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德國】德國人如何處理垃圾

當霾來襲,我們多數人除了抱怨天氣、抱怨政府,從來沒有想過我們自己能為此做點什麼力所能及的事情。你可能會說:偌大的中國,勢單力薄的個人即便做些小事兒也是杯水車薪,無法力挽狂瀾。可你忽略了,正是這偌大之國的13億人--一個龐大的基數,倘若每人都能做一點點,量變到質變的環境改善便指日可待。

德國的垃圾分類

德國一般將垃圾分為有機物Bioabfall、包裝袋wertsoffe、紙papier、玻璃glas與其它諸如電池一類的特殊垃圾Sonderabfall。德國各邦採用的垃圾分類顏色不同,分類的垃圾桶或大塑料袋依住宅類型而定。

垃圾桶原則上都是滑蓋式設計,丟垃圾時須把蓋子向上打開,鬆手後蓋子會自動落下。如此設計的用意在於防雨水、蚊蟲入侵以及防異味散出。長桶下面都有便於垃圾清潔員推拉的輪子。某此社區型的住宅因為大桶太佔地方,改為採用每戶分發大型分色塑料袋來分類。

政府會跟每家發一張「垃圾清理日程表」,上邊有該家庭所屬的街道的名稱還有每周幾來清理哪種垃圾的信息。按照這個日程表只要在指定日期前一天把某種固定的垃圾桶(或袋)放到街上就行。在德國租房子時,有關的垃圾分類學問一定要向房東打聽詳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受罰或鄰居投拆。

有機物垃圾類(Bioabfall):棕色或綠色垃圾桶)每周都有來回收

花草、盆栽土壤、剩麵包、雞蛋盒(紙盒)、剩菜魚肉、茶葉、木屑、水果皮、榛子花生核桃等皮核。紙巾、柑橘類水果、室內植被、煙灰、灌木,樹葉雜草、麵粉類、飼料類、頭髮、羽毛、很小的蟲子小鳥的屍體。

德國人一般會在廚房裡放一個小的生物垃圾桶(Biobeutel)

把吃剩下的飯菜倒在裡邊,等滿了之後倒在院子里的大的有機物垃圾桶中(Biotonne)

舊玻璃瓶類(Altglas):有定點回收設立的垃圾桶

玻璃瓶按顏色有不同的垃圾桶,桶上都已標明顏色、白色或無色、棕色、綠色。

玻璃瓶內一定要清理乾淨,不能有殘餘。蓋,軟木塞,瓶蓋要分開處理。

瓷器,陶器,泥器,石器類近似玻璃類的但不可以和玻璃扔到一起。

燈泡、燈管、金屬類、扁平玻璃、玻璃門窗、汽車玻璃、鏡子,防熱防燙或有重金屬添加的玻璃類。還有光學玻璃都不可以放到玻璃瓶類垃圾桶里。而廢舊玻璃不會有專門的車開到家門口來清理,需要自己提著它們到固定的地方扔掉。

廢舊紙類(Altpapier):有定點的大鐵皮集裝箱

舊報紙、雜誌,小冊子,複印紙電腦、學校的筆記本、硬紙板,紙板、包裝材料、食品包裝的紙板,皮薩餅盒等等。

以下東西不屬於廢舊紙:人造材料製作的如塑料鋁箔,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金屬,玻璃污染的紙(衛生紙,包裝紙等)的脂肪密度和耐水性文件,如羊皮紙文件、幻燈片、照片、精美的小冊子」 飲料紙盒、塑料包裝冷凍、金屬包裝的文件口香糖,紙張等,無碳複寫紙。

包裝袋垃圾(Gelber Wertstoffsack):每兩周扔一次

罐頭,飲料罐寵物食品罐頭鋁罐鋁箔托盤和管開關,複合材料「飲料紙盒、」真空包裝「牛奶盒、咖啡包裝等,塑料或金屬塗布紙(包冷凍食品直接接觸食品袋即食食品吸塑包裝的小產品(金屬箔粘紙板)、塑料杯,裝酸奶,奶油,奶油的塑料瓶、沖洗,沖洗和化妝品的塑料袋,包裝袋,水果和蔬菜的包裝填充發泡包裝。

