為胃寒停飲。婦女停經而見嘔惡,應考慮妊娠惡阻。 4. 飲食喜熱為脾胃虛寒;飲食喜冷為胃有實熱;口渴引飲,為里熱;口乾不欲飲,多為脾虛濕盛;口乾咽燥但飲水不多,多為陰虛虛熱。 5. 口淡無味為脾虛;口苦為肝膽或心經有熱(火);口甜或粘膩為脾有濕熱;口酸為傷食、消化不良;口粘為濕困脾胃。 四、問二便:注意大小便的形狀、顏色、氣味和次數。 1. 大便秘結、乾燥難解,多為實證、熱證。久病、惠人或產婦大便困難,多為津虧血少或氣虛。 2. 大便稀溏,多為脾胃虛寒;黎明即瀉(五更瀉),為腎陽不足;水瀉為濕重:瀉下如噴射狀,肛門灼熱,為濕熱瀉。 3. 大便色黑,為內有瘀血;便血鮮紅,肛門腫痛,為血熱;便血暗紅,而黃乏力,為脾不統血。便下膿血,里急後重,為濕熱下痢。赤痢多熱,白痢多寒。 4. 小便黃而少,為實熱;黃赤混濁,尿流不暢或尿痛,為膀胱濕熱。 5. 小便清白,為虛寒;兼有頻數不禁,多屬氣虛或腎氣不固。 6. 血尿驟發,尿道刺痛,多為下焦濕熱;如伴有腰腹劇痛,應考慮結石。血尿頻發,尿道無痛或微痛,腰酸痛,多屬腎虛不固。 五、問頭身:注意疼痛部位,性質及發作時間。 (一)頭痛:頭痛不止連及項背,伴有惡寒發熱,多屬外感;頭痛輕而緩,時痛時止,常兼眩暈,多屬內傷里證。頭痛沉重,如裹如蒙,多為濕困;頭痛眩暈,口苦目赤,多為肝膽火盛;頭暈而心悸氣短,多為氣血不足;偏側頭痛,多屬內風或血虛。此外,可參考經絡循行部位進行辨證,如後頭痛屬太陽經,見於外感;前額、眉棱骨痛,屬陽明經,見於火熱上攻或血虛證;痛在兩顳或偏頭痛,屬少陽經,見於肝膽火或風熱上攻。 (二)眩暈:暴眩多實,久眩多虛。頭暈目眩,伴有頭身麻木,多屬肝風內動;眩暈頭沉,體胖痰盛,多屬痰濕內阻,清陽不升之證;眩暈時作,面白乏力,多屬氣血不足。 (三)耳鳴耳聾:腎開竅於耳,膽經繞耳,故腎氣不足,膽經火盛均可導致耳鳴耳聾。突然發作者,多屬實證、熱證;久鳴久聾,多屬虛證。 (四)身痛:全身酸痛,發熱惡寒,多屬外感;久病身痛,多屬氣血不足;產後身痛而無表證,多屬血虛或血瘀脈絡;周身竄痛多屬肝氣不疏關節疼痛為痹證,疼痛遊走不定為行痹,屬風偏重;痛勢酸重,或腫脹為著痹,屬濕偏重;疼痛劇烈,遇寒加重為痛痹,屬寒偏重;關節紅腫熱痛,則屬風濕熱痹。 (五)腰痛:腰為腎之府。腎虛腰痛以酸痛為主,腿膝無力,遇勞加重,偏於腎陽虛者則兼有畏寒肢冷、腰背發涼或陽虛、滑精;偏於腎陰虛者則兼有心煩失眠、手足心熱等虛火之證。腰部冷痛,轉側不利,卧不減輕,遇陰雨則加重者多屬寒濕;腰痛伴有熱感,拒按或有叩痛,兼見尿痛等癥狀者多屬濕熱;腰痛劇烈,不能轉側,痛處拒按者,多屬血瘀。 六、問胸腹:注意疼痛部位、性質、發作時間及兼症。 (一)胸 痛:胸痛多屬心、肺的病證。心區之胸痛牽連肢背,多屬心血瘀阻或寒凝心脈(如心絞痛)。肝經布兩 , 肋脹悶或竄痛,多屬肝鬱氣滯;兩 痛或有腫塊,多屬血瘀。 (二)脘腹痛:痛在上腹,多為脾胃病證。下腹痛,多為肝、腎、膀胱、腸、子宮的病證。一般說來,隱痛喜按喜暖,多屬虛證、寒證;劇痛拒按或喜涼,多屬實證、熱證。此外,腹痛而有積塊者,為瘀血之證。 七、問睡眠:注意入睡是否困難、易醒,有夢無夢。 (一)失眠易醒:入睡困難,心悸健忘,納少乏力,多屬心脾兩虛,心煩易醒,舌質紅赤,多屬心火內擾;心悸不安,失眠多夢,腰膝酸軟,潮熱盜汗,多屬陰血虧耗,心腎不交。 (二)嗜睡:食後即困,四肢無力,多屬脾虛;病後嗜睡,多屬正氣未復;病重嗜睡多屬危象。 八、問婦女、經、帶、產 1. 月經提前,量多色深紅,多為血熱;量多而色淡,多屬氣不攝血。月經錯後,色淡量少,多屬血虛;經色紫暗有塊,小腹脹痛,多屬氣滯血瘀;經色紫暗,小腹冷痛,多屬寒證。經前腹痛,多屬氣滯血瘀;經後腹痛,喜按,多屬血虛。經來日久,淋瀝不斷,多屬脾不統血;月經不止,氣味惡臭,還應考慮癌症。 2. 白帶清稀或腥味,多為脾虛濕盛或下焦虛寒;帶下色黃而粘稠臭穢,多屬濕熱;帶色灰白惡臭或有血,應注意癌症。 3. 產後發熱惡寒,惡露臭穢,多為產褥熱;惡露不盡,腹痛拒按,為瘀血阻滯。聞診 聞診包括聞聲音和嗅氣味。 一、聞聲音:注意聲音有力無力。一般說來,聲章高亢有力者,屬實、屬熱;低沉無力者屬虛、屬寒。 (一)語聲:語聲低微或斷續無力,多屬氣虛。聲高有力或煩而多言則屬實證、熱證。靜而懶言多屬虛證、寒證。 突然嘶啞,多為風寒或痰火。久病嘶啞多屬肺虛。 (二)呼吸:呼吸微弱,多為氣虛。若呼吸低微而氣不銜接者,多為肺腎兩虛,或中氣不足。呼吸氣有力,多是肺熱,里實之證。 (三)咳嗽:咳嗽鼻塞、痰白,為外感風寒。咳聲無力,痰百易出,為肺氣不足。陣咳有力,痰黃而稠為肺熱。乾咳無痰或略少量粘痰,新病為燥邪郁肺,久病為肺腎陰傷。痰聲溫溫或痰多稀白泡沫,為痰濕或寒痰。咳而痰少,以咳為主者,其病在肺;因痰而咳,以痰為主者,其病在脾。 (四)呃逆(打呃):聲高有力,多為實證、熱證。聲弱斷續,多為虛證。久病重證,忽見呃逆,多是胃氣衰敗之危象。 (五)噯氣:噯氣酸腐多屬實熱,見於食滯、消化不良。噯聲頻頻無味者,多屬脾胃虛弱或肝胃不和。 二、嗅氣味:注意氣味性質。一般說來,臭味濃厚者多實多熱,反之,多虛多寒。 1. 口氣臭穢為肺胃有熱;口氣酸臭多為停食。 2. 痰味腥臭為肺熱,重者為肺癰。 3. 大便酸臭多為腸中積熱;大便腥臭稀溏多屬虛寒。小便混濁臭穢多屬膀胱濕熱證。 4. 帶下臭穢粘稠或發黃為濕熱;帶下清稀,不甚腥臭多屬虛寒。帶下惡臭,色灰白或有血,應注意癌症。聞診 聞診即通過聽聲音和嗅病氣測知病況,聞的內容具體來講,可以分為、、、、和等。 聲 音 正常的聲音自然、音調和諧、語言表達清楚。 病變聲音: 嘶啞:包括聲嘶和失音,聲嘶是嗓子乾澀發音困難,失音是完全不能發音。多因外感風寒或風熱,寒熱相交傷肺所致。 鼾聲:如昏睡不醒,鼾聲不斷多因神志昏迷,氣道不利。多見熱入心包,或中風入臟之危證。 呻吟:身有痛處或脹滿時,口中發出哼哼聲。多為頭痛、胸痛、腹痛、齒痛。 噴嚏:噴嚏是由肺氣上沖所致,外感風寒多見此證。外邪入表日久不愈,忽有噴嚏者,為病癒之兆。 語 言 心主神明,心病則語言錯亂。 語言蹇澀:說話不流利、含糊不清、緩慢、詞不達意,多見於中風後遺症或熱病後期。 譫語:神志不清、語無倫次多為實證。 鄭聲:神志不清、語言重複、語言不連續、聲音低弱多為虛證。 獨語:自言自語、喃喃不休多見於急性熱病,或老年人久病心血虧虛。 錯語:病人語言顛倒、錯亂,自知說錯不能自主,多為心氣不足。 狂言:聲嘶力竭、語言快、聲音高、罵人或狂言,多見於痰火擾心的狂證。 呼 吸 呼吸與肺腎等臟器有關,通過呼吸變化可推測臟腑的虛實。 喘:呼吸困難,短促急迫,甚者不能平卧。喘分虛實。實喘發作急,一般為形體壯實,脈實有力,多屬肺有實熱,痰飲內停。虛喘發病緩慢,吸少呼多,一般為形體虛弱者脈虛無力,屬肺腎虛損。 哮:呼吸急促伴有喘,喉中痰鳴似哨聲,反覆發作。多因痰飲又外感風寒所致。久居寒濕地區,或食過多酸咸生冷也可誘發哮。臨床上哮與喘常同時出現。 短氣:呼吸氣急而短、氣短而渴、四肢關節痛屬實證;氣短無力、小便不利,則屬虛證。 咳嗽:咳嗽發生與肺臟關係密切。 咳聲重濁:痰色清白,鼻塞不通,多因外感風寒。 咳有痰聲:痰多易咳出,多為寒咳,因痰濕阻肺,肺失宣降。 