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說阿彌陀經簡注直解淺釋》——第九章:流通分:第一節:普勸信流通:之二

經文——「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凈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直解——佛又叫舍利弗道: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的西方,也有無窮無盡的世界,以及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憧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凈光佛等等,無量無邊的諸佛如來,他們真的是象恆河裡面的沙子一樣,數也數不清的。這些諸佛如來在他們自己的國土中,都各自現出來又闊又長的舌相來,把三千大千世界上一齊遮蓋起來,再從內心深處真真實實的說道:「你們這些眾生,在聽到我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種種不可思議功德利益之後,就應該深信,這部經典是十方諸佛如來所護持和憶念的經典,不可以有一絲毫疑惑的心念,應該堅信不疑,信受奉行。」

淺釋——這一段經文是西方諸佛如來稱揚讚歎這部《阿彌陀經》,勸導眾生信受奉行凈土宗念佛法門。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功德利益無量無邊,不可思不可議。不但釋迦牟尼佛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利益,十方諸佛如來也都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利益。在西方世界裡,就有許多數也數不清的諸佛如來,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利益。

無量壽佛是與阿彌陀佛同名同號的佛,西方極樂世界與阿彌陀佛同名同號的佛,不知道的有多少,而十方法界同名同號的佛,也是無量無邊的。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與阿彌陀佛同名同號。因為佛的法身是一,只有報身和應化身不一樣,報身是自受用身,應化身是他受用身。也就是說,報身是自利之身,應化身是利他之身。故此,佛佛的名號都是相同的,都是為度脫不同根性的眾生,才用不同的名號。一尊佛也可以有無數的不同名號,也有無數的佛是同名同號。實際上諸佛的名號,都統稱作為「如來」。而往生到那西方極樂世界,成佛的名號都統稱作為「妙音如來」,或者稱作為「妙音」。這是因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以聲音作佛事,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聖眾,也都是以阿彌陀佛名號的聲音,來作佛事所成就佛果的。故此,西方極樂世界的往生聖眾,都統稱為「妙音」。為了廣度眾生,佛佛都是互相讚歎,互相稱揚。不但十方諸佛如來稱揚讚歎阿彌陀佛,而阿彌陀佛也是稱揚讚歎釋迦牟尼佛,也是稱揚讚歎十方諸佛如來。

南方表示修慧,西方表示修福,而持名念佛是福慧雙修。無量壽代表福壽,福德中是以壽命為第一的。「阿彌陀佛」是梵語,中文譯作無量光,無量壽,光是代表空間,壽是代表時間。意思就是說,無量的空間無量的時間,即無量的時空。光是表智慧的,壽是表福德的。無量光無量壽,就是智慧無量福德無量。

無量相佛的「相」是表富貴,算命先生都是以相貌來推算的,而佛法講相隨心轉,就是這個意思。世間最好的相貌就是佛的相貌,佛的相貌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在「觀經」上說,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種相,每一種相貌裡面,又有八萬四千種隨形好。所謂的「隨形好」,就是跟隨在這個形相的上面,也就是一種形相裡頭,還各個都有八萬四千種連帶的好相貌,各個隨形好的相貌裡頭,還各個都有八萬四千種光明。這個「八萬四千」數目,是表示無量的意思。相貌是一種果報,有果必有因。三世不打妄語,舌頭就可以舔到鼻子。攝受眾生不但要有福,而且還要有慧。經上常說,菩薩成佛之後,還要用一百大劫來修福,來修相好莊嚴,來修福修慧。阿難看到佛的相好莊嚴,遂後就發願出家。佛有無量的相好,相有無量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釋迦牟尼化劣應化身示現的相貌。

無量幢佛的「幢」字,與憣的意思差不多,都是引導的意思。幢是圓的,或者是六角的八角的,幡是扁的。幢幡豎起來很高,是用來宣傳或者通吿的,佛教是教育,是以師為尊,只聞來學,未聞往教。古代的時候不象現在,道場講經說法,可以用海報的形式,或者是用網路的形式,來通告信眾。而古代講經說法,或者舉行大型法會的時候,都是在寺院外面的旗杆上,掛上幢幡來通告信眾。如果是講經說法,就懸掛幢。如果是作什麼大型法會,就懸掛幡。「無量幢」是比喻,是比喻佛的功德智慧高大,憧的數目無量,就是表示佛的功德智慧無量。

