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年移民潮

中國百年移民潮

中國歷史上的人口流動相當頻繁,涉及範圍很廣,形成的移民數量很大,而對今天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以往百年間的移民潮。讀者們不妨作一個自我檢測:從你祖父一輩開始,你的家庭有沒有遷離原來居住的地方?你的親友中有多少人遷離了原來居住的地方?我相信,很少有人會作出完全沒有的答案,因為我研究已經證明,20世紀中國的移民潮,無論是移民數量、遷移範圍,還是社會影響,都是空前的。

俗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只要社會上存在著生存環境、生活水平的差異,人口就會不斷向條件更好的地方流動。無論為天災人禍所迫、純粹為了避禍求生的生存型移民,還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或精神生活的發展型移民,都是這種差異的產物。中國國土遼闊,自然環境多樣,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發展水準相差懸殊,到19世紀末還存在不少未開發的處女地,為人口的遷移和重新定居提供了充足的條件。而社會的急劇變革、生產方式的迅速改變、資源和人口的重新配置、人口壓力、外敵入侵、天災人禍等,都是引發移民潮的重要因素。

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的內地向東北和內蒙古的大規模移民,在本世紀初的清朝末年達到高潮。成千上萬的華北農民"闖關東","走西口",將大片空地、荒地和牧地開墾為耕地。隨著居民的增加,新的行政區不斷設立,1907年遼寧、吉林、黑龍江正式建省。到1911年,遷入東北三省的移民已經有1300多萬,其中以山東籍的移民為最多;遷入內蒙古的移民以山西籍為主,數量達160萬;遷入外蒙古(今蒙古國)的漢人也有10萬之多。民國以後移民繼續遷入,但速度減慢,遷入地以黑龍江為主,移民除主要進行農業墾殖外,還從事伐木、採礦和工業生產。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由於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東北,由關內遷入的移民大幅度減少。但到1937年七·七事變後山東淪為戰場,難民又大批湧向東北。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寇為增加後方勞動力,鼓勵華北移民遷入東北,僅1942年就達到120萬,出現又一次移民高潮。

俄國和日本鯨吞和宰割東北的侵略陰謀之所以沒有得逞,成千萬內地移民的遷入是一個重要因素。日本佔據東北後,曾制定了在20年內移殖100萬戶日本人和朝鮮人的殖民計劃,但到日本戰敗,僅遷入日本人二三十萬和40萬朝鮮人。要是東北還是像1860年前那麼人煙稀少,後果就不堪設想。大量內地移民的遷入還使東北迅速發展成為重要的糧倉、世界主要的大豆產地和我國主要的重工業基地。

內地移民也遷入青海、寧夏、新疆等西北邊疆,但由於交通不便,政府缺乏有力的組織和支持,移民的規模不大,遷入的範圍也很有限。

隨著上海等通商口岸的設立,現代工商業和民族工業在一些沿海城市形成和發展,吸引了大批移民。以充足的勞動力、人才和資本的為基礎,新興的大中城市迅速崛起。上海是個最典型的例子:本世紀初的人口剛超過100萬,1815年猛增雖200萬,1942年達到420萬,1949年解放前夕更高達546萬。1942年和1946年上海的外地籍人口分別佔78%和85%,也就是說移民及其後裔有400餘萬人。還有大批外國人遷居上海,1942年外國僑民有15萬,解放初還有2.8萬。上海的城市規模和人口數量的增長速度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這一奇蹟正是移民創造的。天津、廣州、瀋陽、南京、漢口、哈爾濱、大連、長春、青島、無錫、南通等大中城市也因吸引了大批移民而迅速擴展。這些移民主要來自城市周圍的農村,也來自一些衰退中的城市和集鎮,所以如西安、太原、蘭州、貴陽、成都、揚州等城市都不斷有人口外遷。

由於傳統手工業和商業的停滯和沒落,交通路線和物資集散地的改變,像沿運河的城鎮、江西的四大鎮等地的人口大量外遷。而新興的工業和交通樞紐產生了一批幾乎完全由移民構成的工礦城市,如唐山、井陘、焦作、萍鄉、撫順、本溪、大冶、鞍山、鄭州、蚌埠、石家莊、浦口等。如蚌埠原來只是一個500戶的漁村,1908年津浦鐵路通車後移民激增,至1926年已有20萬人口。

抗日戰爭期間,大批軍政人員、工人、學校師生遷往大後方,奔赴抗日根據地,大批難民流落他鄉。戰後絕大多數內遷人員複員鄉,但一些難民在外地定居,成為移民。受自然災害、軍閥混戰、國共內戰等天災人禍影響,很多難民逃往城市和他鄉,其中一部分也就此成為移民。

1949年前後,約100萬人由大陸遷往台灣省,其中少部分又遷往國外,大多數人在台灣定居。這些移民及其後裔對台灣的經濟文化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與大陸血肉相連的關係是維護祖國統一的重要基礎。

全國解放的過程中和解放初期,大批黨政幹部、駐軍、複員退伍軍人遷入城市和新解放區,大多數陸續在當地定居。他們的總數雖然不大,但由於遷入的時間和地點集中、擔任領導或行政工作,所以對遷入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都有較大的影響,一些方面甚至起著決定性作用。

50年代開始,隨著經濟的恢復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一批新興的工業城市吸收了大量移民,東北和大西北的重工業基地和城市也有大批移民遷入。與此同時,一些大型的基建項目,如水庫、機場、鐵路等的建設也需要當地原有人口遷離。以複員退伍軍人及其家屬為主的農場在北大荒、新疆和其他邊遠地區建立,以後還擴大到一些新開墾區和圍(湖、海)墾區,吸收了大量知識青年和城市人口。這些移民對國民經濟的發展、邊疆的鞏固和經濟文化的交流都起了積極作用,但某些規劃不當造成了環境的破壞,安置不當的後遺症也長期存在。

60年代後,除了像大慶、攀枝花等重大工業基地外,一般城市不僅不接受新的移民,還由於工廠、學校內遷,動員回鄉,疏散人口,幹部下放,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閑散人口下鄉等運動而不斷外遷。大批工廠由沿海地區和大城市遷往中西部地區("大三線")和鄰近的偏僻地區("小三線"),隨遷的職工和家屬人數相當可觀。這些被遷人口中的大多數如今已經回城或遷離,但違背經濟規律和強制性的人口遷移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嚴重的社會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特區、沿海和南方發達地區、大城市、新開發區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流動人口,大批農村人口流入城市和附近集鎮,形成了像深圳這樣的外來人口占絕大多數的移民城市;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流動人口已高達數百萬,其中一部分實際已成為定居的移民。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大部分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和大規模的人口遷移是不可避免的,移民將對中國的現代化作出不可替代的貢獻。

與龐大的人口總數相比,中國對海外的移民數量並不多。目前散布在海外的數千萬華人和華裔,是經過數百年(主要是最近的一百多年)的遷移和繁衍積累起來的。但中國的海外移民對所在國和中國本身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各方面的貢獻和影響之大,已為世界所公認,是無法用他們的數量來衡量的。

推薦閱讀:

世界移民報告:美國是世界上最大接收國,中國是第四大輸出國
留學英國和美國?
歐盟身份有多好
中國真的存在移民潮嗎

TAG:中國 | 移民 | 移民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