咳聲如犬吠:聲如犬吠伴有音啞,多為白喉證。 陣發性咳嗽:咳聲不斷,甚則咳血。稱為頓咳、百日咳。 嘔 吐 胃中飲食物、痰、水液衝出口的一種表現。 嘔吐聲音微弱,吐勢緩慢,吐物以清痰水:多為虛證、寒證。 嘔吐聲音宏大,吐物痰粘黃,或酸苦:多屬實證。 嘔吐酸腐:多因暴飲暴食,過食肥甘厚味,食滯胃中所致。 腸鳴 腸鳴:腹中鳴響。可憑藉聲音辨別病位和病情。腸鳴胃部如囊中水,振動有聲,行走時以手按之,為痰飲阻滯。 腸鳴在腹部:得溫得食則減,受寒或飢餓加重,多因久病不愈,或過食生冷或腹部受寒是胃腸氣機不和所致。 嗅病氣 嗅病氣可分為身體氣與室內氣兩種。 病體之氣: 口氣:正常人說話時不會發出臭氣,口臭為消化不良、齲齒、口腔不潔。酸臭氣為內有食積,腐臭氣多為潰腐瘡瘍。 身臭:身發腐臭氣,可考慮有瘡瘍。 病室之氣:病室有血腥臭,多為失血症;尿臊氣為水腫病晚期;爛蘋果樣氣為糖尿病;均為危重病證候。切診 本書內文之重點即是以切診為主。『切脈診斷法』是我國醫學中最高明、最獨特之診法。病者許多病理及生理上之變化都會從脈象中明白的顯示。 學習脈診之基本觀念及認知: 脈診之學即是以患者兩手之橈骨動脈為診測疾病的部占。醫者以左右手『食』『中』『無名』三指在該處仔細推研以尋求疾病之本質及治療之方向。而人身血管眾多,且左右手解部學看之並無不同,何以可在橈骨動脈上細分左右寸關尺並據以診知人體內部五臟六腑之生理、病理變化?其理至今尚不可知,但吾人可確定者,人身兩手橈骨動脈,正如穴道經絡學說一般是一種體內生理、病理變化之『反應區』。即體內之臟腑情況會在橈骨動脈之『跳動』及『外形輪廓』上顯現出來。故筆者經過多年來的研究、體認,並應用『何種疾病->何種脈象->何種疾病』欴法則配合臨床治驗反覆修正整理出一套非常完整的脈診體系-『張氏脈法』。 脈診之目的是求精確的病理診斷。將指下之感覺加以分析、研究,做為治療處方的依據而醫者三指之下的感覺即是本文中所稱之『脈象』。 所謂『脈象』者,實在包括兩大類:一是脈管之『跳動』;二是脈管之『形狀』。 患者左右手橈骨動脈之: 1. 〔跳動〕:包括快、慢、強而有力、弱而無力、浮、沉、凸起、凹下、滑、澀等。 2. 〔形狀〕:包括粗、細、軟、硬、長、短、弦、鉤等變化。 醫者將上述『外形』及『跳動』兩種變化再配上該脈所出現之部位,將此三種因素排列組合,即可獲得一病理上之結論。切診 切診是指醫生用手指觸按病人的動脈搏動,以探查脈象,從而了解病情的一種診斷方法。 切脈的部位可分為遍診法、三部診法、寸口診法三種,其中常用的是寸口診法和。寸口位於兩手腕後橈動脈搏起動處,分為寸、關、尺三部。掌後高骨處為關,關前為寸,關後為尺。寸口脈可分候臟腑之氣,左寸候心,小腸;左關候肝、膽;左尺候腎、膀胱;右寸候肺,右關候脾、胃;右尺候腎。 切脈應注意時間、姿勢、指法。時間應選在清晨病人未活動時,若病人活動,應休息15分鐘左右再進行脈診。病人可坐位或卧位,手臂伸平,手心向上,使手臂與心臟接近於同一水平。切診時,三指要同時切脈,用力要平衡,由輕到重,分為浮取、中取、沉取三種指力。診脈時間應不少於1分鐘。 健康人脈象應為一次呼吸跳4次,寸關尺三部有脈,脈不浮不沉,和緩有力,尺脈沉取應有力。常見病脈有浮脈、沉脈、遲脈、數脈、虛脈、實脈、滑脈、洪脈、細脈、弦脈等。 浮脈:輕按可得,重按則減。主病:表證由於外感病邪停留於表時,衛氣抗邪,脈氣鼓動於外,故脈位淺顯。浮而有力為表實;浮而無力為表虛。內傷久病因陰血衰少,陽氣不足,虛陽外浮,脈浮大無力為危證。 沉脈:輕按不得,重按乃得。主病:里證。有力為里實,無力為里虛。邪郁於里,氣血阻滯陽氣不暢,脈沉有力為里實;臟腑虛弱,陽虛氣陷,脈氣鼓動無力,則脈沉無力。 遲脈:脈搏緩慢,(每分鐘脈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證。有力為實寒,無力為虛寒。寒則凝滯,氣血運行緩慢,脈遲而有力為實寒證。陽氣虛損,無力運行氣血,脈遲而無力,為虛寒證。 數脈:脈搏急促,(每分鐘脈搏在90次以上)。主病:熱證。有力為實熱,無力為虛熱。外感熱病初起,臟腑熱盛,邪熱鼓動,血行加速,脈快有力為實熱。陰虛火旺,津血不足,虛熱內生,脈快而無力為虛熱。 虛脈:寸關尺三部脈皆無力。重按空虛。主病:虛證:多為氣血兩虛,氣血不足,難以鼓動脈搏,故按之空虛。 實脈:寸關尺三部脈皆有力。主病:實證:邪氣亢盛而正氣充足,正邪相搏,氣血充盈脈道,搏動有力。 滑脈:按之流利,圓滑如按滾珠。多見於青壯年氣血充實。妊娠婦女滑脈是氣血旺盛養胎之現象。均屬生理現象。 洪脈:脈大而有力,如波濤洶湧,來盛去衰。主病:熱盛。內熱盛脈道擴張,脈形寬大,因熱盛邪灼,氣盛血涌,使脈有大起大落。 細脈:脈按之細小如線,起落明顯。主病:虛證,多見於陰虛、血虛證。又主濕病。陰血虧虛不能充盈脈道,或濕邪阻壓脈道,脈細小。 弦脈:端直而長,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膽病、痛證、痰飲。氣機不利,肝失疏泄,脈道拘急而顯弦脈。病則氣亂或痰飲內停,致使氣機輸轉不利,出現弦脈。 脘腹是人體的重要部位,臍上屬胃,臍下屬腸,大腹屬脾,臍腹屬腎,少腹屬肝。通過手指的觸摸、按壓可了解局部的冷熱、軟硬、脹滿、腫塊及壓痛等情況,有助於了解臟腑的病情。一般以觸摸、按壓虛里穴(心夾搏動處)診斷病況。 虛損病證:跳動明顯,按之搏指。 肺氣虛證:跳動散漫而數 肝氣鬱滯:兩脅脹痛,痛處按此連彼。 肝虛:脅痛喜按,脅下按之空虛無力。 瘀血:脅下腫塊,刺痛拒按,痛處不移。 肝癌:脅下腫塊,按之表面凹凸不平,則應警惕肝癌。 肝氣犯胃:胃部脹痛,按之旁及兩脅。 胃寒:胃痛驟烈,疼痛拒按,發冷怯寒。 氣虛:胃腹痛經久不愈,按之痛緩或痛止。 虛:腹痛喜暖喜按,按腹軟無力。 實:腹痛脹滿拒按,按腹充實,叩之聲音重濁,或按之有包塊不移者。八綱 八綱,即陰、陽、表、里、寒、熱、虛、實,是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之一。八綱辨證,是將四診得來的資料,根據人體正氣的盛衰,病邪的性質,疾病所在的部位深淺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歸納為、、、八類證候。 八綱的內容,《內經》已經奠定了八綱辨證的基礎。張仲景更具體地運用於傷寒與雜病的診療。《景岳全書》中有《陰陽》、《六變辨》等篇,對八綱更有進一步的闡發。 疾病的臨床表現是千變萬化、錯綜複雜的。從八綱辨證來看,任何一種病症都可用陰陽確定類別、用寒熱闡發性質、用表裡反映其病位深淺、用虛實說明邪正盛衰的強弱。八綱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證方法,是各種辨證的總綱,在診斷疾病的過程中,有執簡馭繁,提綱挈領的作用,適應於臨床各科的辨證,具體的說,各科辨證是在八綱辨證的基礎上加以深化。 在八綱辨證中,陰陽、寒熱、表裡、虛實八類證候之間的關係,並非是彼此平行的,一般而言,表證、熱證、實證隸屬於陽證範疇。