大光佛是表示根本智,大明佛是表示後得智。大光是自受用,大明是他受用。大光佛就是說佛光是最大的,沒有一處照不到的。大明佛就是說佛用大智慧,來破除一切的無明迷惑。沒有無明迷惑,就是大明了。佛是徹底明了宇宙眾生真實相的大聖人,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沒有無明煩惱,不起心不動念,萬法平等,萬法一如,就是所謂的「根本智」的現象。如果有人來向佛請教,佛就把所問的問題原原本本的講出來,這就是所謂的「後得智」的現象。

寶相佛的「寶」字,有尊貴的意思。寶相佛就是說佛的形相,是與眾不同的,就象各種寶貝一樣。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在佛經裡頭,常常拿寶貝來稱揚讚歎佛的相好,例如佛眉心中間的白毫相,說他就象琉璃一樣的,這就是稱揚讚歎佛的相好。

凈光佛是教我們修福的方法,要凈要光明,凈是三業清凈,光是福慧。三業清凈就不造作十惡業,福慧具足就是自利利他。修十善業,不執著修善之相,三輪體空,就是修善業。在一切畫的佛相上,都有「嗡阿吽」這三個字,這三個字是表示三業清凈的意思。「嗡」是表示身業清凈,「阿」是表示口業清凈,「吽」是表示意業清凈。三業清凈,心地就正大光明,就沒有一絲毫妄想分別執著,就沒有一絲毫無明煩惱。有我執就有私心,就有私慾,心就不平等,心就有差別,心地就不清凈,就生煩惱。破除掉了我執,才能夠顯現出來正大光明。阿羅漢辟支佛是破除掉了我執,六道的凡夫眾生都是沒有破除掉我執。要想修大福報,必須要從三業清凈上來修持,要從心地光明上來下功夫,才能夠成就圓滿稱性的福德。所以,凈光佛是教導我們凡夫眾生修持福德的方式方法。西方法界的無量諸佛如來,也都是在自己的國土上,與釋迦牟尼佛一樣,不但是給自己國土上的眾生宣講這部《阿彌陀經》,稱揚讚歎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功德無量利益,同時也對十方法界的眾生進行宣講這部《阿彌陀經》,稱揚讚歎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功德利益。勸勉大眾信受奉行凈土宗念佛法門,發大誓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凈土。由此可見,《阿彌陀經》是一切諸佛如來都共同宣講的經典,凈土宗念佛法門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共同稱揚讚歎的法門。釋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年,說法四十九年,講說的修行法門無量無邊。但是,惟有這個凈土宗念佛法門,是最契機最契理一切根機眾生的,即惟有凈土宗念佛法門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法門,是普遍適應十方法界有情的法門。故此,沒有一尊佛不稱揚讚歎這部《阿彌陀經》,沒有一尊佛不稱揚讚歎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尊佛不稱揚讚歎凈土宗念佛法門。

經文——「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直解——又叫舍利弗道:在我們這個世界的北方,也有無窮無盡的世界,以及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等等,無量無邊的諸佛如來,他們真的是象恆河裡面的沙子一樣,數也數不清的。這些諸佛如來在他們自己的國土中,都各自現出來又闊又長的舌相來,把三千大千世界上一齊遮蓋起來,再從內心深處真真實實的說道:「你們這些眾生,在聽到我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種種不可思議功德利益之後,就應該深信,這部經典是十方諸佛如來所護持和憶念的經典,不可以有一絲毫疑惑的心念,應該堅信不疑,信受奉行。」

淺釋——這一段經文是北方諸佛如來稱揚讚歎這部《阿彌陀經》,勸導眾生信受奉行凈土宗念佛法門。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功德利益無量無邊,不可思不可議。不但釋迦牟尼佛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利益,十方諸佛如來也都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利益。在北方世界裡,就有許多數也數不清的諸佛如來,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利益。

北方是表化他的,前邊的南方是表修慧,西方是表修福。福德智慧是弘法利生,教化有情的資糧。只有具足大智慧,具足大福德,才能夠作好度化眾生的事業,才能夠教化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焰肩佛與前面的大焰肩佛的意思大致相同,大焰肩佛是根本智與後得智都完全圓滿,而焰肩佛是福慧雙修完全圓滿,是完全能夠擔當起如來家業,弘法利生的佛。

