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南黃古道:霜葉紅於二月花·台州晚報

南黃古道:霜葉紅於二月花

孫新虎/文王超/攝最近在網上流傳的中國十大賞楓勝地中,南黃古道佔了一席。「北有香山紅葉,南有南黃古道」,南山秋色素負盛名,元代天台隱士詩人早已經把它列入天台十景。曹元晦「南山秋色」詩曰:觀彼南山小眾山,霜明紅樹碧雲寒。餘清入座挹不盡,積翠浮空染未乾。漠漠只愁睛霧隔,霏霏休待夕陽看。何人會得悠然趣,前有陶公後有韓。筆者從天台旅遊委遊客服務中心獲知,最近這段時間,上海、杭州的旅行社每周發出大巴旅遊車,送大批旅客來天台走南黃古道,欣賞這南屏秋色。台州本地自駕的遊客更是成群結隊而來。南黃古道離天台縣城20公里,是天台南山通往臨海黃坦的一條古道,全長約15公里。前洋村,是古道上的一個古村落,村口古樟最為奇特:右側看是一頭鼻子衝天的大象,走過十米回頭看,中部是雄鷹的頭和眼睛,栩栩如生。一條原生態古商道經村而過,青石鋪成,沿途兩旁古楓、古樟、古松數不勝數,數百年的參天大樹濃蔭蔽日,飽經百年滄桑的石板路、古拱橋、石路廊,經歷著上千年的春夏秋冬,共同經歷著歷史的變遷。古道實質上是古時的交通、貿易之道。草原之路、絲綢之路、唐蕃古道、茶馬古道等都是歷史上著名的古道,綿延數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縱橫於西部地區,相當於古代的「高速公路」。我們現在踏上的南黃古道,在古代主要是天台和臨海兩縣人民民間貿易往來的「茶馬古道」,也是一條官道。古道看起來很普通,但能夠保存千年而完好無損,且達15公里長,這是不多見的。當年的南黃古道,是以馬幫和挑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商貿通道,是浙江東部一條非常重要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南黃古道作為一個特殊的地域稱謂,是江南古道群落中以紅楓、商賈、俠道、儒學等文化與景觀為最大亮點的一條旅遊絕品線路,它蘊藏著開發不盡的文化遺產。南黃古道不僅歷史悠久,更以風光取勝。作為兩縣留下的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遺產,對遊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古道上挑夫在石上留下的斑斑杖跡,馬幫踏出的蜿蜒草地小徑,能讓人浮想聯翩。行走在這原汁原味的通商古道上,蒼松迎賓,丹楓爭艷,巨樟飄香,山花爛漫,真像展開一幅幅斑斕陸離的重彩油畫,不禁讓人想起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等等意境,皆在其中。長長的古道,還不知蘊涵著多少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與文化積澱,值得人們探究。比如,徐霞客游天台山後去雁盪,走的很有可能就是這條古道。古道兩邊多古樹,這是十分難得的,其中三種古樹最值得欣賞:其一是百年古松。百年古松樹,樹姿雄偉、蒼勁,樹體高大、長壽,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值。其二為百年古樟。百年古樟樹是常綠喬木,它雖然常綠但不是不落葉,而是春天新葉長成後,去年的老葉才開始脫落,所以一年四季都呈現綠意盎然的景象。其三就是百年楓香樹。楓香樹在我國南方低山、丘陵地區分布很廣,但像這裡一樣有這麼多、這麼大的參天大樹卻很少見。現在這個季節,紅綠相襯,顯得格外美麗。北京香山紅葉舉世聞名,南黃古道的紅葉堪與之比美。故網上有人譽為:「北有香山,南有南黃。」