里證、寒證、虛證統屬於陰證範疇。所以,八綱辨證中,陰陽兩證又是概括其他六證的總綱。此外,八類證候也不是相互獨立,而是彼此錯雜,互為交叉,體現出複雜的臨床表現。 在一定的條件下,疾病的表裡病位和虛實寒熱性質往往可以發生不同程度的轉化,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證化熱、熱證轉寒、由實轉虛、因虛致實等。當疾病發展到一定階段時,還可以出現一些與病變性質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熱、真熱假寒、真虛假實、真實假虛等。所以,進行八綱辨證時不僅要熟悉八綱證候的各自特點,同時還應注意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繫。陰陽 陰陽,既能概括整個病情,又能用於一個癥狀的分析。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提出:「察色按脈,先別陰陽。」,還說「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張仲景將傷寒病分為陰證、陽證,以三陰、三陽為總綱。明代醫家張景岳也強調,「凡診脈施治,必先審陰陽,乃為醫道之綱領」。這陰陽是八綱辨證的總綱,它能統領表裡、寒熱、虛實三對綱領,故有人稱八綱為「二綱六要」。由此可見,陰陽辨證在疾病辨證中的重要地位。 陰證和陰證 凡病在里、在血、屬寒,正氣不足,機體反應多呈衰退的表現均屬陰證的範疇。其癥狀為精神萎靡、面色蒼白、畏寒肢冷、氣短聲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脈沉遲微弱等。其病因病機為年老體弱或內傷久病,或外邪內傳臟腑等導致正氣衰弱、陽虛陰盛。 凡病在表、在氣、屬實,屬熱,正氣未傷,機體反應多呈亢盛的表現均屬陽證的範圍。其癥狀為心情煩躁、面赤身熱、氣壯聲高、口渴善冷飲、呼吸氣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結、尿短赤、舌紅絳苔黃、脈浮洪或滑數有力等。其病因病機為邪氣入侵,邪盛而正氣亦強,正邪激爭所致。 陰虛與陽虛 陰虛與陽虛是人體臟腑陰陽虧損病變產生的證候。在正常生理狀態下,人體陰陽要維持相對的平衡,即「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素問·生氣通天論》),一旦陰陽失去這種相對平衡,就會發生陰陽盛衰的變化,從而產生疾病。 陰虛證的癥狀為潮熱、盜汗、手足心熱、消瘦、口乾咽燥、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其病因病機為久病,或房室勞倦等而致精血、津液虧虛,陰不制陽。 陽虛證的癥狀為神疲乏力、面色蒼白、少氣懶言、畏寒肢冷、自汗、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而潤、脈虛弱等。其病因病機為久病、或勞傷、或大汗、大吐、大瀉等而致陽氣大衰、陽不制陰。 亡陰和亡陽 亡陰和亡陽多是疾病發展過程中的危重證候。亡陰多在高熱大汗、劇烈吐瀉、失血過多等陰液迅速喪失的情況下出現,常見汗出而粘、呼吸短促、手足溫、躁動不安、渴喜冷飲、面色潮紅、舌紅而干、脈數無力;亡陽常因邪毒熾盛,或內臟病變嚴重耗損體內陽氣所致,亦能因大汗、大吐、大瀉、大出血等所致,常見冷汗如珠、面色灰白、呼吸氣微、畏寒肢冷、精神萎靡、舌淡苔潤、脈細微欲絕。陰、陽 表裡、寒熱、虛實都是疾病過程中所表現的一組組既對立而又統一的正反現象。對這些正反現象,中醫用陰陽來加以概括。從每組正反兩方面對立的意義來說,表證、熱證、實證可歸屬於陽證範疇;里證、寒證、虛證可歸屬於陰證的範疇。因此,陰陽八綱中總綱,一切病證都可以歸之為陰證或陽證的大原則中。 一、陰證: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氣短懶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脈沉細無力。 二、陽證:面紅身熱,神煩氣粗,聲大多言,口渴飲冷,尿赤便干,苔黃,脈數有力。 此外,臨床上還有陰虛和陽虛、亡陰和亡陽等證。這些病證的名稱中雖然都有陰陽,但實質上都是以虛證為主,應屬陰證。 三、陰虛:由於陰液不足,〞陰虛生內熱〞所致。主證為低熱顴紅,手足心熱,盜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黃,大便秘結,舌紅無苔,脈細而浮有力,重取則無脈。 四、陽虛:由於陽氣不足,〞陽虛則生寒〞所致。主證為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苔白,舌質淡,脈細無力。 五、亡陰:汗多而粘,口乾喜冷飲,煩躁,面色潮紅,畏熱,舌紅而干,脈虛數而無力。多見於大失血或脫水的病人。 六、亡陽:冷汗出,惡寒,手足厥冷,氣息微弱,喜熱飲,舌淡,脈微欲絕。多見於休克的病人。寒熱 寒熱,是辨別疾病性質的兩綱。一般來說,寒證表示機體陽氣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致的證候,熱證表示機體陽氣偏盛或感受熱邪所致的證候。寒熱在《內經》中論述頗多,比較明確,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明確指出:「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在《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又提出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治則。 寒 證 寒證,是感受寒邪,或陽虛陰盛,機體的機能活動衰減所表現的證候。其臨床癥狀為:惡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蒼白、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質淡、蒼白而滑潤、脈遲等。其病因病機為:感受寒邪,或因陽氣不足,皆能致人體溫煦不足,故現惡寒、面白、喜暖;陰盛於內,津液不傷則口淡不渴;陽虛不能溫化小液,故小便清長,大便溏薄;陽氣不足,寒濕內生,必見舌淡苔白而潤;陽虛氣弱,血脈則鼓動無力,脈遲。 熱 證 熱證,是感受熱邪,或陽盛陰衰,表現為體機能活動亢進的證候。其臨床癥狀為:發熱喜涼,口渴飲冷,面紅目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而干,脈數。其病因病機為:其病因可由外感火熱之邪而致,亦可由七情鬱火,或飲食積熱、或房室勞倦,陰精受損,導致陰虛陽亢等引起。