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領導講話魅力講座(基礎篇)

第一部分:基礎篇世上有一種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並獲得世人的認識,那就是講話令人喜悅的能力。一、為官須練「嘴上功」魅力提示:「馬憑四條腿?官憑一張嘴。」「要想官運好,您就從練好「嘴皮子」做起吧,?學會做咯咯叫的「老母雞」!?在領導學中有一個「老母雞」原理,即一位優秀的領導幹部,不但要「下蛋」(有實幹精神,工作好),而且要「咯咯叫」(善於發表講話,口才好)。其實在實際工作中,從某種意義上說,「咯咯叫」比「下蛋」還重要。2005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小品《彙報詠嘆調》描述了這麼一個情節:一位辦公室主任因個人愛好溜會(解決飼料質量的會議),去聽男高音講座。第二天,公司經理要聽取會議精神的彙報,情急之下,這位主任竟根據經驗,胡亂瞎編一通,總結出要「提高認識」、「強化意識」等五條會議精神。然而這位主任在彙報過程中的異常表現,使經理察覺了其溜會的事,所以他馬上打電話向另一位與會者核實會議的情況,事實竟與辦公室主任彙報的那五條絲毫不差。更為可笑的是,隨後召開的「消滅蟑螂」的會議,領導的講話居然與這五條一模一樣。這個小品令人捧腹,令人深思,雖然有點誇張,但不能不說是對時下一些地方領導幹部講話風格的諷刺。西方有位哲人說過:「世間有一種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並獲得世人的認識,那就是講話令人喜悅的能力。」三千多年前,埃及古墓上鐫刻著這樣的銘文:便捷的口才將使得你雄辯滔滔,佔盡上風。我國也有「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兵」、「片語可以興邦,一言可以辱國」的說法。對黎民百姓,擁有三寸不爛之舌,往往會左右逢源,一順百順。對為官者,擁有較高的講話水平,更是如魚得水,如鳥添翼。甚至有人說,誰掌握了講話藝術誰就拿到了走向成功的護照。作為領導者,擔負著發動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的任務,實現這些職能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發表講話。從某種程度上說,「講」得如何,直接影響到職能發揮的好壞。講話,是體現領導幹部綜合素質的一面鏡子,也是評價領導幹部能力的一把尺子。從古至今,講話水平影響著事業興衰,改變著人生前程,甚至還改變了歷史。毛遂自薦使楚,蘇秦遊說諸侯,諸葛亮舌戰群儒……許多關於講話藝術的故事令人稱道。固然,有了才幹,即使不會講話,也可以達到目的,但有高超講話藝術的人,更能走向成功。應該說,目前很多領導者講話水平在不斷提高,有時沒有講稿,也能滔滔不絕,如數家珍,一口氣講上兩三個小時。有人確實講得很精彩,但也有一些講話,我們實在不敢恭維。有的領導講話,枯燥無味,聽起來實在難受,很多人深受聽會之苦,甚至有人為躲避聽領導講話,請假、會上打瞌睡、玩手機遊戲、頻頻借故出入會場。有人說了這麼一個情節:主席台上講話者口若懸河講了半天,結束時,台下掌聲四起,講話者以為是講話精彩所致,不料聽到下面有人長出一口氣說:「總算講完了。」原來,大家是為結束而鼓掌!據說,某地召開「×××動員大會」,為了「強行」讓與會者堅持聽完會議,會議組織者不得不緊鎖會場大門,會議沒結束時誰也別想「溜會」。有的甚至採取會場內外錄像、會議結束後點名等辦法,限制逃會者。這些做法,在某些地方已司空見慣,這些都說明了這些講話者的高談闊論何等不受人歡迎。筆者想探討的是:領導者怎樣才能講得精彩,講得讓人心動,令人感動,長時間記住您的講話,感到您的魅力,受到您的鼓舞,最終按您的指示行動。這裡,請先探究一下「講話」這個仕途上平步青雲的階梯、官c中左右逢源的法寶、打開上級心靈的「金鑰匙」、獲得下級擁戴的「如意棒」吧!1.在上司心目中爭取一席之地,可能關乎您的仕途據說朱元璋做皇帝後,想攀附他的昔日夥伴很多。其中一位來找他,對他說:「微臣當年隨駕掃蕩蘆州府,打破罐州城,湯元帥在逃,拿住豆將,紅孩兒當關,多虧菜將軍。」朱元璋聽後心中竊喜,當即就封他做了大臣。還有一位見到朱元璋,一見面就說:「老朱,咱哥兒們以前都幫人打工。一次,在蘆花盪里,把偷來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還未熟,大家就搶著吃,把罐子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湯也潑了。你只顧抓地上豆子吃,卻連紅草葉也送進嘴裡,誰料葉子卡在喉嚨,使你很痛苦。幸好我叫你把青菜葉吞下去,才把紅草葉帶下去……」朱元璋被人揭了老底,嫌他講話不顧體面,龍顏大怒:「給我推出去斬了!」其實,兩人講的是同一件事,結果一個封官,一個被殺。這個故事,如果聯繫今天的實際,就是:不善講話者雖然不會被殺頭,但離倒霉也就不遠了。有人說,當今世界有三大武器,即原子彈、電腦和口才。也有人說,領導幹部要練好嘴皮子、筆杆子。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雖然您的上司了解您有很多途徑,但最直接、最現實、最常用的辦法就是當面聽您進行工作彙報。此時,您的思路思想、綜合能力、工作政績等等,就全憑一張嘴了。因為您的領導比您更忙,可能沒時間到您的「封地」卧底調查您的工作。很多時候,領導對您的印象,也就由您的嘴而形成了。自古以來,因彙報而升而降的官員多得很,丟腦袋的也大有人在。2.在下屬中擴大影響力,可能關乎您的威信英國首相威廉?皮特深有感觸地說:「議會是一個演講的政府。在這一組織形式內,口才的力量成為一位政治家所能擁有的全部品質之中最可稱道的。」威廉?皮特年僅24歲,雖然皮特缺乏經驗和政治頭腦,但憑著他傑出的口才而被世人稱頌,成為一位成功的政治家。現在的下屬可不是往日那種好糊弄的主兒,個個猴精猴精、機靈得很。如果您的講話像白開水,或者鸚鵡學舌,遇事講不出個「小老鼠上燈台」,下屬就很難信服您,更別說死心塌地聽從您的調遣,賣命似地配合您的工作。頂多當面對您打哈哈,拍您馬屁,可轉過臉就議論您:沒水平!毛主席他老人家善於運用講話藝術,把深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講得生動有趣。他的講話,充滿百姓喜聞樂見的語言、大家耳熟能詳的古典文學典故和民間故事。他用這些群眾喜歡接受的形式,深入淺出地說明馬列主義的思想核心,使馬列主義以中國的民族形式、中國的風格和氣派出現在大家面前,使廣大幹部和群眾把馬列主義哲學變成自己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武器,推動歷史車輪的前進。他高超的講話藝術,教育著人,鼓舞著人。