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學潮:一個政權對民眾容忍底線在哪?

台學潮:一個政權對民眾容忍底線在哪?2014-03-24 22:29 星期一

台學潮:一個政權對民眾容忍底線在哪?

文/墨黑紙白

台學潮已經持續進行一周時間,該學潮已經不僅僅是佔領台灣「立法院」,甚至已經闖入台灣「行政院」,相信如果再繼續下去,有可能下一個被佔領的會是小馬哥的辦公室。那麼我們大陸人應該怎樣看待此次學潮事件呢?我想是一個很值得推敲的命題。

該事件的起因也有多種解釋,主流流傳的有兩種,一種是因台灣當局跟大陸商談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行將提請台灣的立法機構審議並票決是否成為法案,台灣的反對黨居然教唆一群學生衝擊並佔領台灣的「立法院」,使台灣的立法機構頓然陷入停擺狀態。另一種是中國國民黨違背了先前允許立法委員會逐條審核該協議內容的承諾,此事成了此次靜坐抗議的導火索。值得一提的是,關於第二種說法,也有傳聞稱馬英九強行通過該協議。

那麼我們簡單解讀下,這個協議究竟有什麼內容,讓上百大學生「暴力民主」,甚至2000名抗議民眾衝進「行政院」,甚至與警方發生衝突,加上民進黨,以及台灣幾位前任領導人都支持學生學潮?只有搞清楚協議的具體內容,我們才能理性去思考究竟是「暴力民主」還是切實請願。

據媒體報道:《服貿》全文共4章24條及2項附件,台灣承諾對大陸開放64項,大陸承諾對台開放80項,主要包括:商業、通訊、建築、分銷、環境、健康和社會、旅遊、娛樂文化及體育、運輸、金融等行業,這次大陸對台開放高於此前對WTO承諾的水準,一次性出價,涵蓋行業類別之多、開放力度之大,用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的話:「在大陸已簽署的類似協議中,前所未有」。

使得部分台灣人認為這個協議不具備對等性在於,如公司必須在福建省註冊,不允許跨境服務;大陸在台灣可以獨資,台灣人去大陸卻需要合資,合資台灣企業控股不能超過50%,還要包括經濟規模的不對等,自然環境的不對等,協議簽署過程不透明等等。這些不對等的條文導致大陸和台灣處於不公平的位置競爭。還有一個考量是所謂「安全問題」,擔心協議可能會導致更多大陸人移民到台灣,一些台灣人擔心會對台灣的社會及政治產生影響。

當然,這個解讀版本是趨向台灣人的解讀版本,在我們大陸人看來也許會覺得有不少出入,但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甚至我們可以用「利益受損的只是台灣企業,獲利的卻是台灣公民」,這樣的自欺欺人的說辭來規避這些不對等的現實。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不對等確實讓部分台灣人感到不適,如同我們的企業在美國等國家遭受不平等待遇一樣,會感到憤怒。如果你非說,台灣是中國的,有什麼資格講條件,那隻能說,你已經習慣了被奴役。

對於我們曾經無比信任的那些「共和國的長子」們,他們到現在一個個成了壟斷巨頭讓我們感到憤怒,那麼台灣人又豈會讓自己的企業在不平等的待遇中去競爭?如果讓自己的企業感受委屈,那麼台灣的企業最終也只會以仇視的心態對待自己,這也是毋庸置疑的。信任換來的還是白眼狼,更何況離心離德所換來的結局呢?

我並不反對台灣學生請願,但著實對攻擊性的請願表示遺憾,至少對於小馬哥這屆政府來說,力求兩岸和平,兩岸貿易,兩岸交流是一個不錯的政治環境,無論對於台灣,還是對於大陸。有人說,「香港的明天是台灣,台灣的明天是大陸的希望。」當然這樣的觀點必然是我們許多大陸人不屑的,習慣了以正統自居,也習慣了寡頭鄭智,自然不會趨於去建立一個公平、自由、民主的社會,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總不能要求香港、台灣必須也要和我們一樣習慣這樣的生活模式。

