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郵票紀念冊解說詞

《詩詞歌賦》郵票紀念冊解說詞

朱文傑

(1)《詩經》:儒家經典 詩歌之源

有記載的中國詩歌歷史的源頭無疑應該是《詩經》。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者,詩之經典也。

《詩經》編成於春秋時代,大約錄六百多年的詩歌三百零五篇首。從這本《詩經》中讓我們最早明白了:「風、雅、頌」「賦、比、興」所謂「六義」,以及「採風」「雅樂」「大雅、小雅」等等。

《詩經》收錄的大抵是周初及春秋中葉的作品。主要反映的是周朝的興起、周初經濟制度和生產情況,政治現狀,以及民生疾苦和讚美西周統治者業績的詩篇。而周興於陝西周原,建都於長安,有豐、鎬兩京,陝西以及長安作為西周的政治中心,《詩經》中很多重要的優秀詩篇,必然和陝西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繫。「雅」是「王畿之樂」,「頌」是專門用於宗廟祭祀的音樂,「風」是周王窒專門派人採集而來,在豐鎬兩京編輯整理的,以推廣詩教,宣揚周禮。

(2)《楚辭》:偉辭不朽卓絕一世

《楚辭》在中國詩史上地位之重要,可謂獨佔鰲頭。它的出現,打破了《詩經》以後兩三個世紀的沉寂而在詩壇上大放異彩。

《楚辭》是中國詩歌進入個人創作的標誌,《楚辭》的代表作是中國第一位大詩人屈原的《離騷》。於是《離騷》之「騷」成為詩人之代稱,詩人,也被喻為「騷人」。「騷」也成為《楚辭》之代稱。魯迅評價:「在韻言則有屈原起於楚,被讒放逐,乃作《離騷》。逸響偉辭,卓絕一世。後人驚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產,故稱『楚辭』。」

而屈原作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早在1953年12月30日新中國發行的紀25《世界文化名人》郵票上,第一枚就是他的形象。

(3)唐詩:渾厚輝煌 盛唐氣象

唐詩,那是一個朝代的繁華與朗漫,一段歷史的厚重與輝煌,一份心靈的慰藉與睿智的啟迪。眾多偉大、傑出的詩人把我國詩歌藝術的發展推向高峰。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岑參、王維、杜牧……這一個個鮮活閃亮的名字永遠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唐朝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盛唐詩是唐詩史上的高峰,以雄壯渾厚為特徵的盛唐詩氣象,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滄浪詩話》有:盛唐詩「既筆力雄壯,又氣象上渾厚」。

唐詩,以風雅為宗的藝術標準,主張"溫柔敦厚"的詩教。唐詩的魅力在於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史,詩中有魂。

中國唐代詩學的兩座主峰,一個是天的精神,一個是大地的精神,他就是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這兩位閃耀古今的「雙子星座」。

2009年9月13日中國郵政發行《唐詩三百首》特種郵票1套6枚,其中就有李白的《下江陵》和杜甫的《望岳》。

詩聖杜甫是上郵票最多的唐代詩人,2015年發行的《詩詞歌賦》郵票1套4枚,第1枚「詩」之代表就是杜甫的《春夜喜雨》。而早在1962年就發行了紀93《杜甫誕生一二五0周年》郵票。

杜甫的詩,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過程,因之被稱為「詩史」而獨尊於世。杜甫一生創作了1400多首詩,其中在陝西創作的「三吏」「三別」和「三行」,以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八百字》《春望》等,成為杜甫詩歌巔峰最具詩史意義、最經典、千古不朽的史詩性作品。

杜甫故里為長安少陵原,《唐才子全傳》中記載杜甫為長安「京兆人」。杜甫是長安的驕傲。

(4)宋詞:典麗高雅婉約豪放

宋詞是繼唐詩之後的又一種文學體裁,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一顆光焰奪目的明珠。詞至東坡,其體始尊。宋詞到蘇東坡才堪與唐詩媲美,與唐詩並稱雙絕。所以獨詩以「唐」命名,獨詞以「宋」命名。

宋詞分為:婉約派、豪放派,各有其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陸遊、范仲淹、李清照、柳永、秦觀等。正是因為他們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丰神,集體創造了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而蘇東坡登鋒造極,把宋詞推上歷史之巔峰。胡寅《酒邊詞序》因此盛譽蘇詞「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豪氣超乎塵埃之外。」

蘇東坡因之名列唐宋八大家。讀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誰個不壯懷激烈,而熱淚盈眶。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與《念奴嬌·赤壁懷古》堪稱宋詞雙絕。讀之讓人超曠飄逸、神思飛揚、胸懷坦蕩,而一掃憂鬱憤悶、心中塊壘。

中國郵政發行《詩詞歌賦》郵票,詞之代表作,無疑當以宋詞為標誌。選中《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可見編者與設計師之眼界高遠,與匠心獨運,令人感佩。

(5)樂府歌行豐贍多姿

漢代,出現了專門負責搜集各種詩歌、民歌的機構「樂府」,它所搜集的最有影響的是民間詩歌,這就是我們今天還能看到的「漢樂府民歌」。漢樂府民歌的內容體式影響了後世魏晉南北朝及唐代文人詩歌創作,漢樂府的發展衍變形成兩種主要的形式。

一種是文人以模擬為創作的「古題樂府」,雖沿用了漢樂府的題目,但內容是全新的。從漢樂府的敘事為主轉變為以抒情為主,在借鑒其通俗明快特點的基礎上加以「雅化」,文人色彩變得濃厚,大大提升了藝術之品位。中唐時,白居易與元稹共同發起了「新樂府運動」就屬於這種。