最勝音佛,是說佛的聲音最好,能夠勝過所有的一切聲音。佛的聲音總共有八種好處,也就是有八種最殊勝的妙音。第一種是佛具有極好音,各種天人以及聲聞緣覺等,說話的聲音,也都是很好聽的,但是都是比不上佛的聲音。佛的聲音是最極好聽的聲音,是沒有能夠勝過佛的聲音的。第二種是佛具有柔軟音,佛是大慈大悲的,是平等清凈的聖人。所以,佛所發出來的聲音,也是最溫柔和軟的。第三種是佛具有和適音,「和」是沒有違背的意思,「適」是相當恰好的意思。佛講經說法都是依照自己所證得到的理論道理,都是依照聽法人的根性的深淺不一,來進行講經說法的。是上和自己所證悟的理論道理,是下和聽法人的根機,是恰當的和合適當。第四種是佛具有尊慧音,佛是十方法界最尊貴的聖人,佛的智慧是最廣大的。所以,能夠聽聞到佛所發出來的聲音的眾生,不但心裡能夠生起尊重,而且也能夠增長許多智慧。第五種是佛具有不女音,在佛陀的十種名號中,有一個叫做「調御丈夫」,「調」是教化的意思,「御」是引領的意思,「丈夫」就是指男人,也就是所說的男子漢大丈夫,只有佛才能夠稱作「大丈夫」這三個字。天魔外道聽聞到佛的聲音,就能夠被降伏皈依。不象女人說話的聲音,雖然柔軟好聽,但是沒有威勢力量。第六種是佛具有不誤音,佛的智慧德能,都是圓滿無礙的,佛所發出來的聲音,是沒有錯誤的。第七種是佛具有深遠音,「深」是指豎向而說的,「遠」是指橫向而言的。佛的聲音能夠傳播到十方虛空法界之中,所有十方法界的一切有緣的眾生,都能夠聽聞到佛所發出來的聲音,沒有上下遠近的分別。第八種是佛具有不竭音,「不竭」就是無窮無盡的意思。佛講經說法,就是一個字一句話,都具有無窮無盡的理論道理,也就是一語含概一切法,一字含攝一切義。佛具有這八種殊勝的妙音,故此稱作為「最勝音」。十方法界眾生的根性都是不相同的,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上的眾生,是耳根最利,在《楞嚴經》中說道:「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釋迦牟尼佛當年教化眾生時,也都是以聲音來作佛事,大眾也全部都是依靠耳聞心記,口口相傳。不象我們現在科學發展的極速時代,弘揚佛法可以依靠書集,以及網路等等。《阿彌陀經》在諸經之中最為殊勝,《無量壽經》雖然被稱作為凈土第一經,是圓滿介紹了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但是,最根本的經典是《阿彌陀經》,這是因為《阿彌陀經》是以信願持名念佛,為往生最重要的條件,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勸導我們發大誓願求生凈土,苦口婆心地勸導我們信願持名念佛。經文的文字雖然不多,但是言簡意賅。最勝音佛就是勸導我們弘揚凈土,勸導我們修行要以《阿彌陀經》為主,要以持名念佛為主修。

難沮佛的「沮」字,有兩種意思,其中之一是這個「沮」字,是水名目,有流動的意思。凡夫眾生在生死輪迴里,生生死死,投出頭沒,無有出期。佛是已經證得到了法身,是永遠不會變動的,所以說是難沮。而另外的一種意思,是「沮」字與「阻」字通用,有阻礙的意思。也就是擁護正法,勇猛精進,降伏魔障等的意思。佛的威行神通殊勝圓滿,能夠降伏一切所有的天魔外道。凡夫眾生生世世所造作的惡業無量無邊,與眾生所結的惡緣冤讎無量無邊,故此常常有魔來侵害眾生的身心,使眾生在生活中不得安寧,而作出來不可思議的違法犯戒的事情來。佛在世的時候,也有許多魔障。例如提婆達多是佛陀的堂弟,他就是常常和佛陀作對,常常設計來殺害佛陀的。學佛不是一帆風順的,六祖大師是得道的聖人,是明心見性的法身大士,他也曾經在獵人之中避難十五年,不敢出來弘法利生。現在這個末法時期,處處都可以看見妖魔鬼怪,不能夠具足定慧的人,是很難降伏這些冤怨的,也是很難克服這一切難關的。

