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自拔的體制陷阱 ——東德體育教訓之四

難以自拔的體制陷阱

——東德體育教訓之四

在冷戰進行的冰點期, 作為東西方兩大營壘對峙的排頭兵,東西德至少在一個問題上還保持著作為同一民族的一致性,那就是贏取奧運會獎牌。來自兩個不同意識形態國家的運動隊,曾團結在一面旗幟下,向世界展示最快、最高、 最強的德意志運動員的身影。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艾弗里·布倫戴奇AveryBrundage認為德國奧運代表隊的統一組隊是「一次體育凌駕於政治之上的勝利[1]。」 可惜,如此樂觀的評價並沒有掩蓋住相同制服下截然不同的心態。在東西德共同組隊兩次以後(1956年與1960年),1961年豎立的柏林牆,為它划上了痛苦的休止符。

令人艷羨的體育傳統

德國是一個有著深厚體育傳統的國家。儘管不斷的統一與分裂是德國歷史上不變的主題,但是在體育上,德國人卻一向保持著特有的嚮往和矜持。19世紀初,當德國早期民族主義崛起的時候,「現代體操之父」雅恩Friedrich LudwigJahn就順應借體育之軀發展民族精神的時代潮流,發明了德式體操,並創立了德式體操俱樂部(Turnverein),推廣傳播他的一整套德式體育思想,這期間所使用的一些訓練方式,後來演變為現代奧運會的體操項目。同時,另一位現代體育先驅古茨姆茲(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GutsMuths)在學校中大力倡導體育活動,將身體教育帶入到德國教育的前沿。從那時起,對健康理想的追求(Ideals of health—Gesund)和對競技運動能力的嚮往就深深的植入了德意志的民族理性中,成為德國自我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這一理念自誕生之日起,它的發展歷程就一直跌宕起伏,甚至有一段時期被希特勒的納粹主義所盜用而扭曲,但是其內核卻伴隨著德意志民族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一直延續至今。

東西德分道揚鑣的體育體制

上世紀40年代末期,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相繼成立,分屬於兩個截然相對的政治體系,各自對體育的發展有著截然不同的認識,採用了風格迥異的體育體制。

由於納粹第三帝國時期,希特勒對眾多的德國傳統體育進行了軍事化改造,單純的強調軍事體育和體育對人的生理作用,將運動技巧與軍事機能等價看待。這就使人們對體育的認識在德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使以往流行的強調協作和統一的團體項目受到重創,影響甚至延續至二戰以後。故此,西德政府在戰後的體育政策上做出調整,以發展體育的娛樂性與參與性為主,強調體育的和諧和身心教育功能。為了實施這一政策,政府在民眾中逐漸恢復了對體育的質樸認識和健康價值觀,以此滿足德國人對於健康與生俱來的熱情。西德政府保留了德國教育體系中原有的傳統體育成分,體育教育仍然是小學和中學的必修課。同時,加大了課外活動的比例,廣泛地為孩子們組織游泳、遠足和爬山為主的夏令營等戶外運動。這一舉措在民眾間受到了巨大的歡迎[2]。在競技體育方面,西德在國家建立的第二天,於1949年9月24日,就成立了國家奧委會(當時由於缺乏來自蘇聯佔領區的代表,這一新成立的組織一直到1952年才被認可參加奧運會)。1950年又成立了「德國體育協會」(German Sports Association)[3],作為具體協調德國奧委會工作的輔助機構。所以,西德在戰後採取了以大眾休閑娛樂為主體,競技體育自由發展的體育發展策略。

