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養雞場綜合防疫的體會

養雞場的綜合防疫措施 河北工程大學農學院藺祥清 近二十年來,我國集約化養雞業突飛猛進,尤其農村大大小小的農戶養雞場星羅密布,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大規模小群體養雞模式。筆者在基層從事防疫工作幾十年來,深知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也有它的難度和艱辛,對防疫工作也有較深的認識,同時對防疫工作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下面就對防疫的有關措施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雞場一定要實施綜合防疫,即防疫的「八字方針」:養、檢、隔、封、消、免、處、治。其中沒有哪一項措施是萬能的,只有多管齊下,才能達到防制傳染病的目的。 一、雞場的選址、布局和設計是現代化養雞衛生防疫的首要條件。 1、理想的雞場,要建在地勢高燥,排水方便充足,水質良好,又遠離城鎮和其他畜牧場的僻靜處。 2、據生產規模、飼養規模及生產管理要求,兼顧場區的地形,主導風向及交通等外界條件,把整個建築區按其功能分為:種雞舍、雛雞舍、育成雞舍、商品蛋雞舍、獸醫化驗室、病死雞焚化場及糞場。場內分為凈道和糞道,並且互不交叉,各自形成環形道。 3、各雞舍間根據飼養規模及雞群日齡不同,其隔離間距也不同。蛋雞舍間距30-50米,雛雞與成雞舍相距100米,而蛋雞舍與孵化室相距200米,各雞舍間種植高低相錯的綠化帶,一是防塵,二是過濾空氣,保持環境內的空氣新鮮。 二、加強飼養管理,注意全價營養是防疫工作的基礎。 1、良好的飼養管理和全價營養是雞群健康無病的必要條件,否則消毒和免疫都免不了疾病的發生。 2、合理的密度是非常重要的。如飼養密度過高,有百害無一利,雞群會發育不一致,大的大小的小,抵抗力就會降低,一旦有病,傳播就會迅速,並且非常難以控制。 3、通風不良,是飼養中最大的危害,只要有少量的細菌或病毒,那麼就可能全部被雞吸入,加上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氨氣、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這樣會使雞無一倖免,因此,要時刻注意通風。 4、雞場要全進全出制。在雞場如果飼養不同品種不同日齡的雞群,會給防疫工作帶來很大的複雜性,因為不同雞群之間的交叉感染難以控制,會造成防疫費用的加大和人力的浪費。 5、溫度因素也非常重要,不能忽高忽低,尤其對雛雞更是關鍵,否則會影響其生產能力。 6、全價營養。不僅可以防止一系列的營養缺乏症,更重要的是可以使雞發育完全,具備良好的體質和抵抗力。抗體是由免疫球蛋白構成,而球蛋白又必須由足夠的蛋白質做原料來合成,在維生素和酶的作用下,才會產生抗體。因此,全價營養飼料對防病抗病是非常重要的。 三、嚴格衛生防疫規章制度是防疫工作的有力保證。 1、將防疫工作的指導思想,從以控制為目的轉變為以凈化為目的。防疫的目的不僅滿足於雞群發病率的降低,而是把基本點放在雞群不帶毒或少帶毒。 2、將防疫工作重點轉變為「以禽為主」為「禽與環境並重」,不僅注意好雞群疾病的控制和凈化,還應當同時注意對環境的控制和凈化。 3、不依賴疫苗和藥物,將預防接種和投藥作為綜合防疫措施的一部分。 4、把好四個關口,即入場關、入生產區關、入雞舍關、入口(採食、飲水、呼吸)關、實現有效隔離,建立真正的封閉式管理。 5、特殊時期防疫重大疫病,實行雛雞封閉飼養21~49天。舍內人員負責飼餵、每日的消毒、按程序的免疫接種、斷喙、出糞等。封閉結束,基本保證雞群沒有發病和死亡,育雛成活率99%以上。 6、搞好防疫,嚴字很重要。有了好的防疫制度,還要嚴格管理,才能付諸實施,防疫才能奏效。決不能搞外緊里松,上緊下松。要全員行動起來,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起來(每2周開會,並上榜公布各個雞舍消毒檢查結果,與工資獎金掛鉤)。 四、執行科學合理的免疫接種計劃和免疫程序是搞好防疫的重要環節,也是控制雞場疫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1、任何疫苗在接種前,雞場必須對疫苗的種類、批號、廠號、外觀質量、有效時間及免疫頭份作好完整的記錄,在接種過程中,疫苗的稀釋比例、劑量、接種方法等項要按規定進行,不得隨意更改。 2、免疫程序的確立。由於疫苗種類和接種雞生產用途和飼養期不同,根據本場疫病的流行情況、飼養管理條件、疫苗毒株特點、雞群的母源抗體等,來制定出合乎本場的免疫程序。 3、免疫時機的確定,由雞隻的母源抗體的水平來決定首免的時間。根據母源抗體的臨界值接種疫苗,這時的免疫效果最好,抗體的滴度最高,均勻度也最整齊。 4、免疫途徑。包括滴鼻、點眼、飲水法,氣霧、大霧滴免疫法,翅下刺種,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免疫方法。