在那樣艱苦的歲月里,使革命戰士忘記一切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義無反顧地獻身革命。我們不敢想像,如果毛澤東沒有這麼高超的講話藝術,人心怎樣凝聚,士氣怎樣鼓起來。再看溫家寶總理。通過他在各種場合的講話,13億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對他樸實無華、親民愛民的品格留下了深刻印象。2003年在海南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大會上發表了題為《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實現共贏》的講話。在這樣嚴肅的場合,講這樣重大的國際性話題,面對的又是中外高官,溫家寶總理沒有官話套話,短短20分鐘的演講,引起了與會的一千多人響起7次長時間的掌聲。尤其在演講最後,溫家寶引用了一句中國諺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說,「桃樹、李樹不會說話,但因為它的果實吸引人,樹下自然就踩出了一條路。亞洲的合作、發展和共贏,是無限光明、美好和吸引人的偉大事業,只要亞洲各國真誠努力,腳下的道路就一定會越走越寬廣」。巧妙的引用和通俗的解釋、恰當的比喻,讓聽眾倍感親切, 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在群眾中增強公信力,可能關乎您的口碑1993年3月,「大連—香港經貿合作洽談會」在香港舉行。這是薄熙來新任大連市長後第一次在香港參加的大型招商活動。開幕前舉辦的新聞記者招待會上,一名記者一上來就直截了當地發問:「薄先生,你的父親是中共高官,你做市長,是不是並非主要因為政績,而是沾老子光?」話題一出,會場所有眼睛、攝像鏡頭都對準薄熙來,看他如何回答。薄熙來微微一笑,說:「我欣賞這位記者先生的直率,也許他提出的問題不止是他一個人想問的。我不否認"沾老子光』,而且還樂意告訴諸位,我曾沾的光使我終身受益!當我還是個正在認識社會和人生的中學生時,因為家庭牽連,我被關進了監獄。五年的監獄生活,使我經受了磨難,鍛煉了意志,學會了思考,懂得了公正、民主、法制對一個社會是多麼重要,溫飽、自由、尊嚴對一個人是多麼重要。命運在這五年里給予我的饋贈,並非人人都能得到的。如果沒有一個倒過霉的老子,我也得不到這份禮物,這豈不是沾了大光?至於個人政績,我不便評價,這是我的市民的事,但有個事實我想在這裡提醒:我是由大連人民推舉的代表選出的市長,而大連人民是不會視他們的權利為兒戲的!」聽了這番應對,在場的記者們無不對這位尚未熟悉的年輕市長刮目相看。其實在許多場合,薄熙來以他充滿睿智與幽默的談吐,給人留下了經久難忘的印象,是我國當今的「政壇明星」,常被人們所津津樂道。古話說,「文如其人」,其實很多時候「話」也如人。群眾當面接觸您的機會可能不太多。他們了解您,主要通過您在各種場合發表的講話。您作為領導,經常拋頭露面,成為各種場合和各種活動的焦點和中心,大家也希望能經常聽聽您的聲音,看看您的水平。講話水平低劣,您可能就會在公眾前丟面子、掉鏈子。講話空洞乏味,沒有性格,沒有思想,沒有與眾不同的見解,誰愛聽?可以這麼說,一個領導者講話的精彩程度,會直接關係到群眾對他的信賴程度。一個只會念稿,講話如念經文,或雲天霧地、不著邊際神侃的人,不會有太多人鍾情他的。或許,關係您官運的選票(中國的政治民主化進程在加快,這是不爭的事實)、您的民主測評得分,或者您工作的推動力量,就掌握在他們手中。您不認為高超的講話藝術是一個領導形象的展示嗎?這方面的典型例子實在是太多了。朱基之所以很快在人民群眾心目中樹立起良好的威信和形象,除了他敢說、敢幹,工作有力度、有手腕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的風度氣質好,反應敏銳,講話風趣幽默且不照本宣科,聲音優美純樸,沒有一點矯揉造作,非常自然,落落大方。特別是當選總理後的幾次答記者問和到歐美的成功出訪,無論是氣質風度還是講話水平,都給中外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分展示了大國總理的風采,樹立了中華民族的光輝形象。連戰和宋楚瑜來大陸訪問前大陸很多人對他們還不是很了解,但通過他們的大陸之行,尤其是他們走一路講一路的精彩講話,大家對他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們的講話對很多為官者來說是一種全新的聲音。不僅是他們那種飽含的民族情懷、國家情懷和他們豐富的知識使人們深受感染,就是那種不拘一格的用詞造句,揮灑自如的語勢,豐富的表情,不斷變換的身體語言,都極具表現力,令一些整日官話不斷的地方官員感到汗顏。一位網友發帖子寫道:「這兩天一直在關注連宋的講話,感覺很不一樣,以前聽慣了白開水,偶爾來點龍井,真的很爽。」4.在工作中提高號召力,可能關乎您的政績因為能不能講出水平、講出效果,影響到領導幹部的人格魅力和政治親和力。可以說,號召力和講話水平成正比,講話水平高,鼓動性和號召力強,就會極大地鼓舞人,調動聽眾積極性,進而影響您的工作成效。反之,如果講話乏味,沒人愛聽,空話套話多,號召力就差,這樣的講話不如不講。「白圭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為。」空話講多了,大家就會對這個人有看法,在您的周圍就會容易產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那種心浮氣躁、好大喜功的人和事就會有市場。時間長了,就會形成官僚主義的風氣,以致影響您的政績。毛澤東同志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但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演說家,他就是善於針對不同的講話對象,採用不同的講話風格,或幽默風趣,或高亢激昂,或像涓涓細流,滋潤心田,或像黃河巨浪,催人奮進。其偉大的革命思想,正是通過他無數次出色的演講,感染和教育著每一個人,形成了極強的感召力。還看薄熙來,他的講話,感召力很強,他不僅善於把自己全部的智與力、光與熱、情與愛無私奉獻給大連百姓,而且他的談吐充滿睿智幽默的獨特魅力,能吸引和感召眾多的人團結在他的周圍,賣力地去工作,去創造財富。這種高超的講話藝術,確實值得我們很多基層領導幹部學習。這裡,提供一則關於語言魅力的優秀短文,供您一閱。例文賞析語言的魅力在繁華的巴黎大街旁,站著一個衣衫襤褸、頭髮斑白、雙目失明的老人。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樣伸手向過路行人乞討,而是在身旁立一塊木牌,上面寫著:「我什麼也看不見!」街上過往的行人很多,看了木牌上的字都無動於衷,有的還淡淡一笑,便姍姍而去了。這天下午,法國著名詩人讓?彼浩勒也經過這裡。