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把美國「黑出翔」,一周Youtube播放1億,為何火成這樣?

這首歌把美國「黑出翔」,一周Youtube播放1億,為何火成這樣?

來自專欄北美留學生日報

最近,有一首叫《This is America》在美國非常火爆,它的MV在YouTube上線24小時累計1120萬次點擊率,一周觀看數就已經逼近一億

Childish Gambino的驚世才華再次在人們眼中爆炸。

Childish Gambino在美國人眼中並不陌生:

2015年,憑藉專輯《Because the Internet》獲得第57屆格萊美「最佳說唱專輯」等提名;

2017年,憑藉自導自演的電視劇《亞特蘭大》獲得第73屆金球獎「喜劇類最佳男主角&最佳劇集」獎、第69屆艾美獎喜劇類劇集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等獎項;

2018年,憑藉歌曲《redbone》獲得第60屆格萊美獎最佳傳統R&B歌手獎……

但這首《This is America》的MV創造出了音樂界近幾年來最純粹,最殘酷的藝術,而最新的播放量已經到達了2.2億

圖源:《This is America》

這首曲調並不太複雜的歌曲因為這個MV幾乎席捲了美國人民的耳朵:歌曲中的彩蛋,怪異氣氛和舞蹈,

還有很多奇怪的場景,怪異的開槍處決畫面……

複雜度極高的信息量更是一時間讓不少人都開始對此 MV 進行自己的解讀,媒體採訪 Donald Glover (Childish Gambino) 的時候他表示自己不會發布「官方解讀」這種東西。

圖源:This is America

既然Gambino不發官方解讀,我們先來解讀一下這個藝術鬼才對於自己內心世界最深層的超現實探索

整支MV在一個巨大的白色倉庫之中,正預示著非裔美國人被困在這個白人世界的禁錮之中

圖源:This is America

這首歌開始於一個彈著吉他的老人,Gambino以詭異而迷人的舞蹈走到一位彈吉他的老人後面,掏出一把槍將老人槍斃,唱出他的第一句歌詞 「This is America」。

圖源:《This is America》

道出了一個一個眾所周知的殘酷事實:美國槍支泛濫,也是整個MV最中心的主題之一

而老人的原型,有人認為是無辜遇害的17歲黑人少年特雷沃恩·馬丁的爸爸。

2012年,馬丁因為被白人社區保安誤認為是竊賊而遭到槍殺,當時這起案子曾經轟動全美。

圖源:CBS

從這一刻開始,整部MV就確定了這樣的荒誕基調。

圖源:Wikipedia

畫面中掏槍的動作模仿的是Jimmy Crow,Jimmy Crow最初出自19世紀的漫畫,後來成為美國街頭秀的表演,白人通過將自己全身塗黑,用誇張的表演形式以詮釋黑人形象。

而後成為『黑鬼』的代名詞。而美國在20世紀所確立的種族隔離法案也被稱為Jimmy Crow laws。

但是,最可怕的是這個細節:他在開槍之後,旁邊一個小男孩跑來馬上小心的將槍用絲巾拿走,然而屍體就這樣被遺忘在地上,一會兒才有人拖走。

圖源:This is America

可能沒有人願意承認,但是對許多美國人來說,他們對於槍支的在乎遠遠大於在乎別人的生命

說是槍支是為了自我防衛,但事實上是槍支對於平民的傷害遠遠大於對犯罪的自衛

但是,這首歌以及MV並沒有單純的單方面將黑人描寫成受害者,而是用超現實的畫面說出了:這世界上的暴力和犯罪,每個人都是共犯。

正如《亞特蘭大》中無數令人忽略的細節,同樣的導演在這支MV中也創造出了你看不到的那些畫面:

整部MV採用偽一鏡到底的方式,幾乎從頭到尾將Gambino有如癲狂怪異又迷人魔性的舞蹈擺在眼前,讓人目不轉睛,後來又加入了一群學生跟著他們起舞。

但是,如果你的視線緊緊跟著他們的舞蹈,他們身後的「血腥慘案」,你將全部錯過,諷刺媒體嘗試迷惑公眾,而現實中卻是災難不斷

圖源:This is America

比如在右下角被車子碾過的人,和畫面中所展示的被洗劫的一個可憐人。

在現實世界之中,黑人文化,尤其是音樂,就是他們最有力的反抗工具:有時是控訴,有時是逃避,有時是一種安慰……但是這也是暗藏著一種社會危機

在黑人音樂和文化在積極的安撫著整個世界的時候,他們自身的問題卻被深深的忽略和掩飾,尤其是那些受苦的同胞們。

Gambino背後的金錢飄散,圖源:This is America

所以這首歌本身,也在審視著那些可以忽略甚至光榮化暴力的饒舌匪幫文化。

例如歌詞中這幾句:

We just wanna party

我們只想派對

Party just for you

派對只為你

We just want the money

我們只想要錢

Money just for you

錢只給你

還有這幾句:

Guns in my area (word, my area)

我這裡有槍

I got the strap (ayy, ayy)

我有槍帶

I gotta carry em

我會帶著他們

在諷刺眾多饒舌歌手把槍支,毒品,女人,金錢……反覆在歌中強調。對追求名利的鼓吹似乎也在轉移大家的關注點,使非裔美國人更少地去關注種族歧視與暴力。然而,就算獲得了名利,他們還是不得不面對存在的歧視。

