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竹窗三筆新白話版91

九十一、續入藏諸賢著述從古時候到現在中國本土著述加入藏經的,都是依照經論入藏的成規格式,外國僧人多少,漢地僧人多少,通曉佛法的官員多少,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商議。其中有應當加入而沒有被加入的,就是元代天目山高峰原妙禪師的語錄,本朝初年梵琦楚石禪師的語錄,都是寶藏中的珍貴遺產啊。近幾年又有四十多件著述加入藏經,但二位禪師的語錄,依然是遺留在藏經外。有的不是必須加入的反倒加入了,那是一兩個當時的僧人與一兩個中等官員自己草率決定的,而高明的人是不參與他們的事了,可嘆啊!天台宗禪師的種種著述,拖延百年後才得加入藏經,難道是時節因緣造成的嗎?以後再有人討論加入藏經的,二位禪師的語錄是最急切要考慮的,特意說明一下。九十二、南嶽天台自言南嶽天台宗的慧思、智者二位大師,都說「我因為統領大眾,損害自己的修行而利益他人」,一位只是證到鐵輪果位,一位只是登上圓教五品果位,是方便的話呢,還是真實的話呢?我覺得方便與真實不是後來的學人所能測度的,但對於今天的人,先不要問方便,就姑且當作真實來討論,那麼聖賢先師尚且如此,何況凡夫呢?而轉增精進,不只是二位大師這樣做,古人對待自己都是這樣做的。有的說「我離開師父太早,沒有能完全領悟師父的妙法」;有的說「我較早住持寺院忙於事物,沒有達到較高境界」,他們的慎重都是這樣一類的。況且天台宗的大師所處位置還達不到十信位,今天的人就算是大悟,問他成就的品位,若是果然入住,應該能「八相成道」呢?還是寧可自己招致「妄言證聖的大罪」呢?孔子說:「我不是生來什麼都懂的。」又說:「若說我是聖與仁,那我是不敢承當的。」又說:「我有知識嗎?沒有知識啊。」這也是二位大師的用意了,那些自以為是,高居老師的位置上,大言不慚的人,難道超越二位大師之上了嗎?可怕的罪過。九十三、道譏釋(一)有道人告我說:「我們是帶冠帽簪子的,你們是剃頭削髮的,而剃頭削髮的人,應該遠離世間斷絕俗緣,卻怎麼排著隊長途遠行到處募捐化緣的,很少遇見是道家的人而常見的是佛家的人呢?有的手持化緣的簿子,形象如土地神前面的判官;有的敲木魚唱著歌,同時談說因緣形象如盲樂師;有的抬著菩薩像神像而鼓樂喧天,奉勸讚揚施捨的行為形象如職業歌手;有的拿著半片銅鐃,而用竹筷敲打,形象如小孩子遊戲:有的拖著數十百斤重的鐵鏈形象如罪人;有的舉石頭擊打自己的身體形象如含恨訴冤的人;有的端正執香,沿途禮拜,挨家挨戶,形象如居民負責人查戶口;這些對清靜修行法門有染污嗎?」我沒有辦法回應,慢慢地對他說:「募捐化緣也有不同等級的,有不合理的,有合理的,有因正果正的,有不計因果的,不可以一概譏諷啊。」但是那種不注重修行,而專門追求名聞利養的,最為可恨了,因此記下來,願互相提醒共同注意。九十四、道譏釋(二)道人又說:「道教的宮、觀、道院,以及那些神廟,都是我們居住的場所,卻怎麼有很多僧眾住在裡面,而很少見到道士們住佛寺院?本來歸依佛的應該住寺院,歸依道的應該住宮觀院廟,如今被僧人居住了,是要歸依道教的三清、天尊、真人、神仙嗎?或者是要奪取佔有我道教的產業嗎?」他的話有道理,我沒有辦法回應,慢慢地說:「杭州韜光寺,是靈隱山的古寺,為什麼道士們居住呢?」道人說:「那些是在家修習道教的人住的,帶冠帽簪子的人不去參與,況且有一位剃度的僧人住持呢。」他的話有道理,我又無話可說。噫!今天的出家僧人,或者寄居大寺院,或者隱居小寺廟,或者依岩洞為住所,或者靠大樹結茅棚,哪裡不可以安住,而非要依附他們羽衣道士還以為自己是房東啊!九十五、出家利益古大德說:「最勝兒,出家好。」俗語也常說:「一子出家,九族生天。」這是讚歎出家,而沒有說明出家有什麼利益啊。難道說不耕耘不紡織,而自然有吃穿就是利益嗎?難道說不買房子不租房子,而自然有安居就是利益嗎?難道說帝王大臣的護持,信徒施主的恭敬,上不被官府使喚,下不被民眾干擾,而自然有清閑安樂就是利益嗎?古時候有偈語說:「施主一粒米,大似須彌山,若還不了道,披毛帶角還。」又說:「以後閻王老子找你算飯錢,看你怎麼抵賴。」這是出家人將來的大隱患,何況利益呢?所謂出家的利益,以破煩惱,斷無明,得無生法忍,出離生死苦,才是天上人間最殊勝的利益,並且父母家族都受到恩惠啊。不然,就算是富到有千箱財物的積累,貴到能做七個皇帝的老師,又有什麼利益?我實在是非常的憂懼,所以告訴有同樣業務的人。