他看了看木牌上的字,問盲老人:「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給你錢嗎?」盲老嘆息地回答:「我,我什麼也沒有得到。」說著,臉上的神情非常悲傷。讓?彼浩勒聽了,拿起筆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幾個字,就匆匆地離開了。晚上,讓?彼浩勒又經過這裡,問那個盲老人下午的情況。盲老人笑著回答說:「先生,不知為什麼,下午給我錢的人多極了!」讓?彼浩勒聽了,摸著鬍子滿意地笑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麼也看不見!」這富有詩意的語言,產生這麼大的作用,就在於有非常濃厚的情感色彩。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藍天白雲,那綠樹紅花,那鶯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麼不叫人陶醉呢?但這良辰美景,對於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來說,只是一片漆黑。當人們想到這個盲老人,一生中竟連萬紫千紅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對他產生同情之心呢?5.在人生中增強信心,可能關乎您的命運這一點不必嘮叨很多。精彩講話能感召周圍,使您的生活充滿陽光,充滿歡樂,充滿笑聲。您也一定會從精彩講話中收穫成功,感悟幸福,增添工作的力量。您說是嗎?例文賞析很多人都知道紀曉嵐。紀曉嵐的舌頭可了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他學識淵博,能言善辯,機智敏捷。乾隆皇帝自然也知道。有一天,乾隆想,我要找一個辦法試驗試驗他的機智。於是,他把紀曉嵐找來,對紀曉嵐說:「紀曉嵐!」「臣在!」「我問你:何為忠孝呀?」紀曉嵐說:「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為忠;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為孝。合起來,就叫忠孝。」紀曉嵐剛回答完,乾隆皇帝接過話來:「好!朕賜你一死。」紀曉嵐當時就愣了:怎麼突然賜我一死?但是皇帝金口一開,絕無戲言。紀曉嵐只好謝主龍恩,三拜九叩,然後走了。這時,乾隆就想:這紀曉嵐可怎麼辦呢?不死,回來,就是欺君之罪;可要是死了就真是太可惜了,自己手下便少了一個棟樑之材呀。當然,乾隆知道紀曉嵐不會讓自己輕易死掉的,必定會有什麼辦法解救自己。於是他靜觀其變。半炷香的工夫,紀曉嵐氣喘吁吁地跑回來了,撲通地給乾隆跪下。乾隆裝作很嚴肅地說:「大膽,紀曉嵐!朕不是賜你一死了嗎?為什麼你又跑回來啦?」紀曉嵐說:「皇上,臣去死了,我準備跳河自殺,正要跳河,屈原突然從河裡出來了,他怒氣沖沖地說,你小子真混蛋,當年我投汨羅江自殺,是因為楚懷王昏庸無道;而當今皇上皇恩浩蕩,賢明豁達,你怎麼能死呢?!我一聽,就回來了。」聽到這裡,乾隆啞口無言:你讓他去死吧,你就是昏庸無道;可是讓他活著吧,自己皇帝的面子又下不了台。最後,乾隆不得不解嘲說:「好一個紀曉嵐,你真是能言善辯啊!」紀曉嵐憑藉自己的能言善辯,救了自己一條命。要是換了另一個人又會怎麼辦呢?看來,會說話的價值確實不可低估啊。二、枯燥講話討人嫌魅力提示:工作是干出來的,口才是練出來的。只要肯下功夫練習,人人都會有「三寸不爛之舌」。否則,若您的「嘴巴骨兒」不行,您又不去鍛煉,那您就改行吧,別在官位上遭罪啦!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2005年5月在浙江省委召開的一次專題學習會上講到,一些領導幹部,「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與老同志說話,給頂了回去」。「很多場合,有些領導幹部就是處於這樣一種失語的狀態,怎麼能使群眾信服呢?」應該肯定,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領導幹部十分重視自己的講話,講話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我們時常能夠聽到一些精彩的講話。尤其是一些個性化官員,越來越受到關注。像習近平、薄熙來、潘岳、仇和等有著鮮明個性的官員,他們的獨特作風、直率語言,代表了一群官員清新、健朗的形象,而且這個隊伍越來越大,深受大家歡迎。但筆者也坦言,一些走套路,說官話,打官腔者還很有市場。他們的講話,群眾不甚喜歡,尤其是對那些不管什麼時間和場合、也不分什麼對象而講的「正確的廢話」,很是敬而遠之。時下,一些地方領導的講話,大體可以歸納為「十個點兒」1.套話多了點兒2004年9月,「首屆世界大城市高層論壇」在江蘇南通舉行,有25個國家近60個城市的市長和市長代表參會。這種場合,國內的市長們都想「露一鼻子(河南方言,意即出形象,引起大家注意)」都想在國際場合推介自己所在的城市。但他們說慣了套話,所以他們一開口,還是在國內不同的會議場合重複的那一套東西,用這種官話,大說特說自己的城市這樣如何、那樣如何,以致外國的市長和記者感覺中國的市長一個面孔。現在很多地方官員一開腔滿口原則話,套話連篇,年年可用,人人可講,成了「永久牌」、「萬能膏」。怎麼會受歡迎?可能有的人感覺講套話省心省力,而且不會有錯,所以很多人喜歡講套話,一開口就是穿靴戴帽,廢話連連。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講套話更不費勁,不少人不斷從網上拷貝著流行的套話,現在甚至有人發明了生成講話稿的模板軟體。使用該軟體,只要輸入會議有關信息,幾秒鐘就會自動生成該會議的一個講話稿,什麼升級版、經典版、2002版、2003版直至2006最新版。模塊中的《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信訪穩定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電子政務專題講座上的講話》、《食品安全大會上的講話》等等,幾乎應有盡有。當然,也全是套話了。甚至還有人在網上專門發布了現在領導講話的「通用稿」:同志們: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召開的×××會議,這是十分必要的,這對於×××工作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剛才,×××同志以及×××同志的講話,講得非常好,非常深刻,我都同意,希望同志們認真領會,深刻理解。回去後,要傳達×××同志及×××同志的講話精神,並認真落實,真抓實幹,推動×××工作的順利開展,努力開創×××工作新局面。