若陽熱偏盛,則身熱喜冷;火熱傷陰,津液被耗,故口渴飲冷,且小便短赤;大腸津液不足,則大便燥結;陽熱亢盛,迫血流加速,故脈數。 寒證與熱證關係 寒熱錯雜 寒熱錯雜,是指寒、熱證同時並見。臨床上一般常見有上熱下寒、上寒下熱、表寒里熱、表熱里寒等。 上熱下寒:陽盛於上,陰盛於下。症見胸中煩熱、頻頻欲吐(上熱);腹痛喜按、大便稀薄(下寒)。 上寒下熱:陰盛於上,陽盛於下。症見胃脘冷痛、嘔吐清稀(上寒);小便短赤、大便燥結(下熱)。 表寒里熱:外受寒邪所侵,表未解而邪入里化熱;或內本有熱而又復感寒邪。症見:惡寒、發熱、無汗、身痛(表寒);氣喘、煩躁、口渴飲冷、尿赤便秘(里熱)。 表熱里寒:外感風熱而內傷生冷,或平素脾胃虛寒而外受風熱所致。症見:發熱、頭痛、咽喉腫痛(表熱);小便清長、大便溏薄、畏寒肢冷(里寒)。 寒熱轉化 臨床上寒熱的轉化,一是先寒證,而後轉為熱證,寒證漸退;一是先熱證,而後轉為寒證,熱證漸退。這種轉換主要取決於正邪雙方的盛衰,凡寒轉熱者,皆為邪盛而正氣尚充,陽氣旺盛,而從陽化熱。如感受寒邪,開始惡寒、發熱、身痛、無汗、苔白、脈浮緊,為表寒證。病變進一步發展,寒邪入里化熱、惡寒等癥狀消退,並出現心煩口渴、苔黃、脈數等症,此即表示證候已由表寒轉化成里熱。凡熱轉寒者,多是邪熱傷正,正不勝邪,陽氣衰敗所致。如高熱者,由於大汗不止,陽從汗泄,或吐瀉頻頻,陽隨津脫,出現四肢厥冷、面色蒼白、脈轉沉遲,說明由熱證轉化成寒證。 寒熱真假 寒熱真假,指疾病處於危重階段,往往會出現臨床徵象與疾病本質不一樣的情況,即熱證見寒象,寒證見熱象。 真熱假寒:陽熱內郁,不能外達,格陰於外。症見面色晦滯,但目光炯炯有神,唇紅焦燥,神昏但時煩躁,揚手擲足,氣血息熱,聲音響亮,口氣臭穢,排泄物臭穢氣味、口渴飲冷、身寒反不欲衣、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脈沉按之有力、手足冷而胸腹灼手、舌紅絳、苔焦黃黑、乾燥起刺。 真寒假熱:陰盛於內,格陽於外。症見身熱、面紅、口渴、脈大等類似熱證,但其熱而欲加衣被,面紅而肢冷、口渴而喜熱飲,且飲不多、脈大而無力,並有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淡苔白等。寒、熱 寒熱是指病證的兩種不同性質。辨明寒證、熱證,是治療時選用寒葯熱葯之依據。一般應結合病人口渴和二便情況,四肢發冷、舌質、舌苔、脈象等表現加辨別。 一、寒證: 凡由寒邪或機體的機能代謝活動過度衰退所引起的證候,均屬寒證。寒證通常有表寒、里寒之別,表寒見表證一節,里寒常表現為面色蒼白,怕冷,四肢發涼,口不渴,喜熱飲,小便清,大便溏,舌質淡,苔白滑,脈遲等。治療宜用溫里法。 二、熱證: 凡由熱邪或機體的機能代謝活動過度亢盛所引起的證候,均屬熱證。熱證通常有表熱與里熱之別,表熱見表證一節;里熱常表現為發熱,口渴喜冷飲,面紅,煩躁,尿少而赤,大便秘結,舌質紅,苔干黃,脈洪大而數。治療宜用清法或瀉下去。 注意: 1. 熱證多系熱邪(溫邪或暑邪)所引起,但也可由風、寒、濕諸邪轉化而來,如外感風寒入里常可化熱而成里熱證。 2. 口渴、二便、舌苔、脈象為鑒別寒證與熱證之重點。 3. 寒熱真假:病情發展到嚴重階段,有時會出現假象,即熱證見寒象(真熱假寒),寒證見熱象(真寒假熱)。學應該仔細從脈象土體會之。突破假寒、假熱這些表面現象,抓住病證的本質,才能作出正確診斷。臨床上,除詳審病人主要癥狀外,舌苔與脈象常常是辨別寒熱真假的關鍵。 (1)真熱假寒:手足冷,苔黑、脈細,似屬寒證,但雖寒反不喜熱,脈雖細但按之有力,舌苔雖黑並不濕潤。說明此為內熱熾盛,外現假寒之象。此乃由於內熱亢盛,陽氣鬱而不伸,故見手足冰冷等現象,但必有口鼻氣熱、口渴喜冷、便干、尿少而赤、苔黑而乾燥等癥狀。 (2)真寒假熱:身熱,面色浮紅,口渴欲冷飲,苔黑,脈浮大下,苔黑但滑潤,脈浮大但按之無力。說明此為陰寒內盛,外現假熱之象。此乃由於陰盛於內,逼陽於外,故外見身熱、面色浮紅等假象,但必有口鼻氣冷,飲水不多、喜熱、小便清長、舌質胖嫩、苔黑而潤等癥狀。 4. 寒熱來雜:疾病可以單純表現熱證或寒證,亦可寒證與熱證同時出現,如目赤、口乾、咽痛,此為上熱,同時又出現脘腹冷痛,便溏等下寒的癥狀,故稱為上熱下寒證。 除此之外,尚可見到上寒下熱、表寒里熱、表熱里寒等症。掌握了寒證、熱證、表證、里證等辨證,及脈象變化,即使出現寒熱錯雜的情況,也可瞭然於胸。治療時要針對其脈象情況配伍用藥。表裡 表裡,是辨別病變部位深淺和病情輕重的兩綱。表裡原是體組織結構方面的概念,在《內經》中,稱外部為表,包括皮毛肌腠;稱內部為里,指體內臟器。《素問·咳論》說:「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這種皮毛受邪之病證,屬於表證範圍。《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又提出了「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的治則。這是表證辨證治療的發源。除了表證以外,其他病證概屬里證範圍。一般來說,病在皮毛、肌腠、經絡的屬表證,病情較輕;病在五臟六腑、血脈、骨髓的屬里證,病情較重。 表 證 表證,指六淫之邪從皮毛、口鼻侵入人體所致的、病在肌膚、經絡部位的一種證候,具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淺的特點。 臨床癥狀:以發熱、惡風寒、身痛、頭痛、苔薄白、肺浮為主,兼可出現咳嗽、鼻寒等癥狀。 病因病機:六淫之邪客於皮毛肌表,阻遏衛氣之宣發,郁而發熱;且陽不能溫煦肌膚,故惡寒;肺主皮毛,開竅於鼻,皮毛、口鼻受邪,肺氣宣降不利則鼻塞、咳嗽;邪氣鬱於經絡,氣血流行不暢,故頭痛、身痛;正邪交爭於表則脈浮、舌苔薄白。 表證可分型為: 表寒:風寒外襲,正邪相爭於肌表。症見惡寒重、頭痛身痛明顯,舌苔薄白而潤、脈浮緊。 表熱:風熱之邪侵犯肺衛。症見惡寒輕、發熱、咽紅而痛、舌苔薄白黃、口渴、舌質偏紅、脈浮數。 表虛:風邪侵犯肌表,衛外功能不固,症見惡風甚、汗出、脈浮緩。 表實:風寒外襲,正邪交爭,衛陽緊固腠理。症見惡寒重、無汗、頭身痛、脈浮緊。 里 證 里證,指外邪由表入里,或直中於里,以及內傷七情、飲食、勞倦等所致的、病在臟腑、氣血、骨髓等的一類證候。臨床表現多樣,有病程較長和病位較深的特點。 臨床癥狀:以不惡風寒、脈不浮,多有舌質、舌苔的變化為主。 病因病機:一般受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表證發展而來,即表邪入里而成里證;二是表邪直中臟腑而成的;三是情志內傷、飲食、勞倦等所致臟腑功能失調而成的。 里證可分型為: 里寒:外寒傳里,或陽氣不足。症見畏寒喜暖,四肢不溫、口不渴、噁心嘔吐、腹痛泄瀉、小便清長、苔白滑、脈沉遲。 里熱:外邪入里化熱,或熱邪直中臟腑,或五志化火。症見不惡寒、反惡熱、高熱、口渴、煩躁、汗出、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苔黃燥、脈洪數或沉數。 