九十六、世俗許願世間的人祈求有兒子繼承,祈求壽命延長,祈求消除疾病,祈求解免災難,祈求考取功名,祈求安定家宅,祈求增益資財,如此等等。第一不可以許下宰殺牲畜的願,這叫惡願,有業力沒有功德,縱然是滿足心愿,不過是美好一時,苦報還在後面。以及許願供袍供幡,許願修造殿堂,許願置辦供器,雖然與前面說的殺生祭祀不同,但是大悲平等叫做佛,正直不偏叫做神,哪有因賄賂而降福的道理呢?縱然是滿足心愿,也是本人命中所有,不是許願的結果。根據善有善報的道理而論,只有廣作善事才是。忠於國家,孝敬雙親,憐貧愛老,救災恤苦,戒殺放生,各種各樣的陰德,各種各樣的方便,隨著自己的能力,都努力去實行,因行善的功德所感招,理所必然降下祥瑞。如果不能滿足心愿,那就算作是天命註定,認為是過去世的因緣,不怨天不尤人,更加的行善而不退悔。九十七、出世間大孝世間的孝有三種,出世間的孝只有一種。世間的孝,一是承歡笑穿綵衣,用美食供養父母;二是考中科舉做官,用功名榮耀父母;三是修養品德勉勵行為,成聖成賢彰顯父母;這三種是世間所謂的孝了。出世間的孝,則是勸父母吃素戒殺,奉行佛教,一心念佛,求生凈土,永遠脫離胎生、卵生、濕生、化生等四生,長久告別天、阿修羅、人、畜、鬼、地獄等六趣,西方蓮花托生,親近阿彌陀佛,得到不退轉境界,做為人家的子女報父母恩,這是最大的孝。我昔日剛剛知道學佛,而父母就亡故了,所以作「自傷不孝文」來表達悲痛遺憾。今天見到在家出家二眾中有父母健在的,於是倍增感慨,而且淚流滿面,反覆以禮苦苦相勸。九十八、偽造父母恩重經有人偽造兩部佛經,標題用「父母恩重」等等,其中內容不完全相同,而假託古代譯師的名。我的二位朋友各自刻印了一部,這二位朋友,是忠孝單純的正信人士了,看到是勸孝的經,而不細察它的真偽啊。有人說:「取用它能夠勸孝這一點而已,似乎不必辨別它的真偽。」我說:「你只知道一種利益,卻不知兩種害處。一種利益,確實像你說的,勸人們盡孝,不是好事嗎?所以說一種利益。兩種害處是什麼呢?第一種是從不信佛的人見了,就更增他們的誹謗:『佛的話這樣的粗俗,其它的經不看也可知差不多了。』於是把大藏甚深無上法寶看作和偽經一樣,加重他們的罪過,這是第一種害處了;第二種是原本信佛的人,只是具有信心,沒有博覽佛教的經典,見到這樣粗俗的文字,也會產生疑心,因而認為誹謗佛法的人未必都不對,這就起動了他們迷惑的障礙,這是第二種害處了。所以害處多而利益少啊,況且勸孝自有《大方便報恩經》以及《盂蘭盆經》,各種真正佛說的經典世間有流通,何必取用偽造的佛經呢?」九十九、修行不在出家我過去將要出家,有黃冠道士對我說:「不必出家,只在於得到好的師父罷了。」我當時出家的心急切,不理會他的話。出家以後,回想起他是以修養色身延年益壽為目的,能夠留住身體久住世間就足夠了,何必出家?做為僧人,要破除迷惑證悟大智慧,上求佛果,下化眾生,所以古大德都是捨棄家庭、遠離塵俗而作出家的沙門。再說他如果志在求得金丹大道,也必須出家,所以他的話未必在理。但是看看今天的人沒出家以前,很有點信心,剃髮以後,漸漸涉足世間的俗緣,反倒退失墮落了。卻不知道在家裡侍奉父母教育子孫,得一個好的師父指引正信的佛法,是如來在家的真實弟子,為什麼要借寺院的名義修行呢?如果是這樣,那他的話也很有道理,又不可不知道啊。一百、不朽計世間的人將自己平生所作的詩文彙集成一本書,然後請求名人寫序跋說:「這樣可以聲名永遠不朽了。」噫!古時候的人也必須是名聲傳遍天下,明顯吵得人人都知道了,他的著述才傳到今天。其次,身死以後,也不過數十年的時間,寫在紙上的被人遺忘了,刻在木上的被當柴燒了,哪裡有他的不朽呢?必定鐫刻在鼎器上的,篆寫在石碑上的,數百年以後,留存下來的也不多見了。就是孔子的文章、堯舜二帝夏商周三王的《堯典》、《大禹謨》、《伊訓》、《湯誥》,傳揚萬世不衰,當水火風三災起來時,地球、須彌山、天上宮殿都統統粉碎為微細的塵土,蕩滌的乾乾淨淨一片虛空,哪裡有不朽呢?真正不朽的,是不生不滅的本心啊。這個是在天地之前而沒有開始,在天地之後而沒有終結。南北朝的曇鸞大師說:「這是我佛法中的長生不老術了。」我也說:「這是我大雄佛陀的所謂不朽啊!」為什麼不捨棄世間必然會衰朽的無用傢具,而求真正不朽的正知正見呢?不是這樣的設計,結果白費心機,那麼他的設計也太不高明了。
推薦閱讀:

大智度論 白話譯(第二冊34)
賴文俊《催官篇》系列六白話解
75著至教論篇原文和白話文翻譯
《壽康寶鑒》白話文連載(二十七)——事證 福善案8-14

TAG: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