難沮佛所代表的意思,是弘揚正法,不為外道魔障所阻撓。日生佛是代表教學科長,「日」是代表智慧,是比喻佛的智慧光明,能夠照到十方法界各處,無障礙。就象太陽升起來一樣,能夠照到各地一樣。若是從自利來說,佛光可以破自己的無明,若是從利他來說,佛光可以破除眾生的迷惑。惟有突破一切障礙困難,智慧才能夠得到增長,正法才能夠常住在世間,才能夠自利利他,冥陽二度。

網明佛的「網」,就是羅網,有兩種意思,其一是形容眾生沈淪在生死的苦海之中,佛菩薩是用羅網來把眾生,從苦難的生死海中給撈出來,也就是救度的意思。而另外的一個意思是,大梵王天有一個寶珠紡織成的羅網,網上有一千顆寶珠,各個寶珠都是發出來許多五光十色的光明,佛的智慧就象大梵天王的珠網一樣明亮。

在佛法修持的無量法門中,修到最後都一定要導歸極樂世界,不生凈土,必定要墮落到六道輪迴之中。凡夫眾生的苦難之處,就是不墮落在妄想這一邊,就要墮落到無明的那一邊,而念佛法門是中道的了義法門。

經文——「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直解——佛又叫舍利弗道:在我們這個世界的下方,也有無窮無盡的世界,以及有師子佛,明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等等,無量無邊的諸佛如來,他們真的是象恆河裡面的沙子一樣,數也數不清的。這些諸佛如來在他們自己的國土中,都各自現出來又闊又長的舌相來,把三千大千世界上一齊遮蓋起來,再從內心深處真真實實的說道:「你們這些眾生,在聽到我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種種不可思議功德利益之後,就應該深信,這部經典是十方諸佛如來所護持和憶念的經典,不可以有一絲毫疑惑的心念,應該堅信不疑,信受奉行。」

淺釋——這一段經文是下方諸佛如來稱揚讚歎這部《阿彌陀經》,勸導眾生信受奉行凈土宗念佛法門。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功德利益無量無邊,不可思不可議。不但釋迦牟尼佛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利益,十方諸佛如來也都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利益。在下方世界裡,就有許多數也數不清的諸佛如來,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利益。

下方諸佛是代表普度教化的意思,獅子佛的「獅子」兩個字,就是百獸之王的獅子,比喻佛說法就象百獸之王的獅子一樣,能夠降伏眾生的煩惱妄想,能夠使眾生皈依佛法僧三寶。獅子一吼叫,百獸都能夠被降伏,佛說法時,一切邪魔外道,都能夠被降伏,所以將佛說法比喻為獅子吼。菩薩代佛講經說法,稱為「法王子」,法王子代佛說法,與佛說法是無二無別的,也可以稱為「獅子吼」的。

名聞佛的「名」就是名字、名聲,是代表佛菩薩的知名度,是說佛菩薩是大聖人,有能力有智慧教化一切眾生,菩薩有能力有智慧代佛教化一切眾生。名光佛的「光」字,就是佛光,是代表智慧,應機說法,法音遠聞,能夠使一切眾生破迷開悟證果。名就是佛名,光就是佛光。佛的大名聲,能夠傳播到十方虛空法界之中。佛的智慧光明,能夠破除虛空法界中一切眾生的妄想煩惱。

達摩佛的「達摩」兩個字,是梵語,中文譯作「法」。佛自己證得到了法身,再把這個修行的方法慈悲的介紹給我們,自利利他,都是在這個「法」字上,也就是梵語「達摩」。達摩佛是代表師承的,特別是指凈土宗念佛法門的師承。凈土宗念佛法門是由阿彌陀佛直接傳下來的,阿彌陀佛傳與諸佛如來。而其它的各個宗派,都是祖師代代相傳的,是師徒直接傳承的,唯獨凈土宗念佛法門,沒有師徒的直接傳承關係。凈土宗的傳承關係,都是後人推崇的,都是根據對凈土宗的弘化貢獻,而推崇為祖師的。中國最初弘傳凈土宗的是慧遠大師,一直到民國,在歷史上專修行,專弘揚凈土宗的祖師,總共有十三位。最後一位大師,是印光大師。大師是對佛的尊稱,唯獨有凈土宗可以稱作為大師。佛有能力教化一切眾生成佛,凈土宗的祖師,是師承於阿彌陀佛,也都是用信願持名念佛,來教化眾生往生不退成佛。祖師與諸佛的教法是完全相同的,因同果同。所以,把凈土宗的祖師都稱作為「大師」,這是不過份的。菩薩只能夠稱作為大士、開士、正士,不能夠稱作為「大師」。

