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防治學生欺凌需要精細化指導

北青報:防治學生欺凌需要精細化指導

2017年05月05日05:54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   對校園欺凌案的調查顯示,一些學生長期被欺凌但不敢告訴父母、老師,有的是因為受到欺凌者的威脅,有的是怕告訴父母、老師後被訓斥。防治校園欺凌、傷害,家長的第一要務,就是告訴孩子什麼是傷害,受到欺負、傷害後不要怕,要大膽地告訴父母和老師。

      教育部昨天召開發布會,介紹中小學生安全教育開展情況。據透露,目前教育部正研究制訂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手冊,指導各地各校系統開展防治工作。

      去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提出要研究制訂學校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手冊,全面加強教職工特別是班主任專題培訓,提高教職工有效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的責任意識和能力水平;要幫助家長了解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知識,增強監護責任意識,提高防治能力。研究制訂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手冊,是對這個《意見》的貫徹落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於校園欺凌、暴力對學生成長的危害,人們已經看得很清楚,對於要全力防治校園欺凌和暴力,讓校園更陽光、更安全,也已達成社會共識。可是,究竟怎樣防治校園欺凌、暴力,具體到實踐,我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有不少困惑。最近,四川樂山市一家幼兒園以「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兒園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你覺得該怎麼辦?」為題,對幼兒家長做了一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約60%的家長表示應該培養孩子強硬的性格,被欺負時要「打回去」;有25%的家長認為,孩子被欺負後,應當遠離施暴者,而不是以暴制暴。這個調查結果很有代表性,暴露了防治校園欺凌「不知道怎麼做」的困境。

      家長教育被欺負的孩子「打回去」,當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被欺負,不要吃虧,但這並不利於衝突的解決,也不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可能讓校園欺凌、暴力進一步增多。當發現孩子被欺負時,父母應該首先肯定孩子把被欺負的事告訴家長,而不是教訓他「不打回去,就不要哭著回來」。防治校園欺凌、傷害,家長的第一要務,就是告訴孩子什麼是傷害,受到欺負、傷害後不要怕,要大膽地告父母和老師。對校園欺凌案的調查顯示,一些學生長期被欺凌但不敢告訴父母、老師,有的是因為受到欺凌者的威脅,有的是怕告訴父母、老師後被訓斥。鑒於此,防治校園欺凌和暴力指導手冊,應該告訴家長如何處理孩子在校園裡遇到的衝突,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對於學校教師來說,目前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比如,對於何為體罰、變相體罰,何為正常的批評,目前也只有概念,沒有具體的操作標準。有一些老師擔心批評學生,被質疑為變相體罰,於是乾脆對有不良行為甚至違規的學生不聞不顧,甚至放任嬌縱。這是一些地方校園欺凌高發的重要原因。教師的行為不能用「愛生愛教」、「不得體罰、變相體罰」一語蔽之,有必要明確何為體罰、何為變相體罰,以及哪些行為是正常批評,不要怕太具體,越具體越好。

      最近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對有不良行為、暴力行為的學生,探索建立由校園警務室民警或者擔任法治副校長、輔導員的民警實施訓誡的制度,以及健全專門學校接收學生進行教育矯治的程序。這些要求也需要進一步細化,包括由什麼機構來調查學生的不良行為和暴力行為,依據什麼來認定其欺凌、暴力行為做出處罰,對於處罰當事學生有申訴的權利,等等。如果不加以細化,就可能遭遇「執行難」尷尬。

      研究制訂學校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手冊,可以借鑒國外治理校園欺凌的做法,面向中小學(幼兒園)校長(園長)、老師、學生家長廣泛聽取意見,徵集類似「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兒園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你覺得該怎麼辦?」這樣的十分現實的問題,了解學校、老師、家長在教育、管理學生時的現實困惑,然後組織教育學家、心理學家、法學家等專業人士,從教育學、心理學、法學等角度認真研討,給學校、老師、家長提供科學的解決方案。指導手冊應避免講大道理,而要注重實用性、操作性,以對防治校園欺凌、暴力進行精準指導。

    (責編:馮粒、黃策輿)

    人民日報客戶端下載

    手機人民網

    推薦閱讀

    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舒展青春該有的模樣  懷疑的時代依然需要信仰的力量,物質的年代更需建構精神的家園。真正有意義的青春和人生,必然是用奮鬥來打磨的 「要正確對待一時的成敗得失,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順境逆境都成為人生的財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日前,習近…【詳細】

    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比方法更關鍵的是擔當  比認識更重要的是決心,比方法更關鍵的是擔當。提到深化改革,這兩句話為不少幹部所推崇。為什麼改革的決心和擔當,比改革的認識和方法更重要? 不妨重溫兩個關於執行力的故事。諸葛亮派馬謖把守軍事要地街亭,臨行前一再囑咐他當道紮營,擋住魏…【詳細】

    觀點

    相關新聞

  • 法制日報:既要有懲戒思維又要避免體罰孩子
  • 廣州日報:「遛娃師」替代不了父母
  • 光明日報:校園平安需多方合力拱衛
  • 「懲戒學生」規定容易落實難
  • 「不得以吸毒為由開除學生」需細化
  • 法制日報:懲戒校園欺凌,寬容而不縱容
  • 光明日報:織密防治校園欺凌的法治之網
  • 廣州日報:治理校園欺凌 需提高認識拿出行動
  • 推薦閱讀:

    懷孕40周全程指導(第 4 周)
    趙堡太極拳鄭伯英拳法指導
    懷孕40周全程指導(第 30 周)
    CSC2015 | 中國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指導規範
    邊塞詩鑒賞指導

    TAG:學生 | 指導 | 精細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