在後面的另一處鏡頭,一群黑人唱詩班唱著歡快的福音歌曲,Childish Gambino 悄悄走進來,接過旁人遞來的機關槍,對著他們掃射。

圖源:This is America

這是在暗指2015年南卡羅來納州教堂發生的槍擊案。在這場槍擊案中,一個極端白人右翼衝進當地黑人教堂,一口氣殺了九個人,並且事後還表示「因為是黑人所以要殺」。

此處唱詩班歡快地唱起「get your money」,暗示此時他們關注點在追求成功與財富上,然而隨後的掃射無疑是一種諷刺。而在這個號稱自由平等的國度,非裔美國人依然是被壓迫的少數群體

圖源:This is America

而接下來在歡快的音樂中,背景人群一片混亂,甚至有人跳樓身亡,預示著1992年的洛杉磯動亂:騷亂始於4月29日審判陪審團針對四個洛杉磯警察局警察的襲擊和過度使用武力起訴被判無罪,導致成千上萬的人在整個洛杉磯市區在洛杉磯暴動,53人在騷亂中喪生,超過2000人受傷,震驚全球。

正如之前所說的:這世界上的暴力,可能每一個人都是共犯。

圖源:This is America

主流媒體天天試圖通過灌輸娛樂至上的精神來麻痹公眾,轉移大家的注意,無論是實事新聞或者是明星動態,而卻鮮少停下腳步關注真正值得關注的事物,卻對聳動的新聞趨之若鶩。

冷漠的旁觀者,就是暴力的幫凶。

圖源:This is America

而在這樣一片混亂之中,更為諷刺的一幕出現了:一人騎著馬在後方奔騰而過,這也許是取自聖經《啟示錄》第六章第八節:「我就觀看,見有一匹灰色的馬;騎在馬上的,名字叫做死亡,地獄也隨著他。」(And I looked, and behold a pale horse; and his name that sat on him was Death, and Hell followed with him.)那MV中那匹馬後面跟著的是什麼——是警車。

圖源:This is America

而這一節的MV最後,Gambino擺出拿著槍的姿勢(實際並沒有槍),學生伴舞們看到後立刻逃離。這裡學生逃離不是因為害怕Gambino,而是他們知道一旦黑人在警察面前做出這個姿勢會有什麼後果——死亡,所以都立刻逃掉了。暗諷警方給出的「we thought he had a gun」(我們以為他有槍)這一用來掩蓋對黑人暴力的託詞。

而緊接著這一幕長達17秒的音樂停頓了17秒——這是對今年2月佛羅里達州一所高中槍擊案中死去的17名學生進行哀悼。

圖源:This is America

之後MV里鏡頭被拉遠,畫面里的車都是破舊的老車,右下角處幾輛車還閃爍著尾燈。這暗示了幾十年過去同樣的社會問題依舊存在

圖源:This is America

MV的最後是一組逃跑的鏡頭。Childish Gambino 在一條長長的黑暗甬道里狂奔,面色猙獰,驚惶恐懼 。而他的身後,是一群窮追不捨的人。

圖源:This is America

Gambino逃離的畫面就是在引用《逃出絕命鎮》中男主的逃離。而《逃出絕命鎮》正是一部諷刺調侃變異的種族歧視的驚悚片。

媒體對這首歌送上了很高的評價。

《連線》資深作家傑森·帕勒姆(Jason Parham)評論說:」我觀看了上周六發布的4分鐘視頻好多次,並且這個視頻已經在YouTube上積累了5000萬次觀看,我一直在想,它讓我想起了卡拉沃克的壯觀的戰前剪影, 怪誕,酷刑,死亡,奴役……」

圖源:CNN

CNN連續四篇文章評論解說這部MV:

「謀殺事件發生了,但槍支視頻比視頻中的人更受重視——鑒於目前關於槍支管制的爭論,這是一個強有力的聲明。

這些圖像也引發了其他幾個主題的討論,包括警察暴力,社交媒體習慣以及人們在美國真正關注的內容。」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差的時代。」

這是一個娛樂至上到娛樂至死的時代,潮流天天在變,趨之若鶩的人們不變,更不會變的是繁華世界背後的暴力和悲劇,在無聲的抗議。

人們不愛悲傷與沉重,任何沉痛都能用一陣無意義的狂歡所掩蓋。正如Gambino在兩次開槍後仍舊能面不改色的跳舞,好似美國已經發生過的無數次槍擊案,依舊沒有實質的改變,政客總在涉及自己的利益的時候才出來說話,借口託詞。

MV中那一群用手機拍攝混亂的孩子們,嘴上纏著一塊布,正預示著人們對於社會事件的表面關注但卻並不真的會為它說話。

這首歌這不僅僅是一味的批判別人,而包含了反思的思想。從狹隘的文化形象中衝出,摧毀虛構的繁榮幻相,以試圖返回到最初的根基,從而建立起深刻得多的文化信仰。

最後用《娛樂至死》的一句話結尾:

人終將毀滅於他所熱愛的東西。

——尼爾 波茲曼《娛樂至死》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王菲歌曲《愛不可及》?
你經常單曲循環的音樂有哪些?為什麼?
【科普】爵士吉他即興常用的「級數思維」!
林俊傑的愛情模樣,是從《Down》到《剪雲者》
學音樂七年來,我開始懂得什麼

TAG:美國 | 流行音樂 | 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