東德領導人也深闇自己民族的體育傳統,但是,由於受蘇聯的影響,將體育視為重要的教育和軍事訓練手段,認為體育是可以製造技藝高超、吃苦耐勞的工人,和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軍人的最佳手段之一。另一方面,體育活動可以吸引更廣泛的群眾參與到社會主義的公共文化中來。這無疑是國家利益和公民興趣相互重疊的區域。所以,體育就成為建立新的東德民族性,同時服務於教育、政治宣傳和軍事訓練等眾多目的的手段,帶有很強的政治功利性。於是,在東德建立早期服務於上述目的的大規模團體操和匯演式體育活動被廣泛的推行,成為當時大眾體育形式的主要內容。在競技體育方面,前蘇聯競技體育在國際上所取得的高度成就更讓天資不凡的東德人心儀。於是,東德成立之初就迫不及待的啟動競技體育的發展, 按照蘇聯模式對體育進行了全面的改造,其後又逐步建立起系統的專業運動員選拔和訓練體制。為此,東德於1948年建立了體育部,作為體育的中央管理機構,又於1950年成立德國體育和體操聯盟(DTSB),作為國內最大的體育組織。緊接著又在蘇聯的幫助下,在萊比錫建立了身體文化研究所(DHfK),專門聘請蘇聯專家前來進行指導[4]。東德在1951年也成立了自己的奧委會,但是一直到1965年才取得了國際奧委會的正式認可。所以,戰後的東德體育戰略是在依照蘇聯模式的基礎上,建立起的一整套以集中管理,集中訓練,國家供養為基礎的計劃型體育體制[5]。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國家壟斷型體育體制」。

國家壟斷型體育體制三部曲

隨著兩德政治主見的日益相左,統一的奧運代表隊已不再是維護雙方貌合神離顏面的一塊遮羞布,奧運賽場從此也不再是顯示團結的民族意識的舞台,而轉變成兄弟鬩牆的擂台。對於一心發展經濟,試圖再攀世界強國之林的西德而言,競技體育的成就的野心被遮掩下來;而對於飽受國際孤立,並不被國際廣泛認可的東德而言,單獨參加奧運會卻是一個展示自我、豎立國際威望的絕佳場所。1964年東西德最後一次共同組隊參加奧運會之後,東德隨即在國內展開全面的體育體制改革,調轉船頭,將取得奧運獎牌,豎立東德威信擺在體育發展戰略的首位。它將自己詮釋為一個「集體金牌」國家(MedailIenkollekiv (medal collective)),希望外人將東德高水平競技體育所取得的成就看作是集體主義精神在體育上的至高表現,以此來反映東德可預見的強大未來。

斯巴達奇亞德的引入 這一系列改革也是從繼續照搬蘇聯模式開始的。這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1965年將前蘇聯發展的「斯巴達奇亞德」(Spartakiaden)[6]制度引入國內。這是一種基於選拔比賽制度的體育競賽模式,參與對象僅限於兒童和在校學生,開展項目也僅限於奧運會開展的項目。選拔比賽從最基本的單位開始,一直延續上升到國家級別,比賽的項目和組別每年都有一定的安排。所以,東德的斯巴達奇亞德實際上是一個涉及全國範圍的運動精英的拉網式普查,是東德奧運代表隊的選秀大會。這一新興體制與之前已經開展的「德國體操與體育節」(Gymnastics and SportsFestivals)有很大差別,「德國體育與體操節」是一個以團結各階級感情,促進遊藝為主要目的的運動遊藝大會。其所含項目更廣泛,不但包含了世界上流行的各類現代競技運動,同時也吸收了很多非奧運項目,以及德國所特有的一些民俗性運動,參與對象更是涉及社會的各個層面,在東德民眾間享有很高的受歡迎度。然而,國內大眾參與體育,享受運動的意願似乎並不能壓制的了奧運會獎牌所閃耀出來的奪目光芒,自1965年以後,國家體育發展的重點就押寶在斯巴達奇亞德上了[7]。

東德早期斯巴達奇亞德的開展,確實為國內的青少年提高了前所未有的體育機會。資料顯示,1965年的時候,東德國內總共有170萬兒童和青少年參加了斯巴達奇亞德的夏季比賽,其中32.1萬取得資格參加縣級的比賽,5萬人取得參加地區性比賽的資格。到1975年的時候,有390萬的兒童和青少年參加了初級的斯巴達奇亞德選拔賽,其中84.6萬人次進入了縣級比賽。對於東德這個人口只有1700萬的小國而言,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有獲得一定運動訓練的機會,並且都有機會參加至少一次斯巴達奇亞德的比賽,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就[8]。