對於×××工作,我再強調幾點意見:一、要提高認識,充分領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工作已經開創了很好的局面,獲得了很大的成績,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還是要從深度和廣度上更加推進×××工作。我看,最重要的一點是:提高認識!各級領導要充分領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級組織要加強關於×××工作的宣傳力度,形成上下齊抓共管的局面,只有這樣,×××工作才能更上層樓。二、要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切實把工作落到實處。目前,有個別同志、個別部門,存在一個很不好的現象,就是:熱衷於搞形式主義,熱衷於開大會,傳達文件。當然,開大會是必要的,上傳下達也是必須的。但是,光是講空話、打官腔,是遠遠不夠的。對×××工作,要真抓實幹,加強落實。各級領導要把×××工作,列入日常議事日程,具體部署,認真執行。各級領導要為×××工作,創造必要的物質條件和輿論環境,扎紮實實推動×××工作的開展,確保抓出實效,抓出成績。三、要加強協調工作。歷史證明:團結,是我們消除一切困難的有力武器。關於×××工作也一樣,各級領導要加強協調工作,要把上下、左右、各個方面、各個環節有機結合起來,步調一致地推進×××工作的開展。目前,有些部門遇事推諉、互相扯皮,這種官僚作風,十分要不得!這種作風,輕則導致工作效率降低,重則影響我們的形象。我們要堅決剷除這種官僚作風。……同志們,抓好×××工作,各級組織和人們群眾對我們寄予厚望。希望大家腳踏實地,同心同德,開拓創新,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工作,為×××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謝謝大家!這樣的講話,上級聽著煩,群眾不愛聽,最好別講。2.調子高了點兒講台是個神奇的地方,角色擺不正的人一走上去,就會使其與台下產生距離感,就會有高高在上的感覺,就會有發號施令、給人授課的慾望。所以,有人自我感覺良好,講起話來,嗓門不高調子高,官位不大架子大。面對基層群眾、普通幹部,不管講啥問題,哪怕是農村改廁、城市環衛或者是救助失學兒童,都大談馬列主義,大談國際、國內形勢,大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對群眾的現實思想問題忘了些,引經據典多了些,用舊經驗來代替自己對具體問題的分析,給人以老生常談的感覺;有人連篇累牘地引用報紙、雜誌的觀點和事例,與聽眾和本單位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不沾邊,無的放矢;有人偏愛講長話,講話動輒洋洋萬言,用深奧的道理和華麗的詞語故弄玄虛,羅列出來的那些「觀點」或者「亮點」,牽強附會,拼湊文章,搞文字遊戲。2004年9月29日《中國青年報》曾報道,某省人大代表建議政府工作報告要少點「進一步」,為何?因為其中一共用了36個「進一步」!而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輿論認為,內容實在,沒有套話,一些語言也很生活化。例如有這麼一段:「我們的奮鬥目標是,讓人民群眾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沒有概念,沒有術語,沒有修飾,平白樸實。我們是否應該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呢?3.實話少了點兒有人講了這樣一段話:「同志們,在改革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旗幟鮮明地肯定那些應該肯定的事物,堅決否定那些應該否定的事物。我們不能只知道肯定應該肯定的事物,而不知道否定那些應該否定的事物;也不能只知道否定那些應該否定的事物,而不知道肯定那些應該肯定的事物,更不能夠肯定了應該否定的事物,而否定了應該肯定的事物。我的講話完了。」—這個講話,等於沒講。有時開會,往往按照官位大小,輪流登台,「你方講罷我登台」,儘管內容大同小異,基本雷同,你說上幾點,我強調幾點,他補充幾點,主要領導再指示幾點,似乎把講話變成了領導的政治待遇。所以大家就認為不講就丟面子,失身份。可能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儘管無話可講,儘管不講無礙工作,但也要硬「擠」幾句。往往是一把手講過之後,下級講,之後下下級講,隨後下下下級講……領導者需要下屬講這種套話,為的是顯示自己的權威;而下屬講這種套話,為的是博得上級的青睞。於是說者滔滔,費盡口舌;聽者懨懨,苦不堪言。有一個笑話,說是一日某領導對秘書說,好長時間沒講話了,找個地方去講講。秘書說所有的地方都去講過了,只有×××醫院(註:這是精神病醫院)還沒去過。於是領導同志就去此醫院講話。醫院召開全體醫護人員及病人大會,請該領導作報告。領導抑揚頓挫地念了半天稿,悄悄問秘書:「咋沒人鼓掌?」過了一會兒,聽講的一位精神病人恍然大悟說:「啊,我聽明白了,原來又進來一位病友。」有人把講話分為六種:「言之有物,實為心聲,一顰一笑,俱帶感情,這是第一種;長江大河,源遠莫尋,牛溲馬勃,悉成黃金,這是第二種;科學邏輯,字字推敲,無懈可擊,井井有條,這是第三種;嬉笑怒罵,旁若無人,詼諧雜出,四座皆春,這是第四種;默默端坐,以逸待勞,片言偶發,快如霜刀,這是第五種;期期艾艾,隱蘊詞鋒,似訥實辯,以守為攻,這是第六種。」不管哪類講話,有血有肉,言之有物,該講則講,否則,請記住:「沉默是金。」適當的「沉默」,群眾依然歡迎。對於那種廢話連篇,無事生非的講話群眾比較反感。人不能不說話,但是廢話還是少說一點好。言不由衷,人云亦云,自然不會有生命力的。有人戲言,一些地方少數領導幹部的慣用講話是:對下級講話:我強調幾點……對同級講話:我補充幾點……對領導講話:我體會幾點……對小秘講話:今晚幾點……也有人總結說,現在一些領導講話都有一個套路。開頭是「在××的領導下,在××的關心下,在××的支持下,在××的指導下,在××的共同努力下……」廢話講了半天,給許多領導和部門戴了恭維的高帽子後,才進入正題。其實,這麼多戴「帽子」的話,不一定是「肺腑之言」,往往是「套公式」,所以,沒有人會被這些話所感動。從領導講話的結構看,大都是先說「提高認識」,後說「突出重點」,最後說「加強領導」。而且,上面怎麼說,下面就怎麼講,鸚鵡學舌,沒有結合實際,更沒有新意,其實從這一點看,本身就違背了上級的本意。這樣的講話,隨著時代的發展,必將被淘汰。4.「八股」摻了點兒1942年毛澤東同志提出要反對「黨八股」,時至今日,仍有人「積習難改」,講起話來,「八股味」很濃。