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的歷史教訓與現實思考

甲午戰爭的歷史教訓與現實思考

2014年是甲午年,是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甲午戰爭是中日兩國不能忘記的歷史事件。認真回顧與反思這場戰爭的歷史教訓,認識這場戰爭何以發生、何以成為那樣令人不忍回首的結局,對於我們今天維護祖國領土完整與統一,更好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爆發甲午戰爭的歷史背景

據日本史學家井上清教授的研究,公元4世紀以後,日本通過朝鮮,接觸了中國文化。到了奈良時代,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率領大量留學生到長安、洛陽留學,吸收了中國文化中的許多東西,諸如文字、儒學、佛學、法律制度、行政體制、文學、廟宇建築乃至京城設計等,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基礎。16世紀末期,明朝萬曆年間,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了日本後,他的野心膨脹起來,想要征服琉球、台灣、菲律賓,還要征服朝鮮和中國。豐臣的這種主張一直為德川幕府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所繼承。19世紀80年代,「脫亞入歐」論的主張者福澤諭吉極力為發動侵華戰爭製造理論根據與輿論準備。明治維新後,明治天皇要「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圖謀奪取琉球、朝鮮和台灣。1874年日軍侵佔台灣南部失敗後,於1879年吞併琉球。琉球與中國之間存在藩屬關係,吞併琉球遭到清政府抗議,中日之間就琉球地位問題談判數年,成為未決的懸案。直到1888年,日本決心用戰爭手段解決中日關係問題,便主動放棄談判。日本隨即把目光轉向朝鮮。日軍派軍艦到朝鮮釜山海面進行測量,與朝鮮軍隊發生衝突。日本一方面與清政府談判朝鮮問題,另一方面強迫朝鮮訂立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江華條約》。這個條約為日本下一步侵朝行動打開了方便之門。1884年12月初朝鮮發生甲申政變失敗,日本操縱朝鮮政局的圖謀未能得逞。為此,日本派出伊藤博文到中國與李鴻章談判,簽訂了《天津會議專條》,規定「將來朝鮮國若有變亂重大事件,中日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互行文知照」。日本未從甲申政變中佔到便宜,但卻取得了向朝鮮派兵的權利。

此後,日本抓緊擴軍備戰,建設海陸軍,成立直屬天皇的參謀本部,派遣大批間諜到中國偵察。1887年春,參謀本部陸軍大佐小川又次綜合偵察結果,提交了《征討清國方略》,對中國總兵力和各省軍力分布做了詳細報告,分析了清政府的財政、軍費、海軍建設、沿海和長江防禦設施、官僚和國民素質,分析了日本政府財政狀況、軍費和海軍建設、日本官僚和國民素質,提出以八個師團軍力「攻佔北京,擒獲清帝」。1890年,日本首相山縣有朋在日本第一屆國會上提出「主權線」和「利益線」概念,認為日本是主權線,朝鮮是利益線,為了確保利益線,就要攻取中國。1893年,日本政府成立「出師準備物資經辦委員會」,頒布《戰時大本營條例》,同時,派出參謀次長川上操六率隊到朝鮮和中國各地考察,布置了軍事間諜網,進一步構思了進攻作戰的細節,得出了對華作戰可以穩操勝券的結論。1894年5月,朝鮮南部發生東學道農民起義。朝鮮政府要求清政府出兵「代剿」。伊藤博文首相和山縣有朋樞密院長獲悉此事,喜為天助,隨即慫恿清政府出兵。6月5日,李鴻章派直隸提督葉志超帶近2000兵力開赴朝鮮,於6月12日全部到達牙山。

