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淺談華為嚇人的技術

淺談華為嚇人的技術

來自專欄葉秋評測

跟大家簡單的聊一下華為嚇人的技術。先說下官方是同意給我一台借用一個月的。但是需要我提供身份證,而且是官方委託一個人的微信來跟我要的,我就拒絕了。借不到的話就沒有視頻了。我就先把我知道的和能說的告訴大家。我說的只是我認為對的,但不代表就是對的,你們要自己思考,不符合你們認知的千萬別信,。永遠懷疑自己,才能獲得新東西。我沒有任何地方是一定對的,都可以補充,改進。

首先嚇人的東西不只是gpu turbo。很多人就盯著gpu看了,這是不對的。真正嚇死人的叫軟硬體聯合優化。但是聽起來一點都不嚇人,是個廠家都在做。

這個東西源自華為的2012實驗室,其實是好幾個研究基地。2012項目基本上涵蓋了未來科技所有可能的方向。能想到的基本都做了。這是華為財大氣粗的地方,10年幾千億的研發投入不是鬧著玩的。2012裡面已知的就有5g和未來通信,雲計算,機器學習,數據挖掘,人機交互,處理器內核架構,還有做安全方面的謝爾德實驗室等等各種實驗室。

雖然都是軟硬體聯合優化,但是具體做的深度完全不同。這一次只是公布了gpu turbo,大量的東西還沒說。有點像黃金儲備。擁有的非常多,出現問題就宣布增持黃金。其實根本不是現買的,就是多宣布一部分。

好了我們回到正題,嚇人的東西是軟硬體聯合優化。我們要放在場景裡面才好理解。先說gpu turbo。對電腦有一定理解的人都知道,cpu可以完成幾乎所有的運算工作。沒有顯卡也一樣可以輸出圖像。那麼為什麼要做顯卡呢?就是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讓不同的部件分工合作,增加效率。

半導體行業中,是沒有能量守恆的。性能差的顯卡超頻,跟性能好的顯卡對比。能耗大性能還弱是正常的。所以從硬體來說,有很大優化空間。目前的soc效率其實並不夠高。什麼時候多用cpu,什麼時候多用gpu,具體怎麼用,並不能做到效率最大化。舉個例子。最理想的情況就是每個地區只生產自己最適合最高效的產品,然後進行貿易交換。這樣社會效率是最高的。我的地種土豆比較好,我就只種土豆,賣了土豆再去買蘋果,我就有蘋果了。這比我自己種蘋果要更高效。而聯合優化,也是這個思路。系統,就相當於貿易的橋樑。

軟體同樣存在這個問題。仙劍曾經讓雙泰坦卡的一塌糊塗,並不是效果太華麗,而是優化太差。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早期學編程的時候流程很複雜。相當於投幣機裡面挑硬幣。我寫了各種判斷語句,最後才能確定一個硬幣是多少錢。每一個硬幣都要來一遍。而優化流程之後,同樣的事幾步就把所有硬幣分好了。這就是做一樣的事情,流程不同,速度和功耗不同。華為目前對安卓的底層做了全面的拆分,我估計目的就是優化流程,同時對硬體做更精準的調配。華為目前做的只有麒麟,所以這個技術不能套用到其他手機。但是同樣的思路其他公司也能做。就是很複雜,多數廠家都跟著谷歌走。谷歌停,就都停。一二三,木頭人。

有一個現實的成功案例就是蘋果。蘋果和安卓都用過powervr的gpu,為什麼蘋果的性能比安卓好呢,甚至蘋果還能超頻。這裡面就是很多軟硬體優化的功勞。華為想把安卓優化成蘋果,甚至超越蘋果。他有這個野心和魄力。當然能不能做到我可不知道,如果你覺得我會吹華為就錯了。我只說我知道的,不做發散。吹牛那是大嘴乾的事,我做不出來。我不是誇不徹底,罵不犀利,只是我看見的東西和你們不一樣。