里虛:臟腑陰陽氣血不足,其功能減退。症見:神疲懶言、聲低氣怯、食少納呆、腹痛喜按、頭昏、心悸、大便溏、舌質淡、苔白、脈沉弱。 里實:外邪入里,結於胃腸,或由臟腑功能失調引起。症見:腹脹痛、拒按、大便秘結、小便黃赤、手足心汗出、舌苔厚燥焦黑、脈沉實。 表證與里證的關係 里證出表:由於機體抗病能力增強,或治療、護理得當等,而致病邪從里透達於肌表,即由里出表。如里證內熱煩躁、咳逆胸悶、繼而發熱汗出、煩躁減輕,或見斑疹透露,此即屬病邪由里達表的現象。 表證入里:由於機體抗病能力低下或邪氣太盛,或治療、護理失當可導致表證入里。如本有發熱惡寒,反而出現不惡寒反惡熱,並見煩渴多飲、舌紅苔黃、尿赤等症,即表示病由表入里轉為里熱證。 表裡同病:是指疾病在某一時期同時出現表證和里證。除病的初期可見表裡證並存的情況外,還多因表證未去,又涉及里;或表病未解又兼他病,如先外感,又傷飲食;或先病內傷,又受外感之類。 半表半里證:是指疾病發展過程中,邪正交爭,邪既不能入里,正氣又不能驅邪外出於表,而邪處於表裡之間。臨床表現為往來寒熱、口苦、咽干、目眩、胸脅苦滿、心煩喜嘔、不欲飲食、脈弦等。表、里 表裡是指病位的深淺,辨表裡可大致確定疾病所在的部位。如皮膚、肌肉、經絡等部位屬表,五臟六腑屬里。 一、表證: 外邪侵犯體表,出現怕冷、發熱,有汗或無汗,頭痛,鼻塞,四肢關節酸痛,舌苔薄白,脈浮等,即為表證。治療宜用發汗法。 根據外邪性質及機體反應不同,常把表證分為表寒與表熱。 (一)表寒證:怕冷重,發熱輕,無汗或少汗,舌苔薄白,舌質不紅,口不渴,脈浮緊。治療宜辛溫解表。 (二)表熱證:發熱重,怕冷輕,口微渴或不渴,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而干,脈浮數。治療宜辛涼解表。 注意: 1. 發熱、怕冷、脈浮是表證的特徵。發熱,怕冷都同時存在,前人以為〞有一分惡寒便有一分表〞證〞。 2. 肺合皮毛,外邪侵犯體表,易同時犯肺,故外感初起常見鼻塞、咳嗽等癥狀。治療時應注意宣肺。 3. 皮膚病(瘡瘍、腫毒、瘤炎)雖也在表,但屬外科範圍,中醫稱為〞外證〞,應與表證相區別。 4. 體虛或老年有表證者,宜在解表之中注意扶正。 二、里證: 表示病變部位在五臟六腑。凡病邪由表入里,傷及臟,或某種病因直接引起臟腑發病者,均屬里證(可參見下述寒熱,虛實各節)。 但學者應注意: 1. 里證亦有寒、熱、虛、實之分,辨證時必須首先分清。 2. 里證的癥狀是五臟六腑病變的反映,里證究竟表現在那一臟腑,尚需結合臟腑辨證,以便指導治療。脈象上亦需配合參看。 三、表裡同病: 患者既有表證,又有里證,稱為表裡同病。其發生多由於表證未解,邪入於里;或原有里證又新患外感。治療上,或先解表,然後治里,或表裡同治,或先治里,然後解表。 四、半表半里證: 病邪已離開表,但尚未入里而在表裡之間,出現寒熱往來(一陣冷、一陣熱),胸 滿悶,心煩欲嘔或口苦咽干、目眩、脈弦等癥狀者,稱為半表半里證。治療宜用和解法。虛實 虛實辨證,是分辨邪正盛衰的兩綱。凡機體功能衰退、低下和不足,或維持生理活動的物質缺損所引起的一類證候,均稱為虛證;凡邪氣較盛而正虛不明顯的病證,均可稱為實證。《素問·通評虛實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即是虛實定義的本源。 虛 證 虛證,多見於久病、重病之後,或素體虛弱,後天失調,從而導致正氣不足,出現臟腑、氣血、陰陽等虧損的證候。其癥狀為:精神萎靡、面色蒼白、身倦乏力、形寒肢冷、氣短,或五心煩熱、自汗、盜汗、以及大便溏泄、小便頻數或不禁、舌淡少苔、脈細弱等。其病因病機為:虛證或由先天稟賦不足,或由後天失養所致。如飲食失調,脾胃受損;或七情勞倦,內傷臟腑;或房室過度,耗伐真元,以及久病損傷正氣等。臨床以後天致虛為多見。陽氣虛,則不溫,且不固,故可見面色蒼白、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氣短自汗、二便失調;陰血不足以制陽,則陰虛而內熱生,是以五心煩熱、盜汗;氣血兩虛,氣不足以鼓脈行,血不足以充脈道,故脈細弱;舌淡苔少,則是由於氣血津液虧虛,不能濡養於舌。 虛證臨床上除分有表虛、里虛外,亦有虛寒、虛熱證之分。 虛寒證的病機為:陽氣虛衰,溫化無權。症見畏寒肢冷、腹痛喜按、精神不振、小便清長、大便溏薄、少氣乏力、舌淡苔白潤、脈微。虛熱證的病機為:陰液虧耗,虛熱內生。症見潮熱盜汗、消瘦、五心煩熱、血燥咽干、舌紅少苔、脈細數。 實 證 實證,多是邪氣亢盛所表現的證候,實證雖然邪氣盛,但正氣猶能抗邪,未至虧損的程度,故往往是邪正相爭的激烈階段,多為外邪侵入人體,或內臟功能失調,代謝障礙,以致痰飲、水濕、瘀血等病理產物停留於體內所致。其癥狀為:常見發熱、腹脹痛拒按、胸悶、煩躁,甚至神昏譫語、呼吸喘促、痰涎壅盛、大便秘結、小便不利、脈實有力、舌苔厚膩等。其病因病機為:無論是外邪侵入,還是由於痰飲、水濕、瘀血等所致,皆屬邪氣過盛。正與邪爭,甚則發熱;熱擾神明、或濁邪蒙蔽心竅,皆可令人神昏、煩躁、譫語。邪阻於肺,則宣降失常而胸悶、喘促;痰濕重者,必痰涎多而聲漉漉,實邪積於胃腸、傳導失調,故腹脹滿,痛而拒按、大便秘結。水濕內停,氣化不行,則小便不利。正邪交爭,搏擊於脈,則脈實有力;濕濁蘊結,內蒸於舌,故苔見厚膩。 實證,臨床上除分有表實、里實證之外,亦有實熱、實寒之分。 實熱,即熱邪熾盛。症見壯熱煩渴、神昏譫語、腹脹滿痛拒按、尿赤、大便乾燥、苔黃厚而干、脈洪數滑實。實寒,即寒邪過盛、陽氣被遏。症見惡寒肢冷、腹痛拒按、大便秘結、痰多喘咳、苔白厚膩、脈沉伏或弦緊有力。 虛證與實證的關係 虛證與實證的關係有三種:、和。 虛實夾雜,有六種臨床表現: 1.表虛里實:素體衛陽不足,感受外邪後又傷食。症見汗出、惡風(表虛);腹脹滿痛拒按、大便秘結、苔黃厚(里實)。 2.表實里虛:表邪未解、里氣已虛;或素體脾胃氣虛而受外感。症見:發熱、惡寒、無汗(表實);神倦、肢疲、納呆或食後腹脹痛、喜按(里虛)。 3.上實下虛:痰濁壅肺、腎虛不納。症見咳喘、痰涎壅盛、胸悶脘脹、不得平卧(上實);腰膝酸痛無力、形寒肢冷、吸氣短少、眩暈(下虛)。 4.上虛下實:心虛於上,濕熱下注。症見心悸、怔忡、失眠(上虛);腹痛、下利膿血、里急後重(下實)。 5.虛中夾實:脾腎陽虛、水濕泛濫。症見膝冷痛、食少便溏、小便不利、面浮足腫、腹大如鼓。 6.實中夾虛:氣血鬱結,正氣已虛。症見腹脹滿痛、肝脾腫大、二便不利、腹露青筋、面晦舌紫、形瘦、納差、少氣乏力、脈細。 虛實轉化 臨床上由實證轉為虛證者居多,往往因實證失治,誤治或大汗、大吐、大瀉後耗傷氣血津液等所致。如病見高熱、口渴、煩躁、脈洪大等實證者,由於治療不當,日久不愈而出現形體消瘦、面色萎黃、不思飲食、神疲乏力、脈細弱等氣津兩虛的虛證。由虛證轉為實證者較少,大多是由於正氣不足,陽氣不振而產生痰飲、水濕、瘀血等實邪。 虛實真假 在疾病發展過程中,實證發展到極盛階段,可以出現類似虛證的癥狀;虛證發展到一定階段,亦會出現類似實證的癥狀。