天才精英選拔制的推行 對奧運成就的過度嚮往使東德體育過早的蛻變為一種盲目的迷戀和為了達到的目那種不擇手段的追求。隨著這一整套制度的不斷完善,東德體育發展的導向開始出現巨大的偏差。

由於「斯巴達奇亞德」層層的選拔賽需要耗費很多的資金、很長的時間,以及嚴格的程序,且運動員年齡參差不齊,為將來的集中訓練製造了相當大的麻煩。於是,受東德高層的指示,位於萊比錫的德國身體文化學院(German College forPhysical Culture)的體育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出台了一套關於挑選少兒運動員的具體操作標準。依照此標準在全國範圍內對在校學生身心情況所做的調查工作隨即鋪開,以最快捷的方式選拔適合的運動員尖子。隨後的幾年中,這一系統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直到1973年,隨著東德教育部和德國體育和體操聯盟聯合制定的《東德體育體操聯盟訓練中心聯合檢查與選拔制度》(Einheitliche Sichtung und Auswahlfur die Trainingszentren und Trainingsstutzpunkte des DTSB der DDR,縮寫為 ESA)(United Inspection and Selection forthe Training Centers of the DTSB of the GDR)的出台,整個調查與選拔制度被正式確立為國家政策。按照這個制度,全東德境內的所有一年級和三年級在校學生都要接受測試。測試結果優異者,或是已經在低級別的斯巴達奇亞德取得優異比賽成績者,都會被選入特定的專業體育學校進行全職訓練,以備戰奧運會,而所需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

身體測試製度的引入和對專業訓練的過分強調,大大剝奪了一般百姓,特別是普通少年兒童進行體育運動的權利。特定項目的體育場館只對專業運動員開放。「如果孩子的手和腳不夠大,那麼老師為什麼還要浪費時間教他們游泳呢?」於是,游泳池空置出來,預留給那些具有游泳天分的孩子。那些手腳不夠大的孩子只有和父母在夏日的池塘或是湖水中學習游泳。而那些被確定為具有體育天賦的孩子,則會被編入一個相類似的群體,接受每周6到8小時的訓練。成績突出者隨後則會被送去各個地方的兒童少年體校(KJS)接受更高級別的訓練[9]。

對部分奧運會項目的重視則導致了很多其他項目,特別是非奧項目的發育不良,而由此嚴重影響到了東德大眾體育的開展。東德的斯巴達奇亞德在建立之初就僅限於奧運會項目的開展,而1969年東德中央委員會出台的《精英體育決議》(「Leistungssportbeschluss」(Resolution on Elite Sports))更是雪上加霜。這一《決議》強調,國際體育賽事中東德所取得的勝利是「我國人民完成一切事業的潛力的表現,是成長中的民主東德的潛力的表現。」體育勝利是建設「提升東德國際形象和確立東德國際聲望」的基礎[10]。所以,《決議》宣布將現有的所有資源都投入到可以獲得奧運獎牌的國際項目中去,而不提倡其他項目的開展。一些個人項目,如游泳,田徑等一位運動員可獲得多枚獎牌的項目獲得東德政府的極大支持[11],而一些集體項目,如籃球,曲棍球,網球,水球等集體項目,或是不具備良好基礎的項目則都被擱置,不再投入[12],而這其中很多都是東德民間廣泛開展的群眾體育項目。《決議》的出台對那些長時間參與這些運動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噩耗。由於東德體育設施有限,這些項目的場館大多被改造服務於其他項目,以前建立的訓練比賽中心也大部分被解散,使得這些項目在國內的開展喪失了基本的物質條件。