製造戰爭的借口成功,日本於6月5日正式成立戰時大本營,同時派出日本海軍一個旅團約7000人兵力進駐仁川,與清軍形成對峙。7月23日清晨,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以「改革內政」名義,率軍攻入漢城王宮,驅逐國王,組成親日的傀儡政府。朝鮮士兵抵抗,死傷數十人。7月25日,日本海軍在仁川附近豐島海面擊沉中國運兵船「高升號」,約800名清軍死難。日本發動的侵朝、侵華戰爭就這樣開始了。這場戰爭為時八九個月。1895年2月,日軍攻佔北洋海軍基地威海衛,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清軍失敗,一片狼藉,海陸軍主力盡失,仗是不好再打了。日本也差不多耗盡了軍力。列強也不希望戰爭延長下去。1895年3月19日,李鴻章以全權大臣名義到達日本乞和,4月17日被迫在《馬關條約》上簽字。

中國在甲午戰爭中失敗的原因

中國在甲午戰爭中失敗,120年來都有不同的解讀。這裡依據歷史事實,作一些分析。

中日兩國社會制度、發展階段不同,是評估戰爭勝敗的基礎性因素。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雖然在19世紀60年代開展了洋務運動,但沒有觸及社會制度,在社會發展階段上,只可與日本幕府末期的改革相比較,改革效果,中國尚且不及日本幕府末期。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大力提倡與開展「殖產興業」,不僅引進西方資本主義的生產技術,而且引進西方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使日本迅速發展成為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據統計,從1868年到1892年,日本總共建成了5600多個公司,總投資達到2.89億日元,平均每年設立225個公司,資本差不多達1100萬日元,大概摺合中國700多萬兩白銀。中國在洋務運動時期的成就,難與日本相比。甲午戰爭前,日本已經形成了全國統一市場,頒布了憲法,召開了國會,建立了以天皇為核心的高度集權的中央統治機構,政府大臣大多留學歐洲,或者到歐美各國考察過,具有比清朝大臣更為廣闊的世界知識。日本加強軍備建設,建立了新式陸海軍,新式陸軍加上預備役部隊近30萬人。中國除了北洋海軍較為現代,陸軍仍舊是湘淮軍,沒有建立起新式陸軍。社會發展階段不同,經濟實力、軍備實力相差甚大,這是決定這場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

清政府缺乏對日本走向軍國主義的清醒判斷。日本發動這場侵朝、侵華戰爭,做了幾代人的準備,包括政治準備、經濟準備、軍事準備、社會動員和外交準備,設計了多種實施方案。日本派出的情報人員足跡遍及北京、天津、上海、漢口、廣州、福州、廈門、湖南、陝西、四川以及東北各地。一些後來在日本政壇擔負重要職務的人都曾到中國做過調查。所有到中國搜集情報的人回國後都要提交調查報告。比如,桂太郎《鄰邦兵備略》、駐華武官福島安正的《征清意見書》、小川又次的《征討清國方略》以及海軍部的六份《征清方策》等。情報人員繪製了包括朝鮮、我國東北和渤海灣在內的軍用詳細地形圖。反過來,清政府朝野對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的情況缺乏了解,對日本幾代人準備「征韓」、「征清」的圖謀未曾研究。清政府處理中日關係都是就事論事,不是放在歐美列強推行殖民主義侵略政策的大背景下思考,不去深究、探討所有這些事件的背後原因,且往往處置失當。

清政府體制內耗嚴重,領導力量薄弱。日本組成舉國一致的戰爭體制,包括軍事、政治、後勤、外交等都分別作了周到安排。「集中目標,討伐中國」的情緒,瀰漫全國。戰爭一開,清政府便驚慌失措。清政府各大臣意見相左,主戰、主和爭論不休。帝黨、後黨圍繞主戰、主和相互攻訐。為了鞏固光緒皇帝的地位,帝黨主戰。慈禧太后為了不耽誤自己的60歲大慶,支持李鴻章對日妥協。朝廷難以形成對日作戰的領導核心。李鴻章以北洋大臣、直隸總督處在應戰的指導地位,但應對謀略、調兵遣將,事事需要奏請,難以迅速形成決策。

