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兆元:神話學亟待拓展研究空間

田兆元:神話學亟待拓展研究空間 2017年09月08日 07:5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9月8日第1288期 作者:本報記者 張傑 張清俐

  原題:神話學亟待拓展研究空間——訪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田兆元

  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神話憑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價值,以強有力的形式和內容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傳承發展。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神話的現代價值?圍繞這一話題,記者採訪了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田兆元。

  推進神話學與民俗學融合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報》:您如何看待神話在文化中的位置和意義?

  田兆元:神話學具有關於文化源頭的創生意義。神話是對自我與宇宙進行沉思的作品,帶來了對於社會規則、信仰意識與行為操守、社會與世界的由來,以及理想追求的多樣性文化觀念和其相關行為。西方的神話學家及其學派開創者大都是文化大師、文化領袖人物,如泰勒、列維-斯特勞斯、弗洛伊德等。

  在現代神話學研究中,國外學者最關注的是人類學、哲學,而在我國,文學、歷史和民俗學界最受關注。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談及神話史研究的重要性時,特別提到民俗生活、節日生活與神話研究的關係。他認為,無論古代,還是現代,端午節慶都是富有活力的,神話研究要與這樣的節日活動結合起來。這一觀點與當時認為神話是原始社會文化的觀念明顯不同。同樣,聞一多在《伏羲考》中大量採用了我國西南地區的活態材料,他的伏羲研究、龍文化研究均立足當下民俗文化現實,力圖通過研究建構民族認同。

  20世紀後期以來,神話學與民俗學的融合研究逐漸成為一種傳統。神話學家張振犁開拓中原神話研究,通過田野搜集神話文本;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楊利慧通過民俗學路徑研究女媧神話。對此,我們進行理論總結,提出了神話學研究的民俗學路徑,又通過敘事學角度,將神話學研究實踐從語言敘事、行為儀式敘事和景觀敘事三個層面展開立體研究,將神話學與民俗學的融合研究進一步向前推進。

  利用古代文獻建構神話譜系

  《中國社會科學報》:我國古代文獻典籍在文學、歷史學等領域中已經獲得了充分的利用和研究,那麼神話學還有哪些研究空間?

  田兆元:中國神話研究不能離開文獻典籍。雖然漢語中「神話」二字出現較晚,但是豐富的神話資源與神話觀念早已存在。我們可以利用古代文獻建構起中國神話譜系。

  有學者認為,古代文獻典籍幾乎已被各學科分割佔盡,留給神話研究的都是一些邊角小料,但其實這種觀念需要革新。比如,在《尚書》《詩經》《楚辭》等上古文獻中,存在大量的人物傳說,尤其是文獻中記載的一些與神話學相關的觀念和禮儀,都是我們進行神話學研究的寶貴土壤。

  此外,除了語言形式,神話還以儀式行為形式、景觀形式呈現出來。節日文獻《荊楚歲時記》可以被稱為節日神話,成為關於儀式行為的神話學經典;而地方景觀文獻《桂林風土記》則可被稱為神話學景觀敘事的經典之作。這樣看來,神話文獻還少嗎?這種判斷神話學文獻的方法和視角,可能會有不同看法,但大量文獻具有多重性質,非某一領域專有。關鍵在於今人要通過既存文獻,致力於構建學科話語系統,創新神話學的學術高度與空間。

責任編輯:常暢

推薦閱讀:

元體驗丨無法HOLD全場?你需要一個合適的破冰遊戲
【繪本拓展】Pat the bunny拓展
拓展閱讀:雷峰塔:那個夕陽下的「老衲」
人大「一院雙層」結構的有效拓展
拓展閱讀:水木清華,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TAG:神話 | 神話學 | 空間 | 研究 | 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