這樣的人講話,好像玩文字遊戲,喜歡用數字排列語言,喜歡用一、二、三羅列事物,先大寫的一、二、三,再小寫的1、2、3,然後又是更細的⑴、⑵、⑶,看似如數家珍,實則空洞無物,就像毛澤東同志在《反對黨八股》里列舉的「八大罪狀」那樣:「不但文章里演說里有黨八股,開會也有的。"一開會,二報告,三討論,四結論,五散會。』假使每處每回無大無小都要按照這個死板的程序,不也就是黨八股嗎?在會場上做起"報告』來,則常常就是"一國際,二國內,三邊區,四本部』,會是常常從早上開到晚上,沒有話講的人也要講一頓,不講好像對人不起。總之,不看實際情形,死守著呆板的舊形式、舊習慣,這種現象,不是也應該加以改革嗎?」有的人愛穿靴戴帽,開頭總是高舉什麼旗,在什麼思想指引下,沿著什麼道路……結尾則是「堅決要」、「一定要」、「團結拼搏」、「苦拼實幹」、「為×××而努力奮鬥」、「為×××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之類的套話;有的愛「裝筐」:在某階段強調什麼問題,就把一切都硬塞進去。如在強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時,文章、報告都要講初級階段,一切問題都往初級階段里塞。現在我們又在講建設和諧社會,於是又把和諧社會當成了籮筐,一切都往和諧社會上套,開口就是和諧社會如何如何。本來是含義深刻的「和諧社會」,如果濫用,就被庸俗化了。有的人講話有點像「老菜幫子」,掐頭去尾之後,可用部分,所剩無幾。或是老生常談,言之無物,再不便是假、大、空。「秀才」寫起來絞盡腦汁,領導念起來口乾舌燥,群眾聽起來枯燥無味。5.官氣重了點兒新華社曾報道過一個事例:2003年「非典」期間,香港一個商團訪問沿海某省,一名省級領導被安排會見。這位領導特意提前到場,接受記者採訪,談了一個多小時。幾天後,相關報道收集回來了,領導認為十分重要的內容、十分漂亮精彩的話語,如客商安全絕對有保障、招商引資等等,當地媒體原原本本地報道了。可是境外媒體卻沒刊登出來,他們登出來的儘是領導隨便說的話,或者無意說漏了嘴的話,所謂的不夠嚴謹的話,—其實這才是真實話,是大眾感興趣的話。因為講話者是在發號施令,所以人們在聽台上的人高談闊論時,常常產生出一種好像是在「仰視」講者的感覺。有的講話者常以「絕對正確」的「馬克思主義者」自居,唯我「布爾什維克」,對下級所用的往往是一些「指令性」語言,好像是首長在對下級作「指示」。對外界所用的往往是「外交辭令」,好像接見外國首腦。所以,人們聽了這樣的講話之後覺得很不舒服。據報道,有一名小學生競聘班幹部時在演講稿中寫道:「我堅信,憑著我新銳不俗的信念和才幹,這次競聘給我帶來的一定是成功……雖然我缺少擔任班級幹部的經驗,這是劣勢,但正因為我沒在"官c』上混過,所以少的是畏首畏尾的思慮,多的是認真負責的幹勁。」家長驚呆,老師也驚呆了,大家不敢相信這篇官氣十足的演講稿竟能出自年幼的孩子之手。原來,這是該學生套用網路上官員們的講話稿件寫成的。「不負責任,到處害人」—這是毛澤東在六十多年前痛斥打官腔者的言論,但現在,官腔仍「餘音繞梁」。6.語言僵了點兒「味同嚼蠟」,是對一些地方領導講話語言僵硬的生動描述。有一些地方官員習慣於打官腔,念講稿,照本宣科,紙上談兵,說套話乃至「正確的廢話」,講話像是念文件。可能這些人看來,嚴肅一點兒,板正一點兒,不僅不失莊重,不失身份,而且還表明自己高度重視。但要從聽眾的角度「換位思考」,聽了這樣的講話、回答,百姓會覺得官員高高在上,離自己、離現實生活實在太遠,也不會對這樣的會議和新聞感興趣,更可能因此對官員失去信任感。本來用通俗化的口語講起來上口,聽起來順耳,但有人卻愛故作斯文。由於經常讀文件、學文件、審文件,以至於不會說話了。說起話來滿嘴都是「必須、堅決、一定要、堅定不移地、旗幟鮮明地、一般地說、原則上說、著力解決、認真貫徹、堅決執行」等等用濫了的辭彙,開頭必是「在……正確領導下」「在……大好形勢下」「讓我首先代表……」結尾必是「沿著……前進」「讓我們……」等等,中間則是「首先」「其次」,「第一點」「第二點」「第一小點」等問題膚淺的羅列,如同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里講的,像開中藥鋪,語言無味,像個癟三。有人甚至在家裡和孩子老婆說話也是「引起重視、抓好落實、加強合作」,令人生厭。很多會議固然是嚴肅的,也應該體現莊重的特點。但嚴肅並不等於刻板,莊重並不是不講效果,語言通俗並不等於庸俗,通俗形象的語言,生動幽默的故事,輕鬆有趣的形式,往往會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如果一味追求莊重,過分強調嚴肅,距群眾越來越遠,沒人聽您的講話,到您唱「獨角戲」的時候,則就真正成笑話了。7.離群眾遠了點兒讓群眾聽清聽懂聽進,入耳入腦入心,是對講話最起碼的要求,也是檢驗領導幹部綜合素質高低的一個重要方面。那些不分場合,不顧對象,常常用大話、官話教訓人的講話,群眾越聽越糊塗,越聽越不想聽,那種「一定要」、「堅決要」、「必須要」喊口號似的講話,誰愛聽呢?有的人講話故弄玄虛,故作深沉,斯文得很。本來可用一兩句話就能講明白,偏偏要繞個彎子,旁徵博引,反覆論述;本來可用通俗形象語言解釋清楚的,卻偏偏生搬一些令人難懂的生僻詞語,或者生吞活剝地把一些新概念、新名詞、新思想,硬塞進講話中,故弄玄虛,裝腔作勢,令人倒胃口。也有的講話像編「三字經」一樣,硬湊口訣,矯揉造作,讀起來好像順口,品起來儘是「硬骨頭」。有的乾脆就硬湊十條八條「經驗」、「體會」,挖空心思趕時髦。比如什麼「圍繞一個中心,突出兩個重點,搞好三個結合,堅持四個原則,抓好五項措施,開展六項活動,防止七種傾向,實現八大效果」等等,這樣的講話,脫離群眾,沒人愛聽。8.時間長了點兒有的人講話像「懶婆娘的裹腳布」,開口一講,半天難完。好像只有這樣才能顯示自己的水平。有的領導逢會必講話,凡講話必然長篇大論。講話稿厚厚的十幾頁,甚至二三十頁。甲乙丙丁,一二三四,大題目套小題目,小題目再衍生小小題目。不講得唾沫飛濺、口乾舌燥,不講得聽眾昏昏欲睡,就顯示不出水平似的。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個情景:台上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台下昏昏欲睡無精打采。毛澤東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曾經諷刺說:「為什麼一定要寫得那麼長,又那麼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種解釋,就是下決心不要群眾看。」也有的官員養成了「會癮」、「講話癮」乃至「指示癮」。著名雜文家郭振亞先生曾為這種另類癮君子畫過一張集體白描像:他們幾天不開會就會覺得身心不舒服,而當其講起話時,雲天霧海,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人越多,會越大,便越是精神煥發。他的一位久在官c、患了重度「會癮」朋友說得更妙—開會的時候,主講人坐上全場最顯要的位置上,面對能把聲音擴大好幾倍的麥克風,俯視著一雙雙注視著你的眼睛,把「高見」輸進一雙雙傾聽者的耳朵,講話者怎能不上癮?9.