法憧佛是為眾生作示範,建法幢,擊法鼓。把經典法門,普遍介紹推廣,就是建法幢,擊法鼓。「幢」字有使人得到信仰的意思,佛法能夠使眾生斷除煩惱,增長智慧,所以用「幢」來作比喻,來用示範。

經文——「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直解——佛又叫舍利道:在我們這個世界的上方,也有無窮無盡的世界,以及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等等,無量無邊的諸佛如來,他們真的是象恆河裡面的沙子一樣,數也數不清的。這些諸佛如來在他們自己的國土中,都各自現出來又闊又長的舌相來,把三千大千世界上一齊遮蓋起來,再從內心深處真真實實的說道:「你們這些眾生,在聽到我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種種不可思議功德利益之後,就應該深信,這部經典是十方諸佛如來所護持和憶念的經典,不可以有一絲毫疑惑的心念,應該堅信不疑,信受奉行。」      

淺釋——這一段經文是上方諸佛如來稱揚讚歎這部《阿彌陀經》,勸導眾生信受奉行凈土宗念佛法門。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功德利益無量無邊,不可思不可議。不但釋迦牟尼佛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利益,十方諸佛如來也都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利益。在上方世界裡,就有許多數也數不清的諸佛如來,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利益。上方世界列舉了十尊佛來作代表,稱揚讚歎這部經典。十是代表大圓滿的,是代表覺行大圓滿的,是代表一生成佛的,也是代表總結的意思。

楚音佛的「梵」字,就是梵天,也就梵天的人,也就是表示沒有情慾的念頭,即清清凈凈。身、口、意三種業,都清清凈凈的修行人,就是所謂的「修梵行」。佛所講說的一切修行方法,都是教導眾生斷除掉妄想煩惱的方法,都是教導眾生得到清凈心的方法。所以,佛的聲音,就是梵音,也就是清凈的意思。梵音佛是代表說法清凈,六方佛的東方佛是代表修學的基本態度,是代表修學的目標以及修行方法的綱領。南方佛是代表修行念佛法門是依心性本具的智慧,也就是說惟有具足大智慧的人,才能夠抉擇這個念佛法門。西方佛是代表修福,念佛是把阿彌陀佛多生多劫所修的福德智慧,變成我們自己的福德智慧。真信切願,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就圓滿成就了福德智慧,就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福慧是擔當如來家業度化眾生的資糧,只有福慧圓滿具足,才能夠擔當起如來的家業。到了下方諸佛普遍推廣教化的事業,以及到了上方諸佛的究竟圓滿。在《金剛經》中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是在前半部的開示,而在後半部中又講到「我見」。「見」就是念頭,作佛事功德,心中沒有掛礙,沒有分別執著,就是無所住,就是清凈。

宿王佛的「宿」字,是音秀,就是星宿,也就是夜間所看到的星群,其中最大的星球是月亮,月亮是星宿之王。因為無數的星光,都比不上一個月亮的光亮度。所以說它是王。也是比喻佛在眾生之中,最為尊貴。宿王佛是代表所講的最殊勝的大乘法,是無上道的捷徑。

香上佛是說是香中最上等的香,佛是證得到了五分法身的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這五分法身香。五分法身香是說明了五種功德的香,熏出這個法身來的,所以叫做五分法身香。所有的一切大菩薩,也都比不上佛的功德香,所以說是香上。所謂的「戒香」,就是自己的心裡頭沒有貪、瞋、痴,以及種種的噁心念頭,就叫做戒香。所謂的「定香」,就是對外面的境界,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無論是苦的,還是樂的,都能夠善護住這個心念,不去執著分別,總是不起心動念,就是定香。所謂的「慧香」,就是明白一切真正的道理,不分別執著,不起心動念,有能力分辨善惡,又不起心妄動,就是慧香。所謂的「解脫香」,就是證得到了大自在,心裡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去想念那些境界,逍遙自在快樂,心不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就是解脫香。所謂的「解脫知見香」,就是自己的心不去攀緣外邊的境界,也不落在空的一邊,也就是所謂兩邊都不著的「中道」。就是解脫自在香。佛是完全證得到了五分法身的,佛的五分法身香不是我們凡夫眾生所能夠明了的。凡夫眾生常常攀緣外面的境界,執著外面的境界,分別好壞。攀緣外面境界的都是這個心念,攀住在外邊境界上的意思,「緣」就是攀的意思。