清政府把國家安全寄托在列強調停上,沒有做戰爭準備。在戰爭指導原則上,日本實行積極進攻的戰略原則,李鴻章採取的是消極防禦的戰爭指導方針,「保全和局」是李鴻章應對戰爭的不二法門。李鴻章在戰爭一觸即發之際,不相信戰爭能打起來,只相信「萬國公法」,以為只要以理服人,「誰先開仗,即誰理絀」。他把應對戰爭可能爆發放在國際調停上,不斷請俄國、英國、美國出面調停,調停時間長達一個半月,不做戰爭準備。在中國擔任總稅務司的英國人赫德當時就說過:中國「對戰爭毫無準備,實在令人吃驚」,「外交把中國騙苦了,因為信賴調停,未派軍隊入朝鮮,使日本一起手就佔了便宜。」平壤大敗後,李鴻章眼看局勢於己不利,又忙著請列強調停和局。日本在軍事上一步也不放鬆,處處掌握主動。歷史事實證明,在戰爭的每一步進展上,李鴻章都把戰爭的前景寄望於列強調停。調停沒有把中國帶進和局,而是把中國導向失敗。

清軍戰略上消極防禦,步步退讓。日本在戰役指揮上,總是先下手為強,每一步都是先動手爭取主動。李鴻章的戰役指揮,是步步退讓,仗也打得很窩囊。豐島海戰後,北洋海軍不敢到大同江以南海域巡行,制海權拱手讓人。黃海海戰,北洋海軍只是小敗,李鴻章報告清政府:北洋艦隊「快船、快炮太少,僅足守口,實難縱令海戰」,實行「避戰保船」死守港口的方針,放棄了黃海制海權。日軍在遼東花園口登陸,長達半個月,除了本地農民奮起抵抗外,李鴻章未組織反擊。日軍進攻大連灣和旅順,李鴻章指示:「寧失灣,斷不失旅」,結果,設防的大連灣被放棄,北洋艦隊的基地、「鐵打的旅順」也被攻陷。日軍在山東半島榮成灣登陸,也沒有遇到抵抗。

清朝的軍事體制落後,難以指揮調動、形成合力。日本在廣島設立戰時大本營,天皇親自坐鎮,統一指揮軍事和政治、外交。清政府沒有建立統一的國防軍,只有舊式的軍隊湘軍和淮軍,沒有統一的領導機關,軍隊各有所屬,互不聽調,一些將領貪生怕死,邀功請賞,只知保存自己,沒有全局觀念。李鴻章指揮北洋海軍,卻指揮不動南洋海軍;可以指揮淮軍,卻指揮不動湘軍。鴨綠江沿線數萬清軍,互不相屬,互不支援,一兩天時間,防線就為日軍全面突破。大連灣守將見日軍進攻,放棄抵抗。旅順是北洋海軍基地,設防堅固,各守將互不統屬,有將無帥,最後也被日軍攻破。

國際環境總起來講對清政府不利。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中國在西方列強條約體系的束縛下,以中國為核心的東方宗藩體系正在全面崩潰。清政府還存在中國中心觀念,守著夷夏之防、宗藩體系,想以調停手段達到以夷制夷的目的,緩解中國面臨的緊迫局面。其實,列強在華各有利益,也各有矛盾,他們對日本對華的侵略,是樂觀其成的。李鴻章想借俄國力量對日本施壓,俄國表面上答應,是為了增加俄國在遠東獲利的機會,一旦日本強硬,俄國並不想真正去反對日本。英國與俄國在遠東的利益衝突,不想俄國在調停中起多大作用,急忙插手調停,實際上英國是支持日本對華行動的。美國從自己的利益考慮也沒有對日本施壓。總之,清代中國處在封建社會末期,面對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挑戰,完全處在下風。在國際事務上,朝野上下迂腐無能,賠款壓力山大,經濟增長乏力,貪腐成風,武備不興,民氣不揚,用這種狀況對付當時的日本是必然要敗的。