臨床中要進行綜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 真虛假實:正氣大虛,氣血不足,運化無力,陰不斂陽。症見腹痛脹痛、脈弦;或高熱、脈洪大等(假實)。但腹滿脹痛時而緩解,且不拒按,脈弦而重按無力;或見舌淡或胖嫩(真虛)。 真實假虛:實邪內結,陽氣閉郁。症見腹脹滿痛、拒按、數日大便不行(真實);但精神萎靡、脈微弱(假虛)。虛、實 虛實兩綱,主要辨別機體強弱與病邪盛衰。虛指正氣虛,實指邪氣實。 一、虛證:即正氣虛弱或機體有形物質不足所產生的證候。如面色蒼白、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氣短、自汗盜汗、舌凈無苔、舌質淡嫩、脈細弱無力等。治療宜用補益法。 注意: 1. 辨虛證必須結合脤體臟腑及氣血、陰陽,才能指導治療。如脾虛宜健脾,氣虛宜補氣,陰虛宜滋陰等。均可從脈象中了解之。 2. 虛證常與寒證或熱證同時存在,如陽虛生寒(即機能過度減退),故陽虛多兼有寒象(虛寒證);陰虛生熱(即陰虛液少,陽氣偏盛而化熱),故陰虛多兼有熱象(虛熱證)。 3. 相對地說,久病多虛證,老年人患病也多虛證。 二、實證:主要系指病邪過盛所產生的證候。但病邪過盛,人體必將增強其機能代謝活動以抵抗病邪,故實證往往表現在兩方面:病邪過盛,如痰飲、水濕、瘀血、食積、蟲積等;機能亢盛,如精神與奮、聲高氣粗、發熱面赤、腹滿痛而拒按、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苔厚膩、脈洪有力等。治療實證宜用瀉下法或消導法。 注意: 1. 辨實證也要結合脤體臟腑及氣血、陰陽,以便指導治療。如氣實(氣滯)則行氣破氣;血實(瘀血)則宜活血化瘀或破血等。 2. 〞熱〞也屬機能代謝亢盛的表現,故實證常與熱證同時存在(實熱證)。 3. 相對地說,新病多實證,壯年人患病也多實證。 三、虛實夾雜:臨床上除單純的虛證或實證外,常有虛中夾實或實中夾虛等虛實來雜的情況,如同硬變腹水病人,由於病久身體已虛(正氣虛),但又有腹水實證(邪氣實)。在治療上對虛實夾雜的病證,應根據具體情況,分別採取先補後攻、先攻後補,或攻補兼施等不同治療方法。六經辨證 六經是指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經脈而言。六經辨證則是一種辨證綱領,它將外感疾病中錯綜複雜的證候表現,劃分為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六個類型,並以此解釋疾病部位,證候性質、邪正盛衰、傳變規律,以及立法處方等問題。手足三陰三陽經脈及其絡屬臟腑是六經辨證的物質基礎。 一般來說:三陽病屬表,三陰病屬里。三陽病多熱證、實證,三陰證多寒證、虛證。三陽病治療,當以祛邪為主。三陰病治療,當以扶正為先。 在六經辨證中,六種類型病證關係並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聯繫,相互傳變的。病變由→→→→→的發展演變,反映了邪氣由表入里,由陽入陰,正氣漸衰的過程。 在六經病證的轉變中,循三陽三陰順序而傳者,稱之為循經傳,不循此順序而傳者,稱越經傳。表裡相合兩經的病證互相傳變者,稱表裡傳。疾病初起即見三陰病證者,稱之為直中。一經病證未罷,又見它經病證者,稱並病。二經病證同時出現者,稱為合病。六經病證基礎上,又有它證表現者,稱為兼證。六經病證轉變為其它病證者,叫做變證,誤治傷正,病情惡化者,稱為壞證。 六經病證的傳變,往往與正氣的盛衰,邪氣的強弱,治療護理當否,患者體質偏差,以及疾病種類等因素有關。厥陰病證 厥陰包括手厥陰心包、足厥陰肝,與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相表裡。厥陰病是外感病發展過程中的複雜病變,為六經病的最後階段,多由傳經而來,或病邪直中,或治療不當,邪氣內陷所致。病邪侵犯厥陰,肝與心包皆受影響。 由於正氣衰竭,陰陽紊亂,故而厥陰病主要表現為寒熱錯雜和厥熱勝復。若陰寒極盛,陽氣不續而先絕,則病情危篤;若陰寒極盛,但陽氣尚能與之抗爭,則呈陰陽對峙,寒熱錯雜的證候。 寒熱錯雜證的癥狀為口渴不飲,氣上衝心,胸中疼熱,飢不欲食,食則嘔吐或吐蛔,厥逆不利。 病因病機為或病於傳經,或病於直中,或因治療失當,邪氣內陷厥陰。 厥熱勝復證的癥狀為先厥而後熱,下利自止;或厥少熱多;或寒多熱少;或厥熱等。病因病機為病入厥陰,陰氣盛則厥逆,陽氣復則發熱。因寒盛致厥多與下利並見,陰寒內盛,故先厥;陽氣未復,故後發熱,下利自止,其病可愈。厥少熱多,是陽勝陰退之故,是向病癒方面發展;寒多熱少,是陰勝陽虛,是病勢向嚴重方面發展,厥熱相等,是陰陽已趨相對平衡,可知病能自愈。少陽病證 少陽包括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與手厥陰心包、足厥陰肝相表裡。少陽屬於太陽、陽明之間,又稱半表半里。少陽病是外感病發展過程中,病邪已離太陽之表,而尚未入陽明之里,介於表裡之間。其多由太陽表邪化熱入里傳變而來,亦可由少陽本經直接受邪而發病。其病證又稱為「半表半里證」。 少陽病證的癥狀為口乾,咽干,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脈弦。 其病因病機為病邪侵於少陽,正邪交爭於半表半里,以致樞機不利,膽火上炎,上擾空竅,胃失和降。少陰病證 少陰包括手少陰心經、足少陰腎,與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相表裡。少陰病是外感病發展過程中,全身功能衰退,病情危重的階段,主要是以心腎虛衰為特點。形成少陰病的原因,一是素體陽虛,寒邪直中少陰;一是陽明病失治,誤治傳變而來。如太陽表證,誤治傷陽,邪即可陷入少陰,所謂「實則太陽,虛則少陰」。 少陰經內連心腎,心屬火為陽,腎屬水為陰。正常生理狀態下,心腎相交,水火既濟,陰陽相通。在病理情況下,既可以出現腎陽虛衰為主的寒化證,又可以出現以腎陰虛而心火上亢為主的熱化證。因此,少陰病就有從陰化寒、從陽化熱兩類證型。 少陰寒化證的癥狀為畏寒倦卧,精神萎靡,手足厥冷,下利清谷,欲吐不吐,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脈沉微。病因病機為素體心腎陽虛,寒邪直中少陰;或外感失治、誤治,損傷真陽所致。 少陰熱化證的癥狀為心煩不寐,口燥咽干,小便黃,舌尖紅,乾燥少苔,脈細數。病因病機為多由邪熱不解,耗傷真陰,或素體陰虛,邪入少陰,從陽化熱,灼傷真陰而致。太陽病證 太陽包括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與手少陰心、足少陰腎為表裡。太陽主一身之表,統攝營衛,固護於外,居六經之首。 太陽病系風寒襲表,是外感病的初期,以惡寒,發熱,頭項強痛,脈浮為主要脈證,病位在表,屬表證。由於感邪不同,體質強弱的差異,所以太陽表證又有表寒、表熱(溫病)之分。