香光佛是代表凈土宗,就是說佛的功德香,能夠發出來光來,就象上面所說的阿彌陀佛的光明,能夠照到十方法界之中,沒有一絲毫阻礙,就是修了無邊的功德,所以稱作為香光佛。一個人能夠誠心誠意的念佛,自然就會有功德的香光。在楞嚴會上,大勢至菩薩說過,這個念佛法門,就是香光莊嚴的法門。大勢至菩薩在《圓通章》中稱作為「香光莊嚴」,西方極樂世界的特色是光明與寶香,任何事物都能夠放出來香氣。西方極樂世界是寶香遠聞香光莊嚴的世界,凈土宗念佛法門是徑中又徑的法門,是最捷徑的法門。上方世界的以上三尊佛,直接明了地指明了念佛法門的究竟圓滿了義的理論與道理,給末法眾生指明了修行的道路,即惟有念佛法門,才是解脫的唯一法門。

大焰肩佛與南方世界的焰肩佛,雖然名號是相同的,但是意思卻是不同的。前面的南方世界上所提到的焰肩佛,是代表兩種智慧的成就。而這裡則是代表圓滿的階段的,是表示最殊勝的念佛法門,傳授給有大眾,使有緣的眾生都能夠得到受用,而使無緣的眾生聽聞到,也都能夠種下善根種子。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在阿賴耶識中有了阿彌陀佛名號的種子,等到善根福德因緣成熟了,自然就能夠得到度脫。出聲念佛,使別人能夠聽聞到念阿彌陀佛名號的聲音,就是把無上的成就佛道的大法,傳授給眾生。有的人能夠有緣見到阿彌陀佛名號這四個字,就是種下了成佛的種因。

雜色寶華嚴身佛的「雜色」兩個字,是說很多種顏色,寶華不是尋常的華,「嚴身」是裝飾自己的身體。也就是比喻佛修了種種功德,幫助成就顯示這個法身來的意思。佛陀四十九年所講的經典,一生圓滿成佛的經典僅有《華嚴經》一部經。這部經是以善財童子為榜樣,最終修持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才圓滿地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就是說佛法修行到最後,必須以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才能夠圓滿地成就佛道。即念佛法門是佛教終歸的法門,是佛法修行的總持法門。雜色寶華嚴身佛是表示念佛法門,是無量無邊法門的總持法門,佛教的所有一切法門,到最後都得歸於這一法門。佛法的所有一切法門,都是出自於念佛法門。佛陀為了度脫不同根性的眾生,所以才說了無量無邊的法門。說了這麼多的無量無邊的法門,都是為了方便普度眾生,都是為了方便接引眾生走進佛門,得到度化。

娑羅樹王佛是梵語,中文譯作堅固。因為娑羅樹種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都是不變的,所以說他堅固。「樹王」就是說這種樹在樹種之中,是屬於王的。是比喻佛證得到了不生不滅的法身,在一切聖賢之中,最尊貴的意思。在此處娑羅樹王佛是代表圓滿地證得到了究竟堅固。即代表圓教佛果,真正大法王,也是兼表密宗,是說明凈密不二。凈與禪是一不是二,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即是無上甚深微妙禪的境界,而且也是無上甚深密的境界。阿彌陀佛名號是純粹的無上密咒,念佛法門是大總持法門,包括一切大乘、禪宗、密宗,以及小乘教法,是圓修圓證的法門。

寶華德佛是代表圓滿報身,是說佛的種種功德,就象富貴的花一樣,應該歡喜稱揚讚歎它。見一切義佛是代表千百億化身,是說所有一切法的真實道理,沒有見不到的意思。也就是《金剛經》中所說的如來五眼圓明,普應群機。如須彌山佛是代表清凈法身,宇宙萬有的本體。須彌山是最高最大的山,所以用須彌山佛來表示佛的功德最高最大。

在上方諸佛如來的代表之中,末後的三尊佛,是代表法身、化身、報身這三身的。而與東方諸佛如來代表之中的前三尊佛,是前後呼應,前面提出來的是我們嚮往祈求的,末後是表示我們親見證得到享受的。釋迦牟尼佛提出來的六方諸佛如來的德號,含義深淺,是暗示我們念佛的人,從初發心直至圓滿成就菩提,一生所走的路程,是經歷六個階段,以及應該如何遵照奉行等等。佛陀度化眾生,眾生接受佛陀的度化,雖然有難易的區別,但是總的來說,就是在一個「緣」字上。佛法能夠啟發眾生過去的善根,作為增上緣,同時能夠得到佛的光明與願力的攝受加持,使眾生定慧增長,圓滿成就菩提道果。

