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清 吳榮光的「爛蘇」體書法

一、吳榮光(1773~1843)是清代嘉、道年間著名的收藏家,書法家。原名燎光,中試後改為榮光,字殿垣、伯榮,號荷屋,自稱石雲山人,廣東南海人。嘉慶四年進士。歷任編修,監察御史,工科給事中,湖南巡撫等宮。康有為曾評其為:「吾粵吳荷屋中丞,帖學名家,其書為吾粵冠。」

二、吳榮光好讀書,嗜金石,精於鑒別,家藏甚富,鐘鼎器皆海內絕品,碑版兩千通。罷官後的吳榮光把自己收藏或過眼的書畫作品編成《辛丑銷夏記》,此書因其「收藏之真,考訂之雅」而成為後世鑒定書畫之範本。 他著有《歷代名人年譜》、《筠清館金石志》、《帖鏡》、《吾學錄初編》、《辛丑消夏記》等。

三、吳榮光早年學歐陽詢,歐體楷書如《九成宮》等,是讀書人常習的干祿字體,方正嚴謹,很有骨力,適宜作為學書的基礎。此外,如褚遂良的《孟法師碑》、《雁塔聖教序》,也可在吳氏的書法中尋得一些影跡。後受劉墉、翁方綱等人的影響,轉習蘇軾的行書。雖率意作書而不離規矩,取姿東坡,則變化其筆法,離披特甚,時人稱之為「爛蘇」體。中年時又曾學《蘭亭》,甚有入處。晚年以北碑入行草,筆力尤為奇肆。吳榮光在書法上取得較大的成就,當與其學養有關。

四、吳灝先生在《吳榮光的書法及其行述》中寫道:「我在童年時祖父曾收藏書畫,購求他(吳榮光)的書聯尤力,聽他們一班同好談吳榮光寫的是「爛蘇」,意思是寫禿破了筆的蘇軾體。」陳永正先生認為:「吳榮光受劉墉、翁方綱等人影響,轉習蘇軾行書。雖率意作書,而不離規矩,取姿東坡,則變化其筆法,離坡特甚,時人戲稱為"爛蘇』體。」

五、歷代學者們認為吳榮光取法的對象有王羲之、王獻之、歐陽詢、褚遂良、懷素、蘇軾、董其昌,及金文、漢碑、北碑。但是其中取法北碑的說法證據缺乏,很難成立。吳榮光的書法創作正源於其崇帖的書法觀念,其作品所表現的豐富性也是其「肖似古人」的臨摹觀、「自運善變」的創作觀、「虛和朗潤」的審美觀、考據為上的鑒定觀所使然。


推薦閱讀:

明  宋克書法·章草《孫過庭書譜冊》
唐伯虎36歲書法,《落花詩冊》欣賞
顏真卿 書法大全[3]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十日藏敦煌文獻:長安三年 宮廷寫本《》書法欣賞
王羲之晚年的書法,50個字都寫得行雲流水!

TAG: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