感覺淡了點兒聽了那種口乾舌燥、唾液四濺的高論,大家怎麼也找不到那種精神為之一振的感覺。更沒有振聾發聵、晴天霹靂、醍醐灌頂,使人三月不知肉味,「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感覺。這些套話,聽起來很有條理,頭頭是道;但仔細琢磨,好似雲山霧海,虛幻蜃樓,放之四海而皆準,卻又手腳不沾地,找不出幾句對指導基層和推進工作實用的話,讓人聽似嚼蠟,十分乏味,實在沒有意義。在這方面,毛澤東給我們樹立了偉大的榜樣。他的講話、文章,不僅思想深刻,立意高遠,博大精深,同時又生動、形象。他引經據典、詼諧幽默,但又不失其莊重、嚴肅。他注重通俗生動,但又俗中見雅。不管是《矛盾論》、《實踐論》,還是各種場合的講話,毛澤東都善於化抽象為形象、化深奧為淺顯,讓人聽起來通俗易懂,品起來餘味無窮,一點也沒有枯燥乏味的感覺。比如毛澤東借愚公移山的這個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號召人們學習愚公精神,「挖山不止」,挖掉壓在人民頭上的大山。他還在張思德追悼會的演講中,借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名言,號召每位共產黨人積極學習張思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引用非常恰當,給人留下深刻印象。10.脫稿難了點兒古猿直立行走後,上肢的攀爬功能漸漸消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長期不用所致。有的領導可能擔心秘書會失業,或者歷練不夠,所以,只要張張嘴講幾句話,就得有稿子,哪怕是在什麼儀式上的一句話—「我宣布,×××儀式正式開始!」,或者在招待酒會上的祝酒詞—飯桌上的講話,沒稿子也不行。時間長了,脫稿就難了。其實這樣做百害無一利。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長期不用會遲鈍,思考問題會受影響。懶惰久了,很多壞習慣就慢慢形成。出現上面的情況,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這麼幾點:1.能力問題。「肚子里墨水少」,或者「腦袋瓜子不管用」,說話抓不住要領,看問題看不到本質,於是,不管他人是不是接受,能不能接受,只好不分次序,不管輕重緩急,統統都將想說的一股腦全說出來,哪怕他人耐煩與否。有的可能啥也不知道,對業務不熟悉,對工作沒研究,因此,要麼擔心講不上來,要麼擔心講錯,於是就人云亦云,或照本宣科。2.思想問題。有的可能想對上級巴結、高攀,想讓自己所做的一切顯得天衣無縫,讓自己所說的一切顯得滴水不漏,或者儘可能地將自己表現成一個衷心耿耿的人,於是,在行動上對領導點頭哈腰,在彙報中滔滔不絕,事無巨細地統統搬上,致使其領導聽得十分厭煩。對下級,為了顯得自己有水平,講起話來或作起報告來總要拿腔拿調,還要不倫不類地引經據典,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哪管與主題是否有聯繫,統統用上。自以為水平高,其實聽報告的人煩得很。3.環境問題。可能出於生活經驗,深知說話不慎或「走火」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意外的麻煩。所以,作起報告像八股,講起話來走老路,正面反面全都說,局部整體都兼顧,偶然必然全不落,本質的與非本質的,主流的與非主流的……統統都要說上,讓想抓辮子、想打棍子的人一點都「抓不住」。儘管這種做法唆點,講話時間長了點,但「保險係數」大,最為穩妥。時間一長,就難改掉這些毛病了。總之,官員講話,既是責任的體現,也是能力的體現,形象的展示。那些碌碌無為、無所用心,別人準備講稿、自己照本宣科的官員,是不稱職的官員;那些故弄玄虛、信口開河的官員,是不負責任的官員;那些高高在上、神氣十足的官員,是作風不正的官員。只有那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官員,不管他講話拿不拿講稿,都會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三.精短得人心文學大師林語堂說:「紳士的演說應該像女人穿的迷你裙,越短越好。」歐文?古柏說過,「只要足夠簡短,任何說話都不會是完全糟糕透頂的」。講話越短越精彩,越短越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精彩的發言無需長篇大論,短小往往更精悍有力。報載,聯合國開會,每人發言都有限時,所以大家的發言稿一般都很簡練,照樣能贏得掌聲。可能有的人認為,講話時間長短與領導重視程度有關,因此,有些沒多少實質內容的會議,為了體現領導重視程度,只能反覆強調,造成空話、套話泛濫。過去有人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實際上,我們應該改成:「有話則短,無話則不講」。不講話,不一定是沒水平,不一定是不重視。我國古代就追求「以少少許,勝多多許」、「文約而事豐」的境界。我們轉變會風,開短會,首先要求講話者講短話。短小些、精粹些,這在當今工作生活的快節奏和社會信息交流頻繁的時代,更受人歡迎。冗長的講話必將逐漸被淘汰。報載,江蘇省吳江市專門下發文件要求,領導講話、文件和簡報要杜絕空話套話,印發的講話材料一般不超過5000字,文件不超過3000字,簡報不超過1500字。吉林省也出台過類似的規定。2005年8月28日,在湖北省十堰市抗災自救電視電話會上,市長只用21分鐘就結束了講話。該市政府辦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講話是市長自己準備的,沒有一句空話、套話。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目前有的地方領導講話仍動輒洋洋萬言,里唆,拖泥帶水,短話長說,短會開成「馬拉松」會,聽得讓人厭煩。毛澤東同志1944年9月8日在紀念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的即席講話《為人民服務》僅八百多字,堪稱講話中的經典之作。他在1957年接見團的三大代表時的講話只有一百四十多字,其中留下了「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的警句。鄧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講話時就指出: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形式主義多。電視一打開,儘是會議。