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中國化問題的幾點思考

雷麗華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5月召開的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必須堅持中國化方向」。宗教中國化是黨和政府對外來宗教的共同要求,也是所有外來宗教的必由之路。近兩年來,基督教中國化問題受到廣泛關注,以此為議題,教界和學界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和討論,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對當前基督教中國化面臨的問題與困難進行簡單梳理,嘗試探討基督教中國化的路徑。一、基督教中國化當下面臨的問題與困難 基督教自傳入中國始,就面臨中國化問題。不同時代的愛國基督教領袖們對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關係有過許多精闢的論述,對基督教中國化作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但直到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基督教通過三自愛國運動,才擺脫外國差會的控制,摘掉「洋教」的帽子,實現了自治、自養、自傳,走上了與中國社會相適應的道路,在中國化道路走進了重要的一步。三自愛國運動是基督教中國化的一個標誌性事件,也是基督教中國化最重要的實踐成果。改革開放後,中國基督教界不斷探索,以「三自」原則辦好教會為目標,積極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促進了基督教會的健康發展。 基督教中國化雖已取得顯著的成果,但任務遠遠沒有完成,仍面臨與中國文化、中國社會之間的張力與難題。從社會總體認識上說,仍然是「基督教在中國」,仍未達到「中國的基督教」的境界。基督教仍被不少中國人視為「外來宗教」、「洋教」。現實中,教會內仍有人將中國文化視為「異教文化」,把社會主義文化視為「異己文化」。基督教在社會中還存在一些矛盾和衝突。西方敵對勢力仍有利用基督教西化中國的圖謀,一些外國宗教組織仍企圖重返中國,恢復舊有的隸屬關係和宗教上的特權,重新控制我國宗教。新形勢下,基督教中國化任務依然緊迫,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不少。 中西文化的差異與中國社會、文化創傷的影響。以儒學為核心的中國文化是以人為本,基督教文化是以神為本,二者差異較大,因而在與中國文化相結合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困難與阻力。西方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是以基督教文化為主的,基督教一神教的排他性特質,表達出一種理性的緊張,基督教與中西關係的糾結依然存在。近代以來民族被欺凌與內亂歷史造成的悲痛與憤怒,民族的尊嚴受到嚴重的傷害。同時,在一百多年救亡圖存的環境中拋棄傳統,向西方學習,造成傳統的斷裂、文化的創傷。 歷史包袱的影響。基督教進入中國的歷史和中國的國恥相關聯,其在中國的發展具有複雜性和曲折性的背景,「洋教」的身份,始終是個歷史包袱。從歷史上看,基督教從1807年進入中國,直到1949年,基本上處於國運漸危、內憂外患、喪權辱國的處境中,基督教的傳教工作是伴隨西方殖民主義擴張開始的,少數傳教士甚至捲入和參與了侵略中國的行動,深深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這些歷史包袱常引起激烈的學術論爭、文化矛盾,甚至導致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的緊張關係。 現實問題的影響。從現實看,近些年的基督教熱和基督教在中國的快速傳播,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誘發社會上一些人的憂患意識和焦慮情緒。基督教在一些地方的非正常發展以及傳教過程中採取的一些不正常手法,不時引起一些衝突事件。一部分基督徒和教職人員不願正視和不願承認基督宗教大規模傳入中國伴隨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苦難這一基本事實。中國基督徒中仍有「西體中用」、「全盤西化」、用基督教為中國重尋價值源頭,重構價值本體的思想。存在對中國文化的陌生與淡然的態度。一些人打著文化交流的旗號宣揚「基督教文化」。西方一些國家利用基督教對我進行滲透,企圖用「基督羔羊」征服「中國龍」,把中國完全福音化。以上種種,導致社會對基督教有不同看法,使得許多中國人對基督教保持警惕。