具體原理和實現方法是商業機密,我只能用其他的例子去講。安全起見,你們就當做我自己的猜測。這些例子只方便你們理解,不代表真實情況。我還可以說幾個錯誤的看法。

能量守恆已經說過了,這個是不存在的。但是具體效果我要看實測。我不信其他人的測試,不代表我不承認華為的進步。只是我覺得他們對測試條件的說明太少,沒有說到我想知道的點。

很多人說是不是降低了畫質。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是不是還是要看測試。我得到的說法是沒有,因為那要多很多工作,不可能沒人知道。思路跟多線程渲染接近,都是增加效率的。最簡單的測試方法就是幾個人玩吃雞,一個人打,3個人圍觀。圍觀分別用p20,沒有gpu

turbo,榮耀play,有gputurbo,還有845的一加6或者米8。定好室溫,多打兩次。

再做一組對比,幾個人分別找同一個地方同一個角度看畫質,避免觀戰造成的誤差。p20跟榮耀play如果畫質一樣,說明沒有降低畫質。安全起見用高速攝像機看看有沒有畫面撕裂或者其他bug,確定是不是插幀補幀了。有條件的評測機構可以去做,我是沒條件的。而一加6跟榮耀play對比,畫質肯定不一樣。你們都知道不同顯卡玩一個遊戲,特效都是不一樣的。主要看差多少。榮耀畫質比845差,不代表犧牲了畫質。只能說瑪麗不如高通。主要表現為遠景瑪麗更模糊。是不是降低畫質,要看p20跟榮耀play對比才行。

英偉達有很多自己的優化。如果軟硬體結合做的好,gpu可以針對一些常規的效果,做加速渲染,可以理解成套用公式。最終畫質可能差一點也可能更好,還能降低工作壓力。榮耀play還有個hdr,這個具體是遮掩降低畫質和補幀的副作用,為最終顯示做美化,還是額外增加的效果,都要看實測。

那麼這種針對遊戲的優化是不是給騰訊交錢呢?按電腦的經驗,遊戲開發商和硬體廠家聯合優化是很正常的。可能有付費也可以就是雙贏的戰略合作。我也有騰訊的朋友,他的解釋不是錢,而是關係。這個社會都是講人情的,只要手機廠家去騰訊溝通,一起協同優化,就可以給做。不需要交錢。當然人情走動有可能有花費,這個他沒說,不代表完全沒有。但不可能是勒索,否則電競崔永元早出來了。

華為又不缺錢,不可能被其他評測罵這麼久還沒有動作。如果騰訊真的開高價,早就有手機廠家拿實錘去找人曝光了。不可能天衣無縫。騰訊的敵人可不少。而你也無法解釋為什麼堅果pro2都有多線程優化。鎚子的回復也是說去成都協同,沒有花錢。

那麼為什麼華為不去呢。這個我沒有找到直接負責人。用人的心理去猜測。一個產品立項的人不會很多,每個機型抽調人去騰訊是比較麻煩的事情。Ov人員的壓力小,因為機型少,款款都是爆款。他們最擅長市場調研,知道消費者需要什麼。就非常積極的去合作。而華為360的負責人可能就不那麼積極組織人去騰訊了。或者騰訊的員工也不樂意跟華為360溝通。原因你們想想就懂了,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大方向的合作,就不是團隊的問題了,而是公司層面的。上層人員做決策只有利益,可沒有什麼公仇私仇,立項了就必須做。

華為的軟體市場也越做越大,他想跟所有軟體開發者達成合作,共同謀劃麒麟的格局。最好能跟蘋果一樣成為開發者的老大。所以效果上是單線程的遊戲版本跑出多線程的效果,也跟開發商有合作,但不是交錢。更像是遊戲廠家原本該做的優化沒做,華為這個系統方自己做了。

這也從側面解釋了為什麼榮耀play可以達到845的流暢度。Ov的660比835的幀數還好也是正常的。那是遊戲版本不一樣了。華為實際上版本一樣,運行不一樣,效率相當於加了多線程優化。