會議多,文章太長,講話也太長,而且內容重複,新的語言並不很多。重複的話要講,但要精簡。要騰出時間來多辦實事,多做少說。「言不在多,達意則靈」。領導者千萬不要認為講話越長越有水平。有時候這種認識會適得其反。明朝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言奏事,「陳時務累萬言」皇帝朱元璋聽著這篇萬字長文,到了六千多字時居然還沒有切入正題,龍顏大怒,說茹「虛詞失實、巧文亂真,朕甚厭之。自今有以繁文出入朝廷者,罪之!」於是便命人將茹太素拉上殿來,痛打了一頓板子。打完板子之後,皇帝夜裡又命人繼續念這篇奏章,直到一萬六千多字時,才知道這篇奏章到底要上奏一些什麼事情,而且這上奏的五件事中,茹太素的意見有四條可行。於是朱元璋把這些可行的事情交代下去,並對茹及其他臣子說,「許陳實事,不許繁文」,此奏章中只有五百來字是言之有物,以後寫公文都應該吸取這個教訓,並由此發布新的要求,「革新文風」,違者要治罪。現在國際上也通行領導人站著講話,為什麼?就是讓人講得少些、短些、精練些。國外也十分注重講短話。有人做過統計,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著名演說僅僅1260字;美國第26位總統羅斯福的總統就職演說僅有985字;總統就職演說最短的是1793年華盛頓的演說,僅135字;林肯著名的葛提斯堡演說只有10個句子,僅六百多字。1984年7月17日,37歲的法國新總理洛朗?法比尤斯發表的演說,更為簡練,僅有三句話:第一句,「新政府的任務是國家現代化,團結法國人民」;第二句話,「為此要求大家保持平靜和表現出決心」;第三句話,「謝謝大家」。在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儀式上,人們在目睹世界影星風采時,也洗耳恭聽獲獎者的精彩致辭。大會明確規定獲獎者講話時間不得超過45秒鐘。一旦超過便紅燈警告,樂隊也奏起《請君下台》的樂曲。1917年喜劇大師卓別林獲得奧斯卡榮譽,他僅說了一句話:「此刻,言語是多麼多餘,多麼無力」,巧妙地表達了感情,征服了人心。要做到簡短,必須作充足的準備。有人曾問美國第28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準備一份10分鐘的講稿,得花多少時間?」他回答:「兩個禮拜。」「那準備一小時的演講稿呢?」「一個禮拜。」「如果準備兩小時的講稿呢?」,「不用準備,馬上就可以講。」因此,簡短不僅僅是形式上的「短」,而是內容上的高度凝練,是要話少而內涵豐富的體現。領導者要在認真思考、錘鍊語言上下功夫。四.把握「三個三」1.力爭「三個有」。就是有掌聲,有笑聲,有叫好聲。這可以說是精彩講話的一個標誌。有掌聲,就是聽眾發自肺腑的、由衷的肯定和讚揚。當然,這要排除一些禮節性的掌聲。一次講話,如果人們象徵性的、禮節性的在你講出「對……表示祝賀,對……表示感謝」時拍幾下巴掌,甚至在「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時有點掌聲,基本上可以斷定,您的講話不夠精彩。有笑聲,應當是講話生動形象、幽默風趣的標誌。也是台上台下形成良性互動,聽眾情緒得到有效調動的標誌。如果台上高談闊論,台下死氣沉沉,也基本上可以認為,您這是一次不成功的講話。有叫好聲,說明你的觀點得到認可,或者您的說服力發揮了良好作用。那麼,您所發出的倡議、號召,極可能很快變成聽眾的行動。當然,這「三個有」不一定同時具備,有一些就行,一般情況下,越多越好。2.力求「三個好」。就是像廚師做的飯菜一樣,要力求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講話的「色」,就是指從外部形式上,要新、要活,要吸引人。如果每次開會,總是三段論:「一是提高認識,二是抓住重點,三是加強領導」,或者幾個到位、幾個抓好,勢必乏味,不能引人。講話的「香」,就是要知覺好,在沒有認真品味之前,就能產生興趣。這樣,先讓您的講話「入耳」,為「入心」打下好的基礎。做到這點,講話應做到生動、形象、有趣,把人引得住,認真聽您的陳述。講話的「味」,就是質量要高,讓人品味後感到有深度,有內涵,回味無窮。有人說講話要「意盡言止」,因為有些事情必須敲明叫響,話說到位。而有時,出於特定環境的需要,巧妙地做到「言止」而「意未盡」,豈不更好?3.力求「三個少」。就是會場上打瞌睡的少、亂走動的少、開小會幹雜事的少。做到這些,當然可以用行政干預的辦法,如嚴格會議紀律、現場錄像、嚴厲批評等等,但這樣只能管住身,管不住心。最根本的是提高您的講話水平,在上面提到的「三個多」、「三個好」上下功夫。可以斷定,隨著中國民主化的不斷深入,具備「三個多」、「三個好」的講話會被越來越多的聽眾所接受。五.力求做到「四化」1.通俗化。就是要適合聽眾的接受水平,盡量使用大眾化語言,通俗易懂,容易讓人理解和接受。當然,通俗並不是庸俗。它主要是指語言的樸素、自然,接近大眾,不裝腔作勢,不故作斯文,沒有八股腔調,更沒有呆板的說教,富有啟發性和吸引力。2.規範化。講話要得體,用語要合乎語法規範,防止產生歧義或令人費解,講話內容要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不自行其是,不亂說一氣。3.感情化。就是帶著感情講話,語言樸實無華,親切入耳,內容入情入理,具有感染力,能博得群眾喜愛。尤其要與人為善,態度親切和藹,語言能夠感化人、催化人。許多領導者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善於在講話中善於以情感人,而不是以權壓人。4.個性化。沒個性就難以讓人留下深刻印象,領導講話要注意形成自己的講話風格,避免千人一個面孔。六.注意把握「五性」1.權威性。講話沒權威,領導等於白講。因為領導講話歷來都是政治家和各級領導宣傳政見、安排部署工作的有效形式,這是領導講話不同於一般演講和發言的一個關鍵,因此,領導講話必須具有一定的權威,起到「政令」作用。2.生動性。講話生動才能使人愛聽,才有吸引力,才容易取得好的效果。領導講話中應盡量運用形象具體的材料來說明問題。領導者無論在什麼場合下,都需要使用易被對方接受、鮮明生動的語言,而忌諱那種乾澀難懂、空泛乏味的說教。3.知識性。就是在講話中善於滲透知識性、科學性的內容,說話深刻有力度,能夠給聽眾提供儘可能多的、有價值的信息,讓人感到「聽有所獲」,而不是「白聽了」。4.時代性。領導者的講話要洋溢著時代氣息,有時代感,不斷吸取發展著的、創造性的思想營養和語言營養成分,語言充滿生機和活力,而不能儘是老掉牙的話語。5.針對性。每次開會,就是要解決一定的問題。所以,每次講話,必須有較強的針對性,這就要求講話者必須首先了解會議主題、講話場合、會議背景、會議性質和議題等,尤其要考慮到聽眾的身份、年齡、職業、心理需求和接受習慣等特徵。七.要有「六力」1.敏銳的洞察力。就是要一語中的,切中要害,透過現象講本質,撥開枝節講主流,一針見血地講到點子上。2.獨到的創造力。