釋迦牟尼佛引用了東、西、南、北、上、下六方諸佛如來,稱揚讚歎這部《阿彌陀經》的話語,來作為鑒定證明,這部經典是最好的經典,所說的修行方法是最容易的。故此,十方諸佛如來都稱揚讚歎這部經典,都來勸導眾生相信修持這個念佛法門。十方法界諸佛如來稱揚讚歎這部《阿彌陀經》,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致。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作法藏時,所發的四十八大誓願中,有這樣的一個大誓願說:我若是成了佛,一定要十方的世界上所有的佛,都來稱揚讚歎我的名號,若不是這樣子的話,我就不願成佛。現在十方諸佛如來都來稱揚讚歎,就是證明這個大誓願已經圓滿了。由此可見,只要一個人能夠發大誓願,將來就一定會成功的。

十方法界諸佛如來無一不稱揚讚歎西方極樂世界,無一不稱揚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殊勝功德利益,在經文中這些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可以充分的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表現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功德利益不可思議,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生活環境的莊嚴功德利益不可思議。第二是表現在西方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功德利益不可思議,阿彌陀佛與十方往生的聖眾,他們的成就不可思議。第三是不可思議是眾生常常希求佛菩薩的保佑,我們讀誦這部《阿彌陀經》,依照經典上的理論與修行的方法,去如理如法的去修行,就一定能夠得到十方諸佛如來的稱揚讚歎和護念。

經文——「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簡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中文譯作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證得到了佛的果位,即圓滿成佛。「善」是指善根福德因緣成熟的人,「受持」是記住的意思,也就是修持念佛法門。「念」作加持講,也就是攝受加持的意思。

直解——佛又叫舍利弗道: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究竟是怎麼樣的呢?為什麼這部經典能夠受到十方世界上諸佛如來的稱揚讚歎和憶念呢?佛陀又自己解答說:舍利弗呀,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聽聞到這部經中所說的修行理論與方法,能夠領受讀誦的,或者是聽聞到許多佛的名號的,象這樣的善的男子,善的女人,都能夠得到十方諸佛如來的保護和憶念,因為這個緣故,那些修行人的信心永遠不會退轉,並且漸漸地都能夠獲得到佛的智慧,即無上正等正覺。佛又叫舍利弗道:所以你們應該相信領受我所說的話,和十方諸佛如來所說的話。

淺釋——這段經文是佛要講「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八個字,所以佛自己先問了一句,下面是佛陀自己回答解釋道:凡是能夠聽聞到這部經中勸導人念佛的方法的人,能夠依照這部經中所說的修持方法的人,以及能夠聽聞到許多名號的人,都能夠漸漸地修持到不退轉的佛位,這是佛陀第三次勸導眾生髮大誓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部經的原名叫做:《讚歎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而現在佛問舍利弗,單說《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去除掉了「讚歎不可思議功德」這八個字,「不可思議功德」這六個字,是釋迦牟尼佛所「讚歎」阿彌陀佛的。要本經中所講到的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功德利益,就都是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種種功德利益。所以這裡就不必再講了,也只有這「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八個字,還沒有說出來,這裡應該好好的講一講了,故此釋迦牟尼佛,就特地提出來,問大智慧的舍利弗。舍利弗也答不出來,因此佛就自己問答出來了。如果有善根福德因緣成熟的男子女人,聽聞到了這部《阿彌陀經》之後,深信不疑,誠心接受,發大誓願,求生凈土,這種人即為諸佛之所護念,都能夠證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位,這是自己果位上的利益。