對歷史教訓的幾點思考

回顧120年前的甲午戰爭,客觀地看待中國失敗的歷史教訓,我們可以得出幾點認識。

第一,要避免落後挨打,關鍵在於國家綜合實力強大。國弱民貧,經濟落後,難免受外人欺凌。近代欺凌過中國的西方列強,包括後起的日本,都是正在上升中的資本主義——殖民主義國家,都已經完成了或者正在完成工業化。中國當時只經歷了延遲的、遠不完全的早期現代化進程。這個過程的力度還不如日本幕府末期的改革。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停留在封建社會末期的落後大國,挨打是難以避免的。國家強大的基本要素有三:經濟實力增長,外部勢力不敢小視;社會制度先進,外國不能輕視;人民奮發向上,外國不會恣意動武。今天,新中國通過60多年的建設、改革和發展,我們已經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國家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日本,僅次於美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協商議政的民主制度,證明是完全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政治制度,其優勢已經得到證明。中國民氣昂揚向上,同仇敵愾,中國人民解放軍作為正義之師、威武之師,為保衛國家安全,為保衛海疆主權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這是與120年前決然兩途的,也是為120年來的歷史和現實證明了的。日本當局企圖否定二戰格局,修改「和平憲法」,堅持解禁「集體自衛權」,是針對中國的危險舉動,也是關乎未來日本走向、亞洲安全格局乃至戰後國際秩序的危險舉動。我們必須正告玩火者:2014年的馬年不是1894年的馬年,1894年的馬年是不可能在今天複製的。

第二,外交交涉要以國家實力為基礎。19世紀90年代的清王朝正好缺乏這樣的基礎,卻要謀求以夷制夷,無異於與虎謀皮,實際上被外國列強玩弄於股掌之中。列強早已逼迫中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清政府已被束縛在西方列強的條約體系之中,指望以夷制夷,期待列強在實質上幫助中國,只能是幻想。這個歷史教訓是十分深刻的!外交努力只有依靠強大的國家物質基礎和強大的國防,才可能有效。

第三,歷史的辯證法再次證明,依靠武力對外侵略擴張最終都是要失敗的,這是歷史規律。甲午戰敗雖然給中國帶來沉痛打擊,而且此後日本一再侵略中國,直到「七七事變」開始,日本叫囂三個月內滅亡中國。但是,甲午失敗,促進了中國人的民族意識和民族覺醒。1919年中國外交代表在巴黎和會上拒絕簽字,是這種覺醒的最初表示。中華民族堅持八年全面抗戰,終於在國際正義力量配合下,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日本無條件投降,國際社會給予日本必要的戰後處分,這是日本軍國主義長期膨脹的必然下場。

第四,改善中日邦交要正視歷史。1972年9月中日兩國恢復邦交以來,中日兩國之間共簽署了4個政治性文件。這些條約和協議的基本精神在於正視過去以及正確認識歷史,這是發展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當前中日關係出現波折,主要原因是由於日本政府所謂「購島」、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等一系列事件,嚴重背棄了上述原則精神。鑒於今天安倍政權的右傾化,使中日兩國關係處在1972年建交以來最緊張的時刻;又鑒於16世紀末以來,近400年間日本謀我中華的歷史,尤其是第一次中日戰爭、第二次中日戰爭中,日本強加給中華民族的極大傷害和災難,要使中日關係正常化,我們更要抓住正確認識歷史這一條不放。只有這樣,中日兩國關係才有可能正常地向前發展。

第五,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刻骨銘心的歷史災難不能忘記。日軍攻進旅順,獸性大發,在旅順進行大屠殺。日本軍人對平民的野蠻大屠殺,是日本軍國主義精神的體現。日本第二次侵華戰爭期間在中國各地的屠殺,包括南京大屠殺等,都是這種軍國主義精神的再現,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2014年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9月3日為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通過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完全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意志。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山東大學特聘一級教授)


推薦閱讀:

妻子欲僱人教訓丈夫和公婆 反被打劫綁樹上
婆媳孕期相處,眾多姐妹的經驗教訓
下次裝修我一定不會搞這些東西!真金白銀買來的教訓!
明治天皇駕崩前後照片以及清日不同道路的教訓 
社評:汲取邢台教訓,中國應有勇氣和能力

TAG:歷史 | 戰爭 | 現實 | 思考 | 甲午戰爭 | 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