主要是根據雞群的日齡,疫苗的種類,毒株的強弱以及雞體內的繁殖的部位等因素決定。如馬立克苗1日齡頸部皮下注射,新城疫和傳支疫苗可以通過滴鼻和點眼來實現,因為它們在呼吸道粘膜內可以產生局部免疫力,保護性比較好,而雞痘只能在翅下三角區做刺種。 5、免疫效果分析。作疫苗接種時要保質保量,以確保免疫效果。因此在預防接種前,還應定期地對使用的疫苗進行檢測,根據疫苗的效價變化,相應地調整疫苗的用量。保證每次免疫每隻雞都有足夠的有效疫苗量。免疫效果的評價,通常是根據抗體監測的結果以及對免疫雞的免疫部位觀察實現的。 6、免疫失敗後採取的措施。一旦免疫發生失敗,首先要分析失敗的原因,是因為疫苗本身的質量問題還是由於免疫雞群的疾病造成的。因為人為的原因,查清原因後,再作相應的處理,或者採取加強免疫、採取緊急預防接種,或者選擇淘汰。 五、種雞群的檢疫凈化措施 1、引種時,要作好疫情調查,嚴格檢疫,隔離觀察,確立無病後方可進入生產區,出場雞不能返回本場,外購種蛋也要做好疫情調查。 2、種雞群的檢疫凈化與育雛期的環境控制同樣重要,而且是相輔相成的,對雞敗血支原體、雞白痢等通過蛋傳遞的疫病,為了防止其垂直傳播,每群種雞在140日齡前和產蛋高峰後作兩次檢疫,檢出的陽性雞要堅持淘汰。 六、衛生消毒是綜合性防疫措施中最重要的一環 消毒是在殺死環境中病原體的唯一手段,是貫徹「預防為主」方針的一項重要措施。 1、消毒的目的是減少傳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消除傳染的危險性。因而消毒不能流於形式,一是要認真;二要徹底;三是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2、雞場大門口、生產區進出口、料車進出口,糞車進出口,要派專人在此道路關卡從事管理工作,並要有登記記錄,非工作人員嚴禁入內,並謝絕參觀。 3、環境消毒 (1)進雞前,雞舍要經過五步消毒,即機械清掃、高壓沖洗、火焰燒灼、消毒液噴霧、甲醛熏蒸消毒。有條件的地面要噴洒2%火鹼液。(2)雞舍周圍1.5-2.5米範圍內生石灰消毒。(3)雞場場區道路、建築物要定期消毒。 4、人員消毒 (1)飼養員在進入生產區時要先換衣,洗手,腳踏消毒池,並用紫外線照射消毒1~2分鐘。(2)飼養人員,固定崗位,不得隨意亂竄。(3)發生疫情時,雞舍飼養員要隔離,按規定時期,才能解除封鎖。 5、用具消毒 (1)飲水器和料槽,每周清洗一次,先用消毒液洗,然後再用清水沖洗。炎熱季節,每周二次,然後再用高錳酸鉀水消毒。(2)醫療器械沖洗後,再煮沸消毒。 6、帶雞消毒。採用大霧噴頭,噴洒雞舍各部分及設備,重點噴霧空間。噴洒雞群時,噴頭離雞頭上方15至20厘米左右,每周2-3次。發病時,每天一次。且注意不同消毒液的交替使用,避免產生交叉耐藥性。 7、飼料的消毒,飼料的加工,儲存,運輸飼餵過程中,如何避免病原污染也是搞好綜合防疫措施的重要環節之一。飼料衛生不可忽視。一是飼料要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不能發生霉變;二是經常檢查原料質量,發現霉料不許進入配料車間;三是成品料存放時間要短,最好是現加工現飼餵,其中把飼料通過熱蒸,加熱80攝氏度後製成的顆粒料喂雛雞,消毒效果最好,採食量也大。 七、預防用藥 1、雛雞頭三天飲5%多維葡萄糖水和防治白痢的藥物(慶大黴素、喹諾酮類如恩諾等)。 2、斷喙在10日齡,紅、羅紅、泰樂、強力黴素等連飲三天,同時VK飲水,預防感染和出血。 3、開產前後加復方禽菌靈中藥製劑,預防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的混合感染。 4、益生素在開產後,基本一直添加。 八、雞群疾病的監測是防疫工作中的重要環節 1、血清學監測,通過血清學檢查對雞新城疫、法氏囊病、傳支、傳喉等作定期監測,並作記錄,一旦有疫病發生,及時處理。馬立克、白血病的檢測,青年雞測一次,開產後一個月檢測一次,預測該批雞的生產性能。 2、細菌學檢驗,包括水質檢驗、飼料檢驗、原料檢驗、雛雞的檢驗以及糞便的檢驗,通過上述檢驗及時了解和掌握各種細菌感染情況,結合臨床特徵,葯敏試驗,制定措施,消除隱患,把疾病控制在萌芽狀態。 3、雞舍消毒效果的檢測,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檢測,可以考察消毒工作人員的情況,是防病的關鍵。 九、監督處理病弱死雞 是提高生產性能減少損失,保證雞群健康無病的必要措施,對整個飼養周期內,發育不良的雞、低產雞,要不斷地篩選剔除,對有不良癥狀的雞要早診斷,早治療,避免大的疫情發生。 實踐證明雞場的存亡,經濟效益的高低,除品種,科學的飼養管理工作外,更決定於雞群的健康,最終決定於科學的綜合性防疫措施。 因此,綜合性防疫措施是養雞場存亡和經濟效益的保證。也充分證實了「成功與否在防疫,效益高低在管理」。 2010-3-18
推薦閱讀:

養雞能賺錢的四種人,有你嗎?
中藥配方養雞 1
蚯蚓養雞,養鴨,養豬, 養兔的真實數據
看糞便 識雞病 簡單易懂入門級教學

TAG:綜合 | 養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