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男人,無法擺脫原生家庭的宿命[婚姻情感]

從在父母的婚姻中生活到獨立支撐一個家庭,這個過程就像果子熟了就要撲向大地一樣,看起來好像是一種自然的宿命,但真的追究起來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做得好的。男人是父母婚姻的模仿者什麼都需要學習吧。誰天生就是一個好丈夫?誰生來就懂得怎麼經營婚姻?每個人對於婚姻都會有自己不同的認識,每一個人走進婚姻之前,都會有一個觀念和態度逐步建立的過程。我們會成為怎樣的丈夫或者妻子,其實那是早就被安排和確定的,之前的準備決定了婚姻開始時的質量,之後的體驗決定了未來婚姻的走向。如何看待婚姻,如何理解婚姻的內涵,對婚姻的認識和習慣等,這些對於一個男人會成為怎樣的一個丈夫,會運用怎樣的心態和技巧經營婚姻都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些認識和習慣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這絕對不是某位天使大姐從天上空降下來的,也不會是因為某段愛情拍到腦門子上突然醒悟的,更不會是一廂情願地覺得自己是塊好丈夫的材料就能做到完美的。這是一個漫長而微妙的過程。俗話說:父母是最好的學校,這句話在我們成長的很多問題上都適用。在成為一個妻子或者丈夫之前,每個人都曾經是自己父母家庭中的觀摩者和學習者。人的很多行為模式,包括未來婚姻中對自身角色的定位、怎樣看待婚姻關係等,這些每個人都有不盡相同的認識,都是從家庭中得來的。我們與自己的父母朝夕相對,看著他們怎樣相處,用什麼樣的方式解決問題,直接受到他們的優點或者缺點的影響,他們是我們最直觀的榜樣,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是一種潛移默化但是卻又無比深刻的滲透。而且越是和睦健康團結的家庭,人效仿得會更加明顯,而不幸福的家庭,則具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家庭教育會根深蒂固地跟隨一個人一生,決定了我們的生活習慣、人格類型、人生觀和世界觀,而且隨著人漸漸地老去,這種和父輩的相似度會更加地明顯,有一種趨同的趨勢。有時候後天教育雖然能起到亡羊補牢的作用,卻難以改變一個人曾經刻畫在本質中的東西。比如一個男人在他成長的家庭中,父親是負責操勞一切,而母親是負責教育孩子,並且在家庭中享受著較高的地位,得到父親的喜愛和敬重,那麼他對女性的基本概念一定就是尊重和禮讓,並且習慣於男性操持家務或者主動付出的這種形式;而如果一個男人的母親是含辛茹苦、無微不至的類型,父親則比較遊手好閒,那麼他天然地就可能認為女性在家庭中就應該更多付出,未來他也可能對自己的妻子有這樣的要求。有一個最簡單的規律,當男人生活在一個父母感情良好並且不吝嗇當著孩子的面表示出正常的親昵關係的家庭,那麼這個男人會得到情感上的滿足感,他會認為夫妻之間理應如此,在他成年之後的戀愛中,他也會同樣去做。而反之,如果父母關係緊張,或者一方性格冷漠,孩子沒有看到過健康的夫妻關係和情感關係,他則很難經營和保持屬於自己的穩定感情,他也會趨於封閉、保守、害羞,覺得流露感情是弱者的表現,或者很丟人。特別對於男人來說,父親的行為和人格對於他的影響更為強大,將直接影響到男人的人格塑造。因為父親是男人生命中的偶像和榜樣,他始終在模仿和參考父親的一舉一動,把父親視為成長的目標,所以一個人有著什麼樣的父親會決定他在婚姻中怎樣履行自己作為丈夫和父親的角色。民間所認為的對戀愛對象的考察要審視對方家庭,看他的家長是什麼樣的人,看對方家庭情況和夫妻關係是有一定道理的。在現實中經常可以看到,一個缺乏責任感、對伴侶不夠忠誠、習慣於尋花問柳的父親,很難培養出一個可以用健康的心態對待婚姻和感情的兒子,他或者會成為一個和父親有同樣心態的浪子,或者會畏懼正常的情感關係,不善於經營。夫妻雙方對於夫妻角色定位的不同,是婚姻矛盾的主要源頭。比如有的妻子婚後發現自己的丈夫在自己做飯的時候居然不幫忙,很傷心,因為在她的家庭中父親是經常會幫助母親做家務的,但做丈夫的卻莫名其妙,因為在他的家中父親是從來都不下廚的。當兩個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覺得對方做得不對的時候,矛盾就會產生,並且很難調和。undefined男人也是父母婚姻的叛逆者在父母身邊成長的經歷會給一個人對於婚姻的期待和了解施加影響,但這種影響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健康和睦的家庭可以更好地樹立一個人健康的人格,也可以對他未來的人生有積極的影響,但那些充滿矛盾和分歧、爭吵和傷害的家庭,則可能對一個人有負面的影響,如果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就可能形成反面的經驗和體會。比如一個男人的父親個性粗暴,對妻子和孩子經常使用家庭暴力,那麼他在不得已承受這些的同時可能暗暗下決心,如果自己有了家庭,一定不會像父親這樣做,一定要尊重子女,愛護妻子。這種對婚姻認識的雛形就來自於他自己經受的痛苦和挫折,是一種從相反方向得來的經驗。他要做一些過去自己的家庭中父親不肯做的事情,他要成為和自己的父親完全不同的人。再比如一個男人的父親不愛操持家務,在家庭中不注重關心子女,母親在生活中負荷過重,由於他和母親關係比較親密,在一起的時間比較長,形成了對母親比較同情,而對父親比較反感的心理感受。那麼在未來的婚姻中他就可能會完全避免像自己的父親那樣對待妻子和孩子。但對於這種從反面吸取教訓而形成自己的人格和婚姻認識的例子,有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問題是,不管一個人怎樣努力地擺脫一種家庭陰影的負面影響,總是很容易會有殘留的遺迹在心理上干擾他未來的正常生活。尤其是這種負面的影響沒有引起自己足夠注意的時候,更會引發無意識的"返祖"現象。反對家庭暴力的男人在結婚後可能會發現,當夫妻矛盾激化的時候他無意識之中就會動起手來,而且會一發不可收拾,這種舉動甚至不是出於自己的本意,但是他卻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感父親懶惰的男人在自己的婚姻中逐漸地懈怠,終於有一天會在妻子的抱怨中發現自己竟然和父親驚人地相似。很多例子都證明,我們與那些自己很不喜歡的親人之間,還會有一種神秘的聯繫,你越不喜歡,越是相像,越是想擺脫,越是趨同。 www.psy525.cn——525心理網
推薦閱讀:

一紙離婚證,真能讓女人從婚姻痛苦中解脫嗎?
婚姻家庭諮詢師職業資格考試模擬試題
男人的教養,決定婚姻的富養
合神心意的婚姻2:婚姻中幾個重要的原則
傷官桃花對女人婚姻的危害及化解法!

TAG:情感 | 婚姻 | 家庭 | 原生家庭 | 已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