面對這些問題,社會需用平常心來對待,但基督教界也應思考,應該如何與當今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諧共處問題。 人才缺乏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基督教全國兩會及各地兩會在教牧人員培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開辦了20多所神學院校,培養了大批教牧人員。同時還選派了許多神學生出國留學,各地教會領導都完成了新老交替,但人才培養與基督教發展的速度與水平是不相適應的。中國基督教在教牧、研究、管理及各種專門人才方面普遍不足。一方面是信徒人數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是現有教職人員的缺乏和素質的參差不齊。教會比較重視派遣神學生到國外特別是歐美去學習神學,較少考慮學習神學之外的其他知識,教牧人員總體比較封閉,有深厚傳統文化素養的人才不多。青年一代神學家隊伍的成長不理想,缺少一批具備深厚傳統文化積澱,又有較深神學造詣的人才。不少教牧人員只熱衷於傳教,忙於教務,少有時間坐下來學習、思考、研究。從數量上講,全國現有基督教教堂點6萬多處,教職人員4萬人左右,若按每個堂點1名教職員計,缺口達2萬人之多。現有23所基督教神學院校,在校生3000多人,按平均學制3年計算,每年招收1000餘人,滿足現有堂點需求還需要連續招生20年。從質量上講,現有教職人員中牧師所佔比例不高,基層講道的大部分是沒有受過正規神學教育的義工傳道員,不少義工傳道員文化素質偏低。高質素人才的缺乏,不僅影響中國基督教在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教會管理方面的水平,也影響基督教中國化的進程。 神學思想建設進程的影響。1998年濟南會議做出了《關於加強神學思想建設的決議》,1998年出版的《丁光訓文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時代意義的觀點,為構建本土的中國基督教神學思想打下了基礎。自此之後,全國兩會與一些地方的兩會在神學思想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2年,全國兩會通過了《中國基督教兩會神學思想建設宣講團五年(2013-2017)規劃綱要(暫行)(討論稿)》,計劃用五年時間以「和諧奉獻為主題進行宣講,挖掘聖經中的時代亮光,按著正義分解真理,鼓勵引導廣大弟兄姐妹力盡社會責任,關愛周圍眾人,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見證中為基督作美好見證。 十多年來,神學思想建設取得了不少成績,但現狀與教會發展需求仍有距離。 一是呈現出上熱下涼現象。即全國兩會重視,一些省(市)重視,多數基層團體不重視,基層教會積極性不高,認為神學思想建設是神學家、少數人、教會高層的事,和他們無關。二是有的把神學思想建設作為一種運動,作為一種形式喊喊口號、不是作為一種「建設」來對待的。三是一些神學研究不結合中國實際,單純地做神學、做學問,拜倒在西方宗教老祖宗腳下,大喊「神學要與西方接軌」、「神學水平在西方」,否定丁光訓主教提出的神學思想建設的任務。可見,神學思想的建設進程與教會快速發展的需求還有一定距離。二、基督教中國化的路徑 中國化的基督教應該是一個融入中國文化、中華民族、中國社會,帶有民族色彩的基督教,在政治層面、文化層面、社會層面、教會體制層面、神學思想層面都應有其「中國」的元素。 政治層面: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在當下,基督教中國化首先要有一個政治定位,也就是對當今中國政治的認同問題。在中國的基督教強調中國化,就要認同我們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相關政策,積極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國宗教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存在和活動的,必須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熱愛祖國,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對每個公民的基本要求,這也應該是對基督教中國化的基本的政治要求。 基督教中國化還要正確處理國法與教規的關係。堅持國法大於教規,教規服從國法的原則。要在法制框架內加強教規建設,清理不合時宜的教規。增強國家意識,法律意識。要徹底擯棄那種「聽神的,不聽人的」的錯誤思想。要把我國憲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融入到教規制度建設中去。 文化層面:與中國文化相融合。 一是要樹立中國文化的主體意識。