肆無忌憚地為違禁藥物張目 當追求政治目的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攫獲著國家體育發展的咽喉時,興奮劑的濫用,就會成為一種順理成章的必然現象。在「國家壟斷型體育體制」中,不僅有使用興奮劑的密令和計劃,而且秘藏著研製、開發、試用的專門機構和專業隊伍,他們為對抗國際反興奮劑的檢查製造障礙,為濫用興奮劑的人員、事件提供庇護,而最終使這種體育體制走到盡頭。關於東德為獲取比賽勝利而系統研製和使用違禁藥物的種種醜惡行徑,我們在之前的三篇文章中已有詳細的敘述,在此不再贅言。


[1]Avery Brundage to the DDR NOC and the BRD NOC, 5 January 1960, AveryBrundage Collection, Box 129,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Park,Pennsylvania. Hereafter cited ABC.

[2]"Germany." Encyclop?dia Britannica. 2005. Encyclop?dia BritannicaOnline 1 June 2005 <http://www.search.eb.com/eb/article?tocId=233615>.

[3]"Return of West Germany, Japan to Olympics Voted By Committee," NewYork Emes, 30 August 1950,35; Guttmann,l51-2; "East and West Germans Toldto Unite in Olympics," New York Times, 9 May 1951,6.

[4]Riordan(Editor). European Cultures in Sport: Examining the nations and regions.Bristol, , GBR: Intellect Books, 2000. p 81.

[5]Riordan(Editor). European Cultures in Sport: Examining the nations and regions.Bristol, , GBR: Intellect Books, 2000. p 81.

[6]Spartakiad是前蘇聯試圖抵制奧林匹克運動而發明的一種國際性質的大型體育賽事,主要由社會主義國家參加。(俄語中: "Spartakiada"與"Olimpiada"相對)這一名字是從古代羅馬的奴隸起義首領Spartacus而來,象徵著國際無產者的大聯盟。第一屆Spartakiad 於1928 年8月在莫斯科舉行。

[7]SAPMO-BArch DY 30, IV A2/18 39, "Prasidiumsvorlage Nr. 4/6/65, BetrNichtaufnahme der nichtolympischenSpotrverbande in das Programme der Spartakiaden."

[8] Gesellschaft zur Forderung des olympischen Gedankens in derDeutschen Demokratischm Republik in Zusammenarbeitmit der Redaktion 「DDR-Sport,」 ed., Ein grosses Erlebnis: Kinder und Jugendspartakiaden in der DDR (Verlag Zeit im Bild, 1975),30.

[9]Riordan(Editor). European Cultures inSport: Examining the nations and regions. Bristol, , GBR: Intellect Books,2000. p 82.

[10] (Grundlinieder Entwicklung des Leistungssportes in der DDR bis 1980, 19.03.1969." in DieSportbeschlusse des Politburos: Eine Studie zum Verhaltnis von SED und Sportmit einem Gesamtverzeichnis und einer Dokumentationausgewahlter Beschlusse, ed, Hans Joachim Teichler(Koln: Sport und BuchStrauss, 2002), 564.)

[11] (Grundlinieder Entwicklung des Leistungssportes in der DDR bis 1980, 19.03.1969." inDie Sportbeschlusse des Politburos: Eine Studie zum Verhaltnis von SED undSport mit einem Gesamtverzeichnis undeiner Dokumentation ausgewahlter Beschlusse, ed, Hans Joachim Teichler(Koln:Sport und Buch Strauss, 2002), 561)。

[12] 「SED-Hausmittelung」 Hellmann an Honecker zur "Grundlinie der Entwicklung des Leistues ngssportin der DDR bis 1980,"in Schlusseldokumente zumDDR-Sport:Ein sporthistorischeruberblick in Originalquellen,ed Spitzer, Teichler,and Reinartz (Aachen: Meyer und Meyer Verlag, 1998), 151.


推薦閱讀:

虞崇勝:對我國政治體制改革性質的再認識
天朝體制,你們洋人是不懂的
岳飛悲涼境遇的背後其實是體制之殤
日本寓軍於民的軍工體制_白益民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邁向標本兼治 ——二〇一六年黨內監督全覆蓋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綜述本報記者 姜 潔

TAG:體育 | 體制 | 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