真理固然不怕重複,但真理怕過於「反覆」,如果總是那麼一副「老面孔」、「老調子」,即便是真理,也會讓人厭煩,領導講話必須把真理講出新意,讓人樂於接受,引起廣大聽眾的共鳴。3.內在的吸引力。從外在形式上看,講話生動就有吸引力,其實作為一般群眾,更多的是透過講話分析領導,認識領導。所以作為領導講話,應在內在的「神」上下功夫。這就要求我們善於抓住群眾的心理,了解群眾所想所盼,盡量做到你講的正是群眾想聽的,從而增強內在吸引力。4.較強的說服力。領導講話的目的就是要影響人,教育人,甚至改變人的思想和行為,做到這一點,光靠行政干預的力量比較有限,關鍵是領導講話要有說服力。通過講話,真正說服人,真正讓人口服心服。失去了這一點,可以說,只能是「嘴上磨石灰—白磨」。所以我們要對群眾關心的內容講清楚,不拖泥帶水;對群眾不明的內容要講明,不含糊其辭;對群眾有抵觸、有反感的內容要講透,不牽強附會。否則,您講您的,人家做人家的。您例行公事講了話,浪費時間;人家不得已而聽講,等於沒聽。5.強烈的感染力。感染力強,效果就好。平淡無奇,死水一潭,沒人愛聽,大家就會指著講話者說「沒水平」。所以,作為領導者,您的講話感染不了聽眾,聽眾就反過來「感染」您。所以,我們必須注意研究聽眾心理,把握臨場狀況,注意「直播」發揮,從容應對局面。要善於利用具有感召力的語言藝術去工作,或用富於哲理的語言,或用奔放的評議,或用火熱的評議,或用激勵的語言,扣人心弦,勵人鬥志,如「欲擒故縱吊口味,偶露破綻調口味,煽情點火侃口味」等,激起群眾的熱情,增強群眾的信心。6.鮮明的號召力。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評價:「某某領導號召力強」、「某某領導有魄力」,其實,「號召力強」、「有魄力」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講話來表現的。優秀的領導者,能通過一番講話很快就把群眾的心凝聚起來,將群眾的力量組織起來。而某些平庸的領導者,講話講了半天,純粹是空洞的說教,人家根本聽不進去,「不吃你那一套」,怎麼會有號召力?領導者應在增強「號召力」上作些研究。要通過講話起到激勵、鼓動的作用,達到工作目的。八.做到「七戒」1.戒「套」。套用現成的模式,看似省心,省力,但效果極差。2.戒「空」。就是光喊口號,空話連連,或只有觀點,沒有論證;只有要求,沒有措施,讓人不知所云。「吐沫星子滿天飛」,其實一句也不管用。我們部署某項工作,如果使人聽後搞不清楚要怎樣做這項工作,或者沒有講出具體要求,使聽眾覺得做與不做、做好與做不好都行,都沒有什麼差別,這樣的講話,不如不講。3.戒「平」。即平淡,觀點平平淡淡,語言蒼白無力,通篇講話一般化,使人聽後感到沒有解決什麼問題。4.戒「長」。從大眾心理來看,大家都不喜歡聽長篇大論的講話,因為「時間就是金錢,效益就是生命」。現代社會要求領導者必須「惜語如金」,講話乾脆利落,不拖泥帶水,棄空話套話,擰乾「水分」,真正用簡短精鍊的語言,給人以啟迪和鼓舞。5.戒「僵」。語言僵化,聽眾害怕。領導者儘可能使用樸實生動活潑的語言,通過群眾喜聞樂見、有豐富表現力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即便是深刻、深邃、深奧的道理、概念、思想,也應口語化,通俗化。讓百姓們容易接受,讓群眾容易受到教育、得到啟發、接受引導。6.戒「粗」。領導講話千萬不能「粗俗」。領導者不僅應是先進思想的傳播者,也應成為先進文化的傳播者,講話不能粗俗,儘可能要有美感。7.戒「軟」。領導講話的過程,也是領導幹部發動群眾、教育群眾、鼓舞群眾的過程。只有提升講話的感染力、號召力,使人受其影響,才能贏得與會者的讚許,從而增強講話的效果。否則,講話沒有力度,讓人昏昏欲睡,不但吸引不了群眾,指導不了工作,反而會使群眾產生反感。九.把握精彩講話的「八字」1.新。就是要有新意。如果總有一些固有的套話、老話,這樣講者乏味,聽者無用。有的雖然也講了別人沒有講過的話,但是搞搞對仗,修修工整,用新瓶裝舊酒,依然乏味。何為「新話」,「新」從何來?新話來自於對新形勢、新情況的及時分析、把握和洞察,扣得住時代脈搏,跟得上發展潮流;來自於對新理論、新政策的不斷學習和領會;來自於新思考、新總結、新辦法。只有勤學勤思,理性思考,科學總結,拿出自己的辦法,說出自己的話來,這樣的話,就會新意迭出,啟人心智,使人受益。2.實。領導幹部講話,就是為了說明和解決問題,促進科學決策,引導教育群眾,推動工作開展。講話必須有實在的內容,有實際的招數,這也是領導作風的一個體現。所以我們要力戒空話和官話,力戒裝腔作勢和嘩眾取寵。3.真。就是真情實感,推心置腹。領導的講話,要符合上級精神和基層實際,要力求全面,防止片面化和絕對化,千萬不能說假話、空話、套話、不著邊際的話。4.深。就是深刻有力,有深度。領導講話的水平,重要的是通過論述的深刻性體現出來的。因此,要堅持「以理服人」,使各種事理滲透到親切、自然的語言誘導中。要使講話深刻有力,通常採用擺事實、列數字、打比方、做比較等方法,來增強講話的深刻性。5.高。領導者要善於站高看遠,講話要有一定的政治高度、理論高度、認識高度,只有這樣,才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6.嚴。就是措詞嚴謹,講話周嚴,不能讓人找出紕漏來。7.准。就是對人的評價,對事物的判斷,必須實事求是,能夠真實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準確,主要包括觀點準確、材料準確、語言準確。觀點要準確,這是大前提。領導講話,目的是為了宣傳某種思想,說明對客觀事物的某種看法,並給人以指導。這就要求講話者有正確的立場,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宣傳積極向上的思想,鼓勵人們積極投身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觀點準確,還要求必須要反映事物的本質,這就必須經過思考,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被、由表及裡的改造製作功夫。材料也要準確。所使用的材料必須要真實可靠,準確無誤。語言要準確。語言準確是文章準確性的重要條件,語言必須準確無誤,不能有一點出入。8.美。就是富於美感,要恰當地運用修辭手法,使講話語言給人以美的享受。在這方面,可在講話中適當選用排比、對仗等修辭手法,使思想內容更豐富,邏輯更嚴密,層次更清晰,氣勢更恢宏,說理更充分;也可運用字數相等的短句,使講話更富有節奏感,好聽易記,鏗鏘有力。


推薦閱讀:

你身上藏著哪種最致命的魅力?先別看答案,太准了!
男人最大的魅力是幽默【上】
美妙精緻!緊身牛仔褲讓你怎麼搭配都有魅力!
千古名篇的魅力,只在書房綻放
。響堂晚霞 。魅力湘西之沱江泛舟

TAG:魅力 | 領導 | 提升 | 講座 | 基礎 | 講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