表寒(又分太陽中風、太陽傷寒兩證)與表熱又統稱為。經證不愈,病邪可循經入腑,形成(脈證又有蓄水、蓄血之分),亦可內傳於陽明等。 太陽經證 太陽中風(表寒虛證) 癥狀: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 病因病機:風寒襲表,太陽經循行頭項和肩背,則致太陽經氣不利。 太陽傷寒(表寒實證) 癥狀:惡寒發熱,無汗而喘,頭項強痛,身疼腰痛,骨節疼痛,苔薄白,脈浮緊。 病因病機:寒邪襲表,衛陽被遏,正邪交爭。 表熱證(溫病) 癥狀:發熱而渴,不惡寒,脈浮數。 病因病機:外感溫熱之邪,或里陽素盛所致。 太陽腑證 蓄水證 癥狀:小便不利,微熱,渴欲飲水,甚則煩渴,水入則吐,苔白膩,脈浮或濡。 病因病機:本證由太陽經而內傳入腑,影響膀胱氣化所致。 蓄血證 癥狀:少腹急結,或硬滿痛,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舌見瘀斑,或紫暗,脈沉澀。 病因病機:此證多系邪熱入里,與瘀血相結於少腹所致。太陰病證 太陰包括手太陰肺、足太陰脾,與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相表裡。太陰為三陰之屏障,病入太陰,太陰首當其衝。 太陰病主要指脾的病變,其病位在里,多為脾陽虛弱、寒濕內阻的虛寒證。 形成太陰病的原因,一是素體脾陽不振,外感寒邪;一是治療失當,損傷脾陽,以致虛寒中生。由於脾與胃同居中焦,互為表裡,其病變往往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而有虛實之分,所謂「實則陽明,虛則太陰」。如寒濕郁久化熱,亦可轉屬陽明。 其癥狀為腹滿時痛,腹瀉嘔吐,食欲不振,喜溫喜按,口不渴,舌淡苔白,脈遲或緩弱。病因病機為素體脾虛,寒邪直中;或三陽病治療失當,損傷脾陽所致。中陽不足,脾失健運,寒濕內阻,升降失常。清陽不升則腹瀉,濁阻不降則腹滿嘔吐,食欲不振;陽虛則寒生,故腹痛喜按,口不渴,脈遲或緩弱。陽明病證 陽明包括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與手太陰肺、足太陰脾相表裡。陽明病是外感病過程中,邪熱最盛的階段,多由燥熱之邪,或風寒之邪化熱內傳,或因津液素虧或胃陽偏亢等所致。其癥狀以胃腸之燥、熱、實為特點,即所謂「胃家實」。胃家實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燥熱亢盛,但腸中無燥屎阻塞,僅是無形邪熱瀰漫,又稱為陽明經證;二是燥熱之邪與腸中糟粕搏結而成燥屎,影響了腑氣通降,又稱為陽明腑證。 陽明經證(胃熱亢盛) 癥狀:身大熱,汗大出,口大渴,脈洪大,不惡寒,反惡熱,面赤心煩,舌苔黃燥。 病因病機:外邪入里化熱,熱與燥合於胃中,燥熱亢盛於內,蒸騰於外。 陽明腑證(腸腑燥結) 癥狀:身熱,日脯潮熱,汗出連綿,大便秘結,腹滿痛拒按,煩躁,譫語,脈沉實有力,舌苔黃燥或焦黑起芒刺。 病因病機:陽明裡熱與燥屎相結,腑氣不通,耗傷津液。氣血津液辨證 氣血津液是臟腑正常生理活動的產物,受臟腑支配,同時它們又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一旦氣血津液發生病變,它不僅會影響臟腑的功能,亦會影響人體的生命活動。反之,臟腑發生病變,必然也會影響氣血津液的變化。氣血津液辨證可分為、和。 氣病辨證 氣病的常見證候,可以概括為氣虛證、氣陷證、氣滯證和氣逆證。 氣虛證,是指體內營養物質受損或臟腑功能活動衰退所出現的證候。 癥狀: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疲倦乏力、自汗、活動時諸症加劇、舌淡、脈虛無力。 病因病機:多由久病、飲食失調、或年老體弱等因素引起。 氣陷證,是氣虛病變的一種,以氣虛無力升舉為主的證候。 癥狀:頭昏眼花、少氣倦怠、腹部有墜脹感、脫肛或子宮脫垂等,舌淡苔白,脈虛弱。 病因病機:氣虛則臟腑功能衰減,出現清陽不升,氣陷於下,升舉無力,內臟下垂。 氣滯證,指體內某些部位或某一臟腑氣機阻滯,運行不暢引起的病變證候。 癥狀:悶脹、疼痛、時重時輕、走竄不定,得暖氣或矢氣後脹痛減輕。 病因病機:外感六淫,或內傷七情,或飲食勞倦,或跌仆閃挫等皆可引起氣機不暢,出現氣滯證。 氣逆證,指氣上逆不順而出現的病變證候。一般多見肺胃肝之氣上逆如肝氣上逆。 癥狀:肺氣上逆主要以咳嗽喘息為特徵;胃氣上逆主要以呃逆、噯氣、噁心嘔吐為特徵;肝氣上逆主要以頭痛、眩暈、昏厥、嘔血為特徵。 病因病機:外邪犯肺,或痰濁壅肺等致肺失宣降,故上逆為咳喘。外邪犯胃,或飲食積滯,或氣鬱等而致胃失和降,其氣上逆,則呃逆、噯氣、嘔吐。情志不遂,郁怒傷肝,肝氣上逆,火隨氣升,故頭痛、眩暈、昏厥、甚則嘔血。 血病辨證 血病的常見證候,可概括為血虛證、血瘀證和血熱證。 血虛證,指機體內血液虧虛所引起的癥狀。 癥狀:面色萎黃或蒼白、唇色淡白、神倦乏力、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婦女經量少、衍期甚或閉經,舌質淡、脈細無力。 病因病機:久病耗傷、或病失血(吐、衄、便、溺血、崩漏等),或後天脾胃虛弱,生化不足等諸因皆能令人血虛。 血瘀證,凡體內血行受阻,血液瘀滯,或血離於經而瘀阻於體內所引起的病變證候,均屬血瘀證。 癥狀:局部痛如針刺,部位固定,拒按,或有腫塊,或見出血,血色紫暗,有血塊,而色晦暗,口唇及皮膚甲錯,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等。 病因病機:因氣滯而血凝,或血受寒而脈阻,或熱與血而相結,或外傷等血溢於經,導致瘀血內停,出現血瘀證。 血熱證,即血分有熱,或熱入血分的癥狀。 癥狀:心煩,躁擾發狂,口乾喜飲,身熱以夜間為甚,舌紅絳,脈細數,或見吐、衄、便、尿血及斑疹等,婦女月經提前、量多、色深紅等。 病因病機:外感熱邪侵入,或五志鬱火等所致。血分熱盛,心神受擾,故煩躁,甚則發狂;血屬陰,熱入於內,入夜交爭甚,所以發熱至夜尤甚;陰血受灼,則口乾喜飲;熱盛血耗,不能充盈於脈,故脈細數;熱迫血妄行,血絡受損,必見出血,婦人月經亦必見量多而提前等。 津液病辨證 各種原因所致水液代謝障礙,或津液耗損證候,均可稱之為津液病。津液病變,一般可概括為津液不足和水液停聚兩方面。 津液不足證,又稱津傷證,是指津液受劫所致的病變證候。 癥狀:唇、舌、咽喉、皮膚乾燥,肌肉消瘦,口渴,便秘,尿少,舌紅少津、苔薄黃,脈細數。 病因病機:多因大汗、出血、吐泄、多尿以及燥熱灼傷津液等所致。 水液停聚證,多由肺、脾、腎和三焦等臟腑功能失常,使津液代謝發生障礙,造成水濕瀦留,而形成痰、飲、水腫等病證。 積水成飲,飲凝成痰;痰者稠粘,飲者清稀。雖二者皆由津液停聚而致,但痰與飲臨床表現卻頗多差異。 痰證一般又分風痰、熱痰、寒痰、濕痰和燥痰,臨床表現各有特徵。 1.風痰:陰虛陽亢,風陽內動,嗜食肥甘,痰涎內盛,痰盛而動風。