德國人家庭里一般會在廚房和洗衣機旁邊擺上盛包裝袋的垃圾桶,他們每次購物回來都會先把東西拿到廚房,把包裝袋都放到垃圾桶里之後再往冰箱或別的地方放該放的東西。Gelber Sack從字面看就是「黃麻袋」的意思。這種黃色的大袋子是由政府免費發放的,誰家裡的這種袋子要是用完了,就直接去市政廳領就行了。

特殊垃圾(Sonderabfall):

電池、塗料、油漆、燈管、燈具、藥品、化學藥品、廢油污、農藥、溫度計廢料、汽車保養噴霧罐、酸鹼溶劑(松節油)等。

春季和秋季收集當地零售商 、污染物的集裝箱垃圾填埋場。含有污染的產品始終在其帶有標籤的原包裝。千萬不要將不同物質混到一起保存。電池回收也有相應的桶,或是要買新電池時一起帶舊的出門,丟進電池賣家或超市的回收桶里。

特殊垃圾必須提前通知垃圾回收部門,他們會告訴你什麼時間可以扔,他們會有人按約定時間和地點來回收的。

舊衣物、書籍、鞋子、家用擺飾等也都設有固定的大型回收桶,上面會標註為哪家慈善機構而設、聯絡電話、註冊號碼等以備查詢,處理大型傢具要看地區政府公告,在處理當日才可放到路邊,平常絕對不能隨便丟放的。或等不到這個日子的,可以自己運到大型垃圾場丟棄,有些電視、冰箱等電器回收要收處理費,規格與價格會貼在大門口。

德國人家庭都至少會擺有三種垃圾桶分別用來裝生物垃圾、廢紙、和其他垃圾。三種垃圾桶的桶蓋的顏色是不一樣的,用來區分這三種不同的垃圾。除此之外,在每個垃圾桶的桶身上也貼著垃圾桶的名稱。許多德國家庭自己在家裡的分類比政府的要求還細緻。

德國垃圾回收利用率高達80%,不只是生活垃圾,德國對於建築垃圾,從土石、瓦礫、鋼筋都分類回收利用。在這裡垃圾回收是一種生活方式,購物自己帶菜籃或布袋,忘記了就用超市的產品紙箱裝起自己搬回家。二手跳蚤市場也很方便,可利用的舊物登報贈送或轉賣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受此啟示,小編已經在家裡開始認真做垃圾分類了,廚房裡單獨放兩個袋子,一個裡面只裝菜葉果皮剩飯(這些有機垃圾如果和塑料製品混在一起,會成為很難分解的有害污染源),另一個裡面就是所有的塑料製品包括食物保鮮袋、盒、膜及各類包裝袋;房間裡面專門有存放紙張紙殼的布袋;然後到小區門口的垃圾站按三大分類――可回收、廚餘垃圾、其它垃圾――進行投放,另外,易傷手的物品(碎玻璃、大頭針、刀片等)也要小心包裹起來再丟棄,不要傷到那些餐風沐雨的保潔人員。

雖然我們的垃圾分類系統不如德國那麼細膩完善,但至少我們要先按小區里現有的分類要求做起,習慣的養成是需要互相傳染帶動的,在你我的帶動下,不要再讓我們的垃圾分類桶形同虛設。先改變我們自身的陋習,環境保護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等待被救,不如學會自救!你說呢?


推薦閱讀:

強調「佔中」違法 李飛指港警方「有能力處理」
胰島素過敏的診斷與處理對策
圓形空間的處理—新加坡小機構創意工作室設計
飼料防霉及霉變飼料的處理 - 豬e網 - 豬易網
一位母親的危機處理

TAG:生活 | 德國 | 德國人 | 垃圾 | 處理 |