那麼騰訊為什麼不給所有手機都開多線程渲染呢。說的容易做的難。每一個機型的基數都是幾百萬甚至上億的。每一個機型都有不同的硬體,最佳的做法肯定是分別協同優化。他不敢亂推更新的。雖然我們自己改機型也能提升效果,但soc差別大了就容易出問題。最好還是系統級聯合優化。針對散熱和性能調度做調整。我以前做app的時候,也是能不更新就不更新的,又不是不能玩,維穩不想冒險。同理,騰訊根本沒有動力去推。他賺錢賺的好好的,有廠家來合作就一起優化,多點人脈也是好的。為什麼要著急去找每個廠家去主動優化呢。反正技術在我手裡,我慢慢擠牙膏。這可能是大公司的傲慢。可以躺著數錢為什麼要跑著數。這是我的推測。當然你們要覺得收錢的邏輯沒有矛盾,你們也可以相信那個說法。看你們自己的判斷。我是這麼推測的。

目前官方給我的資料中,支持gpu turbo的有6個遊戲。Qq飛車,穿越火線,王者榮耀,全軍出擊,刺激戰場,荒野行動。多數是騰訊。還有4d遊戲體驗的3款。全軍出擊,刺激戰場,荒野行動。會不會影響壓槍我還不知道,沒有實測。那麼新的問題就來了,不支持的軟體,或者我不玩遊戲,有沒有提升。

遊戲肯定都有提升,只是這些深度針對性的優化,達到了最好的效果。不是遊戲其實也有。我們說過,嚇死人的技術是軟硬體優化,簡化說就是系統優化。其中包含了soc各部分協同工作的效率,相當於把一個工作拆分了以後做分工。拒絕一核出力7核圍觀。同時還有內存快閃記憶體加速。F2fs文件系統就是一個方面。華為一直在做內存快閃記憶體加速。當然emmc優化成ufs這是扯的。別以為我說華為的優點就會對問題姑息。實際效果就是把ufs加速了,導致打開軟體的速度也快了。哪怕沒有針對軟體做特殊優化,硬體優化也是有用的。具體是不是有壽命和丟失數據的風險,我認為是有的。但是從華為的出貨量和跟售後溝通來看,華為控制的還比較好,這個副作用沒有我想像中的大。具體多大我就判斷不了。華為的目標肯定是所有軟體都優化一遍。

所以哪怕不用gpu,系統優化也是有用的。假如華為想做的都能做到,還真就是一個新的蘋果,一個安卓軟體的二當家。我們之前也說到了虛擬機,其實這方面華為也投入很大精力,優化到不卡,優化到更流暢,都是可能的。甚至把安卓底層完全重做也不是不可以。我當時是用安全套做例子。話糙理不糙,做什麼不重要,關鍵是最終的效果。優化的好,可以推翻舊的規則。而如果你被規則束縛,別人做到你想不到的事情就冷嘲熱諷,那真是沒什麼意義。從絕望中找到希望,人生終將輝煌。我想華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沒有被副作用嚇退,積極的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失敗也無所謂,有錢任性。問題是拿來解決的,不是拿來擋住去路的。而多數廠家看到副作用就放棄了。

相信說到這裡,想明白的人都已經明白了。大家求同存異吧。我還是那話。一碼歸一碼。為國產每一個成就點贊,提出每一個問題並思索解決的方法,盡一點綿薄的力量,發揮一點價值。這就是我的私心了。以上都是夢話,出門以後,我概不承認。


推薦閱讀:

華為竟然真的改名了! HUAWEI將改為Wahway
華為2018年下半年就向市場推出首款5G智能手機?不用等到2019年?
恰好和Surface Laptop形成高低配?——評 華為Matebook X Pro 高端筆電
禁用華為和中興,澳大利亞為什麼也說「不」?
雪領有聲晚報 |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六一還會遠嗎

TAG:華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