關於學潮的起因不再多說什麼,重點我們來談談一個政權對民眾容忍度的下限在哪?對於過去的每一段歷史,都值得我們細細去回味,去研究,現在我們經常談論的是中國人對政權的容忍度下限在哪?而今也應該多談談一個政權對民眾容忍度的下限在哪,這是兩個及其重要的課題,因為這兩個課題無論哪個解不好,在某個階段,矛盾達到頂峰或矛盾達到中間的時候就有可能發生無可估量的後果,甚至可以用災難來形容。

小馬哥政府在這次學潮中,不可否認有被民進黨借題發揮的情況存在,甚至民進黨藉此置於國民黨於死地,至少下屆選舉時國民黨的票數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對於倡導台獨的民進黨,這是我們大陸人不願意看到的結果,但現實也會有可能因為我們太過於急於將台灣收回囊中而與希望大相徑庭。如何對待台灣同胞,並不在於我們一步步的去蠶食,而在於我們如何一步步的改變,當我們的生活方式與他們的生活方式沒有太大的差距時,他們自然也會以一個公平、自由、民主的祖國而感到自豪,回歸也就順其自然。但有句話說:「露臉與現眼只差一步」,往往這一步是及其難以抉擇的,尤其對於習慣了特權生活的既得利益者們而言。

此事件已經持續了一周的時間,無論是馬英九在《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召開的中外記者會上稱:「肯定各位學生的熱情與出發點。」並稱自己在大學時代與留學美國時代,也都關心國事,也曾經參加學生運動。我非常瞭解,年輕人關心國是,勇於參與,國家才有前途。還是馬英九政府當局可以容忍抗議者佔領立法機構如此之久,這兩者都是十分罕見。也許馬英九的支持率低於9%,也許馬英九最終會被不少台灣人誤解甚至是辱罵,但在我眼中,馬英九對待學生的態度是,無論他們是否受到蠱惑,他都尊重學生們的請願,甚至理解學生們的請願,並沒有採取坦克、大炮,更沒有動用槍支進行掃射,這就是國民黨的進步,也是馬英九之所以能當上總統的原因,這是值得我欽佩,也值得每一位國人去注意的。

有人說,這是馬英九軟弱,是國民党進一步墮落,是台灣政府無法把持權力的權威,當然習慣了專制的人這麼說並不奇怪。當然還有人說:「佔領立法院此例不能開,要堅決嚴懲這些學生。」似乎這些人要給馬英九挖一個坑,挖一個國民黨用權力鎮壓學生的坑,這個坑是否有點眼熟呢?如果你還記得你曾經課本上學到的國民黨的話,應該會眼熟。

最新的消息是,台灣領導人馬英九23日作出妥協,表示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已經決議一致支持《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逐條審查、逐條表決,他希望學生撤出議場,讓立法機構恢復運作。同時表示《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完全是為台灣經濟的未來。他說,區域經濟整合是全球不可擋的浪潮,如果不面對、加入,只能等著被淘汰,台灣不能再等了。當然碼一件也提到了,如果協議不通過,將影響台灣的信用、兩岸關係與經貿自由化的努力。

我相信馬英九希望在自己卸任時為兩岸關係做出飛躍的一步,我也相信馬英九的初衷是希望兩岸和平融合,但似乎馬英九也要在即將卸任時考慮到台灣同胞的訴求,或許他們還心存懷疑,或許他們還有許多不解,如何說服台灣同胞,如何讓協議更有利於台灣同胞,或許是下一步必然要思考的一個方向。我不在意別人罵我是漢奸,終歸來說,與其將利益最大化的給予台灣同胞,也比被大陸的貪官們瓜分要有意義的多,至少不要逼得一部分台灣同胞進一步支持民進黨的台獨策略。

2014—3—24落筆於墨辯閣

版權所有:墨黑紙白、原創作品

網路轉載請在文章標題註明作者,雜誌報刊用稿、請與本人聯繫,感謝尊重知識產權!


推薦閱讀:

幸福婚姻有交流底線
劉濤 知音體 長微博《底線》
男女都有底線嗎?
人要有尊嚴,更要有底線!(經典)
男人的這5大底線,女人千萬別碰!

TAG:政權 | 民眾 | 容忍 | 底線 | 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