楓香樹還有較強的耐火性和對有毒氣體的抗性,今天我們在古道上行走,深吸幾口清新空氣,也是難得的健身方式。坐車及行車線路臨海出發自駕的可以將車開到黃坦鄉大泛村,然後順著古道前行。公交的可以在客車站或者洪池全家福超市門口公交停靠站上車。車次是每隔40分鐘一趟,一般選擇7點為好,大概車程50分鐘。公交回程,黃坦洋最晚是下午4點左右,上宅(原黃坦鄉政府所在地)公交最晚4點40分左右,也是40分鐘一班。徒步線路古道行(約耗時2小時):公交到黃坦洋村,順著水泥馬路經洋高山村到大泛村。過石拱橋,穿村順溪行,約五分鐘,可以看到前面有兩條路,順著右手邊的石橋過溪,有石砌的大路,再往上約5分鐘,又有岔路,只要順著右手邊的大路上行就行,接下來基本無岔路,只要順著最大的山道上行,就可以到達山埡處。雖有局部山道已無石砌痕迹,但基本保存原貌。在山埡處唯有一條路下山,大多有石階存在,順其而下,就可以到達路廊處,在路廊處有一條台階路往上,那是去山巔外庵的道路。往下就是古道的精華所在,遠遠看到一座石拱橋,我們的古道行也到了終點,前邊的村子就是前楊村。到了天台,我們是原路返回,還是從天台坐車回臨海?不是的,在這古道的旁邊,我們準備了兩條環線,大家可以順著這兩條線路順利回到黃坦,又不用走回頭路。線路一:黃坦洋—外庵—古道路廊(約2.5小時)在黃坦洋下車,到洋高山村口,可以看到一棟獨立的二層樓。過小樓,在其側方有一條較明顯的小徑。約行幾十米,可以看到有廢棄的石砌老房子,不要沿房子前面的路前行,那是到洋高山的。在房子右側有一條道路上山,過竹林,到梯田中,接下來順著梯田中最明顯的路一直上山。走完梯田,就只剩下一條明顯的大路可以到達山埡處。到達山埡,前面的山勢變得寬廣起來,順著山巔的平地前行,約行幾百米,可以看到一個三岔路口。注意,只要順著左手邊的岔路口略往下行,接下來是一條道,可以到達外庵。在外庵可以提供中餐,費用隨意,只要你將錢放入大殿的功德箱就可以啦。過外庵,有石砌的台階路一直下山,大概一里處會有個岔路口,右邊是條新路,順著左邊的老路下山。再行一里地左右,可以看到一個小路廊,在路廊的前面也有一個三岔路口,不要往左平行,一直往下就可以到達跟黃南古道交匯的那個岔路口及大路廊。下坡遊玩完畢古道的精華部分,回到大路廊。順著路廊右邊的山道平行,不要上山(上山回到外庵),就可以完整的走完黃南古道回到大泛。線路二:前楊—山頭鄭—杜嶴—山脊埡口—大泛(約3小時)這條線路相對前一條線路要稍複雜,也容易走岔路,但基本問題不大。到前楊村,可以順著村前面的水泥馬路到南屏,再走一里地到山頭鄭村,最近的是在前楊村後面有個小坡,登上小坡,就可以看到山頭鄭村,順著坡上田間的小道約行幾百米可以直接到達山頭鄭村。順著小道到達水泥馬路時,左行(右行過橋就是山頭鄭村,沿馬路走的是先到山頭鄭村,右行過橋到杜嶴),約100米可以看到前面有個三岔路口,有指示牌,順著左側的水泥馬路上山,前面就是杜嶴村。在村後基本走完房屋處,有一條石砌的山道上山,開始山道基本在梯田間盤旋,雖然途中會有很多田間岔路,只要順著最大的主道上山就沒有錯。走完梯田,前面就是一條石砌的山道,順著這條山道可以到達山埡處。沿著山埡對面的土路下山,約行幾百米,土路變得平直起來,基本在山脊上行走,這條土路極寬,能騎自行車。過一茶園地,遠遠可以看到左側的山谷中有很多村落。那就是黃坦鄉。再行1000米左右,在土路右側有一條明顯的路下山,那是去楓樹崗的山道。再往前行,左側有一條大道下山,順著這條大道就可以到達大泛村。
推薦閱讀:

台州人初婚平均年齡首次公布·台州晚報
椒江新開了兩家一點點奶茶,之前有一家一黔黔
和平時期普通百姓在遇到我軍戰機墜毀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借車出事故車主需負連帶責任·台州日報
大台州臨海有多美

TAG:台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