樹立中國文化的主體意識,首先是要對傳統文化有認同、尊重、信心,然後再來繼承和發展。愛國的基礎就是對文化、歷史的認同,文化是歷史的載體,忘掉歷史,不認同自己的文化,愛國只是一句空話。缺少認同,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二是加強學習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是中華兒女的驕傲和自豪。學習和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是每個中華兒女的責任,是基督教中國化的必要條件之一。對基督教而言,學習和研究傳統文化,更有利於用中華傳統文化浸潤,增強民族自尊心和愛國愛教意識,更加懂得愛國愛教的意義;更有利於基督教的神學思想建設、促進本地化神學的發展。基督教的本土化,並不是中國基督教特有的問題,而是歷史上、現實中很多國家的基督教共同面臨的問題,基督教中國化是必然趨勢。 三是構建學習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氛圍。各級教會組織積極營造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氛圍和環境。在神學院校多開設一些傳統文化課,把民族精神融入神學學習中,使神學生在傳統文化的氛圍中學習神學。在教職人員日常培訓中補好傳統文化課,將傳統文化知識納入教育培訓中,在教會中鼓勵和倡導基督徒熟讀傳統經典。分期分批地選派一批教牧人員特別是神學院校的老師、各地教會的領袖走進高校接受專題傳統文化培訓。 社會層面: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承擔民族復興使命。 在社會層面,基督教中國化必由之路在於為當代中國社會的經濟發展、文化建設、社會和諧做出積極的貢獻。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塑造基督教「愛的宗教」形象,進一步改善人們對基督教的觀感。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承擔民族復興使命,為實現中國夢做出貢獻。 進一步拓展公益慈善事工,提升社會服務水平。近些年來,基督教界在公益慈善和社會服務方面做了許多工作,有不俗的成績,但在基層,積極性仍然不高,重傳教事工,輕服務事工,不少公益慈善工作是響應政府和社會號召而為。還要加強引導基督教界樹立正確的服務理念,加強慈善理論研究和慈善文化建設。組織更多的基督教場所、教職人員、信教群眾參與公益慈善工作。有條件的團體和場所開展公益慈善工作,設立慈善基金會及基督教界有優勢、社會需要的領域工作開展社會服務工作。利用境外資金進行公益慈善工作要遵守相關政策法規的規定,防止境外勢力利用進行滲透。 神學層面:建設以中國文化為母體的神學。 基督教中國化的一個標誌就是神學上的中國化,也就是基督教神學與中國文化的結合,與中國社會實踐的結合。文化問題是本色神學最關鍵的問題,對本地文化的認識程度基本決定了本地神學的可能性發展。只有紮根於本土文化的神學思想,才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國教會要通過在新中國成長的歷程,尤其是三自愛國運動的實踐,梳理出符合中國教會發展的思路,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神學思想體系,作出符合中國社會和文化處境的獨特見證,推進基督教中國化的進程。正如丁光訓主教所說:「中國神學需要以中國文化為母體」。要建立理想境界的中國基督教,教會必須真正「降生」在中國文化中。 最後,推進基督教中國化還需要在人才建設上下功夫。總之,神學思想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個運動、幾個口號就能夠有效的,需要扎紮實實的長期「建設」。要建立健全神學思想建設的長效機制,循序漸進、長抓不懈。深度上,要立足實踐,深化理論研究,為神學思想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廣度上,要抓成果轉化,在普及上努力,調動基層教牧人員把神學思想建設研究成果,變成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講台信息。指導信徒的信仰實踐,使更多人分享到神學思想建設的有益成果並融入生活實踐。(原載於《宗教與世界》2015年第5期)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基督教徒在有人去世時向他的家人傳福音?
全球見證:21世紀基督徒裝備100課——第81課 夫妻的角色
與基督一同作王
如何看待非基督徒認為上帝七天造人是謊言的問題?
效法基督

TAG:中國 | 思考 | 基督教 | 基督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