症見頭暈目眩,喉中痰鳴,突然仆倒,口眼歪斜,舌強不語,四肢麻木,偏癱等。 2.熱痰:熱邪入侵或陽氣亢盛,煉液成痰,痰熱互結而成。症見煩熱,咳痰黃稠,喉痹,便秘,或發癲狂,苔黃膩,脈滑數等。 3.寒痰:感受寒邪,或陰盛陽衰,水津結而成寒痰,或痰與寒結為病。症見畏寒厥冷,咳吐稀白痰,四肢不舉,或骨痹刺痛,脈沉遲等。 4.濕痰:脾虛不運,濕聚成痰,痰濕並而為病。症見胸痞,納少,嘔惡,痰多,身重睏倦,脈濡滑,舌苔厚膩等。 5.燥痰:燥邪內干,或熱灼傷津化燥,煉液而成痰,燥與痰合而為病。症見咯痰粘稠如塊如珠如線,量少,難咯,甚或痰中帶血絲,口鼻乾燥,咽干痛,便秘,脈細數而滑,舌干少津。 飲證可分為痰飲、懸飲和溢飲。 1.痰飲:中陽不振,水濕內停聚而成飲,留於胃腸。症見胸脅支滿,胃脘有振水聲,嘔吐痰涎清稀,口不渴或渴不多飲,頭目眩暈,心悸短氣,苔白滑,脈弦滑等。 2.懸飲:陽不化水,水飲留於脅肋。症見脅痛,咳唾更甚,轉側呼吸牽引而痛,肋間脹滿,氣短息促,脈沉而弦。 3.溢飲:陽氣不振,脾肺輸布失職,水濕成飲,流溢於四肢肌肉。症見肢體疼痛而沉重,甚則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見發熱惡寒而無汗,咳喘痰多上逆,胸滿氣促,倚息不得平卧,浮腫多見於面部,痰津多而色白,苔白膩,脈弦緊。氣分證 氣分證,是溫熱之邪入里,正盛邪實,正邪劇爭出現的陽熱亢盛的里熱證。其證候以發熱、不惡寒、口渴、苔黃舌紅、脈數等為特點。由於感邪性質及輕重的不同,以及侵犯臟腑的差異,氣分證又分為熱擾胸膈,熱壅於肺、熱熾陽明、熱結腸道、熱郁膽腑、濕熱蘊發等不同證候的類型。 熱擾胸膈的癥狀為身熱,心煩懊悵,坐卧不安,甚或壯熱煩躁,胸膈灼熱,口渴唇焦,便秘,舌紅苔黃,脈滑數。病因病機為病可由衛分不解而內傳氣分,或溫熱之邪直入胸膈而致。 熱壅於肺的癥狀為身熱,煩渴,汗出,咳喘,胸痛,鼻翼煽動,舌紅苔黃,脈數。病因病機為病邪多由肺衛不解而傳入,或溫熱病邪直襲肺臟所致。 熱熾陽明(胃熱亢盛)的癥狀為身大熱,汗大出,口渴引飲,苔黃燥,脈洪大。病因病機為多由衛分未解而傳入,或素體陽盛而復感熱邪所致。 熱結腸道的癥狀為日脯潮熱,腹脹滿痛拒按,煩躁,譫語,大便秘結,苔黃燥或焦黑起芒刺,脈沉實有力。病因病機為多由衛分不解,熱邪內傳與腸道糟粕相結所致;或素體津虧腸燥而復感溫熱之邪所致。 熱郁膽腑的癥狀為寒熱如瘧,胸悶嘔惡,口苦脅痛,小便黃赤,甚則混濁,苔黃膩,脈弦數。病因病機為病多由衛分未解而內傳於膽,或濕熱之邪直犯少陽所致。 溫熱蘊蒸(脾胃濕熱)的癥狀為身熱不揚,胸悶嘔惡,身重肢倦,嗜卧,口渴不欲飲,出粘汗,苔白黃厚膩,脈濡數或滑數。病因病機為多由衛分未解而邪內傳中焦脾胃,或濕熱之邪直犯中焦,濕遏脾胃所致。衛分證,是溫熱之邪侵犯肌表,肺衛功能失常所致的表熱證,多屬溫熱病的初期。正如葉桂所說:「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主氣屬衛,外合皮毛,故衛分證即為肺衛的病變。 癥狀為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少汗,咳嗽,頭痛,咽紅腫痛,口微渴,舌邊尖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 病因病機為多是感受溫熱病邪,或素體津虧又復感受溫熱之邪,以致肺衛不利。邪犯肌膚,衛氣被郁,故發熱惡寒;溫熱之邪屬陽,是以發熱重,或有汗出,而微惡寒;邪從口鼻而入,不僅肺氣失宣而咳嗽,而且咽喉為其所傷則紅腫疼痛;溫邪上擾清空,故頭痛;苔薄白微黃,舌質發紅,脈浮數皆為表熱之象。血分證 血分證,是溫熱病發展最深重的階段,是以溫熱之邪引起耗血、動血、陰傷、動風為特徵。心主血,肝藏血,故熱邪傳入血分,勢必影響心、肝二臟;而且邪熱久羈,不僅傷血,並耗真陰,又能累及於腎臟,所以血分證以心、肝、腎病變為主,除具有營分證候且較為篤重外,尤以耗血、動風和肝風內動、肝腎陰虛為特點。 一般血分證多自營分傳入、亦有由氣分直接傳入的,所謂「氣血兩燔」。根據熱邪輕重和所犯部位的不同,臨床上血分證又常分為血熱妄行、肝熱生風、陰虛風動等證型。 血熱妄行的癥狀為高熱、煩躁,甚或發狂,斑疹顯露,或吐血,衄血,便血等,舌絳紫而干,脈數。病因病機為病多由營分未解而傳入,或氣分邪熱直入血分而致。 肝熱動風的癥狀為神昏躁擾,高熱,兩目上視,牙關緊閉,手足抽搐,頸項強直,角弓反張,舌紅絳,脈弦數。病因病機為病由營分不解內傳,引動肝風所致,或由氣分熱盛而直接引動肝風。 陰虛風動的癥狀為面色浮紅,口咽乾燥,神倦耳聾,或形瘦唇萎舌縮,昏沉欲睡,手足蠕動,或時而抽搐,心悸不寧,舌紅少津,脈虛細數。病因病機為病多由營分不解,內傳血分,且日久不愈所致。營分證 營分證,是溫熱病邪內陷的深重階段。營為血中之氣,屬血之前身,內通於心。正如葉桂所說:「心主血屬營」,「營分受熱則血液受劫,心神不安」。故營分證以營陰受損,心神被擾為病變特點。其既能由氣分傳變而致,亦可由衛分直接傳入,即「逆傳心包」。 營分證多急劇,病勢兇險。根據熱邪輕重和所傷營陰和心包輕重的不同,一般又將其分為熱傷營陰和熱入心包兩個證型。 熱傷營陰的癥狀為身熱夜甚,口反不甚渴,心煩不寐,甚則神昏譫語,斑疹隱隱,舌紅絳,脈細數。病因病機為病可自氣分未解而內傳入營,或溫熱之邪直犯營分所致。 熱入心包的癥狀為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語,身體灼熱,舌蹇,肢厥,舌絳,脈數。病因病機為病多由氣分不解而傳入營,亦有從衛分直竄入營而迫心包者。氣血失常 氣血失調,是指氣或血的虧損和各自的生理功能異常,以及氣血之間互根互用的關係失調等病理變化。 氣的失常主要包括氣的生化不足、耗損過多或氣的某些功能減退所導致的,及氣的運動失常,即,形成氣滯、氣逆、氣陷、氣閉或氣脫等病理狀態。,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為血的生化不足或耗傷太過,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從而形成血虛的病理狀態。二為血的運行失常,或為血行遲緩,或為血行逆亂,從而導致血瘀、血熱,以及出血等病理變化。 氣屬於陽,血屬於陰,氣與血之間具有陰陽相隨、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關係。一旦,臨床主要表現為氣滯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氣血兩虛、氣血失和和不榮經脈等幾方面的癥狀。
推薦閱讀:

刺絡放血「放」走多種疾病
感冒生病了如果不信中醫,是不是安慰劑也沒有了只能等自愈?
肝囊腫有什麼醫治?
全國「三高」患者過億,多吃這3類食物,幫你緩解身體疾病
80%的疾病來自心理問題

TAG:疾病 | 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