在《無量壽經》中說道:有許多菩薩要聽這一心念阿彌陀佛,可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一生就能夠圓滿成就佛果的方法,都還是聽聞不到,能夠聽聞到這部《阿彌陀經》實在是很不容易的。現在我們能夠聽聞到,真正的是無始劫所修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的緣故。在《華嚴經》中說:情願受地獄之苦,能夠聽聞到佛的名字,不情願生到天上去,聽聞到佛的名字。由此可見,能夠聽聞到佛的名字,也是很不容易的。現在我們能夠在這部《阿彌陀經》中,聽聞到許多佛的名字,都是往生劫所修行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的緣故。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阿」字譯作無,「耨多羅」三個字譯作譯作上,「三」字譯作譯作正,「藐」譯作等,「菩提」譯作覺,合起來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六個字。若是分開來講:就是「無上」兩個字就是最高上的意思」,「正等」兩個字就是沒有邪知邪見的意思,「覺」就是覺悟的意思,合併起來就是「佛的智慧」,也就是「成佛」的意思。念佛的人,不但是依靠阿彌陀佛四十八大誓願的攝受加持,而且同時也受到十方諸佛如來的攝受加持。所以,修行的心能夠永遠得到不退轉的攝受加持,一直能夠證得到成佛的智慧果位。雖然這一生沒有來得極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但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根因種子,已經種下了,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是早晚的事情,終究有一天必定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圓滿成就佛智佛果的。故此,這部《阿彌陀經》實在是最好的經典,無論是聖人,還是凡夫眾生,只要依這部經典來修行,一生必定圓滿成佛。

「汝等」兩個字,並不單單是指當時在場的聽眾,而是指所有能夠聽聞到這部《阿彌陀經》的眾生。「信受」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相信接受,依教奉行的意思。這是勸導眾生聽聞到這部《阿彌陀經》,聽聞到阿彌陀佛名號,能夠發大誓願依教奉行求生凈土。也就是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話,修持凈土宗念佛法門,不單單是阿彌陀佛攝受加持你,同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也都攝受加持你,這那有不成佛的道理呢?雖然相信了,不去發大誓願,不去念佛求生凈土,那就與不信沒有什麼兩樣。信願具足才能夠往生,而往生的品位高低,都是由念佛功夫的深淺所決定的。這是釋迦牟尼佛再次勸導眾生,一定要依照《阿彌陀經》所說信受奉行,一定要相信十方諸佛如來所說的話。也就是勸導眾生修持凈土宗念佛法門,惟有這一法門是凡夫眾生得度的法門,不專精修持這個法門,就是不聽佛話,就是不依佛所作,就是不依佛所行,就沒有辦法成佛。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出了無上的心法,十方三世諸佛如來加以稱揚讚歎證明這個無上的念佛法門。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如來的名字,是圓滿究竟的萬德名號。念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就是念十方三世諸佛如來的名號,阿彌陀佛攝受加持我們,就是十方三世諸佛如來攝受加持我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心專精,持念阿彌陀佛名號,就是把阿彌陀佛的莊嚴功德,轉變成為我們自己的莊嚴功德,就是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莊嚴功德,轉變成為我們自己的莊嚴功德。

《地藏經》有三種經本,第一是《地藏菩薩本願經》,第二是《地藏菩薩十輪經》,第三是《占察善惡業報經》。在《占察善惡業報經》中說:「雜心垢心,雖誦我名,而不為聞。」這段經文的意思,就是說以雜亂心來念佛,雖然不能夠成就佛道,但是可以獲得到世間的福德。雖然不能夠得定開悟,了生死出三界脫輪迴,但是可以得到世間的大福德。凈土宗所說的念佛三昧,就是《六祖壇經》中惠能大師所重視的一行三昧。其實念佛三昧就是一行三昧,也稱作為一向三昧。在《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所開示的念佛標準,「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就是一行三昧。而在本經中所說的「一心不亂」,就是「一行三昧」,也就是「念佛三昧」。一心不亂也有功夫深淺的區分,能夠念到見思煩惱斷除掉的程度,就是叫做「事一心不亂」。能夠念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的程度,就是叫做「理一心不亂」。諸佛菩薩慈悲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持念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就能夠使一切凡夫眾生消除業障,一生圓滿成佛。一聽聞到阿彌陀佛名號,不論是真信還是假信,不論是有心念佛,還是無心無意念佛,成佛的種子都是已經種下了。修持念佛法門,能夠成佛的因素有兩種。其一是在平時能夠斷惡修善,專精念佛。其二是業重凡夫眾生,在臨終時能夠真心切願懺悔念佛,也能夠自在往生。


推薦閱讀:

第四步十神平衡流通之象
流通門拳法應用精解之洪門滾樁
印光大師:流通法寶要避免邪書混入其中
中華姓氏源流通譜普及本2006(附錄千字文輩序)
郵票如何防偽?

TAG: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