一種是七言樂府體,主要是以吟誦為主,也可以配樂歌唱。還可以靈活轉換韻腳來極盡內容多變,結構自由轉折,感情跌宕起伏,豐贍以多姿之妙。這種詩體適宜於承載較大社會題材的思想內容,抒發奔放激越之情,既具古樂府通俗明快的平凡之美,又有文人抒情言志的恣肆汪洋,形式以七言句為主,間有雜言,宜吟能歌,所以又稱之為「歌行體」。

明代徐師曾《詩體明辨》中有:「放情長言,雜而無方者曰歌;步驟馳騁,疏而不滯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歌行體」創作的目的是擬歌詞,其體性是由適於作演唱的歌詞所決定的。

(6)千古絕唱《長恨歌》

《長恨歌》是一首被譽為千古絕唱的長篇敘事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十二月。白居易時年三十五歲,任盩厔(今陝西周至)縣尉。

《長恨歌》屬於七言歌行體。七言歌行是一種特殊體例,在詩題中常見有「歌」「行」的字樣。因為是可以配樂歌唱的詩歌體裁。中國郵政發行《詩詞歌賦》郵票,就把白居易《長恨歌》作為「歌」之代表作。

《長恨歌》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安史之亂中唐玄宗與楊貴妃發生在唐都長安等地的愛情悲劇。詩中有「昭陽殿」「九重城闕」「太液芙蓉未央柳」「西宮南內」「梨園弟子」「不見長安」等這些發生在長安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的亊;有「賜浴華清池」「驪宮高處入青雲」等發生在臨潼華清池、驪宮的故亊;有「六軍不發」「馬嵬坡下」發生在陝西興平的馬嵬坡兵變。

白居易,陝西渭南人,《唐才子傳》謂白居易「下邽人」。唐下邽縣位於今陝西渭南市渭河以北臨渭區下吉鎮。白居易詩歌的經典之作很多都創作於陝西,例如:長篇敘事詩《長恨歌》,和《觀刈麥》《秦中吟》十首、《輕肥》《杜陵叟》《詠王昭君》《登觀音台望城》《雲居寺孤桐》《藍橋驛見元九詩》《初出藍田路作》《仙娥峰下作》《夜宿紫閣山北村》,以及《新樂府》五十篇中的《繚綾》《賣炭翁》等。

白居易與李白、杜甫,為唐代詩壇三大詩人。李白為「詩仙」,杜甫為「詩聖」,白居易則有「詩魔」和「詩豪」之稱。三位偉大的盛唐詩人均在長安生活創業,揚名天下。與陝西都有極大淵源。

(7)煌煌大賦,大漢雄風

作為一種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的文學樣式,賦體也被稱為是有韻的散文,它的特點是散韻結合。賦體淵源於《楚辭》,至西漢而興盛,成漢代文學之正宗,因之與「唐詩」「宋詞」一樣被稱為「漢賦」。

從賦的形式上看,在於「鋪采摛文」;從賦的內容上說,側重「體物寫志」。漢賦分為騷體賦、散體大賦、抒情詠物小賦。

漢賦作者形成了四大家,約定俗成的是指司馬相如、楊雄、班固、張衡四人。而中國郵政2013年9月15日發行的《中國古代文學家(第三組)》郵票,共4枚,分別是賈誼、司馬相如、楊雄、班固,則形成了郵票上的漢賦四大家。賈誼是漢初騷體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是《吊屈原賦》。換下張衡,可能因其上過《中國古代科學家》郵票。

漢賦極盛於長安,反映的是大漢雄風。而西漢時賈誼、司馬相如、楊雄、枚乘等大家都聚於長安。東漢時班固、張衡都有反映長安的大賦。例如有賦聖之譽的司馬相如有《子虛賦》《上林賦》,楊雄有《甘泉賦》《羽獵賦》,班固有《西都賦》,張衡有《西京賦》。還有大量的優秀賦作反映了漢長安城的社會生活各個方面。

(8)粲溢今古的《洛神賦》

中國郵政發行《詩詞歌賦》郵票,就把曹植《洛神賦》作為「賦」之代表作。《洛神賦》是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曹植模仿戰國時期楚國宋玉《神女賦》中對巫山神女的描寫,以浪漫主義的手法,通過夢幻的境界,描寫人神之間的真摯愛情,敘述自己在洛水邊與洛神相遇的故事。

曹植在詩歌和辭賦創作方面有傑出成就,其賦繼承兩漢以來抒情小賦的傳統,又吸收楚辭的浪漫主義精神,為辭賦的發展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

曹植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人們常把它與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神女》諸賦相提並論。

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鍾嶸的《詩品》亦贊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作為《詩品》全書中品第最高的詩人、中國詩歌抒情品格的確立者,曹植在詩史上具有「一代詩宗」的歷史地位。由他的《洛神賦》來代表《詩詞歌賦》郵票之「賦」,無疑有獨特意義。

附記:2015年11月12日中國郵政將發行的《詩詞歌賦》郵票一套4枚,內容為:杜甫吟詩《春夜喜雨》、東坡填詞《水調歌頭》、居易醉歌《長恨歌》、曹植作賦《洛神賦》。


推薦閱讀:

大悲咒 八十四句真言解說--4/5
《金剛經》雅說 | 小雅解說金剛經第八章
解說顴骨高的女人面相
王慶 天地人解說之四
《<摩羅詩力說>詮釋、今譯及解說》

TAG:詩詞 | 解說 | 紀念 | 詩詞歌賦 | 郵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