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悅財經:嘴仗打出真火,看天吃飯的影視股又變天了

慧悅財經:嘴仗打出真火,看天吃飯的影視股又變天了

一部「手機」引發的「血案」

近日,圍繞電影《手機2》開拍產生的一系列爭執終於從微博上的小打小鬧演變成了資本市場的一場熊熊大火。5月28日,主持人崔永元在微博上曬出一組拍戲合同的照片,隨後繼續發布消息,稱有人一個人演一齣戲,簽了2份大小合同,一份1000萬,一份5000萬,而該人只需要在片場4天。正當圍觀群眾火熱競猜究竟是哪位大明星是小崔曬出的這份「大小合同」的主角時,范冰冰工作室的一則聲明如水下進了油鍋,一下子點燃了吃瓜群眾的沸點。聲明中,范冰冰工作室指責崔永元泄露范冰冰涉密合同,這一說法從側面證實了「大小合同」確實存在。一時間,圍繞范冰冰避稅的各種說法甚囂塵上。

據業內人士分析,崔永元曬出的「1000萬稅後合同」,是大合同,屬於明星方的合理避稅,將納稅成本轉移到了甲方身上;而另一份「5000萬合同」則是數額更大的小合同,不對外公布。演藝圈的大小合同跟二手房交易中的陰陽合同一樣普遍,只是這一次崔永元選擇了捅破「窗戶紙」,把潛規則下的操作清晰的擺在了大眾面前。

持續發酵 國稅介入調查

崔永元的這幾條微博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明星+稅務」的敏感話題不僅吸引了大眾的眼球,也被有關部門看在了眼裡。隨著這一事件的持續發酵,6月3日晚間,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稱,針對近日網上反映有關影視從業人員簽訂「陰陽合同」中的涉稅問題,已責成江蘇等地稅務機關嚴查。由於范冰冰工作室的註冊地點為無錫市,無錫市地稅局隨後表示已經開始調查。

隨著官方的介入調查,崔永元和《手機2》電影主創的恩怨,火速演變成了明星是否存在通過「大小合同」逃稅的討論。崔永元的爆料似乎已經掀起了影視圈的冰山一角。

連鎖反應 A股港股「血雨腥風」

受「大小合同」事件影響,6月4日A股影視相關股開盤走低,陷入此次風波的華誼嘉信跌停,華誼兄弟跌近10%,唐德影視跌超8%。當代明誠接近跌停,慈文傳媒和幸福藍海跌逾6%,整體來看,A股影視板塊一天之內市值蒸發超百億。港股市場影視相關概念股亦受到牽連,華誼騰訊娛樂暴跌17.8%,其他影視娛樂股如A8新媒體跌4.4%,阿里影業跌近3%。

這其中,唐德影視尤為多災多難,由其投資的《巴清傳》自男主角高雲翔3月29日傳出性醜聞當日跌停以來,之後一路緩跌,現如今同部劇女主角范冰冰再起波瀾,終於於6月4日再次跌停。

都是看天吃飯,影視股要看的「天」有點多

一條出於私人恩怨的爆料,如同蝴蝶翅膀在A股港股市場颳起了一陣旋風,裹挾數十隻股票,造成逾百億的跌幅。雖然股價對於市場信息素來敏感,動輒跌停也實在讓人咋舌,我們不禁想問,影視股為何如此脆弱? 同樣是受政策和大環境影響,看「天」吃飯的股票,影視股跟其他股的區別又在哪裡?一言以蔽之,影視股要看的「天」有點太多了。

眾所周知,國內影視行業上市公司業績的體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年是否有票房過硬的影視作品,如果有的話,往往會出現可喜的超預期凈利潤增長,但如若不然,則會陷入業績低速增長的窪地。換句話來說,影視公司只有在持續產出優質內容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持續穩定盈利。這一盈利模式使明星和名導成為了這一行業的稀缺資源,在國內這個觀眾更看重明星個人品牌而不是製作團隊的氛圍中,前者在影視活動中話語權尤甚。與此同時,影視行業本身門檻相對較低,有資金≈有團隊,這就造成了資本追逐明星,明星漫天要價的景象。因此,當一部影視作品的決定性因素成了最難把控的人之後,「人」一旦出了任何問題,影響自然會波及資本,從而反映在股價上。遠如日韓,如果影視公司的當家藝人突爆醜聞,一樣會迎來股價重挫。因此,明星就成了這個行業的「一重天」。

同樣,這個行業所直面的受眾也是人,是廣大的觀眾,影視娛樂的直接消費者。那麼,推出的作品是否受擁簇,即使用了「名導+大明星」的保險組合,某種程度上結果也是不受控的。觀眾的口味隨時在變,同樣的梗在上一部作品裡可能還人人叫好,這一部再用就食之乏味。全世界各個角落隨時都有重金投資的影視作品慘遭市場冷遇。作品是否能有效迎合受眾品位,成了影視行業需要直面的又「一重天」。

除了作品質量和主創團隊,宣發、院線(播出平台)無不和一部作品的最終業績息息相關,各個環節要素缺一不可。大眾眼中只看到票房黑馬給影視公司帶來的盈利,殊不知因為投資失利而產生的虧損,往往才是影視公司無法避免的巨大成本包袱。

影視股:離太近 看不清美不美

或許是因為影視行業離人們的生活太近了,使得股民容易意識不到它其實是個進入門檻低,同質化競爭激烈的高風險行業。在電影電視業蓬勃發展的時期,很多人往往像追逐熱門劇集一樣追買熱門影視公司股票。然而現如今的影視業,幾乎每一個項目的資金大半被稀缺資源(明星、名導)佔據,影視公司議價能力有限。本次的「大小合同」事件短期之內肯定會對影視公司股價產生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如果演員片酬能夠實現規範,可以減輕影視作品成本壓力,對整個行業發展將帶來正面影響。不過,以投資者的角度,如果想獲得較為穩定的投資回報預期,建議在此次事件結果落定,影響消散後再行投資,較為穩妥。

本文作者 慧悅財經研究部 東波居士

以上文章只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推薦閱讀:

從野蠻生長到規範發展 從法律視角談互金行業的前世今生
華商韜略丨一群阿拉伯後裔,何以壟斷半個中國的「腳下生意」?
美國欠我們1萬多億國債,為什麼不印製美元來還錢?
9家銀行白金卡申卡條件大公開,你敢看嗎?
滬指再現「重個股輕指數」分化加劇上演

TAG:影視 | 金融 | 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